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300000044

第44章

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第四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五译三译阙本)

上二经十三卷同帙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大集别品)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拾遗编入单本) 大哀经八卷(或云如来大哀经或六卷或七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大集经初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异译(出第一卷初至第五卷半)

上二经十卷同帙 宝女所问经三卷(亦云宝女问慧经或四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大集经宝女品异译(出第五卷半后至第七卷半前) 无言童子经二卷(或云无言菩萨经或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大集经无言品异译(出第十七卷半至十八卷过半) 自在王菩萨经二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于逍遥园译(第一译) 奋迅王问经二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等译(出序记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奋迅王经序记云魏兴和四年岁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甲午之日启夹创笔沙门昙林瞿昙流支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凡有一万八千三百四十一字诸录皆云菩提留支译者误也今依序记为正又上二经内典录云抄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异译者不然寻其文理悬绝不同但可为大集别分耳或可此之二经非大集分但以上代群录皆云异译抄陀罗尼自在王品勘检虽则不同且记于大集之末)

上四经九卷同帙 宝星陀罗尼经十卷(或八卷一帙)

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出内典录单本)

右一经内典录云。是大集经别分(谨检前大集经中宝幢分佛于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重说此宝星陀罗尼经故宝幢分初云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告大众言我昔初得菩提已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城中有二智人一名优波提舍二名拘律陀等次第至末文意并同此经可为重说不可为重译也又旧录中有宝髻菩萨所问经是宝髻品异译今编入宝积在第四十七会既入彼中此不重载又有虚空藏经八卷检无异本即是虚空藏品抄出别行又有虚空藏问持经得几福经云是虚空藏品别文抄出既是别生除之不录又内典录及大周录中更有大集经八卷寻其文句即是合部大集经第六帙也初之两卷名十方菩萨品此品乃是明度五十校计经不知何故编入此中后之六卷乃是无尽意经既是繁重亦除不录)

华严部(华严本部及眷属经皆纂于此)总二十六部一百八十七卷一十八帙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或五十卷六帙)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等译(大本初译)

右此经总七处八会。合三十四品。会列如左 第一寂灭道场会(合二品三卷) 第二普光法堂会(合六品四卷) 第三忉利天宫会(合六品三卷) 第四夜摩天宫会(合四品二卷) 第五兜率天宫会(合三品十卷) 第六他化天宫会(合十一品十三卷新经开为二会) 第七普光法堂重会(一品六卷) 第八给孤独园会(一品一十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八帙)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等译(新编入录大本再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新译经总七处九会。合三十九品。会列如左 第一会菩提场中说(合六品十一卷) 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合六品四卷) 第三会忉利天宫说(合六品三卷) 第四会夜摩天宫说(合四品三卷) 第五会兜率天宫说(合三品十二卷) 第六会他化自在天宫说(一品六卷)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合十一品十三卷) 第八(重会)普光明殿说(一品七卷) 第九会给孤独园说(一品二十一卷) 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单本)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一卷(失译今附秦录第译)

右一经。大周录云。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译(出长房录今按长房等录留支所译无此经名今为失译附于秦录又云与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及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同本异译者误也今寻文理义旨全殊名虽似同所诠乃异求其旨趣乃与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等同本异译故移编此)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新旧四译一译本阙)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三纸)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大周录第一译)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一卷(亦名金刚鬘菩萨加行品)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大周录单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新编入录单本)

上八经十三卷同帙 大方广普贤菩萨所说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单本)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四译)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第五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五译三译阙本此菩萨十地经大周录云是华严十住品异译者谬也寻阅文句义旨悬殊但可为华严眷属耳)

右信力入印法门等十一经。并与华严分有相似。是眷属摄而非正部。以其三种世间严事劣故 兜沙经一卷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右一经是华严经如来名号品异译(旧经在第五卷新经在第十二比于大本此经稍略) 菩萨本业经一卷(亦直云本业经亦名净行品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或无诸字)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

右二经是华严净行品异译(旧经在第六卷新经在第十四其支谦译者兼十住品略无偈大周入藏录中更有菩萨本业经一卷亦是异译净行品寻本不获故阙之耳) 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亦直云菩萨十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出法上经录拾遗编入) 菩萨十住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只多蜜译

右二经是华严菩萨十住品异译(旧经在第九卷新经在第十六卷略无偈) 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或十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上九经十三卷同帙 十住经四卷(或五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共佛陀耶舍译

右二经是华严十地品异译(旧经从第二十五卷至第二十九新经从第三十四卷至第三十九天亲菩萨造十地释论一十二卷)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一名普贤菩萨定意或三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新华严十定品异译(从第四十卷至第四十三旧华严经无十定品此等目所问经周录为单本今勘为重译)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右一经是华严寿量品异译(旧经在第三十一卷新经在第四十五) 如来兴显经四卷(一名兴显如幻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旧华严宝王如来性起品及十忍品异译(从第三十五卷半至第三十七卷尽其十忍品在第三十卷此略无偈不知何故前后差异)新经名如来出现品(从第五十卷至第五十二其十忍品在第四十四旧录中又有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即是旧经性起品抄出别行其文不异但取第二会初缘起标于经首加证信序既非别翻故不重载)

上四经十一卷同帙 度世品经六卷(或五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华严离世间品异译(旧经从三十八卷至第四十四新经从第五十三卷至第五十九) 罗摩伽经三卷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出内典录

右一经是华严入法界品异译(此罗摩伽经比于本品文阙不足于其中间译出少分旧经从第五十一卷无上胜长者至第五十三卷初妙德救护众生夜天所其文即尽新经从第六十七卷半至第七十卷初) 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或无续字)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

右一经续旧华严经入法界品(或有经本续入大部之中在第五十七卷)

上三经十卷同帙(从兜沙下一十三经并是大部之中别品异译)

涅槃部(及支派经并纂于此)总六部五十八卷六帙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第五单重合译)

(其涅槃经宋文帝代元嘉年中达于建业时有豫州沙门范慧严清河沙门崔慧观陈郡处士谢灵运等以谶前经品数疏简乃依旧泥洹经加之品目文有过质颇亦改治结为三十六卷行于江左比于前经时有小异有论一卷略释大经又论一卷释本有今无一偈) 大般涅槃经后译茶毗分二卷(亦云阇维分亦云后分)

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跋陀罗共唐国沙门会宁于彼国共译(出大周录单本)

右一经。是前大般涅槃经之余。憍陈如品之末。兼说灭度已后焚烧等事(义净三藏求法传云益府成都沙门会宁麟德年中往游天竺到南海诃凌国遂与彼国三藏沙门若那跋陀罗唐云智贤于阿笈摩经抄出如来涅槃焚烧之事非大乘涅槃经也遗使寄来方之天竺今寻此经与长阿含初分游行经少分相似而不全同经中复言法身常存常乐我净佛菩萨境界非二乘所知与大涅槃义理相涉经初复题陈如品末文势相接且编于此后诸博识详而定之) 大般泥洹经六卷(或十卷)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共觉贤译(第四译)

右一经是大般涅槃经之前分尽大众问品同本异译(兼茶毗分前后七译四译阙本)

上二经八卷同帙 方等般泥洹经二卷(亦名大般泥洹经或三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或直名四童子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按群录中又有哀泣经二卷或三卷云与方等泥洹同本异译亦不述其翻译所由寻其文句即是方等泥洹更无有异其方等泥洹初品名为哀泣但取此品题目以作经名比于方等泥洹仍阙三品余并无别既是繁重删之不录也) 大悲经五卷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共法智译(单本)

上三经十卷同帙(方等泥洹等三经涅槃支派)

五大部外诸重译经

二百七十三部五百五十八卷五十一帙 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戏)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第四译) 普曜经八卷(一名方等本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四译二阙)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大庄严经周录编为单译或有以普曜经在小乘藏者二俱误也)

上二经二十卷二帙 法华三昧经一卷(法华支派)

宋凉州沙门释智严译(单本) 无量义经一卷(法华前说)

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是异出法华宝塔天授二品各少分)

僧祐录云安公录中失译经(今附西晋录拾遗编入) 妙法莲华经八卷(二十八品或七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五译)

上四经十一卷同帙(此妙法莲华经第五卷初提婆达多品萧齐武帝时外国三藏达摩菩提共杨都僧正沙门法献于瓦官寺译其经梵本是法献于于阗将来其第八卷初普门品中重诵偈周武帝时北天竺三藏阇那崛多于益州龙渊寺译秦本并阙后续编入又第八卷中药王菩萨等咒六首大唐三藏玄奘重译在音义中此不别出) 正法华经十卷(或云方等正法华或七卷一帙)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三译) 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或八卷)

隋天竺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师添品(出经前序及内典录)

右三经同本异译(其添品序略云正法护翻妙法什译检验二本文皆有阙护所阙者普门品偈也什所阙者药草喻品之半富楼那及法师等二品之初提婆达多品普门品偈也什移嘱累在药王之前二本陀罗尼并置普门之后其间异同言不能极窃见提婆达多品及普门品偈先贤续出补阙流行余景仰遗风宪章成范大隋仁寿元年辛酉之岁因普曜寺沙门上行所请遂共崛多笈多二法师于大兴善寺重勘天竺多罗叶本富楼那及法师等二品之初斯本犹阙药草喻品更益其半提婆达多通入塔品陀罗尼次神力之后嘱累还结其终字句差殊颇亦改正傥有披寻幸勿疑惑兼此添品总成六译三在三阙)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一名不可思议解脱或直云维摩诘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六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维摩诘经二卷(或三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二译) 说无垢称经六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七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前后七译四译阙本)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一名维摩诘子问经亦名善思童子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名维摩儿经)

梁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第三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善思童子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第四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嘴强争霸

    嘴强争霸

    作为一个穿越且重生的人,李小明没有得到那些如天选之人一般的待遇,反而是重生到了一个傻子身上,而在这个要靠说话的世界,这样的李小明无疑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但是上天既然赋予了他第二次生命,那么必定会让他绽放出不一样的颜色。
  • 武炼七星

    武炼七星

    古星大陆,强者为尊,强大的修炼者能够御空飞行,遨游天外,翻手是云,覆手是雨,排山倒海,无所不能。阴谷出生的楚天圣,携七星魂灯开始了修炼之路。七星大法,高等星辰之力,霸绝天下的气势。且看楚天圣如何在各大天才中一飞冲天,踏破虚空,炼就至高霸主。
  • 医道修罗

    医道修罗

    少年英才,医鬼之徒,掌握逆天医术,不死针灸,六道轮回,挑战华夏群雄!
  • 女阁

    女阁

    3年前的今日,3年后的今日。去也匆匆,回也匆匆。奇异的邂逅,难以捉摸的涟漪。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愿用一生风华与你携手共谱年华。**********[长版]**********3年前的今日,3年后的今日。站在古老街头,顾云丽手里还拿着咖啡。老天,你也太过分了吧,让我穿来穿去有意思吗?一道响雷……好歹让我明天领了艾美奖服装设计奖再弄我回来啊……倾盆大雨,这是让我清醒接受吗?你才疯,你全家疯。貌似闯祸了……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位上计。人家刚回来容易吗,为何偏偏栽在一个无耻小气记仇的帅男手上。占我地,本想讨债熟知变还债,天呐,给道雷劈我回去吧……
  • 名草有啊夏

    名草有啊夏

    此处不腐勿进!他只是个神医,住在离山上的神医,为何还会牵扯出一大串事情!早知道他很忙啊!“无处!你妹啊,你后院的药真受不起我的高服务,浇浇水就挂了!真是傲娇!”(傲娇…有你一天浇十几次的嘛?还有,傲娇的是你好吗!)“无处你说要我还是要他!”(要你要你,只操你一个!)“原来你想的只有那个叫啊夏的人,而不是我!我真是一厢情愿啊!”(听我解释!)这小说有点虐虐,但大多数都属于治愈类,别介意。
  • 鬼书奇谈

    鬼书奇谈

    两个大学生为何昏迷在工地?盗墓贼为何惨死家中?红衣女子为何消失不见?价值百万的宝物为何不翼而飞?已死之人再次杀人,是诈尸还是复活?午夜电话铃声响起,究竟是人是鬼?数百只小狗意撞棺而死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关注每天都不断更的《鬼书奇谈》让我们走进一个荒诞诡异的世界。
  • 请你牵紧我的手

    请你牵紧我的手

    简沐低头刷着手机等电梯。“我送你。”“谢谢,但不用麻烦秦总。”“我的人,不麻烦。”“哦,对不起,大家都叫我信威的简经理,并不是风杰的简经理。放心,自作多情的事情,我想,一辈子做一次就足够了。秦总认为呢?”电梯刚好来到,简沐轻盈的身姿一闪,还没等他进入便徐徐而下。程亮的电梯门映着这个高大清冷的男人,眉宇间是不容察觉的隐忍。
  • 那年以后

    那年以后

    她,沐子,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平凡女孩!父母常年忙于工作,甚少与她在一起。他,程羽飞,180cm的一个帅气小伙子,然却生活在一个父母关系不太和谐的家庭。看他们是如何成长,如何和家人相处,如何相遇,如何一起发生种种的吧!
  • 仕妻

    仕妻

    为妻难,为官妻更难。一要相夫教子侍公婆,二要官场女眷宴相请。三要守得女诫内训女论语,不得无才无德无肚量。清荷重生一十三,前有同魂待嫁渣夫婿,后有同身家中无斗米;不仅立志为官妻,却还肖想要将渣男虐到底。难,难,难。
  • 回味生活

    回味生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到清明节都会情不自禁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印象中家乡山西祭祖扫墓的日子比较隆重的就属“清明节”、“中元节”、“十念日(十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