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跨道为坊,额曰“灵岩胜境”,乾隆二十六年建。东南为黄岘山,有老虎窝。东为明孔山,其山一孔,南北相通。盘旋北入,内有石佛像,再入一窟甚深。山巅有灵光亭,圯。东为涤思峪。又东为大横沟、崇兴桥,俗呼大石桥。有宋释仁钦修涤碑,大观二年郭思撰,王高篆,郭升乡正书,南向;其北面先勒元丰王临飞白书“灵岩道场”四大字,并佳。明嘉靖林琼撰重修桥碑。又名通灵桥。又东为小横沟 、明空桥,俗呼小石桥,明时重建。桥东有龟背石。西南为滴水崖,乾隆二十二年车驾幸灵岩,赐名“雨花岩”三大字,及诗一首。又二十七 、三十 、三十六年诗三首并勒一碑,建亭。其地出上水石,澄泥如石,虽小亦自具丘壑。东南为凌霄峰,又东为黄茅冈,为南溪。东导野沟诸水,经此南会憩象泉而西注。龟背石东为北溪,即饮马沟。李兴祖《灵岩志》称:“宋真宗幸灵岩,曾此饮马得名。”有新石桥,明天启中释园桂建。东纳彩泉诸水,经三空桥下,则淤阻伏流,至此复见屈曲。西南黄龙泉水自南来入之。其下曰涤思峪,又西与南溪交流,汇为大溪。又西石坞泉水自南来入之,又西北注于沙河,即《水经》所谓“中川”也。又西北过长清城,东北归大清河。
新石桥东为伽兰殿,有明弘治间僧慧海重修碑,西壁勒宋李尧文题名。西南为地藏庵,东南为药师佛 、殿思议佛蓼,并圮。
又西北为方山神祠,壁勒前贤题咏,补书苏辙诗跋。东旁有丰碑,地文书纳大书”大灵岩寺”四字,北向,南面镌僧家奴跋。
北即灵岩寺,殿阁层晖。按北魏《孝文帝本纪》:“太和三年,起灵泉 、思远佛寺于方山,遂屡幸焉。”迨正光初,僧法定复兴拓建,曰“灵岩寺”。见宋郭思《石桥记碑》。《隋文帝本纪》“开皇十五年旅玉符”,疑即此。寺旧址在甘露泉西,唐贞观时徙于西南麓,宋熙宁间移建于此,仍额“灵岩”,有敕牒碑。历代修葺,制加详焉。大门内三桥相并,中曰聚善,东曰虎溪,西曰接引,明时重建。凡寺内外诸水皆汇桥下,西注饮马沟,今废。
二门内碑石林立。其在东者:金明昌周驰撰《田园记碑》一,明圣旨碑二,修庙碑二,泰山进香纪碑一。其在西者:宋嘉佑王逵撰《千佛殿碑》一,金明昌党怀英撰《灵岩寺碑 》一,元圣旨碑三,成化艾俊撰《感应记碑 》一。
东 、西为钟鼓楼。娄为大雄宝殿,殿七间,祀观音 、文殊 、普贤。按:此蓼即宋之献堂及山门,本无像设,皆明正德间鲁藩所增置也。乾隆二十二年今上赐额曰“卓锡”、“名蓝”。又二十七、三十、三十六年御制《灵岩寺祀佛诗》三首,勒大门外东崖。两翼斋庑:东为韦驮殿,西为观音堂,由甘露泉迁此。大殿北为五花阁,上礼三大士,下祀园通菩萨。阁四面各五间,门四,回廊壮丽,宋嘉佑间僧重净建,明正德中至珍重修,乾隆十一年性端重建。西有古桧一株,《志》称:“唐贞观中,僧陈玄奘降锡灵岩,将往西域求经,时有小桧,尝摩其顶。”今干枯枝茂,石栏护之。有今上御书“摩顶松”三大字,碑阴勒诗一首;又制御图诗,碑阳勒诗一首,并建亭。其西为弥勒殿。又西地洞深邃,或曰鲁班洞,亦曰巨和洞也。上为十五殿,大门外有宣和宋齐古施五百罗汉碑。五花阁东北为驻 亭,乾隆二十一年建,即弥勒殿旧基。内有古柏一株,明王之士碣曰“汉柏”,周垣勒前人题咏。又东北苍崖之阳,卓锡泉出焉。世传为佛图澄锡杖卓出者,又名锡杖泉。水西流,汇为镜池,澄泓充溢,俗呼“功德池”。有今上御书“卓锡泉”三大字,诗二首勒崖。旧有龙王庙,今改卓锡亭。迤东二井相连,碣曰“双鹤泉”,《齐乘》称“立鹤泉”也。陈寿恺云:“昔法定建寺,患其无水,双鹤飞鸣,其下涓涓,果得二泉。”今一泉塞,碣亡。
镜池西北为千佛殿,殿七间,中祀毗卢漆藤,为之配以药师 、弥陀,范铜为之。左右小佛千余,即唐贞观中僧慧崇所移建者。宋拓修之,明嘉靖间重建,傅光宅记。万历间德藩重修,康熙五十三年僧净意重修。殿壁前后勒宋宣和间石刻。元蛇儿年国师法旨碑,蒙古字,明普大千造像碑,李 远造像碑。东北为御书阁,慧崇建,《志》称唐僧陈玄奘译经处,有大观仁时钦篆书阁额,万历年间重刊,而《志》误为贞砚御笔。阁壁内外周嵌历代石刻,如宋蔡卞所书《园通经》尤足贵也。北上有超然亭,圯,今为方丈禅堂。阁东为后土殿,宋时重修,有明嘉靖间僧洪霓重修碑。阁西为般舟殿,法僧祖居重修,周垣内外,皆嵌历代石刻。
西为辟支塔,塔九级,每级门四窗六,皆砖石为之。唐天宝中建,宋喜佑间重修,元 、明相继修之。西偏为藏经殿,乾隆十四年毁于火,有元张起岩创建龙藏碑。其后为倚翠亭,迤西为和尚林,有唐天宝中慧崇塔及宋元塔铭。西北为松风阁,稍西为朝元殿,由甘露泉移此。南下为关帝庙 、后土殿,东为定公殿,圮。有金陈寿恺撰《定公图序》碣,移置大殿西舍壁。明翼城王重修殿碑碚卧。又北为玉皇殿。
自韦驮殿东为转轮藏,德藩尝修之。嘉靖二十四年重修,任士 记;万历四十四年重修,周尤镒记;雍正八年僧性端重建。内为孔雀佛殿址,近改为公馆。东为达摩殿,由甘露泉移此。
自伽兰殿东,过仙人岩为白衣殿 、星月楼及维摩庵,皆圯。庵为明刘亮采读书地,号其室曰“面壁斋”,有题勒“面壁偈图” 、“印泉”遗迹。稍东为铁袈裟亭,昔法定时有铁物自地涌出,高六尺许,如袈裟披摺之状,篆书“铁袈裟”三字。旧在甘露泉这达摩殿,后置于此。旁有印池,水出函云洞,绕亭而西注, 又北伏行会彩泉。上有接引佛殿,圮。东即彩泉,北溪源也。水西流经三空桥而注函云洞。
北为行宫,乾隆二十一年建。中有爱山楼,御书“巡方揽秀”额。北崖如屏嶂,有仁钦所建抱灵亭,又曰绝景。迤西别构观花亭对峙。崖之东址甘露泉出焉,水西流绕甘露亭,又西过玉河桥下,复北折入御花园汇鱼池,伏行而南,灵岩第一名泉也。有今上御书“甘露泉”三大字勒崖,复摹刻立碑建亭,又诗四首并勒碑阴、碑侧及额两面。 大门内迤西旧有石龟泉,涸。其地传为金陈寿恺、元杜仁杰旧隐处,即《志》所载观音、朝元、达摩名殿故址。古木参差,多老檀,磊砢臃肿,状若虬龙,《志》称“千岁檀”也。东北为小石厂,峭壁平台曰可公床,明释真可憩此。《朗公传》勒崖侧,今上御制《登玉符山》诗二首磨勒于上。东为大石厂,一名半石崖。
由小石厂而上,北为白云洞,有今上御书“白云洞”额及题诗四首,并勒洞壁。其旁有驻跸亭,西过转山亦有驻跸亭。东上有宋政和张劢题“灵岩观音道场”六大字,勒北崖。最高处为悬星岩,俗呼功德顶。石龛宏敞,有释迦佛像,皆因石为之。北魏《孝文帝·本纪》:“太和三年于方山起文石室,五年建永固石室于山上,立碑于石室之庭。八年幸方山石窟寺。”盖为此也。龛座刻宋、元题名。顶迤西为佛日岩,顶西北有饮虎池,西北流,中汇方泉。东崖有老佛窝,池水又西经积翠岩南,又西南流,小横沟源也。
拂日岩南为巢鹤岩,昔有双鹤止此,直接石坪,幽旷坦豁,俗谓之晒经台。有今上御书“巢鹤岩”三大字及诗四首并勒一碑,建亭。前为蹲狮岩,或曰盘石也。东谷口有云窝。又南悬岩有观音洞,三门相通,内有石佛亭。东南多宋人题名勒崖。有坦地约三亩,不生草木,曰“无生地”。佛家以无生为上乘,故云。西为香霏岩,俗呼绣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