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3900000002

第2章 温病方论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周注。温病由伏邪自内发出。一达于外。表里俱热。热势既壮。郁邪耗液。故发而即渴。其表本无邪郁。内方喜寒。故不恶寒。延至三五日间。或腹满。或下利者。即此证也。与伤寒之先表后里者大异。然独系太阳。以未显他经之证。明自少阴发出为表里也。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

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方注。灼热。谓热转加甚也。风温。谓于温病有风也。阴阳俱浮。太阳本浮。而风温皆阳。故上下皆见浮也。自汗出。亦卫受伤也。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者。风拥则气昏。热甚则气郁也。小便不利者。太阳主膀胱。而风温皆阳。下则反攻。徒亡其津液。而膀胱之气伤也。直视者。太阳之筋。支者为目上纲。故不转睛而上窜也。失溲。言小便甚失其常度也。火。灸熨之类也。微。言攻之微。则变亦微。

发黄者。火热则土燥。故其色外夺也。剧。言攻之剧。则变亦剧。如惊痫时螈 者。

火盛热极而生风也。熏。亦火劫也。一逆。言乍误也。尚引日。言犹可俄延。再逆。言复误也。促命期。言夭枉人之天年。其致警之意深矣。

周注。此条紧承上文云。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是仍太阳病温。误发其汗。与更感于风者自是不同。然亦名风温何也。既曰太阳。不即显少阴证。惟误汗则其证本温。复以辛热之药汗之。则阴津外出。表里增热。脉必至尺寸俱浮。

正以风与温混。肾水不能独沉。其证自汗身重。肾本病也。多眠睡。鼻息鼾。语言难。肾本病也。始先太阳。因汗使少阴之候同时荐至。危且殆矣。古律垂戒云。风温治在少阴。不可发汗。发汗者死。岂知太阳亦不可发汗。发汗则亦同于风温之少阴乎。缘医者误认为伤寒。而用正汗药也。若不汗而误下者。伤膀胱之气化。小便不利。津液大伤。直视失溲。一腑一脏。同时两绝矣。至误被火劫者。微则热伤营气。而热瘀发黄。剧则热甚风生。而惊痫螈 。盖因乱其神明。扰其筋脉也。然则于三者之中。一逆已待毙。再犯则立危矣。喻嘉言论内经刺热论温。首引太阳之脉色荣颧骨。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荣颊前。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互言得汗。非发汗也。故圣人专论谷气。肾中精胜。乃汗则生。

肾中虚甚。更热则死。其旨至矣尽矣。仲景复出不尽之脏。更视膀胱以纬之。视小便不利。则膀胱伤甚。直视失溲。命门所藏之精不能照物。神髓涸矣。瞳子高为太阳不足。戴眼为太阳已绝。已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是以中风暴病。多绝膀胱。不识人者。风温扼要。首视膀胱。未有膀胱不绝。而肾水先绝者也。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周注。黄芩汤。治温本药也。明言太少二阳。何不用二经药。非伤寒也。伤寒由表入里。此则自内发外。无表何以知太少二阳。或胁满。或头痛。或口苦引饮。因不恶寒而即热。故不得谓之表也。如伤寒合病。皆表病也。今不但无表。且有下利里证。伤寒协热利。必自传经而入。不若此之即利也。温何以即利。外发未久。内郁已深。其人中气本虚。岂能一时尽泄于外。势必下走作利矣。

黄芩汤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煎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周注。黄芩涤热。故为温利主药。以能泄热也。然用芍药者。性酸寒,深入阴分。一泄一收。热去而利止耳。取甘、枣者。和中也。膀胱与胆。二腑既病。胃无独安之理。

至有呕。明有痰饮结聚。非姜、半不除。姜、半辛燥。非伏气所宜。而去呕则有殊功也。况以芩为君。又何畏乎。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方注。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关上乃少阳之部位。故曰三阳合病。但欲眠睡者。热聚于胆也。目合则汗者。少阳少血。虚则不与阳和。寐属阴。故盗汗出也。

周注。温气发出。乃至三阳皆病。其邪热溷实。不言可知。故其脉浮大也。忆邪伏少阴时。则尺脉亦已大。今因由内发外。由下达上。而浮大见于关以上。故曰上关上也。邪虽上见阳位。少阴之源未靖。则欲眠尚显本证。而目合则汗。即为盗汗。又显少阳本证。何以独见少阳。因母虚子亦虚。而少阴邪火与少阳相火。同升燔灼也。所以稍异热病者。但目合则汗。不似热病之大汗不止也。然何以不言太阳阳明二经证。以浮为太阳经脉。大为阳明经脉也。治法当以小柴胡去人参、姜、半。加芍药为主。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周注。于伏气之时。见伏气之病。而脉得微弱。则是少阴脉也。其人肾气虚者。不及于阳。而即发于阴。以少阴脉本循喉也。故将发必咽痛。至发后则痛极似伤矣。岂可认为痹证。而误治耶。然咽痛势已发于上。殊不知肾司开阖。阴热上升。

岂遂尽泄。故必疾趋后阴。而下利可预知也。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

周注。伏气发出少阴之经。必咽痛者。不必言矣。先与甘草汤。以缓其上升之势。

更与桔梗汤。以开其怫郁之邪。亦不必言矣。但伏气为重证。少阴为至虚。仲景轻轻先试。不用黄芩本汤者。夫岂无故。以才发少阴。止见咽痛。无胸满心烦等症也。无下利呕渴等症也。欲用他药。从何入手。故二三日间。姑就咽痛。连举二汤。使服之痛止。则少阴之邪。先已去其大半。后有证见。随之投药。此圣人明示不可妄治之道也。

甘草汤甘草(二两)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周注。少阴之脉循喉咙。邪热客之。能无痛乎。正挟少阴之火上升也。主甘草者。

甘能治热火也。

桔梗汤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周注。设服前汤而不除。非药之不胜病也。正以少阴之火挟邪上攻。则并其母亦病。故加桔梗开之。而自无不愈矣。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周注。伏邪未发。津液先已暗耗。今得之二三日以上。虽阴火不升。未见咽痛等证。而心烦不卧。已知阴血消耗。故令芩、连祛热。胶、芍滋阴。两得之矣。

黄连阿胶汤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入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

温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里热当祛之。内燥须滋之。然滋之而即得其润。祛之而适涤其热。惟圣人合宜也。心烦故主黄连。佐以黄芩。则肺胃之邪俱清。然热甚以消少阴之水。水源既燥。津液有不匮乏者乎。鸡子黄、阿胶。深益血分之味。以滋其阴。连、芩得此。

功莫大焉。况加芍药以敛消烁之心气。兼以入肝。遂使烦者不烦。不卧者卧矣。

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凡温病发。必渴而烦扰。胁满口苦。恶热而不恶寒。明系自内发出。更无表证。虽经络不同。必先少阳。以春行风木之令也。

一法。少阳阳明合病。里证多者。承气汤。

一法。三阳合病。大柴胡汤。或双解散。

一法。若少阳经有客邪而发。脉弦两额旁痛。寒热口苦。宜小柴胡去人参、姜、半。加栝蒌根。有呕者但去人参。

一法。脉微紧。兼恶寒头痛。宜栀子豉汤。或益元散加葱、豉、薄荷。热甚凉膈散。去大黄、朴硝。加葱、豉。

一法。头痛如破。暴感外邪。宜葛根葱白汤。散邪后。用黄芩汤。

一法。脉洪大而数。外热谵语。热在三焦也。三黄石膏汤。

一法。凡应下证。下后热不去。或暂解复热。再下之。

一法。下后热不止。脉涩咽痛。胸满多汗。热伤血分也。葶苈苦酒汤吐之。

一法。里热已甚。阳邪怫郁。作战而不能汗出。虽下证未全者。宜凉膈散。

一法。腹满烦渴。脉沉实者。三承气汤选用。势剧者。合黄连解毒汤。

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附风温

一法。倘温病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名曰风温。必阳脉浮滑。阴脉濡弱。发热。咽痛口苦。

但微恶寒者。黄芩汤。加桂枝、石膏。或以葱、豉先撤其外。后用黄芩汤。甚则葳蕤汤加减。

一法。本太阳病。发热而渴。误发汗。身灼热者。亦名风温。脉阴阳俱浮如前证。用麻黄升麻汤。去二麻、姜、术。按误汗风温一证。仲景不出方者。以为太阳少阴同时荐至。危于两感。去生甚远也。

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附冬温

一法。冬时有非节之暖。未至而至。即为不正之气。独冬不藏精之人。肾气外泄。腠理不固。温气袭人。感之为病。此为冬温。脉必寸洪尺数。或实大。心烦呕逆。身热不恶寒。或头疼身重。面肿咳嗽。咽痛下利。与温无异。而时令不同也。宜阳旦汤。加桔梗、茯苓。

一法。若有寒食停滞。加浓朴温药一味。以温散其中。黄芩凉解其外。即仲景阴旦汤之意也。

一法。若先感温气。即被严寒遏抑。则发热而微畏寒。汗不出而烦扰。阳旦加麻黄、石膏发之。

一法。医视冬温。每有误认伤寒。辛热发汗。致令发斑成毒者。当以升麻葛根汤。加犀角、黑参。或犀角黑参汤。

一法。更有辛热发汗。徒耗津液。里热益甚。胸腹满闷。因误用下药。反发热无休止。

脉来涩。此阴血受伤也。急宜葶苈苦酒汤探之。以收阴气。泄邪热。若服后热势转剧。神气昏愦。谵语错乱者。必不救也。冬温为病。亦自不一。当各随见证治之。

凡冬温之毒。大便泄而谵语。脉虚小。手足冷者。皆不治也。

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附温疟

一法。春时温病未愈。适复感寒。忽作寒热者。温疟也。阴阳例云。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其证寒热交作。胸胁满。烦渴而呕。微恶寒者。小柴胡去参、半。加栝蒌根、石膏。

一法。无寒但热。其脉平。骨节烦疼。时呕者。黄芩加生姜汤。至如内经所言。先热后寒之温疟。乃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骨髓之内。至春阳气大发之时。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劳力。邪气与汗共并而出。此病藏于肾。自内达外者也。如是则阴气虚而阳邪盛。故为热。热盛则必衰。衰则气反而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又寒矣。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治宜人参白虎汤。

周禹载曰。或有客邪。则必先微恶寒。继大热。热而后大寒者也。本汤中略用桂枝。此伏邪自发之温疟。与温病复感外邪之温疟。自是两种。

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附温毒发斑

(热病发斑同此)发斑因失于汗下。热毒内攻。不得散。蕴于胃腑。而发出肌表。或汗下不解。足冷耳聋。胸中烦闷。咳嗽呕逆。躁热。起卧不安者。便是发斑之候。春至温病之人。更遇时热。为未至而至之异气。变为温毒。王叔和云。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感温湿。

变为温毒。伏温与时热交并。表里俱热。温热为病最重也。其脉浮沉俱盛。其证心烦闷。呕逆喘咳。甚则面赤。身体俱赤色。狂乱躁渴。咽肿痛。狂言下利而发斑。

最为危候。斑如锦纹。身热烦躁。大便燥结者。黄连解毒汤。

若躁闷狂妄而无汗者。三黄石膏汤。

自汗烦渴而发斑。为胃热。人参化斑汤。

烦热错语不眠。白虎合黄连解毒汤。

斑不透。犀角大青汤。已透热不退。本汤去升麻、黄芩。加人参、生地黄、柴胡。凡斑色紫者为危候。黄连解毒合犀角、地黄。然须与病家言过而用。以此证虽药。十中仅救二三。若黑色而下陷者。必死也。

发斑虽禁下。若大便秘。躁渴色紫者。可微下之。

若发斑已尽。外势已退。内实不大便谵语。小剂凉膈散。或大柴胡微下之。

凡发斑红赤者为胃热。紫为胃伤。黑为胃烂也。大抵鲜红起发者吉。虽大不妨。稠密成片紫色者。半死半生。杂色青紫者。十死不一生矣。凡斑既出。须得脉洪数有力。身温足暖者易治。若脉小足冷。元气虚弱者难治。狂言发斑。大便自利。或短气燥结不通。而黑斑如果实 者。皆不治。

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附医案三则

许叔微治一人。内寒外热而发斑。六脉沉细。肩背胸胁斑出数点。随出随隐。旋更发出。语言狂乱。乃阳为阴逼。上入于肺。转之皮毛。故错乱如狂。非谵语也。肌表虽热。以手按之。须臾冷透如冰。与姜、附等药数剂。乃大汗而愈。

滑伯仁治一人。身大热。脉沉实而滑。四末微清。以灯烛之。遍体皆赤斑。舌上苔黑。

而燥裂芒刺。神昏谵语。以小柴胡加知母、石膏。一夕连进三服。次用大承气下之而安。

吕沧州治一人。脉虚自汗。误与真武汤。遂至神昏。时时熟睡。脉伏不至。而肌热灼指。此营热致斑之候。非阳病阴脉之比。先与白虎加人参汤化其斑。复以桃核承气下之而愈。

周禹载曰。发斑之证。已致慎其下。及用辛热。更无是理。而病情之变。复有如三案者。可见病机不可执一。妙在临证化裁耳。故附之。以广识见云。

春温病论

周禹载曰。喻嘉言尚论篇。阐发仲景伤寒论殊畅也。医门法律。阐发金匮要略殊贯也。虽皆有所粉本。然学广才张。心灵笔古。以各成其妙者也。至尚论温病云。会内经之旨。以发仲景不宣之秘。且谓仲景略于治温。而法度错出于治伤寒中。因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一大例也。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一大例也。既冬伤于寒。又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时病发。此一大例也。奉此三例以论温证。而详其治。然后与仲景三阳三阴之例先后合符。盖冬伤于寒。邪藏肌肤。即邪中三阳之谓也。冬不藏精。邪入阴脏。即邪中三阴之谓也。嘉言之论如此。予谓温病无阴阳之分也。何也。冬有温气。先开发人之腠理。而寒得以袭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惟不藏精之人而后虚也。虚则寒伤其经。经必少阴者。以少阴脏本虚也。然所伤原微。且冬月大水当令。其权方盛。微邪不敢抗衡。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惟有阻彼生意。暗烁精髓。至于春。时强木长。而水不足以供其资。始则当春而温。

木旺水亏。所郁升发。火气燔灼。病温而已矣。其所伤者寒也。所病者温也。所伏者少阴也。所发者少阳也。故病必有阳而无阴。药必用寒而远热。黄芩汤其主治也。

则嘉言之论温。有阴有阳。如伤寒三阴经可用辛热者。予曰。否否。不然也。

又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言所感者本寒也。王叔和云。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此亦明言寒也。变字大妙。嘉言以为非。予独以为确。寒气内伏。郁久而发。自成热矣。伤寒寒也。暂袭营间。不久而为大热。况迟之又久耶。为热乃自然之理。但不言变。不足以教天下也。然何以不言热而言温。以春行温令故也。如李明之所云。冬伤于寒者。冬行春令也。当冬而温。火胜而水亏矣。水既亏。则所胜妄行。土有余也。所生受病。金不足也。所不胜者侮之。火太过也。火土合德。湿热相助。故为温病。然由明之所言。是冬温而感之即病者也。非伏寒也。非变也。不然。必无冬温一证也而后可。既有冬温。则有是气。已有是证矣。由其言以悉冬温。便可垂论不磨。若论春温。

不免贻昧千古矣。经曰。逆冬气则少阴不藏。不藏则寒邪得而入之。伤于肌肤。伏于骨髓。始知冬为藏精之时。惟逆冬气。遂使少阴之经气不闭。复遭非时之暖。致令开泄。忽然严寒骤返。不免受伤。故受伤者。仍是寒邪也。因先被温令开泄。似乎喜寒。且所伤不甚。故不即病。而潜伏于少阴也。然所以不病于冬而病于春者。正因水在冬为旺时。邪伏于经。且俯首而不敢抗。内郁既久。已自成热。至行春令。开发腠理。阳气外泄。肾水内亏。至春三月。而木当生发。孰为鼓舞。孰为滋养。生化之源既绝。木何赖以生乎。身之所存者温也。时强木长。故为温病。余故以彼论冬时之感温非是。而此论冬月之伏寒最精。愚性甚拙。何敢好议先贤。但以为必如此。

方与冬温两不相阻。且与仲景论温热。必推本自始。动曰伤寒之旨无悖云耳。

门人问曰。伤者寒也。何以病温。答曰。伤寒非病寒乎。而何以热也。寒郁营间。不一二日而成大热。况伏藏于内者数十日之久耶。夫既邪伤肌肉。何以得入少阴经中。盖惟不藏精则少阴先病。故邪伤者少阴也。春属木。则自内发出。无论兼太阳或阳明。总无不由少阳何也。彼少阳行春令也。然既从少阴矣。何仲景专云太阳病。盖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也。故以发热为太阳也。曰不恶寒。明无表症也。则其热自内出。无外邪郁之也。然则仲景复言太少合病者。见发热不恶寒。或兼有耳聋胁满证也。言三阳合病者。以脉大属阳明。而多眠则热聚于胆也。不言法者。总以黄芩汤为主治也。乃嘉言复谓有发表三五次而外证不除。攻里三五次而里证不除。以为在表也又似在里。以为在里也又似在表。此温疫证。感天地人湿气热气尸气。邪入口鼻。溷淆三焦者相近。与春温全不相涉也。愚故及之。以破后学之惑。

门人复问曰。春温亦间有一二表症者乎。曰有之。伏气之病。虽感于冬。然安保风之伤人。不在伏气将发未发之时乎。但兼外感者。必先头痛。或恶寒而后热不已。

此新邪引出旧邪来也。或往来寒热。头痛而呕。稍愈后浑身壮热为病者。此正气又虚。伏发更重也。总之无外证者。以黄芩汤为主治。兼外感者。必加柴胡。或以本经药轻解。必无发汗之理。故仲景云。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谓误用辛热之药。既辛散以劫其阴。复增热以助其阳。遂使热更炽。脉俱浮。有如此之危证也。以及误下误火。严加戒谕者。舍黄芩汤别无治法也。

温热病脉论

温病热病之脉。或见浮紧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寒邪束于外。热邪结于内。故其脉外绷急而内洪盛也。或不识脉形。但见弦脉。便呼为紧而妄治之。盖脉之盛而有力者。每每兼弦。岂可错认为紧而误以为寒乎。夫温热病之脉。多在肌肉之分。

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于左手者。诚由怫郁在内故也。其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于风寒。否则非温热病。自是非时暴寒耳。

温热病亦有先见表证。而后见里证者。盖怫郁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之时。若不用辛凉发散。则邪不得外泄。遂还里而成可攻之证。非如伤寒从表而始也。或有不悟此理。乃于春夏温热病而求浮紧之脉。不亦疏乎。

温病方五道

黄芩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甘草汤 桔梗汤 黄连阿胶汤(方俱见前)

温病方五道

附集方二十九道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去皮) 浓朴(二两炙) 枳实(三枚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大承气汤大黄(四两去皮酒洗) 芒硝(三两) 浓朴(八两炙) 枳实(五枚炙)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大黄(四两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大柴胡汤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芍药(三两)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酒洗)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双解散麻黄(去节) 防风 当归 川芎 薄荷 芍药 连翘 大黄(酒洗)芒硝(各半两) 石膏(碎) 黄芩(酒洗) 桔梗(各一两) 荆芥 山栀 白术(姜汁拌生用)甘草(各二两炙) 滑石(三两)上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去滓温服。

小柴胡汤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八两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栀子豉汤栀子(十四枚擘生用) 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益元散桂林滑石(六两) 生甘草(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或新汲水调服。取汗加香豉、薄荷。安神加朱砂。止泄加炮姜。消斑加青黛。

凉膈散连翘 栀子 薄荷 黄芩 大黄(各五钱酒洗) 芒硝(二钱半) 甘草(一两半炙)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滓。入白蜜一匙。微煎温服。一方无薄荷。加芍药、大枣、葱白。

葛根葱白汤葛根 芍药 知母(各一钱半) 川芎(二钱) 生姜(二片) 葱白(五寸连须)上六味。水煎温服。 本方去知母。加甘草、大枣。名增损葛根葱白汤。治感冒风寒头痛。

三黄石膏汤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各二钱酒洗) 石膏(五钱碎)麻黄(一钱去节泡) 栀子(二十枚碎) 香豉(一合) 生姜(二片) 葱白(三茎)上用地浆水澄清煎服。半日许不得汗解。再服。

如脉数便闭。上气喘急。舌卷囊缩者。去麻黄、香豉。加大黄、芒硝。捶法加细茶一撮。

葶苈苦酒汤葶苈(三钱研捣取汁) 苦酒(三合即米醋) 生艾汁(一合如无干艾浸捣)上水煎作三服。探吐取汗。

黄连解毒汤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酒洗) 栀子(各一钱半)上四味。水煎。温服无时。

葳蕤汤(治风温)葳蕤(一钱五分) 石膏(二钱碎) 白薇 麻黄(去节泡)川芎 葛根 羌活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 青木香(各一钱)上十味。水煎。日三服。

麻黄升麻汤(治误汗风温须去二麻姜术)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 葳蕤(各十八铢)天门冬(去心) 芍药 干姜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桂枝 石膏(各六铢碎绵裹)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栝蒌根汤(治风温无大热而渴)栝蒌根(一钱) 石膏(三钱碎) 葛根(一钱五分) 防风 人参 甘草(各五分炙)上六味。水煎。温服无时。

阳旦汤(治冬温)桂枝(三钱) 芍药(酒焙) 甘草(各二钱炙) 黄芩(二钱酒炒)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擘)上六味。水煎。温服无时。头疼咳嗽。咽痛下痢。加桔梗、茯苓。寒食停滞。加浓朴。发热畏寒。加麻黄、石膏。

升麻葛根汤升麻 葛根 芍药(酒洗) 甘草(各一钱半炙)上四味。水煎。温服无时。

犀角黑参汤犀角(镑) 黑参(各二钱) 升麻 射干 黄芩 人参(各一钱) 甘草(八分)上七味。水煎。温服无时。

小柴胡去参、半加栝蒌汤(即前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加栝蒌根四两)黄芩加生姜汤(即前黄芩汤加生姜一两半)白虎加人参汤(方见后热病以上三方治温疟)白虎合黄连解毒汤(即前黄连解毒汤合后白虎汤)犀角大青汤犀角(二钱镑) 大青(一钱五分) 黑参 升麻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一钱) 甘草(八分)上水煎。热服无时。如脉虚热甚。本方去芩、柏、升麻。加人参、生地、柴胡。名消斑青黛饮。

黄连解毒合犀角地黄汤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酒洗) 栀子(各一钱半)犀角(磨水更佳镑屑亦可) 生地黄(酒浸捣) 牡丹皮 芍药(各二钱)上先以七味水煎。去滓。入地黄再煎数沸。滤清。加藕节汁、侧柏汁。并磨好墨少许。搅令黑。服之。

调中饮苍术(二钱泔水浸麻油炒) 白术(生)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炙) 枳实(炒)神曲(炒) 黄连(各一钱姜汁炒) 山楂(二钱姜汁炒) 草果(八分) 炮姜(五分)上水煎去滓。磨木香汁少许调服。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黄。口干加省头草。

理中去术加附子藿香升麻橘皮汤人参 甘草(炙) 干姜 附子(炮) 藿香 升麻 陈皮(等分)上水煎。温服无时。

补中益气汤人参 白术(炒) 黄 (炙) 甘草(各一钱半炙)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上八味。加姜、枣。水煎温服。

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同类推荐
  •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勅修百丈清规

    勅修百丈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hastelard

    Chastel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目论

    心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exo遇上了A.D.少女

    exo遇上了A.D.少女

    当某天,神一般的exo遇上了A.D.少女,在那个神秘国度里,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A.D.少女那颗心,会放在谁的身上呢?他们曾害死了少女的亲人,少女会怎样做?在这爱与恨中,少女又该何去何从?少女会原谅了他们吗?在这灰冷的现实里,在这知道他们害死了自己最亲的人的现实里,一个女生的出现,她不得不离开。两年后的那天,少女回来了。当exo以为自己的真心,可以挽回少女时,少女的青梅竹马回来了,在青梅竹马和exo中,少女会选择谁?少女会原谅exo吗?谁,会和A.D.少女在一起呢?结局是HE还是BE呢?
  • 离不开阳光的影

    离不开阳光的影

    影子是什么?那只是阳光下的污垢。更令人害臊的是,它还离不开阳光。—————————————————————前世的她从小被人控制,当成随叫随到的杀人工具;稍微有了点自我意识,就被发觉,意识惨遭抹杀,再次醒来,发现她是一名身世不明的弃婴,还被一毛球唤奴隶。身怀萌宠,天赋异禀的她,在这个世界仍是炮灰命。她会纵容她的命运再次悲惨?你错了。就且看她如何与天斗,与地争,与命抗衡吧!“若是命运被人掌控,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本书主要指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包括长江三峡、金石滩、桃源洞─鳞隐石林、玉华洞、江郎山、佛子山、太姥山、崀山、四姑娘山、安徽天柱山、贵州九洞天、本溪水洞、普者黑风景区、腾冲地热火山、路南石林、河南云台山、太极洞、猛洞河、崆峒山、石阡温泉群、龙宫风景区、马岭河、织金洞、上饶灵山、龟峰、野三坡、房山石花洞、石海洞乡、崆山白云洞、嶂石岩、响沙湾、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腹黑和多变女生的旅途

    腹黑和多变女生的旅途

    当腹黑遇上腹黑,当花心遇上多变,当王者相遇,是两败俱伤,还是……
  • 断掌——失心

    断掌——失心

    她是来自异世却与这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有倾世绝艳却得不到一份真爱,因为一双断掌亲人故去恋人远离,纵使海枯石烂也抵不过皇权在手,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孤身返回……
  • 雷破天惊

    雷破天惊

    少年总有江湖梦,江湖儿女注定不会默默无闻。不同的时代,相同的闻名天下。让各路人马领略雷家堡独有的风采。神明预言,大魔即将出世,修仙界风起云涌。顶级修仙门派不过一手之数,雷家堡可算排在前三的家族却想避世不出。就在这一天,一个满面横肉的大和尚找上门来……
  • 他知你梦

    他知你梦

    别人穿越总会给各种开挂,为什么到我这里就成为了打入冷宫的妃子?宁凝想到此就觉得心累,但现实如此,她只能想办法接近皇上,只有将这皇上拿下了,她以后的日子才会好过啊……
  • 周易禅解

    周易禅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鬼惊魂记

    神鬼惊魂记

    一桩桩神秘的案件,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真相,每一个故事背后,案件背后的一切,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谁能解开案件背后的真相。
  • 网游之绝世剑章

    网游之绝世剑章

    梦想的起点传说中的另一个真实世界探索中慢慢发现的骇人之谜热血、PK、美女、兄弟、帮派、追杀,一切应有尽有这个才是我想要的世界,随我一起癫狂吧!——独孤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