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3200000001

第1章 汇考一

陶唐氏

帝尧下听于人设谏鼓谤木

按管子桓公问篇尧有衢室之问下听于人

按郑樵通志五帝纪帝尧置谏鼓达穷民立谤木使

人书之乐闻过也

有虞氏

帝舜命四岳开言路

按书经舜典询于四岳明四目达四聪

舜既告庙即位乃谋治于四岳之官广四方之

视听以决天下之壅蔽

唐孔氏曰明四方之目

使为己远视四方也达四方之聪使为己远听闻

四方也恐远方有所壅塞令为己悉闻见之

按管子桓公问篇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

按崔豹古今注舜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

夏后氏

帝禹悬钟鼓磬铎置鼗以求昌言

按管子桓公问篇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

讯问也唉惊问也

按淮南子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

置鼗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

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

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鼗

成汤从谏弗咈

按书经伊训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

言汤从谏如流

按管子桓公问篇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

武王置诫慎之以开言路

按刘勰新论贵言篇武王置诫慎之以圣哲之神

鉴穷机洞微非有毫发之谬犹设广听之术开嘉言

之路

文帝二年下诏求言除诽谤訞言之罪

按汉书文帝本纪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诏

曰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

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

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

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惟二三执政

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

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

及囗以启告朕五月诏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

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

訞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

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

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吏又以为诽谤此

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

勿听治

后元年诏求直言

按汉书文帝本纪后元年春三月诏曰间者数年比

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

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

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

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

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

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

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

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

相列侯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

思无有所隐

宣帝本始四年以郡国灾异诏求直言

按汉书宣帝本纪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

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

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

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丞相御史其与列

侯中二千石博问经学之士有以应变辅朕之不逮

毋有所讳

地节二年下诏求言

按汉书宣帝本纪地节二年五月令群臣得奏封事

以知下情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

地节三年以地震诏求直言

按汉书宣帝本纪三年冬十月诏曰乃者九月壬申

地震朕甚惧焉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

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

元帝初元二年以灾异诏求直言

按汉书元帝本纪初元二年秋七月诏曰岁比灾害

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

寒者衣今秋禾麦颇伤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

杀人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忧之其悉

意陈朕过靡有所讳

初元三年诏求直言

按汉书元帝本纪三年六月诏曰盖闻安民之道本

繇阴阳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朕之不德庶几群

公有敢言朕之过者今则不然偷合苟从未肯极言

朕甚闵焉永惟蒸庶之饥寒远离父母妻子劳于非

业之作卫于不居之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其

罢甘泉建章宫卫令就农百官省费条奏毋有所讳

永光四年以日食诏求直言

按汉书元帝本纪永光四年夏六月戊寅晦日有蚀

之诏曰盖闻明王在上忠贤布职则群生和乐方外

蒙泽今朕暗于王道夙夜忧劳不通其理靡瞻不眩

靡听不惑是以政令多还民心未得邪说空进事无

成功此天下所著闻也公卿大夫好恶不同或缘奸

作邪侵削细民元元安所归命哉乃六月晦日有蚀

之诗不云乎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自今以来公卿大

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辅朕之不逮直言尽意

无有所讳

成帝建始元年诏公卿直言无讳

按汉书成帝本纪建始元年夏四月黄雾四塞博问

公卿大夫无有所讳

建始三年以日食地震诏求直言

按汉书成帝本纪三年冬十二月戊申朔日有蚀之

夜地震未央宫殿中诏曰盖闻天生众民不能相治

为之立君以统理之君道得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

人君不德谪见天地灾异娄发以告不治朕涉道日

寡举错不中乃戊申日蚀地震朕甚惧焉公卿其各

思朕过失明白陈之女无面从退有后言

河平元年以日食诏求直言

按汉书成帝本纪河平元年夏四月己亥晦日有蚀

之既诏曰朕获保宗庙战战栗栗未能奉称传曰男

教不修阳事不得则日为之蚀天着厥异辜在朕躬

公卿大夫其勉悉心以辅不逮百僚各修其职惇任

仁人退远残贼陈朕过失无有所讳

鸿嘉二年诏求直言

按汉书成帝本纪鸿嘉二年春三月诏曰古之选贤

傅纳以言明试以功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教化流

行风雨和时百谷用成众庶乐业咸以康宁朕承鸿

业十有余年数遭水旱疾疫之灾黎民娄困于饥寒

而望礼义之兴岂不难哉朕既无以率道帝王之道

日以陵夷意乃招贤选士之路囗滞而不通与将举

者未得其人也其举敦厚有行义能直言者冀闻切

言嘉谋匡朕之不逮

永始二年以日食诏求直言

按汉书成帝本纪永始二年二月乙酉晦日有蚀之

诏曰乃者龙见于东莱日有蚀之天着变异以显朕

邮朕甚惧焉公卿申敕百僚深思天诫有可省减便

安百姓者条奏

永始四年以灾异诏求直言

按汉书成帝本纪四年六月甲午诏曰乃者地震京

师火灾娄降朕甚惧之有司其悉心明对厥咎朕将

亲览焉

元延元年以星变诏求直言

按汉书成帝本纪元延元年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

诏曰乃者日蚀星陨谪见于天大异重仍在位默然

罕有忠言今孛星见于东井朕甚惧焉公卿大夫博

士议郎其各悉心惟思变意明以经对无有所讳

哀帝元寿元年以日食诏求直言

按汉书哀帝本纪元寿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

之诏曰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宁息

惟阴阳不调元元不赡未睹厥咎娄敕公卿庶几有

望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埶获名温

良宽柔陷于亡灭是故残贼弥长和睦日衰百姓愁

怨靡所错躬乃正月朔日有蚀之厥咎不远在余一

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帅百僚敦任仁人黜远残

贼期于安民陈朕之过失无有所讳

后汉

光武帝建武六年以日食诏百僚上封事

按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建武六年九月丙寅晦日有

食之冬十月丁丑诏曰吾德薄不明寇贼为害强弱

相陵元元失所诗云日月告凶不用其行永念厥咎

内疚于心其敕公卿举贤良方正各一人百僚并上

封事无有隐讳

建武七年以日食诏百僚上封事

按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七年三月癸亥晦日有食之

诏曰吾德薄致灾谪见日月战栗恐惧夫何言哉今

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职任奉遵法度惠

兹元元百僚各上封事无有所讳

明帝永平三年以日食诏求直言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三年八月壬申晦日有蚀

之诏曰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

水旱不节稼穑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虽夙夜勤

思而智能不逮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鲁哀祸大天

不降谴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

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谏其言事者靡有所讳

永平八年以日食诏求直言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八年冬十月壬寅晦日有食之

既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人怨上动三光

日食之变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谓至谴永思厥咎

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于是在位者皆

上封事各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

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不能理吏黠不

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昔

应门失守关睢刺世飞蓬随风微子所叹永览前戒

竦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永平十八年八月章帝即位十一月诏有司各上封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即皇帝

位十一月甲辰晦日有食之诏有司各上封事

和帝永元七年以日食诏百僚各上封事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永元七年夏四月辛亥朔日有

食之帝引见公卿问得失令将大夫御史谒者博士

议郎郎官会廷中各言封事

安帝永初二年诏百僚郡国指变以闻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永初二年秋七月戊辰诏曰昔

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据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朕以

不德遵奉大业而阴阳差越变异并见万民饥流羌

貊叛戾夙夜克己忧心京京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

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而

所对皆循尚浮言无卓尔异闻其百僚及郡国吏人

有道术明习灾异阴阳之度璇玑之数者各使指变

以闻二千石长吏明以诏书博衍幽隐朕将亲览待

以不次冀获嘉谋以承天诫

建光元年以地震诏陈得失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建光元年十一月己丑郡国三

十五地震或坼裂诏三公已下各上封事陈得失

顺帝阳嘉二年以京师地震诏求直言

按后汉书顺帝本纪阳嘉二年夏四月己亥京师地

震五月庚子诏曰朕以不德统奉鸿业无以奉顺干

坤协序阴阳灾眚屡见咎征仍臻地动之异发自京

师矜矜祗畏不知所裁群公卿士将何以匡辅不逮

奉答戒异异不空设必有所应其各悉心直言厥咎

靡有所讳

永和元年以灾异诏百僚各上封事

按后汉书顺帝本纪永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诏曰朕

秉政不明灾眚屡臻典籍所忌震食为重今日变方

远地摇京师咎征不虚必有所应群公百僚其各上

封事指陈得失靡有所讳

建康元年八月庚午冲帝即位九月诏百僚皆上封

按后汉书冲帝本纪建康元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

九月庚戌诏三公特进侯卿校尉举贤良方正幽逸

修道之士各一人百僚皆上封事

桓帝建和元年以日食地震诏求直言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

食之诏三公九卿校尉各言得失夏四月庚寅京师

地震命列侯将大夫御史谒者千石六百石博士议

郎郎官各上封事指陈得失

延熹五年以地震诏公卿上封事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延熹五年五月乙亥京师地震

诏公卿各上封事

灵帝建宁元年以日食诏百官上封事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建宁元年五月丁未朔日有食

之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

建宁二年以灾异诏百官上封事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二年夏四月癸巳大风雨雹诏

公卿以下各上封事

建宁四年三月辛酉诏公卿至六百石各上封事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

光和六年令群臣各陈政要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光和六年

夏旱七月制书引咎诏群臣各陈政要所当施行

献帝建安十一年魏公下令求言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不载 按魏志武帝本纪建安

十一年注魏书载十月乙亥令曰夫治世御众建立

辅囗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

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以来不闻嘉

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

驾常以月旦各名其失吾将览焉

延康元年魏王下令求言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不载 按魏志文帝本纪延康

元年秋七月庚辰令曰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有衢

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

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搢绅考

六艺吾将兼览焉

齐王正始元年以久旱诏求谠言

按魏志齐王本纪正始元年春二月自去冬十二月

至此月不雨丙寅诏群公卿士谠言嘉谋各悉乃心

武帝泰始二年诏求直言

按晋书武帝本纪泰始二年九月乙未散骑常侍皇

甫陶傅元领谏官上书谏诤有司奏请寝之诏曰凡

关言人主人臣所至难而苦不能听纳自古忠臣直

士之所慷慨也每陈事出付主者多从深刻乃云恩

贷当由主上是何言乎其详评议

按册府元龟泰始二年九月散骑常侍皇甫陶傅元

共掌谏职上疏言事诏曰二常侍恳恳于所论可谓

乃心欲佐益时事者也而主者率以常制裁之岂得

不使发愤邪二常侍所论或举其大较而未备其条

目亦可便令作之然后主者八座广共研精凡关言

于人主人臣之所至难而人主苦不能虚心听纳自

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每念于此未

尝不叹息也故前诏敢有直言勿有所拒庶几得以

发蒙补过获保高位苟言有偏善情在忠益虽文辞

有谬误言语有得失皆当旷然恕之古人有不拒诽

谤况皆善意在可采录乎近者孔綦毋和皆按以

轻慢之罪所以皆原欲使四海知区区之朝而无讳

言之忌也

泰始四年下诏求言

按晋书武帝本纪四年九月诏曰虽诏有所欲及奏

得可而于事不便者皆不可隐情

泰始五年秋七月延群公询谠言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太康七年以日食诏公卿大臣极言无讳

按晋书武帝本纪太康七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

之乙卯诏曰比年灾异屡发日食三朝地震山崩邦

之不臧实在朕躬公卿大臣各上封事极言其故勿

有所讳

元帝太兴元年诏公卿直言得失

按晋书元帝本纪太兴元年十一月庚申诏曰朕以

寡德纂承洪绪上不能调和阴阳下不能济育群生

灾异屡兴咎征仍见壬子乙卯雷震暴雨盖天灾谴

诫所以彰朕之不德也群公卿士其各上封事具陈

得失无有所讳将亲览焉

太兴二年十二月乙亥诏百官各上封事

按晋书元帝本纪云云

明帝太宁三年诏求直言

按晋书明帝本纪太宁三年夏四月诏曰直言引

亮正想群贤达吾此怀矣予违汝囗尧舜之相君臣

也吾虽虚暗庶不拒逆耳之谈稷契之任君居之矣

望共勖之

文帝元嘉五年诏求谠言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五年春正月乙亥诏曰朕恭

承洪业临飨四海风化未弘治道多昧求之人事鉴

寐惟忧加顷阴阳违序旱疫成患仰惟灾戒责深在

予思所以侧身克念议狱详刑上答天谴下恤民瘼

群后百司其各献谠言指陈得失勿有所讳

元嘉三十年孝武帝即位下诏求言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元嘉三十年四月己巳即皇帝

位秋七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甲寅诏曰世道未夷惟

忧在国夫使群善毕举固非一才所议况以寡德属

衰薄之期夙宵寅想永怀待旦王公卿士凡有嘉谋

善政可以维风训俗咸达乃诚无或依隐

孝武帝大明元年下诏求言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大明元年冬十月丙申诏曰旒

纩之道有孚于结绳日昃之勤已切于姬后况世弊

教浅岁月浇季朕虽囗力宇内未明求衣而识狭前

王务广昔代永言菲德其愧良深朝咨野怨自达者

寡惠民利公所昧实众自今百辟庶尹下民贱隶有

怀诚抱志拥囗衡闾失理负谤未闻朝听者皆听躬

自申奏小大以闻朕因听政之日亲对览焉

明帝泰始二年下诏求言

按宋书明帝本纪泰始二年十一月壬辰诏曰矢机

询政立教之攸本举贤聘逸弘化之所基故负鼎进

策殷代以康释钓作辅周祚斯乂朕甫承大业训道

未敷虽侧席忠规囗梦岩筑而良图莫荐奇士弗闻

永鉴通古无忘宵寐今藩隅克晏敷化维始屡怀存

治实望箴阙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

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

南齐

高帝建元三年诏求谠言

按南齐书高帝本纪建元三年春正月壬戌朔诏王

公卿士荐谠言

武帝永明元年下诏求言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永明元年春正月壬子诏内外

群僚各举朕违肆心规谏

囗林王隆昌元年春正月诏百僚极陈得失

按南齐书囗林王本纪云云

明帝建武二年下诏求言

按南齐书明帝本纪建武二年春正月辛未诏王公

卿士内外群僚各举朕违肆心极谏

东昏侯永元三年春正月辛亥诏天下百官陈谠言

按南齐书东昏侯本纪云云

武帝天监元年下诏求言

按梁书武帝本纪天监元年夏四月癸酉诏曰商俗

甫移遗风尚炽下不上达由来远矣升中驭索增其

凛然可于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若肉食莫

言山阿欲有横议投谤木函若从我江汉功在可策

犀兕徒弊龙蛇方县次身才高妙摈压莫通怀傅吕

之术抱屈贾之叹其理有皦然受困包匦夫大政侵

小豪门陵贱四民已穷九重莫达若欲自申囗可投

肺石函

天监六年诏士民陈言可采者大小以闻

按梁书武帝本纪六年春正月辛酉朔诏曰径寸之

宝或隐沙泥以人废言君子斯戒朕听朝晏罢思阐

政术虽百辟卿士有怀必闻而蓄响边遐未臻魏阙

或屈以贫陋或间以山川顿足延首无因奏达岂所

以沈浮靡漏远迩兼得者乎四方士民若有欲陈言

刑政益国利民沦碍幽远不能自通者可各诠条布

怀于刺史二千石有可申采大小以闻

天监九年诏群臣集议各陈损益

按梁书武帝本纪九年五月己亥诏曰朕达听思治

无忘日昃而百司群务其途不一随时适用各有攸

宜若非总会众言无以备兹亲览自今台阁省府州

郡镇戍应有职僚之所时共集议各陈损益具以奏

天监十年下诏求言

按梁书武帝本纪十年秋七月丙辰诏曰昔公卿面

陈载在前史令仆陛奏列代明文所以厘彼庶绩成

兹群务晋氏陵替虚诞为风自此相因其失弥远遂

使武帐空劳无汲公之奏丹墀徒辟阙郑生之履三

槐八座应有务之百官宜有所论可入陈启庶藉周

爰少匡寡薄

大同二年下诏求言

按梁书武帝本纪大同二年三月庚申诏曰政在养

民德存被物上令如风民应如草朕以寡德运属时

来拨乱反正倏焉三纪不能使重门不闭守在海外

疆埸多阻车书未一民疲转输士劳边防彻田为粮

未得顿止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

聪阙飞耳之听州辍刺举郡忘共治致使失理负谤

无由闻达侮文弄法因事生奸胏石空陈悬钟徒设

书不云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实赖贤佐匡其不及

凡厥在朝各献谠言政治不便于民者可悉陈之若

在四远刺史二千石长吏并以奏闻细民有言事者

咸为申达朕将亲览以纾其过文武在位举尔所知

公侯将相随才擢用拾遗补阙勿有所隐先是尚书

右丞江子四上封事极言政治得失五月癸卯诏曰

古人有言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朕所锺过不能自觉

江子四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

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

大同五年诏言政事得失

按梁书武帝本纪五年三月己未诏曰朕四聪既阙

五识多蔽画可外牒或致纰缪凡是政事不便于民

者州郡县即时皆言勿得欺隐如使怨讼当境任失

而今而后以为永准

大同六年下诏求言

按梁书武帝本纪六年八月辛未诏曰经国有体必

询诸朝所以尚书置令仆丞郎旦旦上朝以议时事

前共筹怀然后奏闻顷者不尔每有疑事倚立求决

古人有云主非尧舜何得发言便是是故放勋之圣

犹咨四岳重华之睿亦待多士岂朕寡德所能独断

自今尚书中有疑事前于朝堂参议然后启闻不得

习常其军机要切前须谘审自依旧典

大同十一年下诏求言

按梁书武帝本纪十一年春三月庚辰诏曰皇王在

昔泽风未远故端居元扈拱默岩廊自大道既沦浇

波斯逝动竞日滋情伪弥作朕负扆君临百年将半

宵漏未分躬劳政事白日西浮不遑囗饭退居犹于

布素含咀匪过藜藿宁以万乘为贵四海为富唯欲

亿兆康宁下民安乂虽复三思行事而百虑多失凡

远近分置内外条流四方所立屯传邸冶市埭桁渡

津税田园新旧守宰游军戍逻有不便于民者尚书

州郡各速条上当随言除省以舒民患

宣帝太建四年下诏求言

按陈书宣帝本纪太建四年九月辛亥诏曰举善从

谏在上之明规进贤谒言为臣之令范朕以寡德嗣

守宝图虽世袭隆平治非宁一辨方分职旰食早衣

傍阙争臣下无贡士何其阙尔鲜能抗直岂余独运

匪荐谠言置鼓公车罕论得失施石象魏莫陈可否

朱云摧槛良所不逢禽息触楹又为难值至如衣褐

以见担簦以游或耆艾绝伦或妙年异等干时而不

偶左右莫之誉黑貂改弊黄金且殚终身滞淹可为

太息又贵为百辟贱有十品工拙并骛劝沮莫分街

谣徒拥廷议斯阙实朕之弗明而时无献替永言至

治何乃爽欤外可通示文武凡厥在位风化乖殊朝

政纰蠹正色直辞有犯无隐

太建十四年正月后主即位三月下诏求言

按陈书后主本纪太建十四年正月丁巳即皇帝位

三月癸亥诏曰昔睿后宰民哲王御虽德称汪濊

明能普烛犹复纡己乞言降情访道高咨岳牧下听

舆台故能政若神明事无悔吝朕纂承丕绪思隆大

业常惧九重已邃四聪未广欲听昌言不疲痹足若

逢廷折无惮批鳞而口柔之辞傥闻于在位腹诽之

意或隐于具寮非所以弘理至公缉熙帝载者也内

外卿士文武众司若有智周政术心练治体救民俗

之疾苦辩禁网之囗密者各进忠谠无所隐讳朕将

虚己听受择善而行庶深鉴物情匡我王度

后主至德四年下诏求言

按陈书后主本纪至德四年春正月甲寅诏曰尧施

谏鼓禹拜昌言求之异等久着前徽举以淹滞复闻

昔典斯乃治道之深规帝王之切务朕以寡昧丕承

鸿绪未明虚己日旰兴怀万机多紊四聪弗达思闻

蹇谔采其谋计王公已下各荐所知旁询管库爰及

舆皂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亲加听览伫于启沃

北魏

明元帝泰常三年以星变诏求直言

按魏书明元帝本纪不载 按崔浩传泰常三年彗

星出天津入太微经北斗络紫微犯天棓八十余日

至汉而灭太宗召诸儒术土问之曰今天下未一四

方岳峙灾咎之应将在何国朕甚畏之尽倩以言勿

有所隐

孝文帝延兴元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延兴元年九月壬戌诏在位及

民庶直言极谏有利民益治损政伤化悉心以闻

承明元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承明元年八月甲子诏曰朕猥

承前绪纂戎洪烈思隆先志缉熙政道群公卿士其

各勉厥心匡朕不逮诸有便民利国者具状以闻十

月己未诏曰朕缵承皇极照临万方思阐遐风光被

兆庶使朝有不讳之音野无自蔽之响畴咨帝载询

及刍荛自今已后群官卿士下及吏民各听上书直

言极谏勿有所隐诸有便宜益治利民可以正风俗

者有司以闻朕将亲览与三事大夫论其可否裁而

用之

太和三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太和三年八月壬申诏群臣直

言尽规靡有所隐

太和七年下诏求言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七年九月壬寅诏曰朕承祖宗

夙夜惟惧然听政之际犹虑未周至于按文审狱思

闻己过自今群臣奏事当献可替否无或面从使朕

之过彰于远近

太和八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八年八月甲辰诏曰帝业至重

非广询无以致治王务至繁非博采无以兴功先王

知其如此故虚己以求过明恕以思咎是以谏鼓置

于尧世谤木立于舜庭用能耳目四达庶类咸熙朕

承累圣之洪基属千载之昌运每布遐风景行前式

承明之初班下内外听人各尽规以补其阙中旨虽

宣允称者少故变时法远遵古典班制俸禄改更刑

书宽猛未允人或异议思言者莫由申情求谏者无

因自达故令上明不周下情壅塞今制百辟卿士工

商吏民各上便宜利民益治损化伤政直言极谏勿

有所隐务令辞无烦华理从简实朕将亲览以知世

事之要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

太和九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九年二月乙巳诏曰昔之哲王

莫不博采下情勤求箴谏建设旌鼓询纳刍荛朕班

禄删刑虑不周允虚怀谠直思显洪猷百司卿士及

工商吏民其各上书极谏靡有所隐

太和十一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十一年六月癸未诏曰春旱至

今野无青草上天致谴实繇匪德百姓无辜将罹饥

馑寤寐思求罔知所益公卿内外股肱之臣谋猷所

寄其极言无隐以救民瘼

宣武帝正始三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正始三年二月丙辰诏曰昔虞

戒面从昌言屡进周任谏辅王阙必箴朕仰缵鸿基

伏膺宝历思康庶绩一日万几是以侧望忠言虚求

谠直而良策弗进规画无闻岂所谓囗谐元首匡救

不逮者乎可诏王公已下其有嘉谋深图直言忠谏

利国便民矫时厉俗者咸令指事陈奏无或依违

孝明帝神龟二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神龟二年二月丁丑诏求直言

诸上书者听密封通奏

孝昌二年诏直言时政得失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孝昌二年六月戊子诏曰自运

属艰棘历载于兹烽驿交驰旌鼓不息祖宗盛业危

若缀旒社稷洪基殆将沦坠朕威德不能遐被经略

无以远及俾令苍生罹此涂炭何以苟安黄屋无愧

黔黎今便避居正殿蔬囗素服当亲自招募收集忠

勇其有直言正谏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

集华林东门人别引见共论得失班告内外咸使闻

孝庄帝建义元年诏求直言

按魏书孝庄帝本纪建义元年六月帝以寇难未夷

避正殿责躬撤膳又班募格收集忠勇其有直言正

谏之士敢决徇义之夫陈国家利害之谋赴君亲危

难之节者集华林园面论事

北齐

文宣帝天保元年诏求直言

按北齐书文宣帝本纪天保元年八月诏曰有能直

言极谏不避罪辜謇謇若朱云谔谔若周舍开朕意

沃朕心囗予一人利兼百姓者必当宠以荣禄待以

不次

孝昭帝皇建元年八月乙酉诏謇正之士听进见陈

按北齐书孝昭帝本纪云云

北周

明帝武成元年诏公卿大夫谠言极谏

按周书明帝本纪武成元年六月戊子大雨霖诏曰

昔唐咨四岳殷告六眚睹灾兴惧咸置时雍朕抚运

膺图作民父母弗敢怠荒以求民瘼而霖雨作沴害

麦伤苗隤屋漂垣洎于囗垫谅朕不德苍生何咎刑

政所失罔识厥由公卿大夫士爰及牧守黎庶等今

宜各上封事谠言极论罔有所讳朕将览察以答天

武帝保定三年四月壬戌诏百官及民庶上封事极

言得失

按周书武帝本纪云云

建德元年夏四月丙戌诏百官军民上封事极言得

按周书武帝本纪云云

文帝开皇九年下诏求言

按隋书文帝本纪开皇九年夏四月壬戌诏曰朕君

临区宇于兹九载开直言之路披不讳之心形于颜

色劳于兴寝自顷逞艺论功昌言乃众推诚切谏其

事甚囗公卿士庶非所望也各启至诚匡兹不逮见

善必进有才必举无或噤嘿退有后言颁告天下咸

悉此意

开皇十一年五月癸卯诏百官悉诣朝堂上封事

按隋书文帝本纪云云

炀帝大业元年诏庶民诣朝堂直言时政阙失

按隋书炀帝本纪大业元年三月戊申诏曰听采舆

颂谋及庶民故能审政刑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欲

使幽枉必达彝伦有章而牧宰任称朝委苟为侥幸

以求考课虚立殿最不存治实纲纪于是弗理冤屈

所以莫申关河重阻无由自达朕故建立东京躬亲

存问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眷求谠言徒繁词翰

而乡校之内阙尔无闻恇然夕惕用忘兴寝其民下

有知州县官人政治苛刻侵害百姓背公徇私不便

于民者宜听诣朝堂封奏庶乎四聪以达天下无冤

同类推荐
  • 慈悲水忏法

    慈悲水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皇极典创守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创守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局方发挥

    局方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拙轩词话

    拙轩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弟子死复生经

    弟子死复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位面之子

    位面之子

    时如逝水,神成了传说,鬼的谣言,人们一直以来半信半疑,凡人,百岁时光匆匆而逝,长生的执念恒古长存。杨笑天坚信,只要有鬼就会有神,有神就有长生的办法,寻神成了杨笑天的终生爱好。公元九十九亿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夏,在一座名为贵阳的中小型城市,有一座名为国贸大厦的大楼,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透着诡异。凡是前去探索的探险家或是好奇者都神秘失踪,一时人心惶惶盛夏之夜,寻神好奇心促使杨笑天一人独往国贸大厦,最终开启寻神之旅帝陨时代,位面入侵,诸神灭绝,凡人如猪被异域圈养,命不如狗,位面之子携百世记忆,习传统修神发决,悟新型修魂。拳灭四海,剑指长天,血染大地,誓为诸神复仇,是命运还是被人刻意安排?
  • cryorsmile—守望者

    cryorsmile—守望者

    哭泣,还是微笑?这,不是看着陨石浩劫降临,要灭绝恐龙霸主的守望者,所左右的!相继,人类成为智慧的霸主,浩劫再临;守望者不甘只是孤独看着,寂寞一人永恒存在,以天地灵种谋划,欲求跳脱。然,他的出现,对于他的选择,守望者得到了希冀的爱,却不可力抗天灾,陷入了毁灭!最终,不惜一切的守望者,求得唯一机会与他,陷入了黑暗,等待着‘破镜重圆’之日!
  • 玲珑缘劫

    玲珑缘劫

    玲珑与慕野,这两个前世因错过而不能在一起的人,一次车祸后,穿越到大臻王朝。在那个陌生的时空里,她是最尊贵的定国公主,而他只是她王府里的第一谋士,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和常人难以企及的野心。她心心念念的,是想陪伴在他身边,犹如守着自己前世的爱人,而他心中,却有山河天下,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他的计划......她的真爱,是否能唤起他遥远的记忆,而她在他眼中,是否只是夺江山定天下的一枚棋子?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天下武宗

    天下武宗

    一粒微尘可填沧海,一口铁剑可断天柱。无上天逍遥尊者受人戕害,不惜自爆与敌同亡,重生到青云天成为一个诸侯的儿子,胸怀奇珠,且看其如何掌轮回,转生死,破开那不解的万古之谜……书剑无痕逍遥生,文武双绝洛云定。覆雨翻云谈笑间,尔虞我诈谁独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世间太乱了,非吾洛家军,不可肃清寰宇!
  • TFB王俊凯:今生只为他回眸

    TFB王俊凯:今生只为他回眸

    本来只想完成任务没想到误打误撞爱上了他?!明明没有一丝情感,却为他哭,为他笑,为他生气,为他兴奋?!本来可以做回天使却为了他放弃?我那么爱你你呢?王俊凯你爱过我吗?星空下的拥抱摩天轮下的承诺薰衣草园的告白你,忘了吗?
  • 全能玄师:逆天三小姐

    全能玄师:逆天三小姐

    (全文免费阅读)她,本是暗杀组织的顶级杀手,却不料被人背叛。意外穿越到冰家废材三小姐身上,召唤,炼丹,炼器,凝阵,魔兽大军,她想要就有。说她是废材,她偏要做天才。当废材不再是废材,当她成为她们仰望的地步时。看看他们还敢不敢说她是废物。看废材小姐如何逆天!!!魔兽,仙兽级别以下的不要!丹药,五品以下的不吃!武器,天品以下的不用!不用的统统卖掉!大把大把的赚钱!!!他落云天,本是她师父,但此生却只爱她一人,甘愿为她付出一切,即使是生命。他暗夜寒奚,和她的一次偶遇,她将他的兴趣勾起,不知何时深深爱上了她,宠她入骨,不想让她受到半分伤害。到底谁才是她的真爱?强者之路又会发生什么?敬请期待!
  • 余生待嫁红妆

    余生待嫁红妆

    余生情卿迷妻.生生世世唯惜.待残生去延期.嫁夫情生吾妻.红妆落地抱起.妆去亿人俏丽.余生待嫁红妆.
  • 小城春暖:错缝花开

    小城春暖:错缝花开

    改编自作者真实经历,灵感自谢春花唱的《无终》一袭清风,一盏思念,没有大城市夜晚的灯火阑珊,只有着小城镇午夜摇曳的火花,就像凌晨独自一人踏着漆黑的步伐,听不到耳畔凛冽的呼啸,却抹不掉心底最后的绝望......仅仅15岁的年华,母亲不在了,父亲也另寻新欢,战战兢兢的可笑模样每天都在她的生活上演,于是在胆怯与放肆中,她选择了后者。十年后,又是一个夏天,她看着碧绿中掺杂的一抹洁白,浅浅的笑了笑,栀子花....又开了呢...
  • 房中人

    房中人

    她江允楠,以农村第一考上了高中,走出了农村,但外面真如她所想那样吗。。。她许文雯,家庭不合,她想逃离这个家,考上高中,但又是真如此吗。。。还有肖志与张慎之,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他们的相遇结局又将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