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家人卦
程
传
家人者家内之道父子之亲夫妇之义尊卑长
幼之序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卦外巽内离
为风自火出火炽则风生风生自火自内而出也
自内而出由家而及于外之象二与五正男女之
位于内外为家人之道明于内而巽于外处家之
道也夫人有诸身者则能施于家行于家者则能
施于国至于天下治治天下之道盖治家之道也
推而行之于外耳故取自内而出之象为家人之
义也文中子书以明内齐外为义古今善之非取
象之意也所谓齐乎巽言万物洁齐于巽方非巽
有齐义也如战乎干干非有战义也
大
全
或问易传
云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笃恩义今欲正伦理则
有伤恩义欲笃恩义又有乖于伦理如何朱子曰
须是于正伦理处笃恩义笃恩义而不失伦理方
可
家人利女贞
程
传
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则家道正矣夫夫妇
妇而家道正独云利女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
者家正也女正则男正可知矣
本
义
家人者一家之
人卦之九五六二内外各得其正故为家人利女
贞者欲先正乎内也内正则外囗不正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
大义也
程
传
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居二处内也
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阴
阳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本
义
亦谓二五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
下定矣
本
义
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妇五兄三弟以卦画推
之又有此象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本
义
身修则家治矣
初九闲有家悔亡
程
传
初家道之始也闲谓防闲法度也治其有家之
始能以法度为之防闲则不至于悔矣治家者治
乎众人也苟不闲之以法度则人情流放必至于
有悔失长幼之序乱男女之别伤恩义害伦理囗
所不至能以法度闲之于始则囗是矣故悔亡也
九刚明之才能闲其家者也不云囗悔者群居必
有悔以能闲故亡耳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本
义
志未变而豫防之
六二囗攸遂在中馈贞吉
程
传
人之处家在骨肉父子之间大率以情胜礼以
恩夺义惟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爱失其正理故
家人卦大要以刚为善初三上是也六二以阴柔
之才而居柔不能治于家者也故囗攸遂囗所为
而可也夫以英雄之才尚有溺情爱而不能自守
者况柔弱之人其能胜妻子之情乎如二之才若
为妇人之道则其正也以柔顺处中正妇人之道
也故在中馈则得其正而吉也妇人居中而主馈
者也故云中馈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程
传
九三在内卦之上主治乎内者也以阳居刚而
不中虽得正而过乎刚者也治内过刚则伤于严
急故家人嗃嗃然治家过严不能囗伤故必悔于
严厉骨肉恩胜严过故悔也虽悔于严厉未得宽
猛之中然而家道齐肃人心祗畏犹为家之吉也
若妇子嘻嘻则终至羞吝矣在卦非有嘻嘻之象
盖对嗃嗃而言谓与其失于放肆宁过于严也嘻
嘻笑乐囗节也自恣囗节则终至败家可羞吝也
盖严谨之过虽于人情不能囗伤然苟法度立伦
理正乃恩义之所存也若嘻嘻无度乃法度之所
由废伦理之所由乱安能保其家乎嘻嘻之甚则
致败家之凶但云吝者可吝之甚则至于凶故未
遽言凶也
本
义
以刚居刚而不中过乎刚者也故为
嗃嗃严厉之象如是则虽有悔厉而吉也嘻嘻者
嗃嗃之反吝之道也占者各以其德为应故两言
之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六四富家大吉
程
传
居家之道能保有其富则为大吉也四高位而
独云家者于家而言高位家之尊也能有其富是
能保其家也吉孰大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程
传
九五男而在外刚而处阳居尊而中正又其应
顺正于内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王假有家五君
位故以王言假至也极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之
道修身以齐家家正而天下治矣自古圣王未有
不以恭己正家为本故有家之道既至则不忧劳
而天下治矣勿恤而吉也五恭己于外二正家于
内内外同德可谓至矣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本
义
程子曰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程
传
上卦之终家道之成也故极言治家之本治家
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则能常久而
众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己且不能常守也况欲
使人乎故治家以有孚为本治家者在妻孥情爱
之间慈过则囗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在礼
法不足而渎慢生也长失尊严少忘恭顺而家不
乱者未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之终
在有孚威如二者而已故于卦终言之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程
传
治家之道以正身为本故云反身之谓爻辞谓
治家当有威严而夫子又复戒云当先严其身也
威严不先行于己则人怨而不服故云威如而吉
者能自反于身也孟子所谓身不行道不行于妻
子也
序卦传下
夷者伤也伤干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大
全
阎氏彦升曰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
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明夷之伤岂得不反
于家人乎
家道囗必乖故受之以睽
大
全
南轩张氏曰夫家有父子之亲夫妇之爱然身
不行道则父子夫妇无复亲矣此家道囗则乖离
所以次暌也
诗经
大雅思齐篇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朱
注
惠顺也宗公宗庙先公也恫痛也刑仪法也寡
妻犹言寡小君也御迎也言文王顺于先公而鬼
神歆之无怨恫者其仪法内施于闺门而至于兄
弟以御于家邦也孔子曰家齐而后国治孟子曰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张子曰言接神人各得其
道也
大
全
庆源辅氏曰此章言文王之德足以和神
人治国家其序则先尊而后卑先亲而后疏也
安城刘氏曰大学传齐家治国章三引诗文始言
家人次言兄弟终言四国朱子亦尝谓即刑寡妻
至兄弟御家邦之意 南轩张氏曰文王之刑寡
妻至兄弟御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盖无非
是心之所存也圣人虽无事乎推然其自身以及
家自家以及国亦固有序矣 丰城朱氏曰先神
而后人尊卑之序也先家而后国亲疏之杀也诚
以奉神而神无不格诚以治人而人无不孚此所
谓接神人各得其道也
礼记
檀弓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嫂叔之无服
也盖推而远之也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
者也
又
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
陈
注
税人以物遗人也
礼运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又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丧服小记
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陈
注
疏曰此论服之降杀亲亲谓父母也尊尊谓祖
及曾祖高祖也长长谓兄及旁亲也不言卑幼举
尊长则卑幼可知也男女之有别者若为父斩为
母齐衰姑姊妹在室期出嫁大功为夫斩为妻期
之属是也此四者于人之道为最大
大传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
以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
陈
注
治理而正之也谓以礼义理正其恩之隆杀属
之戚疏也合会族人以饮食之礼次序族人以昭
穆之位上治下治旁治之道皆有礼义之别则人
伦之道竭尽于此矣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
变革者也
陈
注
此天地之常经故不可变革
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
别
陈
注
同姓父族也从宗从大宗小宗也合聚其族之
亲属则无离散陵犯之事异姓他姓之女来归者
也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卑者为妇尊者为母
以妇与母之名治昏姻交际会合之事名分显着
尊卑有等然后男女有别而无淫乱贼逆之祸也
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者妻
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名者
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
陈
注
属联也父之兄弟为伯叔父则其妻谓之伯叔
母兄弟之子为从子则其妻谓之妇此于昭穆为
宜弟之妻不可谓之为妇犹兄之妻不可谓之为
母以紊昭穆也故云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
之母乎言皆不可也旧说弟妻可妇嫂不可母失
其指矣
荀子
君道篇
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
致文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
诎而不悖请问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临而有辨
请问为人妻曰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
而自竦也此道也偏立而乱俱有而治足以稽矣
致仕篇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
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汉班固白虎通
五行
父死子继何法法木终火王也兄死弟及何法法夏
之承春也善善及子孙何法法春生待夏复长也
又
子之复雠何法法土胜水水胜火也子顺父臣顺君
妻顺夫何法法地顺天也男不离父母何法法火不
离木也女离父母何法法水流去金也娶妻亲迎何
法法日入阳下阴也子谏父何法法火揉直木也
又
君子远子近孙何法法木远火近土也亲属臣谏不
相去何法法水木枝叶不相离也父为子隐何法法
木之藏火也子为父隐何法法水逃金也
又
王者赐先亲近后疏远何法法天雨高者先得之也
长幼何法法四时有孟仲叔季也
又
父母生子养长子何法法水生木长大也子养父母
何法法夏养长木此火养母也不以父命废主命何
法法人不畏土而畏火也
又
不娶同姓何法法五行异类乃相生也子丧父母何
法法木不见水则憔悴也丧三年何法法三年一闰
天道终也父丧子夫丧妻何法法一岁物有终始天
气亦为之变也
荀悦申鉴
政体
问明于治者其统近万物之本在身天下之本在家
治乱之本在左右内正立而四表定矣
时事
古有掌阴阳之礼之官以教后宫掌妇学之法妇德
妇言妇功各率其属而以时御序于王先王礼也宜
崇其教以先内政览列图诵列传遵典行内史执其
彤管记善书过考行黜陟以章好恶男女正位乎内
外正家而天下定矣故二仪立而大业成
北齐颜氏家训
治家篇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
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笞怒废
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
其不逊也宁固又云虽有周公之才之囗使骄且吝
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
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奢则施俭
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囗可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蓄园场
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
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
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
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又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
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
囗矣
又
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
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
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
识者唯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
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
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南间贫素
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齐整家人妻子不免饥寒
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囗奴
仅充而已唱和之礼或尔汝之
河北妇人织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
于江东也太公曰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云盗不过
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传
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
望福于天乎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使遣婚
竖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
随号泣莫敢救之使人不忍闻也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
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
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此其相报
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
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
输绢比量父祖计校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
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又
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并汝
曹所见也勿妖妄之费
风操篇
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
皆有节度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
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
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
然其阡陌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
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汝曹生于戎马之间
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
礼云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有所感触恻怆心眼若在
从容平常之地幸须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当忍之
犹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绝耶
又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盖知闻名须有
消息不必期于颠沛而走也梁世谢举甚有声誉闻
讳必哭为世所讥又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
不坠门风孝元经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县民庶
竞修笺书朝夕辐辏几案盈积书有称严寒者必对
之流涕不省取记多废公事物情怨骇竟以不办而
还此并过事也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
交结周厚沈与其书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凡避讳
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
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
肾肠为肾修也梁武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绢乃
谓销炼物为销绢物恐乖其义或有讳云者呼纷纭
为纷烟有讳桐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
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儿曰鲤止在其身自可无禁
至若卫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长卿名犬子王
修名狗子上有连及理未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
也北土多有名儿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称及兄弟
所名亦何忍哉前汉有尹翁归后汉有郑翁归梁家
亦有孔翁归又有顾翁宠晋代有许思妣孟少孤如
此名字幸当避之今人避讳更急于古名子者当为
孙地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
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苦无僇赖焉昔司马长卿
慕蔺相如故名相如顾元歆慕蔡邕故名雍而后汉
有朱张字孙卿许暹字颜回梁世有庾晏婴祖孙登
连古人姓为名字亦鄙事也昔刘文饶不忍骂奴为
畜产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
旁观犹欲掩耳况名之者乎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
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齐朝有一
两士族文学之人谓此贵曰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
代典式岂得尚作关中旧意乎明公定是陶朱公大
儿耳彼此欢笑不以为嫌
昔侯霸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陈思王称其父为
家父母为家母潘尼称其祖曰家祖古人之所行今
人之所笑也及南北风俗言其祖及二亲无云家者
田里猥人方有此言耳凡与人言言己世父以次第
称之不云家者以尊于父不敢家也凡言姑姊妹女
子子已嫁则以夫氏称之在室则以次第称之言礼
成他族不得云家也子孙不得称家者轻略之也蔡
邕书集呼其姑女为家姑家姊班固书集亦云家孙
今并不行也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
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
王羲之书称彼之母与自称己母同不云尊字今所
非也
又
言及先人理当感慕古者之所易今人之所难江南
事不获已乃陈文墨无言者须言阀阅必以文
翰罕有面论者北人无何便尔话说及相访问如此
之事不可加于人也人加诸己则当避之名位未高
如为勋贵所逼隐忍方便速报取了勿取烦重感辱
祖父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世父叔
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
其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皆变于常若与君言虽变
于色犹云亡祖亡伯亡叔也吾见名士亦有呼其亡
兄弟为兄子弟子门中者亦未为安贴也北土都不
行此太山羊囗梁初入南吾近至邺其兄子肃访囗
委曲吾答之云卿从门中在梁如此如此肃曰是我
亲第七亡叔非从也祖孝微在坐先知江南风俗乃
谓之云贤从弟门中何故不解古人皆呼伯父叔父
而今世多单呼伯叔从兄弟姊妹已孤而对其前呼
其母为伯叔母此不可避者也兄弟之子已孤与他
人言对孤者前呼为兄子弟子颇为不忍北土多呼
为侄案尔雅丧服经左传侄名虽通男女并是对孤
之称晋世已来始呼叔侄今呼为侄于理为胜也
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无风教者其父已
孤呼外祖父母与祖父母同使人为其不喜闻也虽
质于面皆当加外以别之父母之世叔父皆当加其
次第以别之父母之世叔母皆当加其姓以别之父
母之群从世叔父母及从祖父母皆当加其爵位若
姓以别之河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江
南田里间亦言之以家代外非吾所识
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风俗自兹
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同昭穆者虽百世犹称兄弟
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河北士人虽三二十世犹
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曰卿北人何
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当时虽为
敏对于礼未通吾尝问周弘让曰父母中外姊妹何
以称之周曰亦呼为丈人自古未见丈人之称施于
妇人也吾亲表所行若父属者为某姓姑母属者为
某姓姨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士大夫谓之
王母谢母云而陆机集有与长沙顾母书乃其从叔
母也今所不行齐朝士子皆呼祖仆射为祖公全不
嫌有所涉也乃有对面以相戏者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
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吕后微时尝字高
祖为季至汉袁种字其叔父曰丝王丹与侯霸子语
字霸为君房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辩
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因呼为字尚书王元之兄弟皆
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
又
已孤而履岁及长至之节无父拜母祖父母世叔父
母姑兄姊则皆泣无母拜父外祖父母舅姨兄姊亦
如之此人情也
宋周子通书
家人睽复论
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
注
则谓物之可视以为法者犹俗言则例则样也
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
注
心不诚则身不可正亲不和则家不可齐
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也
注
亲者难处疏者易裁然不先其难亦未有能其
易者
家人离必起于妇人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
不同行也
注
睽次家人易卦之序二女以下睽彖传文二女
谓睽卦兑下离上兑少女离中女也阴柔之性外
和悦而内猜嫌故同居而异志
尧所以厘降二女于妫汭舜可禅乎吾兹试矣
注
厘理也降下也妫水名汭水北舜所居也尧理
治下嫁二女于舜将以试舜而授之天下也
是治天下观于家治家观于身而已矣身端心诚之
谓也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
注
不善之动息于外则善心之生于内者无不实
矣 西山真氏曰心不诚则私意邪念纷纷交作
欲身之修得乎亲不和则闺门乖戾情意隔绝欲
家之正得乎夫治家之难所以甚于治国者门内
尚恩易于掩义世之人固有勉于治外者矣至其
处家则或狃于妻妾之私或牵于骨肉之爱鲜克
以正自检者而人君尤甚焉汉高帝能诛秦蹙项
而不能割戚姬如意之宠唐太宗能取孤隋攘群
盗而闺门惭德顾不免焉盖疏则公道易行亲则
私情易溺此其所以难也不先其难未有能其易
者汉唐之君立本作则既已如此何怪其治天下
不及三代哉夫女子阴柔之性鲜不妒忌而险诐
者故二女同居则猜嫌易生尧欲试舜必降以二
女者能处二女则能处天下矣舜之身正而刑家
如此故尧禅以天下而不疑也身之所以正者由
其心之诚诚者无他不善之萌动于中则亟反之
而已诚者天理之真妄者人为之伪妄去则诚存
矣诚存则身正身正则家治推之天下犹运之掌
也
司马光涑水家仪
居家杂仪
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分之以
职授之以事而责其成功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
称家之有无以给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费皆有品
节而莫不均一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常须稍存赢余
以备不虞
注
分之以职谓使之掌仓廪厩库庖厨舍业田园
之类授之以事谓朝夕所干及非常之事
补
注
此节
言家长御群子弟及家众之事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注
易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安有严君在
上而其下敢直行自恣不顾者乎虽非父母当时
为家长者亦当咨禀而行之则号令出于一人家
政始可得而治矣
补
注
此节言卑幼事家长之道
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
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补
注
此下九节犹小学言父子之亲
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栉总具冠
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父母舅姑起子供药
物妇具晨羞供具毕乃退各从其事将食子妇请所
欲于家长退具而供之尊长举筋子妇乃各退就食
丈夫妇人各设食于他所依长幼而坐其饮食必均
一幼子又食于他所亦依长幼席地而坐男坐于左
女坐于右及夕食亦如之既夜父母舅姑将寝则安
置而退居闲无事则侍于父母舅姑之所容貌必恭
执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扶
卫之不敢涕唾喧呼于父母舅姑之侧父母舅姑不
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
注
孙事祖父母孙妇事祖舅姑同此盥洗手也栉
梳头也总所以束发今之头巾冠带丈夫帽子衫
带妇人冠子背子昧爽谓天明暗相交之际省问
丈夫唱喏妇人道万福仍问侍者夜来安否何如
侍者曰安乃退其有不安节则侍者以告此即礼
之晨省也药物乃关身之切务人子当亲自检校
调煮供进不可但委婢仆脱若有误则其祸不测
妇具晨羞凡烹调饮膳妇人之职也当检校监视
务令精洁家长谓父母舅姑或当时家长也卑幼
各不得恣所欲安置丈夫唱喏妇女道安置此即
礼之昏定也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
毕则反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
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若不许苟于
事无大害者亦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
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乎
凡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
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
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凡为人子弟者不敢以富贵加于父兄宗族
注
加谓恃其富贵不率卑幼之礼
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有宾客不敢坐于正厅
升降不敢由东阶上下马不敢当厅凡事不敢自拟
于其父
注
有宾客坐于书院无书院则坐于厅之旁侧杨
氏复曰告与面同反言面者从外来宜知亲之颜
色安否为人亲者无一念而忘其子故有倚闾倚
门之望为人子者无一念而忘其亲故有出告反
面之礼生则出告反面没则告行饮至事亡如事
存也
凡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亲调尝药饵而
供之父母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宴游舍置余
事专以迎医检方合药为务疾已复初
凡子事父母父母所爱亦当爱之所敬亦当敬之至
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凡子事父母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
以其饮食忠养之幼事长贱事贵皆仿此
凡子妇未敬未孝不可遽有憎疾姑教之若不可教
然后怒之若不可怒然后笞之屡笞而终不改子放
妇出然亦不明言其犯礼也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
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
没身不衰
补
注
此下一节犹小学言夫妇之别
凡为宫室必辩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
堂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
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
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
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
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
苍头但主通内外之言传致内外之物毋得辄升堂
室入庖厨
注
拥蔽其面如盖头面貌之类虽小婢亦然大故
不可避谓水火盗贼之类
凡卑幼于尊长晨亦省问夜亦安置坐而尊长过之
则起出遇尊长于涂则下马不见尊长经再宿以上
则再拜五宿以上则四拜贺冬至正旦六拜朔望四
拜凡拜数或尊长临时减而止之则从尊长之命吾
家同居宗族众多冬至朔望聚于堂上丈夫处左西
上妇人处右东上皆北向共为一列各以长幼为序
共拜家长毕长兄立于门之左长姊立于门之右皆
南向诸弟妹以次拜讫各就列丈夫西上妇人东上
共受卑幼拜受拜讫先退后辈立受拜于门东西如
前辈之仪若卑幼自远方至见尊长遇尊长三人以
上同处者先共再拜叙寒暄问起居讫又三再拜而
止
注
聚于堂上此假设南面之堂若宅舍异制临时
从宜左右谓家长之左右长幼为序妇以夫之长
幼为序不以身之长幼为序共受卑幼拜以宗族
多若人人致拜则不胜烦劳故同列共受之晨夜
唱喏万福安置若尊长二人以上同处亦三而止
所以避烦也
补
注
此节犹小学言长幼之序
凡受女婿及外甥拜立而扶之外孙则立而受之可
也
注
扶谓搊策
补
注
此节言接女婿外甥外孙之类
凡节序及非时家宴上寿于家长卑幼盛服序立如
朔望之仪先再拜子弟之最长者一人进立于家长
之前幼者一人搢笏执酒盏立于其左一人搢笏执
酒注立于其右长者搢笏跪斟酒祝曰伏愿某官备
膺五福保族宜家尊长饮毕授幼者盏注反其故处
长者出笏俯伏兴退与卑幼皆再拜家长命诸卑幼
坐皆再拜而坐家长命侍者遍酢诸卑幼诸卑幼皆
起序立如前俱再拜就坐饮讫家长命易服皆退易
便服还复就坐
补
注
此节言家宴上寿之仪
凡子始生若为之求乳母必择良惠妇人稍温谨者
子能食饲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万
福安置稍有知则教之以恭敬尊长有不识尊卑长
幼者则严诃禁之六岁教之数与方名男子始习书
字女子始习女工之小者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始诵孝经论语虽女子亦宜诵之自七岁以下谓之
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必后长者始教之以谦让男子诵尚书女子不出中
门九岁男子诵春秋及诸史始为之讲解使晓义理
女子亦为之讲解论语孝经及列女传女戒之类略
晓大义十岁男子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读诗礼传为
之讲解使知仁义礼智信自是以往可以读孟荀扬
子囗观群书凡所读书必择其精要者而读之其异
端非圣贤之书传宜禁之勿使妄观以惑乱其志观
书皆通始可学文辞女子则教以婉娩听从及女工
之大者未冠笄者鸡鸣而起总角面以见尊长佐
长者供养祭祀则佐执酒食若既冠笄则皆责以成
人之礼不得复言童幼矣
注
乳母不良非惟败乱家法兼令所饲之子性行
亦类之故必择数谓一十百千万方谓东西南北
婉娩柔顺貌女工谓蚕桑织绩裁缝及为饮膳不
惟止是妇人之职兼欲使之知衣食所来之艰难
不敢恣为奢丽至于纂组华巧之物亦不必习也
囗洗面也
补
注
此节言教男女之道
凡内外仆妾鸡初鸣咸起栉总盥漱衣服男仆洒扫
厅事及庭铃下苍头洒扫中庭女仆洒扫室堂设椅
桌陈盥漱栉囗之具主父主母既起则拂囗襞衾侍
立左右以备使令退而具饮食得闲则浣濯纫缝先
公后私及夜则复拂囗展衾当昼内外仆妾惟主人
之命各从其事以供百役
注
襞迭衣也
补
注
此节言仆妾事主父母之道
凡女仆同辈谓长者为姊后辈谓前辈为姨务相雍
睦其有斗争者主父主母闻之即诃禁之不止即杖
之理曲者杖多一止一不止独杖不止者
注
同辈谓兄弟所使后辈谓诸子舍所使内则云
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郑康成曰人无贵贱
不可以无礼故使之序长幼
补
注
此下三节言主父
母御仆妾之道
凡男仆有忠信可任者重其禄能干家事者次之其
专务欺诈背公囗私屡为盗窃弄权犯上者逐之
凡女仆年满不愿留者纵之勤旧少过者资而嫁之
其两面二舌饰虚造谗离间骨肉者逐之屡为盗窃
者逐之放荡不谨者逐之有离叛之志者逐之
近思录
祭
伊川先生曰冠婚丧祭礼之大者今人都不理会豺
獭皆知报本今士大夫家多忽此厚于奉养而薄于
先祖甚不可也某尝修六礼大略家必有庙庙必有
主月朔必荐新时祭用仲月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
祖季秋祭祢忌日迁主祭于正寝凡事死之礼当厚
于奉生者人家能存得此等事数件虽幼者可使渐
知礼义
丧
正叔云某家治丧不用浮图在洛亦有一二人家化
之
异宫
横渠先生曰古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
宫而同财此礼亦可行古人虑远目下虽似相疏其
实如此乃能久相亲盖数十百口之家自是饮食衣
服难为得一又异宫乃容子得伸其私所以避子之
私也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古之人曲尽人情必
也同宫有叔父伯父则为子者何以独厚于其父为
父者又乌得而当之父子异宫为命士以上愈贵则
愈严故异宫犹今世有逐位非如异居也
朱子全书
论人伦
学者实下工夫须是日日为之就事亲从兄接物处
事理会取其有未能益加勉行如此之久则日化而
不自知遂只如常事做将去
答郭希吕
示谕所以居家事长之意甚善此事他人无致力处
正唯自勉而已但谓学问大端不敢躐等言之则鄙
意有所未晓者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
力行之耳但其工夫所施有序而莫不以爱亲敬长
为先非谓学问自是一事可以置之度外而姑从事
于孝友之实也愿深察此意而讲于所谓学问之大
端者以求孝弟之实则闺门之内伦理益正恩义益
笃将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性理会通
人伦
蓝田吕氏曰君子之道莫大乎孝孝之本莫大乎顺
亲故仁人孝子欲顺乎亲必先乎妻子不失其好兄
弟不失其和室家宜之妻孥乐之致家道成然后可
以养父母之志而无违也故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则治家之道必自妻子始
豫章罗氏曰君明君之福臣忠臣之福君明臣忠则
朝廷治安得不谓之福乎父慈父之福子孝子之福
父慈子孝则家道隆盛安得不谓之福乎俗人以富
贵为福陋哉
倪思经鉏堂杂志
岁计
俭者君子之德世俗以俭为鄙非远识也俭则足用
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
传子孙奢则用不给奢则贪求奢则掩身奢则破家
奢则不可以训子孙利害相反如此可不念哉富家
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
用常有余则可以为意外横用之惜矣今以家之用
分而为二令两子弟分掌之其日用收支为一其岁
计收支为一日用以赁钱俸钱当之每月终白尊长
有余则趱在后月不足则取岁计钱足之岁计以家
之薄产所入当之岁终以白尊长有余则来岁可以
举事
谓如添造
屋宇之类
不足则无所与举可以展向后者一
切勿为以待可为而为之或有意外横用亦告于尊
长随宜区处
人家至于破产先自借用官物钱始既先借用官物
钱至于官物催趱不免举债与质久而利重虽欲存
产业不可得矣故当先须留官物钱则无此患仆奋
空拳粗成家业毫分积累甚难诸子宜体念各存公
心管干且为二十年计日后则事难料又在诸子从
长区处仆之智力有不及矣月河莫侍郎家甚富兄
弟同居亦三十余年此可法也盖聚居则百费皆省
析居则人各有费也然须上下和睦若自能奋飞不
藉父业则听其挈出不可将带父业留以与不能奋
飞者可也
人家用度皆可预计惟横用不可预计若婚嫁之事
是闲暇时子弟自能主张若乃丧葬仓卒之际往往
为浮言所动多至妄用以此为孝世俗之见切不可
囗则当随家丰俭也庆元六年九月十五日
月计
士大夫家子弟若无家业经营衣食不过三端上焉
者仕而仰禄中焉者就馆聚徒下焉者干求假贷今
员多阙少待次之日常多官小俸薄既难赡给远宦
有往来道涂之费纵余无几意外有丁忧论罢之虞
不可不备又还家无以为策则居官凡事掣肘若有
退步进退在我易以行志矣就馆聚徒所得不过数
十有一书馆争者甚众未娶就馆犹可既娶之后难
远离家在己为羁旅在家则百事不可照嘱或自有
子欲教不可若稍有家业则可免此患纵不免就馆
聚徒亦不至若不可一日无馆者之窘也至于干谒
假贷滋味尤恶不唯趄嗫嚅此状可恶奔走于道
涂见拒于阍人情况之恶抑又可知纵有所得无几
久而化为唇吻洁特之士化为无廉耻可厌之人若
乃假贷亲故至一至再亦难言矣谚曰做个求人面
不成此言有理若自有薄产无此恶况矣吾家业虽
不多若自知节省且为二十年计可以使汝辈待阙
不至狼狈既免聚徒就馆又免干求假贷谚曰求人
不如求己此之谓也己作岁计簿复作月计簿盖先
有月计然后岁计可知若月之所用多于其所入积
而至岁为大阙用矣世间事固终归空人固各有命
然可施智力处亦不当不理会又所求者在己与夫
不知义命妄求者大异也非是空言乃真达理
子孙计
或曰既有子孙当为子孙计人之情也余曰君子岂
不为子孙计然其子孙计则有道矣种德一也家传
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授以资身之术如
才高者命之习举业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经营生
理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
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如此八者岂非为子
孙计乎循理而图之以有余而遗之则君子之为子
孙计岂不久利而父子两得哉如孔子教伯鱼以诗
礼汉儒教子一经杨震之使人谓其后为清白吏子
孙邓禹十子人各授之一业庞德公云人皆遗之以
危我独遗之以安皆善为子孙计者又何歉焉
居山约
余营兼山本以藏拙已就粗安可以忘归诸儿之意
眷恋挽留又难遽绝今与汝曹约每月二十日在山
十日在家独甚寒甚暑两月则全在家恐山中不便
也山中不可独须子弟一人侍置历轮流四子每人
一旬周而复始其当旬者凡饮膳之类专掌之其余
在家有效时新各随其意多少不拘无亦不责其或
有商议事合要来此不必当旬自宜前禀自六月为
始各于旬下书名如当旬有私干兄弟那容
俭
俭而能施仁也俭而寡求义也俭以为家法礼也俭
以训子孙智也俭而悭吝不仁也俭复贪求不义也
俭于其亲非礼也俭其积遗子孙不智也
衣食
衣以岁计食以日计一日阙食必至饥馁一年阙衣
尚可藉旧食在家者也食粗而无人知衣饰外者也
衣敝而人必笑故善处贫者节食以完衣不善处贫
者典衣而市食
戴埴鼠璞
论治家
圣贤言家道如齐家御家闲有家皆有肃然不艀瞍
意妫汭之嫔虞必曰刑于二女文王之于太姒必曰
刑于寡妻齐御闲刑皆以严为主易家人卦家人嗃
高妇子嘻嘻终吝治家之道与其失于宽宁过于严
严虽觉防范太过无宽裕气象终则吉宽则纵溢放
肆纲纪荡然矣故家之将兴父子夫妇济济有礼于
肃正之中自然雍穆一失治家之节则宽纵太过父
不父子不子夫妇不成夫妇乱伦败度靡所不有乖
争凌犯之风反自此起故曰王假有家假亦正也
叶梦得石林家训
孝友
司马温公作迂说其一章云迂叟之事君无他长能
勿欺而已矣事亲亦然此天下名言也事君之道广
博未易言且言事亲吾见世人未尝能免于欺爱子
教训子面从而不行欺也己有过失隐寂使不闻欺
也有怀于中避就不敢尽言欺也佯为美观之事未
必出于情欺也曾子丧亲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而于
吾亲无所用之情也曾子之孝则至矣至于难能不
可继之行欲以孝闻则未尝尽其情也然且自以为
过夫死而过于难犹且不敢况生而欺之乎今但能
闻教训而一一遵行不敢失坠有过失改悔不复为
不求不闻但有所怀必尽告之秋毫不敢隐为人子
所当为不为人于所不当为文饰以掠美如是亦可
以言孝则勿欺而已推是心以施之君安有二道哉
今汝兄弟五人能如吾所以处二姑氏则吾门户犹
未艾也
李昌龄乐善录
严正
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为师而不
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为子而不能尽事父
之道则为不孝为弟子而不能尽事师之道则为不
知斯四者天下之大经诚不可违也苟欲尽夫为父
为师之道者无他惟严与正而已制之以严教之以
正罔不尽善虽文王为父仲尼为师不过如是也苟
欲尽夫事父师之道者无他惟敬与顺而已敬之以
礼顺其教命则罔有不令虽曾参之为子颜回之为
弟子不过如是也盖父犹天也师犹父也其势虽殊
其尊一也为人而不能尽事父师之道者逆天者也
是人也若无人祸必有天刑或曰如彼之顽嚚而严
不足以制之正不足以教之则严正何所措诸予对
曰诚有是事也然果人也庸有治之以严正而不率
者乎苟严正不足以治之则非人矣任之可也尝观
尧舜不能化朱象盖凡此徒者不可谓之人也人之
类而已此韩愈所谓两间禽兽皆人者是也予欲天
下之为父子师弟子者各尽其道故发斯言
室家
治室家御妾妇之道当以至正与夫仁术大抵妇人
女子之性情多淫邪而少正易喜怒而多乖率御之
以严则事有不测其情不和其内有怨盖未有久而
不为害者率御之以和则动多违礼其事多专其心
无惮盖未有久而不为乱者二者皆非君子所以处
家人之道其失均也故予谓君子之治室家御妾妇
当以和而使严行其中当以正而使宽在其中则无
太严太宽之弊然后率之以仁教之以义和之以礼
抚之以恩勿听其言勿受其制勿从其役任以可责
之事使以不怨之劳有能不可太宠有过不可穷治
举动不为彼所识措画不为彼所料如是则彼之平
昔所可逞者皆在吾范围中矣虽欲事不测而情不
和动违礼而事自专内有所怨心无所惮不可得也
夫是数者既不可得而为则君子之治家室御妾妇
之道如斯而已矣
子弟
今子弟之大失者有三自少即思衣服之鲜华饮食
之丰美惟利己之骄惰安逸而不恤人之规正一也
不知诵读经史惟事嬉游度日稠人广坐论古今之
道则懵无所知闻世俗之言则欣然而喜既不知耻
习以为常二也身既无学且复忌人之学故于胜己
者则远而不近于佞己者则悦而相亲所言莫非庸
下所思莫非颇僻三也有此三失父母兄弟所不喜
君子长者所不与上官巨人所不肯荐扬欲立身成
名起家以光其祖宗可乎苟能甘淡泊而务学问近
有德而远下流则所知者圣贤之道所闻者正大之
言所交者正大之士所行者向上之事如此岂不足
以成名乎哉为子弟者幸毋以予言为耋
金华郑氏家范
治家杂训
内外屋宇大小修造工役家长常加点检委人用工
毋致损坏
亲宾会聚若至十人不许于夜中设宴时有小酌亦
不许至一更昼则不拘
子弟未冠者学业未成不听食肉古有是法非惟有
资于勤苦抑欲其识虀盐之味
子弟未冠者不许以字行不许以第称庶几合于古
人责成之意
子弟年十六以上许行冠礼须能暗记四书及一经
正文讲说大义方可行之否则直至二十一岁
子弟已冠而习学者每月十日一轮挑背已记之书
初次不通去巾一日再次不通则倍之三次不通则
分紒如未冠时通则复之
子孙有妻子者不得更置侧室以乱上下之分违者
责之若年四十无子者许置一人不得与公堂坐
女适人者若有外孙弥月之礼惟首生者与之余并
不许但令人以食味慰问之
桥圯路淖子孙倘有余资当助修治以便行客或遇
隆暑又当于通衢设汤茗一二处以济渴者自六月
朔起至八月朔止
子孙须恂恂孝友见兄长坐必起行必以序应对必
以名毋以尔我诸妇并同
子侄年非六十者不许与伯叔连坐违者家长罚之
会膳不拘
卑幼不得抵抗尊长其有出言不逊制行悖戾者姑
诲之诲之不悛者则重棰之
子孙受长上诃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
理
子孙固当竭力以奉尊长为尊长者亦不可挟此自
尊攘拳奋袂忿言秽语使人无所容身甚非教养之
道若其有过当反复谕戒之甚不得已会众棰之以
示耻辱
子孙饮食幼者必后于长者言语亦必有伦应对宾
客不得杂以俚俗方言
子孙不得谑浪败度免巾徒跣凡诸举动不宜掉臂
跳足以蹈轻儇见宾客亦当肃行祗揖不可参差错
乱
子孙不得目视非礼之书其涉谑浪淫之语者见
即焚毁之妖幻符咒之属并同
子孙毋习吏胥毋为僧道毋狎屠竖以坏乱心术当
时时以仁义二字铭心镂骨庶或有成
子孙自八岁入小学十二岁出就外傅十六岁入大
学聘致明师训饬必以孝弟忠信为主期至于道若
年至二十一岁其业无所就者令习治家理财向学
有进者不拘
子孙为学须以孝义切切为务若一向偏滞词章深
所不取此实守家第一事不可不慎
子孙年未二十五者除绵衣用绢帛外余皆用布除
寒冻用蜡屐外其余遇雨皆以麻屦从事三十里内
并须徒走初到姻亲家者不拘
子孙年未三十者酒不许入唇壮者虽许少饮亦不
宜沉酗杯酌喧呶鼓舞不顾尊长违者责之若奉延
宾客惟务诚囗不必强人以酒
子孙当以和待乡曲我宁容人毋使人容我切不可
先操忽人之心若累相凌逼进进不已者当以理直
之
子孙处事接物当务诚朴不可置纤巧之物务以悦
人以长华丽之习
子孙毋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
吾俭吾何害乎
俗乐之设诲淫长奢切不可令子孙及臧获辈习肄
之违者家长棰之
子孙不得畜养飞鹰猎犬专事佚游亦不得恣情取
餍以败家事违者以不孝论
子孙不得私造饮馔以囗口腹之欲违者姑诲之诲
之不悛即责之产者病者不拘
凡遇生朝父母舅姑存者酒果三行亡者则致恭祠
堂终日追慕
寿辰既不设筵所有袜履亦不可受徒囗女工无益
于事
家中燕享男女不得互相劝酬庶几有别若家长舅
姑宜馈食者非比
家众有疾当痛念之延良医为之救疗
诸妇必须安详恭敬奉舅姑以孝事丈夫以礼待娣
姒以和然无故不出中门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如其
淫狎即宜屏放若有囗忌长舌者姑诲之诲之不悛
则责之责之不悛则出之
诸妇媟言无耻及干预阃外事者当罚拜以愧之
诸妇工作当聚一处机杼纺绩各尽所长非但别其
勤惰且革其私
主母之尊欲使家众悦服不可使侧室为之以乱尊
卑
每岁畜蚕主母分给蚕种与诸妇使之在房畜饲待
成熟时却就蚕屋上箔须令子弟直宿以防风烛所
得之蚕茧当聚一处抽缫更预先抄写各房所畜多
寡之数照什一之法赏之
诸妇每岁公堂于九月俵散木绵使成布匹限以次
年八月交收通买钱物以给一岁衣资之用公堂不
许侵使或有故意制造不佳及不豋数者则准给本
房甚者任其衣资不给有能依期豋数者照什一之
法赏之
诸妇育子苟无大故必亲乳之不可置乳母以饥人
之子
诸妇之于母家二亲存者礼得归宁无者不许其有
庆吊势不可已者则勿拘此
诸妇亲姻颇多除本房至亲与相见外余并不许可
见者亦须子弟引导方入中门见灯不许入会妇人
亲族有为僧道者不许往来
朔望后一日令诸生聚揖之时直说古列女传使诸
妇听之
女子年及八岁者不许随母到外家余虽至亲之家
亦不许往违者重罚其母
男女不共圊混不共湢浴以谨其嫌春冬则十日一
浴夏秋不拘
男女不亲授受礼之常也诸妇不得刀镊工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