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010

第10章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舍本攀枝妨大道故制也。大小不共。所学异故。七众同也。此即六和教中合见同也。文中有佛经律者。谓现有佛教。若无佛法时亦许从受外法。时世佛法皆灭尽故。大乘法者。谓大乘教法。正见者。谓大乘行法中慧为主故。正性者。谓大乘理。正法身者。谓大乘果法。而不能下舍本逐末。而舍七宝者。大乘可珍事同七宝。而舍之不习。或经本云而不舍七宝。谓不弃舍世间七宝。欲学法宝应舍世珍。而不舍故不能习学。反学邪见二乘外道者。总举异学。乖大乘故皆名邪见。俗典者是外道法。阿毗昙杂论书记者。是二乘法。后世论师所制论记或文义浅近。或异见纷纭。不顺大乘甚深道理。是故不听专心习学。若于大乘已得研究。为破异见庄严大乘暂时习学。理所不遮。菩萨地云。若诸菩萨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是二十六也)。若诸菩萨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是二十七也)。又彼第二十五戒云。若诸菩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习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恐人一向非毁小乘犯菩萨戒。故寄引来。

第五善御众物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犯轻垢罪 此下四戒制同利也。善御大众心无忧悔。善守宝物令无费损。若能如是正法不断。故制为之。大小同制。七众同学。在家二众分有御众义故。文中佛灭度后者。显时节也。为说法主者。谓讲说之主也。或可讲说檀越为说法主也。为行法主者。谓施行教法之主也。僧房主者。谓寺主摩摩帝教化主者。谓教化道俗之主也。坐禅主者。为习禅定之主也。行来主者。如施一食处供给行来之主。于上六事各为统御故皆名主。如上六主应行两事。一应生慈心善和斗讼。二善守三宝物如法受用不得盗损及互回。换受用法或如宝梁经及诸律论。应准行之此不具述。而菩萨下而违之结犯。恣心用物。得物属己。及非处互用。皆别结重罪。此中但结不善守过。

第六主客同利戒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者。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预在释侣法利应同。若法同利异则同俗秽。声闻尚所不许。况大士也。故制令同。大小俱制。道俗不共。既言僧利不兼俗众。文中有二。一就僧物。辨应均主客。二约檀越利。辨主客应均。初中先明在僧住处。二舍宅下明在檀越处。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肉者。准此文相。应兼俗众。虽不预僧利。瞻给客人理通在家菩萨。若有檀越下就檀越辨客主同利。差僧事略有六种。一能差人必五法成。谓不爱。不恚。不怖。不痴。知应差不应差。又持戒清净不滞行法。然后当职。二所差人。谓出家五众。非破戒无戒。乃至为解脱出家者。方得受之。若带僧残行法及白四羯磨人。依本夏次学戒人。居僧下沙弥上受也。三归五戒沙弥者。一云亦得受僧次。即以涅槃为证。一云受十戒已得受僧次。中涅槃经文大小两本又不同。故不可为证。三差会处。僧俗二处自然作法皆得差次。旧说云。古来可依准。四差次。法唯有一。次从上座至下座。周而复始不简大僧及沙弥。皆须次第差之。若言上座。得名僧次。若言经导僧次讲席僧次等。乃是的请异名。不开十方僧次也。若大小见异。尚不得共住一处同饮一河。何况同利。别小差大应成僧次。如五部异见不共法利。又可小乘住处得别大乘。不信大乘是佛法故。若大乘住处不得别于小乘。大乘信五部皆是佛法故。盖闻西国大乘住处通行十八部义。五疏来早晚。六受请舍请。旧疏备论。此不烦引。僧房主得无量罪者。由夺他人应得之利故。虽物不属己而得盗损之罪。若受请人知而故受。理应同犯。畜生无异等者。诃其过重。唯贪现利不见后过故畜生无异。既作非法。何名息恶。违佛教故非释种姓也。

第七不受别请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违施主广福。失众僧等利。故制不受。声闻俱许二请。菩萨一向遮别。七众之中应制出家五众。文中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者。声闻法中受头陀法不受别请。非头陀者亦许受之。菩萨法中不问头陀非头陀。一切时遮故。一云一切不得受别。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者。谓若菩萨不受别请。此所得利理属十方。然由菩萨受别请故。即有远损十方别属己义。故云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物自己用故者。非但取十方物入己。亦复损八福田物。自受菩萨若不受别请者。于八福田兼有分故。然由受别利拥在己。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阿阇梨耶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和尚阿阇梨或经本中或云二师。或云一一师。义皆无差。问菩萨地云。若诸菩萨他来迎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此文为就别请遮不受耶。为就僧次遮不受耶。答有云。彼论文遮不受僧次。别请既是一向不听。设不受之亦无所犯。有云。彼亦遮不受别请。怀慢恚不受别请。违背乖慈行故。若彼施主请僧次已。别请菩萨必欲施物。如论所制不得不受。唯除开缘。不受不犯如彼文云。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迎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第八不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中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去普就别失彼广田。故制不得。大小不共。声闻法中亦许别请。菩萨法中七众同制。有说。菩萨请僧斋会一向不得别请。悉应次第。的请一人便犯此戒。有说。一处随人多少请一僧次便不犯。若都无者犯。文意似前释。文中有出家菩萨者。正制菩萨不应别请。及一切檀越者。兼制余人。虽无戒可犯。而失广福故。请僧福田乃至今欲次第请者。示请次方轨。谓道俗檀越欲请福田求心所愿。心无适莫。不简持犯。僧皆清净无非法故。唯就应彼五法成就知事人所问。今欲得僧中次第。心无所简故云次第。即得十方贤圣僧者。田广博包容十方一切贤圣。莫不入中。设不得贤圣。但得一凡夫。请心既无简别。兴福冥通十方。故云即得十方贤圣僧也。问余十方僧既不受施。何得由心空拟兴实福于十方。答罪福之起以心为主。心既遍拟。福何不普。如恶戒人于一切羊上起害意乐故。虽一切羊非皆被害。而于一切羊遍起不律仪。以恶例善。善何不然。问若如是者。不律仪人于一切羊起不律仪。于彼杀羊得业道。施亦应然。须简别耶。答不无此义。遍于一切僧得起施福。唯于一僧次起施福业。畅思唯在受施人故。又解不例。杀业害生为本故。于被害得杀生业。布施舍心为主故。于一切得施福业。以我施心遍一切故。若受用福。于施人后时别起别请。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者。谓请百罗汉百菩萨者。以心简别故。唯于所请处与福。非所余边。请一僧次无简别。故遍于一切皆起福善。律中佛呵师子长者别请僧云。虽五百罗汉不如一凡夫也。若别请僧是外道法者。诸佛本怀等遍为主。是故本无别请之法。设律教中许别请者。曲顺世情权施教门。如佛法中不听食肉。为欲渐制且听三净。此亦如是。故云是外道法七佛无也。违佛本教故不孝顺道也。

第九不作邪命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医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此下二戒辨戒同也。初戒遮邪命。后戒遮邪业。违净命故制。大小同制。七众俱防。文中以恶心故为利食者。非为见机益物也。贩卖男女色下凡列十事。一卖男女色。二自手作食。三自磨自舂。四占相男女。五解梦吉凶。六咒术。七工巧。八调鹰方法。九和合毒药。十蛊毒。此十事中。初一后三道俗俱禁。第二第三制道开俗。第四第五一云。道俗俱制。一云。俗人非为活命者不犯。第六第七于俗不制。出家菩萨若非活命为护身者。准律亦应许也。

第十不作邪业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著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违正业故制。大小俱制。道俗同防。然文列五事。第五不敬好时未必皆同。至文当列。文中邪业凡列五事。一身谤三宝诈现亲附。二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三为白衣媒嫁。四媒合男女。五斋时作恶。余皆文显。第五事中。若破斋犯戒随事别结。今不敬好时边通结一罪。此一事于声闻法未必制为别戒。菩萨法中为于善法生殷重故制之为戒。一云。唯制在家。出家尽寿持斋不论时节故。一云。亦通出家。为敬时故。虽有常戒当于斋日。应更受之。准药师经。出家五众亦受八戒。盖为增长善法故也。六斋日者。黑白各三。于此日中鬼神得势力故伤害人民。劫初圣人为人之免害。以制斋法避鬼神害。唯断中后食为斋。未制戒法。佛出世时仍此旧法复加八戒。黑白各第八及十四日此是摩醯首罗分日。各十五日是一切神分日。故月六中制受斋法。年三长斋者。提谓经云。正月本斋十五日。五月本斋日十五日。九月本斋十五日。为岁三长斋日。因缘如经广说。优婆塞经云。为亡者修福则有三。春正月夏五月秋九月。十住论云。于三气日鬼神得势故遮三气。持斋法谓冬至后四十五日为三气也。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如是十下总结劝持广指余品。

此下两九明摄众生。

初九戒中大分为二。初一戒明以财摄生。后八戒明以法摄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噬天妖记

    噬天妖记

    一段情缘,使他坠入轮回;几世纠缠,却让他痴心不改.浮生半醒,任他绝代风华,万史留名;管她倾天绝色,笑靥如花;却都只不过一场境中月、水中花。且看妖帝陈天宇如何力挽狂澜,化茧成蝶,走上不一样的妖帝之路。
  • 濒死世界

    濒死世界

    ”你来了,不要留下我一个人”“我要去的地方不适宜你”一个生死交错的世界,一个七重人格的主角。
  •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编辑推荐:在与人生和命运较量的过程中,光有勇气和坚强是不够的,还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更需要精明的手段和心计。心计不是阴谋,不是为达到目的而使用手段,而是做人做事时所需的技巧,让你待人接物更圆融,轻松行走社会不跌倒。是人们为达到成功而采取的策略,是大师先哲们的处世智慧。它既能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 山神也是神

    山神也是神

    “山神也是神,你别欺人太甚!”这是刘伟重生前最后一句话,也是最豪迈一句话。
  • 蒹草结

    蒹草结

    蒹草开花是缘分,蒹草的花只有在涨水后开花,并且花期枳囿一天,能够用蒹草的花作结戴在手上的两个人生生世世都会连在一起,这是蒹草结的誓言。
  • 行走社会100诀

    行走社会100诀

    1部值得传世的经典着作;100条社会生存的必备法则该怎么在社会上行走,才能够平安稳健?有没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能够立足社会,永保不败?《社会行走100诀》的作者李赫,以其犀利的文字,将社会行走必备的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原则做了十分详尽且精准的剖析,甚至还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态。这不是一本教人诈术的书,书中也没有取巧、投机的行为和心态,书中的100条法则,不但条理分明,且字字珠玑,即便是充满人生哲理的书,在作者的笔下,也仍然处处透着恒常不变的智慧,是一本值得传世的智慧之书。
  •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本书为浙江大学校团委、人文学院联合推出的大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从历年的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优秀作品,汇集成书。目的在于鼓舞青年学生的文学创作,抒发青年学子“飞扬青春,梦想中国”的情怀,也向社会展示青年学子的朝气、才情。内容有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体裁。
  • 愚谷集

    愚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域魔尊

    血域魔尊

    肖璃茉亲眼所见至亲至信的人惨死在自己的面前,但她只能记住那刻苦铭心的仇恨,努力修炼不为别的只为她心中永远也磨灭不了的复仇火焰。待到她将这怒火焚尽仇人的尸骨时,看这天下还有谁敢与之争锋?
  • 世界赛车

    世界赛车

    荒废车手重新站立自己的地位,他能保得住吗,对他的仇人,他会如何处置?看看他在世界每个地方夺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