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指标是一个社区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观测指标,指从社区角度对特定区域内代表性动植物物种的观测和记录的综合度量,是α多样性的一组时间序列,它反映的是在保护区这个生境内,生物多样性的年际变化。例如,在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区域,生态遭受破坏的生境内,α多样性就会是逐年减少的。这个指标存在两方面的缺陷,其一是它没有排除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夸大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影响;其二,这个指标需要一个跨学科、长时间的检测考察。
四、保护敏感度
保护敏感度是一个针对个体的指标,在衡量项目影响下社区成员的个体发展,如在自然保护的意识、态度、行为方面的转变。从社区成员的参与角度,该指标可以明确地体现项目取得的一类效果,因此既可作为社会经济指标,又可作为生态指标。
五、能源结构系数
在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与研究过程中,社区能源的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源结构系数反映家庭在现实中的能源利用的结构情况,为了得出这一系数,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家庭能源的“标准能源结构”,通过计算家庭能源的实际情况与这一标准结构的之间的差距,得出这一系数。针对具体的林缘社区,“标准能源结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上最适宜的一种理论结构,意味着能源利用的一种理想模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定。能源结构系数既是社会经济指标,又是生态指标,作用在于揭示现实能源结构相对于理想能源结构的差距,可用于横向与纵向对比及趋势分析,并能够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给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的评价。
六、人类活动影响指数
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用于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度量,分别是社区家庭及其成员从事各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在大部分林缘社区,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包括薪柴、木料的获取、林间采集、放牧与捕猎等类型。一般情形下,这些活动会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并对相应区域导致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影响。
七、生境破碎化
生境破碎化是指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干预下,大块连续分布的自然生境,被其他非适宜生境分割成许多面积较小的生境斑块(岛屿)的过程。生境的丧失与破碎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生境破碎化引起了隔离效应(物种的正常迁徙和建群受到限制),面积效应(生境斑块面积的减少使得各种因素对种群的影响增大,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可能性提高),边缘效应(生境斑块边缘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发生变化,进一步减少了适宜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基础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异质种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等。生境破碎化对动物种群存活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对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对绝灭阈值(Extinction Threshold)的影响,破碎的生境中适宜物种分布,边缘效应,破碎化对种间关系的影响等。生境破碎化已经成为了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点,但是它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
八、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地区的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在讨论环境承载力时,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承载物是什么;另一个与之对应的问题是被承载的是什么。在我们的分析中承载物自然是指保护区的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土壤和生物等)和生产支持系统(各种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被承载物包括污染物、人口规模、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具体衡量环境承载力,可以建立两种计量指标:
(一)人口经济、资源的环境承载力模型(P-E-R)
在一定区域内,我们以PP表示现实人口数量,以ES表示社会经济技术人口容量,RE表示自然资源人口容量。那么:
ES = 经济发展指标总量 / 一定标准下的人均经济指标;
RE = 然资源拥有总量 / 一定标准下的人均资源占有量。
在实际中,ES采用国民收入指标;RE采用发展中国家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粮食产量指标。因此:
ES = 该区域的国民收入总量 / 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总量
RE = 该区域的粮食总产量 / 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口经济承载力指数 E=PP / ES,人口资源承载力指数 R=PP/RE。当 E<1,R<1时,其意义为承载力相对富余。当E=1,R=1时, 表明承载力为临界状态。当E>1,R>1时,表明承载力不足。当两个指数的加权平均值≤1 时,即可以认为该地区的承载力是可持续环境承载力。
(二)可持续环境承载力(ECCS)
环境承载力(ECCS)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区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际利用的环境承载力。即ECCS=F( Rs,Ps,Ns),其中:R 变量是自然资源支持力,P变量表示环境生产支持力,N变量是社会经济技术支持力水平。
R、P均为内生变量,而N为外生变量。我们可以认为与内生变量相比外生变量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它的作用机制也是最复杂的。它不仅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通过它改变R、P的组合程度与范围来改变环境承载力。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地区,在自然资源本底值与环境生产力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外生变量包括资金技术、物质基础设施等条件发生较大变化,会使得环境承载力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样,在R、P、N 三变量不同的组合水平下,一般可将环境承载力分级为:
(1)弱载——不完全利用环境生产力时, P取 0~P max的一个量,R,N取适应量;
(2)满载——完全利用环境生产力,P取最大可能量,R,N取适应量;
(3)强载——完全利用环境生产力和自然资源支持力, R,P均取最大量, N取适应量。
可见环境承载力存在一个是否可持续的阈值——可持续环境承载力(ECCS)。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力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替代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综合平衡的前提下,选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对 R、P、N 进行组合所产生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称为可持续环境承载力ECCS。即
ECCS =F( Rs ,Ps ,Ns )
式中:Rs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技术开发能力和可持续利用量;Ps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环境纳污能力、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量;Ns为环境无害经济技术体系,如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农业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等。利用现在实际的环境承载力减去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差值来判断某区域的发展是否可持续。当这一差值大于零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但这一差值小于或等于零时,发展是可持续。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当今环境问题多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压力超过此阈值造成的,即所利用的环境承载力超过了可持续的界限。如果保护区边缘社区的ECCS超过了ECCS,那么保护区的这种资源利用就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资源利用的后果就是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消亡。
九、生态效益变化指标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可以界定为以下几个方面: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野生生物保护效益、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效益等。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1.成本—收益分析法
生态效益的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然而生态效益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进行直接评价。因此,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像经济效益一样,通过货币或实物形势来衡量生态效益,使之与成本对应起来。保护区的生态效益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其中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保护区就地保护成本;迁地保护成本;实施永续利用成本;自然保护区科研、培训、监管成本等。机会成本则是指由于保护区的建立而不得不放弃的一些可以选择发展的机会。
2.能值法
能值法的基础是自然价值论。自然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能值法根据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做出的实际贡献而非根据社会劳动力或是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衡量,并且这种贡献可以通过自然资源所凝聚的太阳能值进行量化计算。这里之所以以太阳能值作为基本度量单位,因为能值分析理论认为太阳能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能源形势,所有物质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衡量保护区的能值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保护区的能量×太阳能值转换率=保护区的太阳能值
保护区的太阳能值 /(能值 / 货币比率)=保护区的能值货币值
(二)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生态效益评估指标:
1.净效益
是一种绝对值指标,反应保护区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净效益=效益-成本。
2.效益成本比
是一种反应生态效益的相对指标。效益成本比=效益/成本。
3.净效益资本比
净效益资本比=净效益/自然资本。其中自然资本是生态效益的物质基础。
生态效益经济计量评估实际上是指对生态功能利用程度的经济计量。
1.涵养水源效益的经济计量
目前,国内外有关于涵养水源量的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根据水库蓄水成本确定,根据供用水的价格确定,根据电能生产成本确定,根据价差地租确定,根据区域水源运输费确定以及根据海水淡化费确定。在以上六种方法之中,以第一种的运用最广泛。 其计算公式为:
V=M×P
其中:V指自然保护区的涵养水源效益;M则指自然保护区年涵养水源量;P指同等功能中小型水库的修建成本。
2.水土保持效益的经济计量
(1)减少土地资源损失的经济价值,计算公式为:同功能工程成本×年减少土壤侵蚀量。
(2)保持土壤肥力的经济价值,计算公式为:年增加土壤肥力量×食用化肥价格
3.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的经济计量
释放氧气的计量方法有以下两种:(1)当保护区固定二氧化碳的量是通过光合作用方程式计算,保护区释放氧气量与固定二氧化碳的量是成固定的比例的,此时可以依靠固定二氧化碳的量计算求得。(2)氧气的释放量可以通过计算保护区内木材的一年内总的生物生长量求得,公式为:
V=M×D×P
其中:V为年释放氧气效益;M指木材年生物生长量;D则指木材容重;P为生产工业氧气的费用。
4.改善小气候效益的经济计量
通过观测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量的变化,进而求出改善小气候效益。
农业增产效益为:
V=M×K1×S/K2
其中V是年度内改善小气候效益;M是保护区面积;K1则为保护区内农田面积和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比值;S则为保护区内农地单位面积增加的收益;K2则为物价上涨的指数。
5.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效益的经济计量
计算指标为生物生产力指标。其计量表达式为:
Pq=Pn+R
Pn=Bq+L+G
其中:Pq是一定的时间内的总生物生产量;Pn表示一定时间内的净生物生产量;R为一定时间内的生物呼吸作用消耗量;Bq则为一定时间内的活物质生产量;L指一定时间内的枯枝落叶量;G则为一定时间内的被动物所消耗掉的生物量。
6.野生生物保护效益的经济计量
主要方法有:
(1)市场价值法;
(2)通过CV调查-支付意愿发来确定;
(3)通过人工养殖的同类的野生生物所需要的成本以及保护区区域中野生生物的数量进行测算。
正如生物多样性变化指标一样,生态效益变化指标通过对生态效益的年际比较来反映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影响,如资源利用导致了生态价值的增加或减少,但是这个指标也没有排除自然变动的影响,有夸大资源利用影响的趋势,另外也需要长时间、跨学科的考察。
上述指标只是理论上的指标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可以实施。而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主要从可操作性和保护区建立目的等一些实际中的因素来构建。因此,我们在综合评估时,将从实际出发来构建,这些指标具有较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十、管理影响指标
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管理的影响可以从社区居民和保护区两方面来看,包括保护区内的常住、流动人口数量,居民对保护区的法律、制度的认可度等。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管理的直接影响体现在因非法利用区内自然和生物资源对保护区管理成本的影响,通过这些建立了如下指标:流动、常住人口规模、居民对保护区法律、制度的认可度、林政案件数量、保护区巡护队伍的巡逻频率、管理局接到的举报案件的数量、资源利用对管理成本的影响等。其中人口规模指标说明了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管理潜在压力的强度,居民对保护区法律、制度的认可度的高低会影响管理的成本和效率,这一指标也可以通过管理局接到的举报案件的数量来反映,资源利用对管理成本的影响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且这些成本是递增的。以上指标可以综合成为资源利用对有效管理的影响,我们对不同的指标状况赋予1到3不等的数值,最后汇总合成为有效管理的指标,以此判断社区资源利用对管理的影响,由于这些指标都相对简单,而且下面章节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