我们呼吸时有一个气与风的区别。有人讲,风不就是气,气不就是风吗?不,它们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呼吸,它是气;如果在不正常或不健康的情况下呼吸,特别是呼,那就是风。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一种急促的呼吸,是呼吸功能不正常的情况下的呼吸,有时甚至不是用鼻孔,而是张开嘴去呼吸,这就不是气而是风,这种呼吸没有选择。所以风与气是有区别的。虽然有些东西看起来是一样的,实际有区别,区别就在微妙之间,都是在我们看不见的物质中间运动的。
电场、磁场、气场我们是看不见的,物理学家在20世纪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现在已经定名为暗物质。电场、磁场、气场尽管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下面我再讲两个东西,或许是有怀疑的东西。
第五部分为道在呼吸之信息场、意念场(1)
信息场
第一个就是信息场,有人曾提出信息场是不是包括电场、磁场呢?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对的,用电子和量子来传递信息。但我也要说一句,有些信息不是由电子和量子所能传递的。
《易经》的“中孚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就像鹤在阴暗处鸣叫,它的小鹤(或雄鹤)离它很远,看不见它,但小鹤能听到母亲的鸣叫,它马上也应和着鸣叫。这不仅仅是声音在传递,如果只是声音在传递,那小鹤听到的还有别的鹤的声音,为什么只有母亲的鸣叫它才应和呢?这里面就是信息的感应、心灵的感应。
还有一种就是孪生兄弟,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相隔千里之外的两个人,如果其中一个身体上某一个部位发生病变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就有感应;如果某一个人遇到危险或大的灾难,另外一个也会得到感应。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巧合?真的是一般电子和量子所能传递的吗?我们知道电子传递信息是要有条件的。如我们用手机,大家都明白它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条件,这些信息的传递还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有些感应不是人为的,是不需人为的条件的,而是很自然的感应;所需的条件,不是电子也不是量子。传递信息所需条件不一样,那它们本身就不是电子与量子,而是另一种物质。
这里之所以补充这一点,因为有人将感应视为一种唯心的、迷信的现象。其实,我们既要承认感应的存在,又不能迷信它,只是目前还没有破译它,它也是一种自然现象。现在我们还无法去证明这是什么物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总会解释或通过仪器能证实它的存在,像量子那样可以通过碰撞机去观察它。这个东西就是信息场,就是这么一个难以理解又确实存在的东西。
前几天我们讲了“微”、“希”、“夷”。其中这个“希”与这个“息”有相似之处。看它看不见称之为微,听它又听不到称之为希,摸它又摸不着称之为夷。难道这三种东西也是看不见的物质吗?现在科学家将它们命名为电场、磁场。其实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给它们取了名字,曰“微”、“希”、“夷”,而且分得非常清楚。我想,现在科学家有人提出有暗物质,有看不见的物质,好像是石破天惊的新理论,觉得现在人太了不起了,现在有谁去摘这个皇冠,能将它探索出来?为什么他没看出我们古代人就已经发现了,而且取了名字,现在就等待科学家们去求证了?
第五部分为道在呼吸之信息场、意念场(2)
高思维,高科技
《易经》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这就是非常奥妙的东西,非常玄妙的东西。玄妙不就是看不见吗?
《易经》曰:“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这“神”不是我们今天讲的有神、无神的那个神,不是道家庙堂里面的文财神、武财神那个“神”。这个神是未知的东西,未知的是什么?就是暗物质,就是看不见的现象。我还提一下上次在北大,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讲“高思维,高科技”,好像这些都是现代人的。当时我就讲了,你没有想到我们古代人在公元前六百多年就发现了,就有了这种高思维,如纳米技术的高思维。惠施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就是讲,只有一尺的小木棒,一天取它的一半,万世没有穷竭,永远取不完,这不就是高思维吗?现在的纳米技术还停留在这中间呢,后面不知还有多少比纳米更小的a米、b米、c米……无限的。
我们应该相信老祖先这种高思维,在这个里面,我们不能认为他们当时没有取名“纳米”就否定它。所以,我认为这个信息场中间有一种物质,在电子与量子传递信息之外,还有一种更微妙的物质传递着我们的信息。如果将这个领域开发出来,那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
为什么不可思议?现代人异想天开地想寻找外星人,还花了不少的钱去造宇宙飞船,不断去探索,去寻找外星人。如果把这个领域开发出来了,那就只用将这种物质向太空发射出去,它传递速度之快、信息传递之准确是远远超过光波的。我认为我们今天在用电子、量子传递信息;外星人不用这个。在外星人眼里可能这个是最落后的东西。如果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已经开发出电子与量子以外的这种传递信息的物质,我想这种信息外星人会收到的;地球上的人也会收到他们的信息。这种想像是妄想,是空想吗?我想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东西,没有做不到的东西,只不过一旦发现后的名词不一样罢了。我们不会与科学家去争风吃醋,但是我们大胆地去想像,大胆地去推测,我们运用理念的权利是有的,这不是科学家的专利。
我们这个题目就是讲无为而无不为的,如果我们连大胆的想像和正确的思考都没有,那还叫什么“无不为”呢?我们这个“无不为”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无稽之谈,不是谬论。我们是有依据的,我们是从人生的一呼一吸讲起的。从人生自身讲起,从每一个人的共同感觉讲起的。我们的出发点是落实在实处,不是水上的浮萍,而是有根有据的。那么下面一个更有一点不可思议。
第五部分为道在呼吸之信息场、意念场(3)
意念场
武汉有一位科学家说:“实际上人类科学这么发达,而且只研究了物与物的变化,但物与物的变化这个领域里面所开发出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按照比例来讲,物与物的变化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很大的比例还是未知的。从人类几十万年来所探索的与人类所知道的,仅仅是很少、很少的一点点,更多更广的是未知的。另外还有物与心的变化呢?我认为这还是一个空白,还有意念与意念之间的变化更是空白。
意念与物的变化就是北京八中有位中学生讲的,他说:“我想通过我的意念组成各种分子式,我想穿什么衣服、什么衣料,便在意念中组合衣料的分子式,这件衣服就成功了。”这就是意念与物之间的变化。
另外还有意念与意念之间的变化。这就是相互之间可用意念来传递信息,不用语言,不用眼神来传递,而是用心来传递。假如你在北京,我在纽约,我们不用手机,也不用电话、电脑等等现代化传递信息的方式,而是用意念去联系,这样多简单?不用交费,也不用害怕幅射对人体有害。有没有这一天呢?你能说我是歪理邪说吗?不是。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既然讲“无不为”,就要大胆地去想像,当然想像的东西是不能对社会、对他人有伤害的,只要是正的,我们都可以去想。刚才不是讲了吗?只有想不到的东西,没有做不到的。我们应当相信人类的智慧是可以超越的。
现在我要回到刚才讲的意念场。信息场中间有一个息,信息传递也离不开一个息。意念场也就是意息场。上面我们讲了住息,住息的要领就是住息阶段要与意念打成一片,绵绵不断,融为一气,就是离不开意念。如果这个意念不正,不集中,不统一,这个息是住不下来的。意念一散,神也散了,气也散了。气散了,还能定得住吗?这是唯物的,是科学的,不是唯心的,不是迷信的,如彼此之间心照不宣,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为什么讲是科学呢?我想这个只要是懂得医学,懂得生理学的人都会承认的,都会认同的。这就说明意念很重要,意念是不是物质?也是物质,如果不是物质怎么会起作用呢?也就是讲意念不仅能产生电子、量子,更重要的是能调动电子和量子,像磁场这些物质一样,是非常微妙的一种物质。
开发意念电子
以前排字靠人工,有形的人、有形的铅字在有形中排,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在有形中去进行的。现在电脑排字是在无形中间进行的,而且排得又快又好。那简直不可思议,把电脑再向前提一百年、两百年,如果讲电脑排版和这很神奇的网络技术,那时的人会讲:“你这人是讲大话。你这是歪理邪说,是胡说八道。”现在人谁也不会讲这话,连小孩子也知道怎么回事。
我们想一想,电脑里面有多少电子在工作,有多少“0、1”在排列,在运作?如果能放慢镜头给你看一看,那简直神奇得不得了。人类的意念就像电脑里面的电子一样,人类大脑的工作也是靠很多很多的“意念电子”在工作。我想这种“意念电子”比现在所发现的电子要高明不知多少倍,是无法估计的。如果真的将“意念”这个物质开发出来,那么我认为我们到别的星球去就是一件很简单的旅游活动了。
开拓意念空间
今天所讲的这些好像是想入非非的东西。但我们没有瞎讲,我们是根据自身这个落脚点讲的。另外,这不就是一种理念吗?智慧要去超越不就应该大胆地去猜想吗?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还是一种皇冠呢?我们为什么不能猜想呢?
我认为人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大胆地想像,大胆地去思辨,在想像中间有更美好的世界。柏拉图的想像中有他的理想国,陶渊明的想像中有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桃花源”,马克思的想像中有共产主义。但他们不是一般的想像,其实他们也是一种思辨。就像科学家的一种思辨;他们的想不是瞎想,想像里面有思辨,是一种很合理的推理,以现实科学为依据,并有严谨的逻辑。它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凭空想像,而是根据某一件事来启发的。像我们今天就是根据一呼一吸之间找到一个息场,这样来讲的,我们是有根有据的,是从我们的智慧中间发散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今天能理直气壮地讲这些东西。我今天讲的有没有离题,如果你们认为离题了尽管讨论。总之,本课始终是围绕开发智慧、启迪意念空间的。
第五部分为道“三观”之观物理现象——观色(1)
观“四大皆空”
这一课和上课一样,是我拜读了净慧法师的开示后感悟的东西,不知道讲得入法不入法,如果有兴趣,你们最好多读读净慧法师主编的《禅》杂志。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参加柏林禅寺每年举办的“禅文化夏令营”,那是令许多大学生神往的夏日生活。
现在回到正题。
关于“观”的理解很多,这里仅以宋代易学大师邵雍讲的为例。邵雍《观物篇》云:“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义。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义。”冯友兰解释说:“以目观物,即以感官观物,其所得为夷。以心观物,即以心思物。然实际的物,非心所能思。心所能思者,是实际的物之性,或其所依照之理。知物之理,又以理之观点以观物,即所谓以理观物。”又有所谓静观者,程明道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境与人间。”
色是什么?不仅仅是指颜色,实际上是指形色。物质世界里颜色只是一种给人感观上的东西,这里的色就是指有形、有色的物质,是一个三维立体的世界。
练习瑜珈功的人要观蜡烛、观香火、观四大。道家炼丹叫意守窍,其实就是观相于丹田。密宗教人观种子,五祖叫人观月轮,这都是一种观。
色,它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是三维立体的(即长、宽、厚)。这些物质在印度传统文化里是指“四大”,所以佛教里也有“四大”,如四大皆空的“四大”。四大是:地、火、水、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一种四大:土、火、空气、水。他将四大称为简单的物体。在中国古代称为五行,五行里面加了一个金,实际上金应归于土,说明“五行”学说产生于青铜器问世以后。金是从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土生金,所以应归于土、归于地。中国的五行与印度的四大,与西方哲学里的四大实际上是相通的。伏羲八卦里面所讲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正好也包含了四大,但不含金,可见“八卦”产生于青铜器问世之前。这些东西都是色,都是物质。
中国五行里面代表的东西比较多。如木在人体的五脏里面代表肝,在六腑里面代表胆,在颜色里面代表绿色,在味道里面代表酸;在五官里代表眼。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一下,以说明五行可以代表所有的三维物质和现象。
在八卦里面的乾卦,不但代表天,同时还代表父,代表马,代表人的首,代表男,代表东西很多,还代表光明的,代表刚健,这只是乾卦。亚里士多德将“土、火、气、水”称为“简单的物体”。这就说明了它的第二个特性,就是它的可变性,也就是它变异的一面。
第五部分为道“三观”之观物理现象——观色(2)
理念世界的影子
谈到万事万物的变化,这里应用《旧约全书》里面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