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的《百家论坛》中,有位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讲阴阳医学,他怀疑《易经》。有人问《易经》是不是科学的,他说:“你不要认为西方有人把阴爻和阳爻应用到电脑的二进制里面,就认为它是科学的。”我问你八八六十四又怎么解释?他就否定了这个东西。我认为对《易经》有怀疑完全可以,但必须在对《易经》有了一定研究后才能怀疑。可他对《易经》连了解的程度都没有:他把“飞龙在天”讲成“困龙在天”,“六二”他说成“二六”。这就像小学生,乘法口诀都没背熟,还讲什么数学计算呢?这六二只能叫“六二”,不能就叫“二六”,六是爻的名称,二是爻的位置,这个基本常识都不懂,还讲什么《易经》,还敢怀疑,你这个“疑”能成立吗?所以这种疑是不成立的。上面那个研究员的发言,引起了好多学者的反感。这里也许讲得激烈了点,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个疑不能随便怀疑。疑要成立,首先对怀疑的对象要有深入的研究,你才有资格去怀疑它。你对人家不了解,怎么去怀疑呢?
有破还要有立
你疑了以后,还必须拿出自己的东西,总不能把这个东西否定了,那个东西否定了,全盘否定。有破就有立,只破不立是不行的。你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对你怀疑的进行证明,证明你的怀疑是正确的,然后让大家来评价哪个是正确的,这样你的疑才能成立。
怀疑必须具备:第一,对怀疑的对象必须真正地了解;第二,怀疑后,你自己必须拿出证据来证明;第三,你的动机要“纯”,不能乱打一通或是为了使自己出名。今天怀疑这个,明天怀疑那个,一会说个这不对,一会又说那个不对,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他人,这种动机是卑鄙的。我认为,这个疑要具备这三点,人家才会承认你的怀疑是正确的。
哥白尼怀疑“地心说”,拿出了“日心说”,他的怀疑了不起,怀疑后所得的结论是一个时代的高峰,虽说后来又有新的结论,那是后来的事,作为当时来说,他是很负责的。他的怀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历史认可了他。他假如只怀疑而没拿出“日心说”,那谁认识有个哥白尼呀!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怀疑,但必须小心地求证,更要有纯正的心地和动机。
第二部分为道“三过程”之为道的省略号——悟
“悟”出来的才是真
说到悟,我们可以联想到“蛾”和“我”,这二者都离不开“我”。”蛾”由蛹超越了自我,长出了翅膀,自由飞翔,飞到了自在之中。它超越了自己,找到了真我。”我”是学了他人的东西,再与他人探讨、研究、辩论,然后得到自己的东西,形成“我”的观点,“我”的思想,“我”的体系,“我”的风格,“我”的著作。
“悟”也离不开“我”,它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吾”,吾就是我。悟是靠“我”的心来悟的,不是别人悟的,别人悟的东西,是人家嚼过的馍,再去吃是没味的,由“我”的心悟出的东西才是真的,才是“我”的。我再将它与“精”“通”连起来说一下。
1997年,我与一位企业杂志社的主编聊天。我跟他随便聊起了《易经》,他当时就说:“哎呀!你对《易经》真‘精通’。”我心里一想,我算什么精通,这只能说明他对《易经》不熟悉而又想了解,所以听我侃了几句就非常地佩服,还认为我很精通。当时我就跟他说:“精与通都是假的,如果我真的精了,通了,那我就不会在这里瞎吹了。只有一个东西是真的。”他问是什么?我说,只有“悟”才是真的。
我问他:“你现在是主编,你在作主编之前,是不是把主编的业务全部学通了,学精了,才来作主编呢?”
他说:“这当然不可能。”
“那你在作杂志时,是不是会遇到以前没有学过的,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
“肯定的。”
“那就要靠你的悟性去解决了。”
我又举了一个例子:你刚学开车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常识、开车的技术、修车的技术、路上发生事故的应变能力等东西学精了,学通了才上路吧?不是,而是学了汽车的基本常识、开车的基本常识,掌握了开车的基本要领,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熟练,然后就可开车上路了,开始实习了。在实习过程中间会碰到很多根本没有想到,没有学到的问题,这就要靠你的悟性去处理,去应对。
这位主编当时认可了,而且在场的几个人也认可了。他们也认为“悟”才是真的,“精”和“通”都是假的。
有些人讲精啊,通啊,讲自己的法怎样怎样高得不得了。越是这样大的东西,讲得没边的东西,越是神通的东西,越是不可靠的,值得怀疑的。为什么佛陀一再告诫弟子们不讲神通,不能以神通示人。讲神通就会使众人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佛陀他有真理,他不须用神通。所以这里只讲“悟”性,不讲神通。
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智慧,同样的悟性,不过悟有大悟和小悟的区别,还有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
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间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只要想一想,就能想出好的办法,这就是小悟。某一个科研项目遇到难题了,像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遇到很多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聚到一起想办法,来研究。其中某一人突然灵感一闪,办法就有了,这就是悟。他这种悟就是灵感悟性。还有一种大悟,如孔子、老子,那些圣人。他们懂得道是什么。古代伏羲,他从结绳记事里面找到了事物的规律分为阴和阳,然后又用两个符号组成八卦,这就是大悟,甚至是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是彻底地觉悟了。觉悟了什么?觉悟了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人生处世的真实内涵。如果你的觉悟打成了一片,便事事无碍,理事无碍,是圆融的。那么,一般的悟呢?有的此悟而彼迷,有的彼悟而此迷。只有大悟、大彻大悟者才能做到:此悟则彼亦悟,一悟而一切悟。一个人年轻时很聪明,做事很有悟性。过了十几年、二十年后,他意志消沉了,悟性也没了,那就不是大彻大悟,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只有对什么事都有悟性,时时刻刻都有悟性,自始至终都有悟性,他的悟性才是圆融的。这是悟的层次,小悟→大悟→大彻大悟,区别就在这里。小悟和大悟都好区别,就是大彻大悟难以区别,它的悟性是打成一片的,绵绵不断的,是自始至终的,是圆融无碍的。
第二部分为道“三要素”之为道的“五官”—才
接着讲的是才、学、识。学就是学习、学问;才就是才能、才干、才华;识就是知识、学识、见识。
才、学、识,被称为人生三要素。是谁提出来的?唐代刘知几,但他并没有更多地去解释。现代学者王通讯有个解释,也不能说他这个解释就是解释这三要素的,但我们可以借鉴。他讲:“学,是指各种分科的知识”。现在,科学就是指各种学科的学问,现在这个学科分得太细,有文科、理科、工科,还有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太多了。
如果要编一本分科辞典,越编越厚,边缘学科就更多。像北大乐黛云教授从美国回来以后,专志于“跨文化”这门学科。跨文化就是跨越东、西方文化,也是一门学科,专门研究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借鉴和融通。所以,现在学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广,这就是学问。在学问阶段,只能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开拓自己的视野,这就是学。这个学,不需要多讲了,因为前面讲到了为学日益,都讲到学了。
接着讲才。人才、天才、地才,这是指天、地、人三才。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人才?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是人才。但是,如果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培养出来,没有开拓出来,那你还不是人才,那是人力,只能是有力出力,挥洒汗水。现在有人力市场、人才市场,能进入哪个市场,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别。
同样是人,相差一个“才”字,这个区别在哪个地方?原因在哪?我刚才讲了一个基本点:人才,人人都有才,这个才是人人都具有的,关键是没有培养出来,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开拓出来。有人得到了培养,但没得到发挥,这也不行。当然还有一个用的问题,有的人有才想发挥,但没有机会也不行。”才”实际上在学的基础上,不但拥有知识,而且能将这些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已经有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充和进一步发挥;在扩充和发挥中变成了自己的才和能,这就是才。才离不开知识,离开知识也不行,但仅仅只有知识也不行,才是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集中表现。
第二部分为道“三要素”之为道的食粮——学
孔子在游览东流的大水时,子贡问孔子说:“君子之所以见到大水,就必定要游览一番,这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说:“这水,它普施众生而无所求索,好像情操;它流向低下,弯弯曲曲,必须遵循一定的条理,好像是正义;它浩浩荡荡地奔流不息,好像道行;如果把它决开任其横溢,它随即疾速汹涌向前,就如同回声在山谷中应和,奔向万丈的沟壑而无所畏惧,好像勇敢;它注入到一定容积的地方,顺其容体而均平,好像法度;水流动之后,用不着用水平木去取平,好像正直;它本质柔弱,能渗透细微所在,好像明察;万物在水中出没浸润,都趋向于清新洁净,好像善于教化;它在流动时千曲万折,始终奔向东方,好像意志坚定。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游览。”
可见,君子不是为游览而游览,而是为获取对水的认识而游览。游是一种活动,而识是一种目的。我们参与任何活动,只要能从中获取有益于身心的识,必须也会产生一定的公益。
孔子认为,人生还有三件事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充分认识:一是少年时不学习,年长时就没有谋生的才能;二是老年时不教诲他人,死后就没有人怀念;三是富有时不布施援助,贫穷时就没有人周济。荀子认为这三件事的思考,是每个聪明人的常识。
人的才能是在学习中积累而来的,《荀子·劝学》篇中有段生动的比喻。他说:不半步半步地延积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千里;不一沟一沟地汇聚起来,就不可能形成江海。良马一跳,并不能越出十步;笨马跑十天,也可以赶上良马,成功的才能就在于不停留。雕刻如果半途而废,糟木头也刻不断;雕刻起来没个完,金属和石头也能雕琢。所以有人说,意志品质是才能的磨刀石。
《荀子·仲尼》云:“明智人作事,盈满了,就考虑到不足;平稳了,就考虑到险难;安泰了,就考虑到危困;多方做出种种准备,还恐怕惹来灾祸。所以样样的举动都能免遭大败。孔子说:‘工巧而喜欢法度,就必然有节制;勇敢而喜好和同,就必然能胜任公事;明智而喜欢谦逊,就必然贤能礼士’”。说的就是既有才又有识的道理。
第二部分为道“三要素”之为道的心肝——识
识,讲三个方面:能看得准时代的方向,善于驾驭各种环境是其一;能抓住业务领域内具有关键性的课题是其二;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是其三。也就是说能做到适应各种环境,而且还能驾驭它,这就是本领;在治学阶段、求学阶段,能抓住所学的领域里面最关键的东西,这就是才干;能以审美的标准对待和衡量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智慧。
像有本书的封面,一看,就那么一点点不到位,中间一行字是书名,以白色为背景但只是一条很窄的横格。上下颜色将书名压得很紧,书名没有空间。如将上下颜色各让一点,为书名留出点空间,那么,这一本书马上就亮起来了,就显示出这个书名上下空间大,也就亮了。读者看书,一眼就看书名,不看什么图案,图案再好,那是第二步观察的目标;先要欣赏书名,这就是审美角度的问题,很重要。到不到位,就是看你审美的能力,审美能力反映一个人的见识。审美要突出重点,突出主题。
关于学、才、识,有许多这方面的阐述。像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他认为三者中“天下唯识为难。”他讲天下最难的就是识,学也容易,才也容易,唯独这个识难。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胆”字,他讲:“有其才而无其胆,则有怯而不敢。”你有才但没有胆,那你做什么都胆怯怯的,不敢去做,前怕狼,后怕虎,才也无法发挥。他又说:“有其胆而无其才,不守冥行妄作之人。”你有胆,但没有才也不行,那是妄作,为什么说是妄作?瞎闯,盲目,认为我能做,但是不知道深浅,这就显出这种人的浅薄,一介莽夫,大话能说,小事不能干。他还说:“天下有‘因才而生胆’者,有‘因胆而发才’者。”因为自己有才所以生出胆,因为有胆,才便得到发挥。
有句话说:“艺高人胆大”,还有一句话“胆大人艺高”,也是这个意思。如果把“胆”放到识里面去,就是胆识。所以还是那句话“识最难啊”,学离不开识。这里将“胆”字提出来,说明识也能壮胆哪。
第二部分为道“三要素”之为道的魂魄——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