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魏聿明列席一次党组务虚会。所谓务虚会,就是大家围绕一个方向或者一个主题,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说说话、谈谈心。会上所说的话既不是决定,也不是政策,纯粹是从大的方面,来互相启发思路,求得一致。
郑京提议,本次务虚会主要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如何把全省商业工作搞上去这两个题目,大家共同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为厅里的发展把脉求方。
郑厅长首先发了言。他主要谈了自己到省厅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其中特别谈到了干部问题。他说:“我跑遍了机关各处室,也跑遍了所有地市局。经过这大半年的调研与思考,我自认为终于找到了全省商业工作在全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了。那就是干部工作出了问题,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了人为的严重阻遏。所以啊,我想在厅里搞一次竞争上岗,提拔一批处长和副处长,下一步再依次提些科长副科长。我们必须在干部问题上搅动一下了!必须给省厅这潭死水一个大的刺激了!说老实话,我们商业厅前些年不提干部,这是对干部政治前途的漠视,是不政道的,更是不人道的!我可以肯定地说,队伍这盘棋下活了,全盘皆活;队伍这盘棋下死了,全盘皆死!我今天提的只是个人的想法,大家可以讨论,也可以表达不同的看法。”
魏聿明听了,很受振奋,觉得厅长说得太对了,太好了!厅里这些年本积蓄了很大的怨气,再不想办法疏通一下,会导致全厅工作消化不良,全厅干部精神委顿。郑厅长可谓抓到了点子上,牵住了牛鼻子。人是个需要刺激的动物,一刺激就有动静,有动静就有变化。魏聿明预感到,商业厅这方水池就要被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死气沉沉波澜不惊了。
郑京说完,每个党组成员就不自觉地沿着他抛出的话题走了下去。大家围绕干部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讨论。一致的看法是,同意郑厅长的提议,商业厅必须从干部问题入手,公开公正地提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才能形成正确导向,才能真正调动队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开创全省商业工作的新局面。
郑京在会议最后的总结归纳中说,这是本次务虚会最大的成果。下一步要尽快将这个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
消息传出,厅里所有的干部和魏聿明一样都期待着某种变化。他倒不是因为自己,上是肯定不可能的,平调挪个位置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办公室主任确实不是哪个想当就能当的,更不是哪个来都能当好的。他主要是想趁这次机会把白晓洁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那样,在综合研究工作上,他就不需要再操心了。现在陈兴福分管研究,人倒积极认真,也本分老实,可就是思维有些问题,观念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看问题、想问题还是老一套,与白晓洁在一些事的处理上总格格不入,常常要为一个材料争得面红耳赤,把官司打到他这里来。他也很为难,左边是副主任,要照顾权威;右边是正确的一方,但却是下级。所以很多时候,他都是在中间和稀泥。当然背后处理起来,多数是采纳白晓洁的意见。
他想,这次提副处长,他一定要把白晓洁推上来。而且上次局处长会议,郑厅长对白晓洁写的主题报告非常满意,给予了很高评价,这在商业厅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就是这一点,他都对白晓洁的提任极有把握和信心。
然而又是半个月过去了,这种传言仍只在民间流荡,官方并不见动静,也就是厅党组并没有研究,人事处也并没有什么方案。民间组织部倒是一个版本接一个版本,说这个人在这个处当处长,那个人在那个处当处长,某某人到某处当副处长,某某人没戏,等等等等,迅速在厅里蔓延开来。干部们上班就议论这些事,下了班聚会也是谈论这些事,到处是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当然,更剧烈的是“活动”。听唐之忠等人说,这一段厅里好多人都往厅领导家里跑,除时步济时副厅长外,家家户户到了晚上都是宾客盈门。
更有味道的是,附近的饭店的生意一下子莫名地就好了起来,就连边上几家不怎么样的歌厅也突然间天天爆满,夜夜笙歌曼舞。魏聿明想,几年没提干部了,机会难得,一些人活动活动也可以理解。人压多了,官位永远赶不上岗位,脱颖而出的也永远是少数。反正,他还是相信厅党组会公平公正的。但为什么厅里就没有个正正式式的方案呢?厅领导也没有谁出来说明呢?厅里这么多议论他们就充耳不闻吗?
魏聿明心里真的不解。但他作为办公室主任,对这类事既不好传,也不便问。
几天后,郑厅长通知他,要他陪他去阳丰市出趟差。那天上午八点半出发,在办公楼下集合时,魏聿明才发现就他和厅长以及郝柯涟三个人。
他把右后门打开,等厅长坐好,关了门,自己就去开副驾驶的门,本想坐前面秘书的位置,郑厅长说:“魏主任你坐后排吧,也好说说话。”
他就从后面绕到左边,开门坐了上去。
这是魏聿明第一次陪同厅长出差,虽然比较熟悉了,但如此近距离地坐在一起,还是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他发现郑厅长很讲究,上车头件事就是换鞋,把皮鞋脱了,放到垫在座位下的报纸上,然后把脚放在一双白色的布拖鞋里。在车里不抽烟,尽管他平时抽烟很凶。一路都是正襟危坐,规规矩矩。魏聿明不得不佩服厅长的克制力。
出了省会,郑厅长就问:“聿明啊,听说最近厅里都在议论干部提拔的事?”
魏聿明说:“是的,议论纷纷。”
“你是办公室主任,是党组的参谋长,你是怎么看的啊?”
“厅长,我觉得党组是应该考虑干部的提拔问题了。人心思动,人心思变,实属正常,也完全可以理解。”
郑京点点头,肯定道:“好一个人心思动、人心思变。说得好,抓住了本质。古人讲,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干部们的心都凉了死了,我们的事业也就寿终正寝了。必须要动,必须要变。这种动和变,不仅是党组的一项措施,更是干部的内心呼唤。我正在考虑,也和班子各成员初步通了气,要他们都好好酝酿。这一次提任干部,因为时间隔得太久,职级积压太多,非常特殊,所以要格外严肃认真,格外公平公正,格外谨慎小心,不能随意,更不能随便。要真正把那些想事、干事又成事的同志提到领导岗位上来。酝酿的时间可长一些,不可太急,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怕等这几天?就是要让那些不干事的人震动,让那些干事的人心动。因此,这一段也是观察干部的最佳时机。”
听了这话,魏聿明心里一热,突然间豁然开朗,心中的疑虑也迎刃而解,觉得厅长毕竟是厅长,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把握得很好。
他就说:“厅长您的考虑非常英明,这一重大决策必须收到最佳效果,其最终目的还是把我们厅的工作搞上去。前些天还有人议论,说为什么厅里还不出台政策,是不是有什么变卦?今天听了您的想法,我才茅塞顿开,很多问题就有了答案。您考虑得太周到了。此事真不能急,操之过急可能犯下历史错误,那就难以弥补了。”
厅长嗯了一声表示同意,又说:“虽然我是厅长,全面工作我都要管,所有干部我都要考虑,但我毕竟分管办公室,还是有些私情的想法。我想这次给你们办公室一个副主任的职位。你说说,办公室这次有合适的人选吗?”
魏聿明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白晓洁很合适。我想以后由她来分管综合研究工作。上次她给您写的报告,您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郑京说:“嗯,这女孩是不错。我看可以。只是,光能写还不够,作为一个处级领导干部,是需要多方面的能力素质的。比如协调上下关系啊,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啊等等。”
魏聿明说:“她善于协调,搞调研,要情况,都是她和各业务处、各地市局打交道,方方面面的反映都不错;她为人历来低调谦虚,从不恃才自傲;她还善于管理,研究工作的制度建设一直健全规范,虽然年纪较轻,但非常善于调动干部积极性,底下的同志都服她,都很卖力地工作。那摊子事,我是没操多少心的。而且说句更长远的话,她以后还是接办公室主任班的好苗子。”
郑京就说:“那你就告诉她,这一段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现,不要辜负主任的期望,更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魏聿明说:“我一定把厅长的嘱托与厚爱转达给她。”
到了阳丰市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市商业局局长一干人早在路边等候。一个干部在窗口已经把费交了。市局的车子在前面引路。郑厅长的车紧随其后,一会儿就到了局里。
郑京在阳丰调研了三天,一天在市局,两天在县局,沿途发表了重要讲话。魏聿明都认真作了记录,并把厅长的主要意思归纳成了几条:商业部门不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绊脚石,而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助推器;商业部门要积极投身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努力成为地方党政领导的服务器;商业干部要认真思考,扎实工作,成为本地商业工作的促进器;各级商业部门领导要关心和重视商业干部队伍建设,把贤人、能人用起来,做好人才的保障器。
厅长所到之处,都安排时间亲切接见了地方的党政领导,一方面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请各级党委政府在人财物上关心、重视和支持商业部门的工作。市县各局的干部听了厅长的重要指示后,都深受鼓舞,精神为之一振。
在回厅的路上,魏聿明对郑厅长说:“厅长,您在这次调研过程中的讲话非常重要,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商业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您这些思想,与上次全省局处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回去以后,我先和综合研究部门的同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三建四器’为指导和统领,系统地总结和深化您的思想,形成一个专题材料,上报下发,既让部领导及时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步伐,也以此引导全省商业工作良性健康发展。不知您是否同意?”
郑京听了,从内心里对魏聿明的总结提炼和高效反应深感佩服。怪不得干了这么多年主任,哪一任厅长都不愿动他、换他。确实有统驭之能、将帅之才。放眼全厅,有谁能取代他呢?当然,佩服归佩服,厅长是不能在部下面前表现出来的,否则还成何体统?
郑京的脸上平静如水。他先“嗯”了一声表示同意,接着说:“你们先弄吧。弄出来后交给我看看,不要急于发,先分送各位厅领导传阅,看有什么意见。如果思想是统一的,认识是一致的,再发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