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
一、修身者、内外合一也。故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孔子曰。修身则道立。道立则清明在躬。志气如神。从心所欲。我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育万物。峻极於天。生生不已。神化无穷。是故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
二、君子之道。始於事亲。终於立身者。小康之世也。本於修身。末於平治者。大同之世也。大同者、明明德於天下也。孔子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者。一以贯之也。故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是故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修身者、自治也。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治人者、天子也。治於人者、庶人也。庶人而受天子之治者。大顺也。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大同也。是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道天下以德。齐天下以礼。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有耻且格也。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故圣人以礼示之。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四、老子曰、礼者道之华。大道之行也。必本於身。是故君子之道。本诸身。修身必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仁者、人也。君子修道之本也。仁而生情者。人道之正也。情而生意者。易忘其本也。意而失仁者。君子之所以诚也。诚意者、性与天道也。正心者、情得其中也。修身者、仁与人合一之谓道也。道诚则能动。动则变。变则化。诗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者。至诚能化也。是故诗曰、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间兮。赫兮暄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间兮者。恂栗也。赫兮暄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五、是故平天下以修身为本。修身之道。始於格物者。君子之中庸也。格物而必知止。中以立极也。格物致知者。尽人合天也。诚意者、抱一守中也。毋自欺者、天人合一也。故君子必慎其独者。克己复礼也。或曰。敢问曾子立传。首於诚意者、何也。曰、诚正修者、内圣也。齐治平者、外王也。外王必本於内圣。内圣必本於天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故曰诚意者、抱一也。意诚者。中立也。意诚而后心正者。一生二也。心正而后身修者。二生三也。修身则道立。身修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者。三生万物也。故曰、君子之道。本於修身。修身之道。始於诚意。意诚而后心正。身修者。物有本末也。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万教归儒也。实行大学之道。首於诚意者。得一而万事备也。诚意以慎独为功者。性与天道一以贯之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君子而时中也。
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君子之所以诚正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君子之所以修其身而天下平也。诚者、内外一致也。故曰、诚於中。形於外。中者、天人一致也。故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之所以一以贯之者。乐在其中也。大学者、先先天之大道也。中庸者、性命之大学也。性命合一者。身内之中也。抱一者、内外之中也。守中者、身外之中也。允执厥中者。天地之中也。乐在其中者。大道之中也。七、或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者。儒氏之分定也。明明德於天下。人道之极轨也。敢问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者。是何说也。曰人道者。性命合一而双修者也。所以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赞天地之化育。人道本於性。故曰率性之谓道。性道本於天。故曰天命之谓性。能修其性命者曰人。能尽其性命者、曰完人。完人者、参天两地而一之者也。故中庸之道、及其至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位天地而育万物者。以立命为始也。孔子曰。三十而立。立命之谓也。
八、慎独者、君子之所以立命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君子之所以立本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君子之所以立道也。格物者。可与共学也。君子学以穷其理。格物而不致知者。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也。子夏曰。君子学以致其道。致知而不诚意者。可与适道。未可与立也。孔子曰。立於礼。不知礼。无以立。诚意而不正修齐治平者。可与立。未可与权也。权者、君子之所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曰不知中。无以格物也。不格物。无以知礼也。不知礼。无以立中也。是故格物者。君子之用中也。知致者、君子之致中也。意诚者、君子之立中也。心正者、性命之中极也。性命之学。始於诚。终於诚者。君子之所以无不用其极。中立而不倚也。中立而不倚者。君子之所以修身也。
九、孔子曰。齐明盛服。非礼不动者。天子之所以修身也。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者。诸侯之所以修身也。事君尽礼。敬其事而后其食者。大夫之所以修身也。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者。大臣之所以修身也。书曰、抚我则后。虐我则仇者。庶人之所以修身也。易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者。男女之所以修身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者。弟子之所以修身也。士祭其先。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非其君不事者。为士之所以修身也。为人君止於仁者。人君之所以修身也。为人臣止於敬者。人臣之所以修身也。为人子止於孝者。人子之所以修身也。为人父止於慈者。人父之所以修身也。与国人交止於信者。朋友之所以修身也。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者。农夫之所以修身也。通工易事。以羡补不足者。百工之所以修身也。懋迁有无化居者。商贾之所以修身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者。士君子之所以修身也。学而时习之。日无忘其所知。月无忘其所能者。学者之所以修身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模人之不模。范人之不范者。为人师者之所以修身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遁世无悔。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达则兼善天下。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素富贵行富贵。素贫贱行贫贱。素夷狄行夷狄。素患难行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焉。无可无不可者。圣贤之所以修身也。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欲齐其家者之所以修身也。是故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者。使臣之所以修身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我战则克者。将帅之所以修身也。战阵有勇。为国捐躯者。军士之所以修身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者。天子之所以修身也。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王天下有三重焉者。大德受命之所以修身也。中和之道。统一全球。协和万邦。勤俭而用者。中和之师之所以修身也。为天地立心。为万物立命。跻世界於大同。开万世之太平者。吾儒之所以修身也。中外不分。万国一体。痛痒相关。爱人如己者。万国之所以修身也。故曰修身者。大道之行也。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人人修其身而大同成。
齐家
一、家者国之本。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身者家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莫不有家。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易曰、修身则家治。孔子曰。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诗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故天下有本。身之谓也。天下有则。家之谓也。
二、夫家犹君子之国也。必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况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亲者、孝之所由生也。故立爱自亲始。兄者、弟之所由尽也。故立敬自长始。夫妇者。所以承先而启后者也。故夫妇和。家道兴。礼曰。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君子曰。闺门之内。其礼矣乎。有礼则三族和。无礼则三族失其和。故君子齐其家。将以睦族也。尧典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族者、亲之所由施也。义也。睦者、爱之所由广也。仁也。故礼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於祖、其名轻。自义率祖。等而下之。至於祢、其名重。继祖者为大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四世而缌。五世袒而免。六世亲属竭矣。其庶姓别者其戚单。故丧服有上杀、下杀、旁杀之分。族食有上治、下治、旁治之别。然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故。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三、又曰公族朝於内朝。内亲也。虽有贵者必以齿。明父子也。外朝以官。体异姓也。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祭饺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虽有三命。不逾父兄。其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公与族燕则以齿。而孝弟之道得矣。其族食。世降一等。亲亲之杀也。古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国有伦。邦国有伦。而众响方矣。观此则周之所以厚其族人者至矣。
四、君子曰、周之时。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其亲亲而睦族也、有如此。今则舟车所至。天下环通。大道之行也。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也。吾知其有圣人者出。必齐其家。以为国人法。齐国人之家以为天下法。天下各齐其家。自归於仁矣。
五、或曰、村落之族。殆睦矣乎。曰家无礼。则父不用其慈。子不尽其孝。殆将乱矣。而况於族乎。有礼则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而况族乎。礼者、天子之事也。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有圣人者出。吾知其必势以分之。礼以闲之。亲以会之。乐以安之。然后睦也。何村之为。然则散落之族。其睦之也易乎。曰不亦离乎。有圣人者出。吾知其必宗产以翼之。往来以亲之。春秋以序之。祠校以正之。顺其居而成之。宗其世而谱之。合其姓而联之。犹恐亲亲之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