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7600000002

第2章

一、麻黄汤麻黄(六钱) 桂枝(四钱) 甘草(二钱) 杏仁(七枚)上作二帖,水二钟,煎八分取汁。麻黄性热,惟冬及春,兼病患素虚寒者乃用正方,夏至之后服之必发斑黄,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桂枝加减月令同。

二、桂枝汤桂枝 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一钱半)上作一帖,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取微汗。倍加芍药名桂枝芍药汤;加大黄名桂枝大黄汤。《金匮方》曰:太阳病自汗而小便数者,不可与桂枝汤。

三、桂枝葛根汤桂枝 芍药 甘草(各二钱半) 生姜(四钱) 大枣(二枚) 葛根(五钱二分)上作二服,水煎,取微汗。

四、葛根汤葛根(一两四钱) 麻黄(三钱) 生姜(三钱) 桂枝 甘草 芍药(各二钱) 枣(一枚)上作二帖,水煎服。衣覆取汗为度。

五、升麻葛根汤升麻 干葛 芍药 甘草(各三钱)上作二服,水煎。若大段寒即热服;若热即温服,身凉为度。

六、大青龙汤麻黄 石膏(各四钱半) 桂枝(一钱半) 甘草(同上) 杏仁(三枚)上作二帖,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取微汗,不可太过,恐亡阳。以温粉扑之。

七、小青龙汤半夏(六分) 北五味(一钱二分) 麻黄 芍药 细辛 甘草 干姜 桂枝(各一钱八分)上作二帖,生姜四片,水煎。诸方皆不用生姜。

八、大柴胡汤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半) 大黄(七钱) 芍药(钱半) 半夏(一钱) 枳实(二钱)上作一帖,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合大承气汤。

九、小柴胡汤柴胡(八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三钱) 半夏(二钱半)上五钱,生姜五片,枣一枚,煎,温服。

一法本方合凉膈、天水。一法本方合凉膈散。一法本方合解毒汤。一法本方去枣子加牡蛎。一法本方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一法本方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

十、大承气汤大黄 芒硝(各二钱) 浓朴(四钱) 枳实(三枚)上作一帖,水二钟,先煎浓朴、枳实,次下大黄,煎取八分,去滓,入硝,煎一、二沸,放温服。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钱匕。

十一、调胃承气汤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甘草(一钱半)上作一帖,水二钟煎,温服。

十二、小承气汤大黄(三钱) 浓朴(一钱半) 枳实(一钱)上作一帖,水二钟煎,温服。

十三、三一承气汤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半) 浓朴(钱半) 枳实(一钱) 甘草(二钱)上作一帖,水煎,温服。一法本方减硝加贯众、紫河车,入金银煎,名银煎散。一法本方加当归、姜、枣,名当归承气汤。

十四、桃仁承气汤桃仁(去皮尖十枚) 芒硝(钱半) 大黄(二钱) 桂 甘草(各一钱半)上作一帖,水煎,空心服。

十五、犀角地黄汤犀角 白芍药 牡丹皮(各五分) 生地黄(四钱)上作一帖,水煎。有热加黄芩一钱。发狂血证加大黄(本方无大黄血证内有)。

十六、大陷胸汤大黄(二钱) 芒硝(二钱半) 甘遂(一分,些小便是)上作一帖,水煎,温服。未快再服,势恶不利,以意加之。

十七、大陷胸丸大黄(半两) 芒硝(二钱半) 葶苈(三钱炒另研) 杏仁(十二枚炒)上大黄末,下葶苈杵罗,研杏仁、芒硝如泥,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入甘遂末三字、白蜜半匙,水一钟,煎至半钟,温服。当一宿,未利再服。

十八、小陷胸汤半夏(四钱) 黄连(二钱) 栝蒌实(一枚四分用之二)上作一帖,水煎,温服。未利再服,微利黄涎即愈。一法本方合小柴胡汤。

十九、抵当汤水蛭(炒) 虻虫(各七个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黄(二钱半)上作二帖,水煎,再服。

二十、抵当丸水蛭(炒) 虻虫(各七个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黄(二钱半)上细末,炼蜜作二丸,用水二钟,煎一丸,至六分,温服。 时血未下再服。

二十一、黄连解毒汤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每服五钱,水煎,温服。本方合大承气汤。一法本方加枳壳。本方合三一承气汤。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钱匕。本方合调胃承气汤。一法本方合凉膈、天水散。

二十二、白虎汤(《金匮方》云:太阳病,无汗而渴者,不可服。)知母(一两半) 甘草(一两) 粳米(一合) 石膏(四两)上五钱,水煎,温服。一法本方加苍术。一法本方加人参、苍术。一法本方加半夏、橘皮。一法本方加半夏、桔梗。一法本方合解毒汤。一法本方加人参、白术。一法本方合凉膈散。一法本方加麻黄根、浮麦。

二十三、凉膈散连翘(一两) 黄芩(半两) 栀子(半两) 甘草(半两) 朴硝(一分) 薄荷 大黄(各半两)上五钱,水煎,入蜜少许。一法本方合解毒汤。一法本方加滑石。一法本方加桔梗、枳壳。一法本方合天水散。一法本方加滑石调五苓散。

二十四、五苓散(《金匮方》云;阳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服。)猪苓 茯苓 白术(各五钱) 桂心(一分) 泽泻(一两)上或调或煎。一法本方加生姜汁调服。

二十五、淡渗汤(即五苓合益元是也)二十六、瓜蒂散瓜蒂(细锉炒) 赤小豆(等分) 又用茶少许上为末,豆豉半合、水一盏半,煮汁半盏,调下一钱匕,不吐加服。头痛加郁金;胁痛加蝎梢。

二十七、三圣散(见吐门)食前先食齑汁半盏,后调药服一半,用鹅翎探引吐出,如吐少,更以热齑汁投之。不已,用麝香煎汤服半盏,立止。

二十八、栀子汤大栀子(七枚) 豆豉(半合)上以水煎栀子至一盏半,入豆豉煮至半盏,温服。

二十九、栀子柏皮汤大栀子(十五枚) 黄柏(半两) 甘草(两钱半)上 咀,水二钟煎。

三十、栀子浓朴汤大栀子(七枚) 浓朴(半两) 枳实(二钱)上 咀,水煎。

三十一、十枣汤芫花 大戟 甘遂(等分)上为末,水一盏,枣十枚劈开煮汁半盏,调药末半钱匕;实者一钱匕。

三十二、茵陈汤茵陈(一两) 大黄(半两) 栀子(十枚)上五钱,水煎。本方合陷胸汤。本方合大承气汤(本方五分、陷胸汤三分、大承气二分)。本方合解毒汤。

三十三、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 黄连 黄芩(等分)上五钱,水煎。一法加生姜,甚良。

三十四、桂苓甘露饮(即五苓散加寒水石、石膏)上为末,或温汤、或新水、生姜汤调,或煎。一方不用猪苓。一方加甘草。一方有人参、藿香、木香、葛根、滑石、甘草共一十三味,一名桂苓白术散。

三十五、人参石膏汤人参(二钱半) 白术(半两) 知母(半两) 黄芩(三钱) 川芎(半两) 茯苓(半两)半夏(二钱) 山栀(三钱) 甘草(一两) 石膏(三两)上 咀,姜煎。

三十六、崔宣武人参石膏汤人参(二钱) 石膏(一两) 川芎(二两) 黄芩(二钱) 茯苓 防风(各三钱) 甘草(五钱)上五钱,水煎。

三十七、半夏橘皮汤半夏 陈皮 甘草 人参 茯苓 浓朴(各三钱半) 葛根(半两)上五钱,姜五片,水煎。

三十八、茯苓半夏汤茯苓 半夏 生姜(各一钱取汁,素问药证用水一大盏,煎至四分,绞汁,却下生姜汁服。)上,水煎。一方加黄芩、甘草、陈皮各一钱。

三十九、大橘皮汤陈皮 甘草(各一两) 人参(二两)上五钱,姜三片,水煎。

四十、赤茯苓汤陈皮 甘草(各一两) 人参(二两) 半夏 白术 川芎 赤茯苓(各半两)上五钱,姜五片,水煎。

四十一、槟榔散槟榔 枳壳(等分)上为末,三钱,黄连煎汤调下,或黄连解毒汤调下,或泻心汤调下。

四十二、白术散白术 茯苓 人参 藿香(各半两) 甘草 葛根(各一两) 木香(二钱半)上末,白汤调下二钱。热加滑石,或加生姜。

四十三、四逆汤甘草(一钱) 干姜(一分) 附子(中者半个)水煎,温服。

四十四、五味子汤五味子(半两) 麦门冬 人参 杏仁 陈皮(各二钱)上五钱,姜、枣煎。

四十五、不卧散川芎(一两半) 石膏(七钱半) 藜芦(半两) 甘草 人参 细辛(各二钱半)上为末,口噙水搐鼻,少时饮白汤半碗,汗出而解。一方无人参、细辛。

四十六、川芎汤川芎 本 苍术(等分)上为末,汤调三钱,须臾呕、汗便解。

四十七、柴胡饮子柴胡 人参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上锉五钱,姜五片,水煎。崔宣武加半夏、五味子、桔梗。

四十八、刘庭瑞方柴胡 甘草(各二两) 黄芩 当归 芍药(各一两) 人参 半夏 大黄(各半两)大劳热,五、七分以为度。

四十九、比金散荆芥 麻黄 白芷 细辛 何首乌 菊花 防风 石膏 川芎 薄荷 全蝎 草乌上为末,各等分。每服一钱,煎服,或茶、酒送下。

五十、调胃散水银 舶上硫黄上研至黑、服一钱,米饮下。重者二钱。

五十一、通神散(河间另有六神通解散,于此加麻黄发汗最佳。《和剂方》中葱白散,于此去黄芩、滑石,加川芎、白术、干葛,亦妙方也。)苍术 石膏(各四两) 甘草 黄芩(各二两) 滑石(六两)五十二、益元散(即天水散或名六一散)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上为末,水调或加蜜,或葱豉汤调。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五十三、通圣散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一两)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一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上锉五钱,姜五片,水煎。

五十四、双解散益元散 通圣散(各半两)上一两,姜、葱、豉,水煎。

五十五、黄连香薷饮香薷(一两) 浓朴(半两) 白扁豆(二钱半) 黄连(三钱)上锉,五钱,入酒少许,水煎,冷服。

五十六、治腰脚骨节痛不止用威灵仙煎酒,食前温服极妙。

五十七、无忧丸 治一切食积、气积、茶积、酒积、泻痢、气蛊、腹胀膨闷、肚腹疼痛。

黑牵牛(一斤取末十三两) 槟榔(好者二两) 猪牙皂角(二两) 三棱(二两) 莪术(二两各用好醋浸,湿纸裹煨香熟,取出切碎。)上同前药晒干为末,又用大皂角二两,煎汤打面糊为丸。每服二钱半,白汤送下,茶亦可,姜汤下。

五十八、太乙神针羌活 独活 黄连(各四两为末) 麝香(二钱) 乳香(二钱)上用三月三日艾(四月八日亦可),晒干打茸,入前药末和匀,用好白纸卷包前药如箸大。治风痹或在腿或在腰、在肱,灸七炷、二七炷、三七炷甚效。

五十九、治风虫牙疼方防风(去芦) 草乌(去尖) 细辛(去叶) 巴豆(去壳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擦牙痛处,涎出立止,切勿咽下。如食饮食,以盐汤灌漱,饮无碍。

六十、神效追虫取积感应丸槟榔(半斤) 樟柳根(半斤) 贯众(半斤) 大黄(半斤) 三棱(四两醋煮) 雷丸(四两醋煮) 莪术(二两醋煮) 使君子(四两取肉) 木香(二两) 芫花(一两) 苦楝根皮(八两) 黑牵牛(二斤半) 取头末,十两为衣皂角茵陈藿香自槟榔至牵牛为末外,用皂角等三味浓煎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重。

六十一、金刀如圣散茅山苍术(六两米泔浸一日一夜) 白芷(二两) 川乌(四两去皮脐生用) 防风(四两净生用) 细辛(三两去土净) 白术(二两五钱) 草乌(四两)本方用两头尖,无则以川芎四两 雄黄五两另研细末入药上件俱各生用,晒干为末用,一切金疮及多年恶疮,用自己小便洗过,贴药立效。破伤风紧急用好酒调药半钱或一钱服之。蛇伤,入枯白矾少许,调药敷之。蝎蜇伤,用吐服,盖之汗也;如汗不出再服,或涎出亦验,伤处敷药可。疯狗咬伤处,口噙水洗净,将药贴伤处。汤火烫伤者,以新汲水调药敷之。雷头风并干湿癣、麻痹,每服半钱,服之立效。

六十二、芦荟丸 小儿痞疾、疳痨、肚大腹胀、面黄肌瘦、脾胃不和、惊积、食积,并皆治之。

芦荟 麦 胡黄连(各一两) 黄连(五钱) 芜荑 肉豆蔻 木香 龙胆草(各四钱)川楝子(五十个取肉) 三棱 蓬术(各六钱) 槟榔(八钱) 使君子(六十个) 陈皮 青皮(各八钱)麝香(一钱半) 神曲(一两半) 干虾蟆(一枚)上为细末,薄荷、猪胆汁为丸粟米大。每服一钱,空心米汤下。

六十三、无价宝(一名壮阳丹)专治五劳七伤、四肢无力、脚腿沉困、骨节酸疼、面目无光、阳痿不起、下元虚冷、梦失精液。服至十夜,面目光滑,二十夜老转少年;一月后阳道撤消;四十夜增进饮食;至一百日,万病皆除,冬不寒、夏不热、须发不白。妇人服之,强阴暖子宫,阴阳有益,最有功效。

川楝子(二两) 牛膝(一两酒浸) 槟榔(一两) 菟丝子(一两另研酒浸) 蛇床子(一两) 干姜(五钱) 穿山甲(一大片酥炙) 莲肉(一两不去心) 乳香(三钱另研) 沉香(五钱另研) 白檀香(五钱另研) 鹿茸(一两炙) 巴戟(一两) 大茴香(一两) 仙灵脾(三钱) 破故纸(五钱) 凤眼草(三钱) 葫芦巴(五钱) 人参(一两) 泽泻(一两) 山药(一两) 五味子(一两) 熟地黄(二两) 麦门冬肉苁蓉 茯苓(以上各一两) 白芍药(五钱)上二十七味,除乳香、沉香、白檀香、菟丝子四味另研为细末,其余二十三味各捣烂为细末,同前四味炼蜜为剂,同捣一、二百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增至九十丸,好酒送下,以干物压之。

修合之日再加丁香一钱。

六十四、膏药方松脂(三斤) 麻油(半斤) 穿山甲 白芨(二味各少许做点药) 蓖麻(四十九粒研细)六十五、定子药白矾(一两火 同信一处) 信(五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辰砂(五分)面糊为定。

六十六、生肌散龙骨(火 ) 赤石脂(火 各半两) 乳香 没药 海螵蛸 轻粉 全蝎(洗焙干各一钱)血竭(二钱) 黄丹(一钱)上为末,待疮头落尽,此药填满在疮口上,以膏药贴之。一日甘草汤洗二次,膏药一、二日一换。

六十七、追风托里散甘草 黄 当归 芍药 白芷 防风 川芎 官桂 栝蒌仁 金银花 桔梗每服水酒共二钟,煎至一钟,空心服。

六十八、象牙丸象牙(五钱) 蜂房(三钱) 蝉蜕(三钱) 木香(三钱) 没药(一钱) 乳香(三钱)全蝎(一只) 僵蚕(三钱)先将黄蜡半斤化开,待黑色过却,将前药为细末,入蜡内搅匀,倾入水内,取出冷定为丸,如枣大。每服空心一丸,滚酒化开,连三日三服,待药从漏痕出,隔三日再一服,第五日再服一丸,后下定子药。

伤寒用药加减赋

万物之生也,人为最灵;四时有变兮,百疾兆生。欲辨阴阳之证,必明天地之情。稽寒温表里之疑,式明标本;施汗、下、补、吐之法,溥济群生。

始而毫毛,次传肤腠。恶风自汗,乃桂枝之证;喘热恶寒,则麻黄之候。阴阳俱虚而身必痒,各半同功(桂枝麻黄各半汤代);寒热共作而脉尚虚,二、一共凑(桂枝二越婢一汤)。

于是助以姜、枣,杂以豉、葱。便利、恶风者,干姜;心悸、腹痛者,建中。脉热极而烦者,入人参于白虎;脉烦盛而喘者,加杏子以青龙。结胸、下利而表解,朱雀取效;头眩肉 而水泄,玄武当功。

致使橘梗宽咽,甘草平悸。腹内胀满兮,浓朴、姜;心中懊 兮,栀子、豉。

小便不利,则投之以猪苓;膈间有痰,则吐之以瓜蒂。或乃热作而腹胁胀满;又若狂妄而潮热发悸。或里已入而表未除,或小便涩而大便秘。必明大、小柴胡,直叙前后承气。结胸多渴,祝侍者议任陷胸;谵语发狂,委将军(即大黄)功先调胃。

当知青龙、十枣兮,水分表、里;三黄、四逆兮,利有寒、温。下利者通脉,烦躁者茯苓(茯苓四逆汤)。脉绝用当归(当归四逆汤),亡血须人参(四逆加人参);汗出加附子(附子泻心汤),恶风入黄芩(黄芩泻心汤),胁下有水则生姜(生姜泻心汤),心中呕逆则人参(人参泻心汤)。上四者,总归于四逆;下四者,类同于泻心。温寒实而解结胸,美三白之功妙;生津液而逐水道,嘉五苓之用深。

唾血则黄 宜服,便脓则桃仁可加。黄胆,茵陈必先求之瓜蒂(先瓜蒂后茵陈);斑毒,紫雪当后用于升麻(先升麻后紫雪)。温湿之于桂、附、苍术可入;理中之内参姜,附子宜加。

此外若青龙与柴胡有加减之余议:身有余热者,桂枝须加;胁下硬满者大枣可去;多汗者附子加小柴胡;奔豚者桂枝加桂;喘者小青龙加杏仁;嗽者小柴胡加五味。瓜蒂治烦渴未除,茯苓医小便不利。内寒者茱萸,外肿者防己。生姜止呕,半夏疗哕。用枳壳兮,缘酒毒留胸;有黄柏兮,因衄血出鼻。或得人参以除烦,或取茯苓而愈悸。头痛如破,葱白连须;咳逆欲绝,干柿并蒂。下利则干姜,身痛则栀豉。岂二方之独用,亦众药之同推。妙哉!吾今精此四十余年,活人之功尝识。

同类推荐
  • 锦绣衣

    锦绣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唯识三十论

    唯识三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鸿雁之什

    鸿雁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八家诗钞

    十八家诗钞

    《十八家诗钞》是一部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
  • 乡曲枝辞

    乡曲枝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空间游戏

    tfboys之空间游戏

    这个世界,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时间和空间在崩塌,平行的世界在逆转,控制这一切的枢纽……支离破碎!哈哈,毁灭,一切都毁灭……就好了哟~真是好看的画面呢~不会!不会让你得逞的,我们!一起!拼死都会守护,守护最珍惜最重要的东西!绝对!!你……什么都……不懂!KylinCourtyard……Kylin权杖……Kylin之主……白白大人……最终的决战,生死以赴!!!魔法三部曲的最终曲——空间游戏,旅程继续,冒险开始!!魔法三部曲:魔法试练、精武青春、空间游戏。呐……结束了……全部结束了……回去吗?回去吧。
  • 匆匆那年的暗恋

    匆匆那年的暗恋

    16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他和她进入了同一班班级。她的安静,甜美让他一见钟情······
  • TFBOYS之爱的彼岸

    TFBOYS之爱的彼岸

    与梦想的接近,与偶像间的温暖~那么美好,那么梦幻。冰琪凌般的甜蜜,你值得拥有!
  • 无限之一羞

    无限之一羞

    一人一本书,当然不是指一人只看一本书,而是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每个人都是书里的主角。我把自己的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融入到这本书里面,于是这本书就有自己的灵魂。PS1:此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PS2:新人,新书,此书只是试水之作,本书纯属娱乐,不要跟现实拿来对比。更新不定PS3:如果大家喜欢此书那就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多多收藏,多多投票PS4:想黑的朋友也要多多收藏,这样好黑,不是么?
  • 影帝再生

    影帝再生

    再世为人,重生影帝!愚人节,四十岁穷人楚牛病逝,留下十九岁女儿,二十二岁妹妹,二十七岁小姨子。四月一号,二十岁影帝安羊跳楼,震惊世界,当晚脑死亡,突然复活。楚牛醒来,却发现他是安羊……
  • 余生漫长,有我别慌

    余生漫长,有我别慌

    她患有轻度强迫症,她在回忆里找寻温暖,她在现实中追逐梦想,她从未成功却也从未放弃。朋友对她说;"杨沐芯,你别太逞强,就算没有完成梦想,人生也不会太糟。”家人对她说;”芯儿,你可以为了你的梦想努力奋斗,但也别忘了,累了就回家."陈宇哲对她说:"沐芯,请你一定要记住,余生漫长,有我别慌。"
  • 清泪无痕:爱情岁月

    清泪无痕:爱情岁月

    在爱情的岁月里,无助的身躯,娇小的岁月,只有两行清泪陪你度过...
  • 平凡的我们,不平凡的爱情

    平凡的我们,不平凡的爱情

    我们都是普通的世界里的两个普通的孩子,没有出众的成绩,没有出众的相貌,没有出众的家世。可最平凡的我们有着不平凡的爱情。
  • 玄元仙踪

    玄元仙踪

    张扬的少年,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力量的渴望。不畏险阻,只身一人踏上练气求缘的道路。人心不古,前路漫漫,看主角韩旭劈荆斩棘,问鼎玄元力量的巅峰!!!寻得‘仙’之本意,还世界一朗朗乾坤、桃源之境!!!浩然正气,天地长存。
  • 重生之小婢翻身

    重生之小婢翻身

    月芍只是个小丫鬟,没想到重生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也没有料到自己居然会成为郡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