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3200000009

第9章

幽獄追攝品第十一

師曰:凡有經劫山魈,歷年水怪,天魔外道,血食神祇,木下五通,刑亡惡鬼,結集羣黨,依托古祠,擅帝稱王,輒稱太尉,邀求造廟,迎拽社火,或姦淫婦女,占據樓臺,滴血飛磚,見形放火,中人惡病,急取生魂,如此怪狀,痛害非常,諸法不能治者,吾大教中,有九泉幽獄之法治之。凡立獄之法,不可輕易,先當受狀,次為給符驅治者,及行文檄告示之。彼若畏法遁去,許其改過自新,卻不必拯治也,但欲人道安寧而已。若妖神強橫,抵拒正法,不畏符籙者,當行此法治之。

師曰:立獄之法,先奏聞上帝及北極斗府聖師等處,差天兵吏下臨某處,建立幽獄,收捉鬼賊。至夜,擇淨室一間,用石灰布列獄宂,遂標列曉示文榜符篆,先分項囗發將吏追攝鬼賊,及拘里域監城隍以下神司,並用中刑符禁錮,限一時收捉鬼賊。次誦收鬼呪,巡行獄中。每一獄置一燈,明日早起,法師焚香,行持如前。仍看踪跡,更須發符催捉。未盡邪黨,至夜行持,又復如前。至此,每遇夜間,或聞考掠之聲,宜加畏敬。如一二日後綜跡未見,及是天魔外道挾妖作孽,須更啟奏帝師催促,將吏自然見矣。七日之後,然後罷獄。其間妖鬼果不可恕,至滅形者,又當別建太玄煞鬼壇。

建九泉獄式

師曰:九泉者,北都羅酆幽泉,惡獄也。事係天庭,不可輕行。故酆都為天下鬼神之府,專檢制魔妖之權行,今宣威莫大於此。凡獄有九,一曰酆泉號令之獄。二曰重泉斬馘之獄。三曰黃泉追鬼之獄。四曰寒泉毒害之獄。五曰陰泉寒夜之獄。六曰幽泉煞伐之獄。七曰下泉長夜之獄。八曰苦泉屠戮之獄。九曰凕泉考焚之獄。凡九獄,各有所主,第一獄主攝天魔。第二獄主攝不職典祠。第三獄主攝山魁精魅。第四獄主攝江湖水怪。第五獄主攝血食邪神。第六獄主攝山林木客。第七獄主攝古墓伏尸。第八獄主攝師巫、逆鬼。第九獄主攝刑亡橫死。凡獄前列斗燈,徑闊一尺二寸,牽罡二尺四寸。前列九獄,每獄前懸追鬼符,內懸重刑符。獄門懸一竹竿,長三尺,掛追鬼榜,總門掛塞鬼路符。逐日三時上香行持,向曉看跡,即知是何鬼也。輕則禁鎖,重則三塗重役,太重者滅跡除形。如法:

塞鬼符

符名塞鬼路符,能制伏百邪,攝鎮萬魔,平居鎮宅,萬邪不干。並北帝訣書之。

獄式

第一符

第二中刑符

第三下刑符

用符三道,北帝訣書之。以一懸獄中,以一追鬼。平時亦可鎮宅,鬼神不敢正視,視之者自束縛鎖矣。

太玄煞鬼壇

師曰:凡建太玄煞鬼壇者,上天樞刑也,制伏飛天走地一切魔神妖怪,誠滅山林廟社威顯獰神。此非真犯,吾教法者,不可輕行。建壇之法,合用浮沙畫壇三級,上闊一丈,中闊二丈,下闊三丈,或屋隘以意裁用之。上級列帝師四聖。中級於天門外列諸將,天門前列殺鬼將吏,四圍布神符。四角皆立門,自乾位為始,一曰辟尸蕩非之炁,天將降召之門。二曰凕涬虛澄之炁。三曰正一驅邪之門。四日始青陽明之炁。五日絕鬼斷妖之炁,混仙入聖之門。六曰赤明洞陽之炁。七曰長生鎮靜之炁,生靈出入之門。八曰剛正嚴明之炁。天門置香案,召降天將。地戶不通往來,鬼路常閉,惟人門通行路。下級周匝布列兵馬,早晚焚符。明法一二日而罷,其鬼自滅,或聞號泣之聲,或有斬血于壇,皆其驗也。此法,非大段強邪羣魔、有形之怪,諸法難治者,方可行此。

壇式

師曰:五行成器之鬼,山川附麗之神,不假人魂,物自成性,置造之物,日時苟靈,則隨時有怪,故能出入變化,假托形影害人害世,有甚於鬼之為祟,故太上獨立此法治之。凡建煞鬼壇,每日以符焚鬼門上,日凡三次,皆誦天蓬呪噀之,三日之內,大有報應。此乃北極親臨事體,甚重,初非小小符法之比,非是極妖大魔,切不可建此壇,恐重貽譴罰,謹謹戒之。

北帝誅山石精魅符

此符制山精、石精、千年碑碣、石佛、石人、石獸、石龜、石龍之怪。黑紙黑書,付見怪人,焚于怪處。或精怪見作人形,通交婦女,誘引男女者,即以此符,伺其來而焚之。

北帝誅木精符

此符制樹精、木客、千年松柄鬼、皂莢樹神、木像、木獸、枯木、空樹依附為靈。用梓栢簡,朱書此符,釘之,其樹即槁死。或見作形相害民,即以黃紙書符,焚之,必然轟煞,為怪矣。

北帝課五金怪魅符

此符治金銀銅鐵之怪,應千年銅佛銅像鑄造之日,適逢時日凶邪,則真靈不降,妖孽附之。以鐵券朱書此符,密埋神像之下,則鬼靈遁散,不復為怪,不以其像遇毀矣。

北帝誅水怪符

此符治一切水怪,應江、海、湖、湫、潭元、溪源、井洞之中,多有蛟蜃、蛇蟒,兼有孽龍,其狀不一,皆能興風作浪,損人舟船,壞人性命。又或托形現相,交通婦女、生人者,並以此符焚之,其怪自殞絕矣。用鐵札投水中,黃紙書符,焚之。

北帝治猿猱魈怪符

此符制一切猿猱、獼猴、狐狸、野犴等魈,及描犬伏尸、牛馬全骸等怪,通謂之魈。其怪不一,凡患者有此怪,諸治不能者,法用青紙朱書,佩帶,鎮貼,焚燎,其怪自死。

北帝誅血食強邪符

此符治一切血食邪廟、先賢古人祠宇假名占祭之神,及樓臺、園圃、廢宅、空堂之中,強邪惡鬼結萃黨伍,或久占名勝,奪人居止,或急取生魂,或通淫婦女,入夢歌宴,或降附妖言,希求造廟,或求妖祭,作過不一。當以梓木朱書此符,釘之。次以一道付被祟之家,釘中堂,則妖自息矣。此六符主治不同,行用則一。凡書符時,存己為天蓬。發用時,亦然。凡除給符付人戶及釘鎮外,凡每日三時,煞鬼壇上逐一燒之,誦天蓬呪。若欲斬鬼,將符就鬼門上剪作二片,其怪自死。有大報應,或空中號泣,或壇上有血,皆其驗也。

同类推荐
  • 仙都志

    仙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请观音经疏

    请观音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广嗣五种备要

    广嗣五种备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拙政园诗余

    拙政园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假面骑士的观察者

    假面骑士的观察者

    其实这就是一个幸运儿降临在假面骑士的世界罢了!
  • 陛下今天不一样

    陛下今天不一样

    在21世纪活了二十年,周宝儿都没有见到过一个人格分裂症。没想到穿越来,皇帝居然是个双重人格?一重人格风流不羁,却待她温柔;另一重人格冷漠严肃,偏偏是她的攻略对象。有时候,周宝儿真宁可这是两个人才好!——咦?等等!皇帝好像真的是两个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弑神出鞘

    弑神出鞘

    弑神弑神,弑玉帝,斩神魂,入天上地,不负使命
  • 冷漠女王的恋爱之剑

    冷漠女王的恋爱之剑

    她的出现,他看到了她,他莫名地悸动了一下。这么久的相处,他喜欢上了她。他心里一个声音告诉他,他一定要追到她。她能否答应他?
  • 重生之奋斗在后宫

    重生之奋斗在后宫

    以为是穿书,身边人的命运已尽知,哪知母亲重生,剧情早就改了。以为是宅斗,苦心研究主母的各项技能,谁料嫁入王府,画风瞬间变了。好吧,侧妃就侧妃,辛苦点,总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岂料,男人太给力,日子还没过安稳,就从宅斗变成了宫斗!身在后宫也要有大志向,这青云路怎么走可就要好好琢磨一下了。扳倒皇后?废掉太子?当上太后?为争出这一路荣华她可得努力奋斗!
  • 爱卿有宠

    爱卿有宠

    每逢月圆之夜,皇帝的圣旨就会准时到我府上,赐我美人六十人。五年积累下来,也就造成了如今坐拥三千美人的局面。难怪长安人士都说满朝文武,唯我圣眷最隆。我常对月感怀,无耻的骂名贴在脑门,又有谁知道都是皇帝这个老狐狸的阴谋?我——顾浅墨,官居三品,在家斗美人,在朝斗政敌,上得朝堂,下得花楼,眼看着即将成为一代旷世宰辅,然而,我的红鸾星却迟迟不动,连我师父这样的世外高人都忧心忡忡,最后大笔一挥,传书:速寻徒婿来见!我无语凝咽。
  • 被诅咒的少年

    被诅咒的少年

    一张诡异的地图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少年的脑海里,随之而来的是腥风血雨的灾难,还是前世不可磨灭的因缘?所以突如其来的一切冲昏了少年的头脑,为了一探究竟,少年卷入了难以脱身的漩涡之中。
  • 霸道校草不懂爱

    霸道校草不懂爱

    “顾贤,天上的星星好亮啊”“是啊,蓦安,我们一辈子都不分开好吗”“好呀,关键是看你有没有那毅力”“哈哈,怎么会,不看看我顾贤魅力多大”“一辈子能守在你身边对于我来说已经很知足了”“是吗。呵呵”“恩,顾贤。我爱你”“蓦安,流星来了,一起许愿吧”..........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青春从时光里流逝,青春的故事如今历历在目的早已不在,这部自传献给十八的自己纪录着青春的点点滴滴,(喷屎的人看清楚老子没有让你看)如果有一天我也为人父时我定会自豪的给孩子们讲讲这篇文章,讲讲我的青春,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要懂得珍惜这短暂永久的青春,它将是我一笔不朽的财富。(到处喷屎的人滚蛋)
  • 中华歇后语(第八卷)

    中华歇后语(第八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