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4700000010

第10章

和气者即春之温暖,秋之清凉也。是以阴极而阳气来和,为温暖;阳极而阴气来和,为清凉,斯有既济之道焉。《易》曰:一阴一阳为之道。偏阴偏阳为之疾。得其道,未有反致其疾者。若夫春寒秋热,为冬夏之偏气,倘有触冒之者,固可以为疾;亦无出于感寒伤暑,未可以言疫。若夏凉冬暖,转得春秋之和气,岂有因其和而反致疾者?所以但见伤寒中暑,未尝见伤温和而中清凉也。

温暖清凉,未必为病,又乌可以言疫?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天有暴寒者,此皆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为重。七、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暑相似,但有殊耳。

正误:按:四时皆有暴寒,但冬时感严寒杀厉之气,名伤寒,为病最重,其余三时寒微,为病亦微。又以三时较之,盛夏偶有些小风寒,所感之病更微矣。此则以感寒之重,病亦重而热亦重;感寒之轻,病亦轻而热亦轻。是重于冬而略于三时,至夏而又略之,此必然之理也。上文所言,三四月,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六月,以其时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为重;七八月其时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由是言之,在冬时阳气潜藏,为寒所折,病热更微,此则反见夏时感寒为重,冬时感寒为轻,前后矛盾,于理大违。交春夏秋三时,偶有暴寒所着,与冬时感冒相同,治法无二,但可名感冒,不当另立寒疫之名。若又以疫为名,殊类画蛇添足。

诸家温疫正误

云岐子:伤寒汗下不愈,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为温疫病也。如太阳证,汗下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温病也。如身热目痛不眠,汗下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长者,阳明温病也;如胸胁胀满,汗下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弦者,少阳温病也;如腹满咽干,诊得尺寸俱沉细,过经不愈者,太阴温病也;如口燥舌干而渴,诊得尺寸俱沉细,过经不愈者,少阴温病也;如烦满囊缩,诊得尺寸俱微缓,过经不愈者,厥阴温病也。是故随其经而取之,随其证而治之,如发斑乃温毒也。

正误:按:伤寒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为传经尽,七日后传太阳,为过经。云岐子所言伤寒过经不愈者,便指为温病,竟不知伤寒温病,自是两途注云:愚谓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此叔和之言,非仲景论)。更遇温热气,即为温毒,热比温尤重故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此病之稍轻者也。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病,此病之稍重者也。伤寒例以再遇温气名曰温疫,又有不因冬伤于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也。(按:《阴阳大论》四时正气之序:春温、夏暑、秋凉、冬寒。

今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春温,若感秋凉之气,可名秋凉病矣。春温可以为温病,秋凉独不可为凉病乎?以凉病似觉难言,勉以湿证搪塞,既知秋凉病有碍,反而思之,则知春温病殊为谬妄矣。)以此观之,是春之温病,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者,有温病未已,再遇温气,而为温病者;有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因冬伤于寒,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为温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原之不同也。

正误:凡病各有病因,如伤寒自觉触冒风寒,如伤食自觉饮食过度,各有所责。至于温病,乃伏邪所发,多有安居静养,别无他故,倏焉而病。询其所以然之故,无处寻思,况求感受之际,且自不觉。故立论者或言冬时非节之暖,或言春之温气,或言伤寒过经不解,或言冬时伏寒,至春夏乃发(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素问》,此汉人所撰,晋王叔和又以述《伤寒例》,盖顺文之误也)。或指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亦汉人所撰,但言斫丧致病,不言因邪致病,即使寓意邪气乘虚,实不言何气使然。夫邪气乘虚,最是切当,然又有童男室女,以无漏之体,富贵享逸,以幽闲之志,在疫亦未能免,事有不可执滞)。又见冬时之温病,与春夏之温疫,脉证相同,治法无异。据云:冬时即病为伤寒,今发于冬时,应作正伤寒,且又实是温病,既是温病,当发于春夏而何又发于冬时?思之至此,不能无疑,乃觉前人所论难凭,务求其所以然之故,既不可言伤寒,又不可言伏寒,即得以冬时非节之暖,牵合而为病原。不思严寒酷暑,因其锋利,人所易犯,故为病最重。至于温暖,乃天地中和之气,万物得之而发育,气血得之而融和,当其肃杀之令,权施仁政,未有因其仁政而反蒙其害者。窃尝较之,冬时未尝温暖,亦有温病,或遇隆冬,临时温暖,虽有温病感温之由,亦无确据,此不过猜疑之说,乌足以为定论。或言感三春当令之温气为温病,夫春时自应温暖,责之尤其无谓;或言温病复感温气,而为温病,正如头上安头;或言伤寒汗下过经不愈者为温病,则又指鹿为马。《活人》又以夏应暑而寒气折之,责邪在心,为夏温;秋应凉而大热折之,责邪在肺,为秋温,转属支离。

陶氏又以秋感温气而为秋温,明是杂证,叙温者络绎,议论者各别,言愈繁杂,而本源愈失,使学人反增亡羊之感,与医道何补。

《活人书》云: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也。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热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如烦躁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用加减,夏至前桂枝加黄芩,夏至后桂枝麻黄大青龙加知母、石膏或加升麻,盖桂枝麻黄性热,地暖处,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前汤不瘥,脉势仍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代桂枝证用,若加麻黄,可代麻黄青龙汤证也。若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栀子升麻汤,亦暂用之。(王宇泰述万历癸卯,李氏一婿,应举南下,时方盛暑,伤寒,一太学生,新读仲景书,自谓知医,投以桂枝汤,入腹即毙,大抵麻黄桂枝二汤,隆冬正伤寒之药,施之于温病不可,况于热病乎?)正误:按:《活人》以温热病,用桂枝麻黄,虽加凉药,终未免发散之误,不危幸也,岂止三日前汤不瘥、脉势仍数而已哉?至此尚然不悟为半里之证,且言邪气犹在经络,仍用桂枝石膏汤,至死无悔。王宇泰及王履非之甚当,是以不用麻黄桂枝,贤于《活人书》远矣。究竟不识温热之源,是以不知用药耳。

春温,《活人书》曰:春应温而清气折之,责邪在肝,或身热头疼,目眩呕吐,长幼率相似升麻葛根汤、解肌汤、四时通用败毒散。陶氏曰:交春后至夏至前,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用辛凉之药微解,不可大发汗,急证现者,用寒凉之药,急攻之,不可误汗误下,当须识此,表证不与正伤寒同法,里证同。

夏温,《活人书》曰:夏应暑而寒气折之,责邪在心,或身热头疼、腹满自利,长幼率相似,理中汤、射干汤、半夏桂枝汤。陶氏曰:交夏至,有头疼发热,不恶寒而渴,此名温病,愈加热者为热病,止用辛凉之药解肌,不宜大汗,里证见者,急攻下,表证不与正伤寒同法,里证治法同。

秋温,《活人书》曰:秋应凉而大热折之,责邪在肺,湿热相搏,民病咳嗽,金沸草散、白苍术汤;病疸发黄,茵陈五苓散。陶氏曰:交秋至霜降前,有头疼发热、不恶寒、身体痛小便短者,名湿病,亦用辛凉之药,加疏利以解肌,亦不宜汗,里证见者,宜攻下,表证不冬温,《活人书》曰:冬应寒而反大温折之,责邪在肾,宜葳蕤汤。丹溪曰:冬温为病,非其时有其气者,冬时严寒,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药。

正误:按:西北高浓之地,风高气燥,湿证希有,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时有感湿者,在天或时久雨,或时亢旱,盖非时令所拘,故伤湿之证,随时有之,不待交秋而后能也。推节庵之意,以至春为温病、至夏为热病,至秋似不可复言温热,然至秋冬,又未免温病,只得勉以湿证抵搪,且湿热杂证,更不得借此混淆。惟其不知温病四时皆有,故说到冬时,遂付之不言,宇泰因见陶氏不言,乃引丹溪述非其时有其气,以补冬温之缺,然则冬时交错之气,又不可以为冬温也。

《活人书》但言四时之温,盖不知温之源,故春责清气,夏责寒气,气,冬责温气,殊不知清、温、寒、热,总非温病之源。复以四时专令之脏而受伤,不但胶柱鼓瑟,且又罪及无辜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巅峰王朝

    巅峰王朝

    小族莫家一夜之间惨遭灭绝,家族子弟莫冲,怀着复仇的执念踏上了这片大陆。四大宗门,兽域神兽,佣兵团,神眷者……生,为复仇而生!活,为复仇而活!死,也必定为复仇而死!一片大陆的纷争逐渐展开!是阴谋还是什么……双亲而亡,灭族之仇,涅槃重生,他……叫莫冲!!!
  • 也许只是太年轻

    也许只是太年轻

    这一生,是不是有个人是命中注定?可以让你不管对错,不顾一切,不管结果如何,哪怕为她毁灭......他,出生豪门,自小受最好的教育,拥有别人所羡慕的一切,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直到一次离家出走,意外遇到了他自己的命中注定。他热情如火,她闪闪躲躲,直到这个让他着了魔的女人,她的过去像一本书一样在他面前翻开,他才明白,她现在的心如死水,曾经也不顾一切,也轰轰烈烈,也万念俱灭......只是,不是为了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时代,80和90,他们眼中都有各自的社会,各自的生活,各自的爱情和友情,各自的憧憬,各自的追求,演绎着各自精彩却不一样的人生。滚滚红尘路,谁与你同行?有谁会在意路边一颗种子发芽,然后风霜雨打,却顽强的长大......
  • 大灾灭

    大灾灭

    他灵魂被束,肉身被炼成尸魔,千万年后意外苏醒,从尸魔之身孕育不灭之躯,重新踏入修仙界,却发现灵草遍地无人用,上古炼器之法无人懂,逆天符箓已失传……
  • 若许一世,为何负情

    若许一世,为何负情

    她是他买来的,被买来的她只能默默地服侍他,他只当她是个玩具,并没有太多的在意,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中,他们好像互相爱上了对方,可是谁都没有说出来,一次又一次的陷害,一次次的拯救,谁先会对谁把爱说出来呢?想要知道更多的进来看看吧.
  • 超级捕鱼机

    超级捕鱼机

    “叮,恭喜您,捕捉到了可以通往修真界的使者,现在将进行传送……”不知怎么回事,原本还迷迷糊糊,在床上正嗨的吴天,瞬间就来到了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叮,恭喜您,捕捉到了太上老君药童,得到了炼丹术和九转金丹一枚。”“叮,恭喜你,捕捉到了巨灵神,得到了上古炼体决。”“叮,恭喜您,捕捉到了龙三公主,并且得到了她的芳心,水系法术威力增强一倍。“………………看着这么多的东西,吴天两眼冒光,直接感叹道:“海洋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藏啊,古人诚不欺我……”咦,先等等,这句话,好像是现代人说的。
  • 镇魔武神

    镇魔武神

    中国龙魂特种兵十三号在任务中死去,本以为死去,但去到了另一个异世界,开启了他新的人生,有着六大不朽传承之一龙家的背景不用,靠自己的努力踏上了那个世界金字塔的顶端。
  • 绯闻侦探团

    绯闻侦探团

    习惯了隐藏在黑暗中,突然的光明却是那般的刺眼,只是为何,却开始贪恋这份光明,不愿离去......女扮男装的林雅茹在好友廉冰(校长千金)的帮助下,化名林霏来到了A.D侦探学院就读,与冷酷孤傲的廖墨飞,阳光不羁的欧文组成了“绯闻”侦探团,看似平静的背后是不同势力的激烈碰撞......当爱情卷入正与恶的较量,当友情因立场不同而化为敌意,他们四人的命运又该如何?(本文是双cp的青春侦探言情小说,爱情、友情、亲情通通涉及,有搞笑部分,有虐心部分,欢迎欣赏哦!)
  • 中医教您防治便秘

    中医教您防治便秘

    本书全面介绍了便秘的中医诊疗方法。内容包括便秘疾病的一般鉴别和基本知识、便秘的分类、专科检查,在治疗方面着重强调了中医的独特疗效和优势,详细讲述了便秘的危害及治疗误区,并分别就疑难病的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大肠黑变病、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会阴下降综合征、盆底肌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鉴别诊断)、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女性便秘和便秘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阐述。全书针对性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或患者自疗自养时参考阅读。
  • 夜店小保安

    夜店小保安

    曾经的大魔头,回归繁华闹市中成了一名夜店管家,凭着过人的观察力、超强的武力,游戏人间。女队长求他破案,妩媚女人找他装男友,善良大姐姐让他治病。小萝莉缠上了他,做了跟屁虫,冰山保镖把他当偶像。白羽,一个神秘的男人,他从黑暗中走来,笼罩于黑暗之中。
  • 圣器铭录之诛心劫

    圣器铭录之诛心劫

    天下年轻一辈第一人,为情所困,破了丹田,自出门派。为美人一诺,跌入凡尘,浮沉十载,万苦千辛只为他日两情得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