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白话解)举直错诸枉。是举那正直之人。凡大公无私。就是直人。直人者、不抱金钱主义。不为本身荣耀。爱国爱民。常以职务为己任。直者举之。枉者错之。官清民自安。故民服也。民何以服。有忧可以解。有冤可以诉。寝食俱安。这句话隐戒哀公为政。一不用私人。二不受运动。三不要银钱。夫直人焉得有钱财。纵有钱财。亦是他大道生财。岂肯作屈己钻营。贿赂公行之事。凡是运动家。皆非直人也。既以金钱运动。焉得不虐民。故真直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非国家举他。他不能出现。达则兼善天下。民享安乐。则民服。举枉错诸直。枉者、钻营取巧之人也。何必要人举。求之不得。一得政权。作威作福。国家何以要用他。因他多方运动。不得已而用之。常言道、用人不徇情。徇情则欲生。他以金帛干进。不重民生。百姓焉能服。故民不服也。鲁哀公为君不仁。要使民服。故来问孔子。孔子知他的行政上无贤才。故告之以此。实足为万世之君。举贤才之训。譬如一省之中。有一个长吏是直人。一切官长皆有恐惧心。不敢虐民。一县之中。有一个清官。匪徒四散。改过自新。又如乡野。一村有一直人当公事。而一乡安宁。故哀公问孔子这章书。正是王道收服民心之善政。舍此则民不服矣。
(官话解)哀公、鲁君名蒋。哀、谥法也。公、爵也。问何为则民服。是如何使民归服之意。夫子曰、举直、是正直无私之人。举之为官也。错、舍也。枉、不正之人也。则民服。服其公也。举枉错诸直。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是也。小人用事。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则民不服。不服其私也。害国殃民。何由归服耶。(问谈录)
问、孝子仁人。志士仁人。仁人君子。合而言之者、何也。
答、孝子者、以事顺亲也。后天之孝也。仁人者、以礼孝亲也。先天之道也。得先天之道以言孝。曰大孝。孔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完廪浚井。以事顺亲也。不告而娶。以礼孝亲也。以礼孝亲者。为圣贤。为大孝。为先天之孝。所以为仁人。为乾坤肖子。所以孝天。天生我灵曰性。亲生我形曰身。性者、先天之身也。身者后天之骸也。孝者、所以报本也。君子务本。不忘其亲。所由后天以返还先天之元气也。故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为仁。克己复礼而已矣。礼复者身自修。视听言动协以礼。敦厚以崇礼。所以奉天。所以显亲。故曰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意正心者。所以克己也。惟克己乃顺亲。惟复礼乃孝亲。非行大学之道者。其孰能语於此。孟子曰、士何事。曰尚志。有志大学之道者。方足以得仁。仁人者、有德之谓也。有德必有行。不亦君子乎。故曰孝子仁人。故曰志士仁人。故曰仁人君子。要之明善诚身而已矣。
问、天地未开权在天。天地既辟权在人。圣贤仙佛。各致中和。位天地。育万物。何无权耶。答、其权操於上帝也。
问、世道缺陷。天道然也。人心圆满。天之全也。何以世人皆有圆满之欲望。而每多缺陷之事实。
答、盖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心。足以代天宣化。弥补生成也。
问、物质文明。世人之所谓盛。智者之所谓衰。何也。
答、多智而鲜仁。非上帝之心也。
问、何能放诸四海。明明德於天下耶。
答、君子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苟日新者。智之事也。日日新者。仁之事也。又日新者。勇之事也。三者、君子之道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中也。中者、天人合一也。尽人始能合天。人道之始在诚。故大学以诚意为始。其卒也。曰至诚。至诚无息、天道也。君子自强不息。所以法天也。法天乃可尽人。故曰不息当自强。尽人始可合天。故曰自强乃能不息。分而二。不息先天也。天道也。自强后天也。人道也。合而一。允执厥中也。中者天下之大本也。鼎而三。智仁勇。天下之达德也。列而五。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天下之达道也。
问、三达德之於天下也。仁之实。议礼是也。勇之实。制度是也。智之实。考文是也。何以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答、所以行之者极也。
问、知道、行道、得道者。智也。勇也。仁也。穷理尽性。至命之实也。教人以自强不息之道。可以因材施教耶。
答、教亦多术矣。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有不屑之教诲者。皆君子之教也。
问、中分二。曰中和。一化三。曰智仁勇。变而五。曰仁义礼智信。列而八。曰孝、弟、忠、信。礼、仪、廉、耻。其义安在。
答、中之为道也。一以贯之矣。一本万殊也。万殊一本也。
问、天道、人道。感而曰性道。即后天之大道与。
答、名不可若是其正也。
问、道德者、君子之行也。非君子可言不可行。行之则死。不行则生。是耶否耶。
答、道德者、人之正轨也。所以行之者智也。无智而行之。虽死犹谅也。反古而行之。一败涂地无馀也。故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问、仁者、天下之主也。无主乃乱。非仁者其孰能安之。
答、德者、智仁勇也。行者、智也。有德者必有行。非智不行也。圣门德行。首推颜子。颜子终日不违。学而时习之也。见其进。未见其止。自强不息也。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允执厥中也。有为者。亦若是。志道好学也。不迁怒。不贰过。可与入德矣。孔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不远复。无悔。元吉。可与德行也。德行者。明明德於天下也。大德受命。非颜子其孰能语於此。当今之世。惟仁者无敌於天下。苟有学颜子者。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刍谈录)
第九十五礼拜敬忠以劝新义
民国三年二月十九日记
问、季康子问使民一章之解释何如。
答、(白话解)康子意在使民要敬他。人人要忠他。又要互相劝勉。服从。孔子曰。临之以庄。是要先正自己。才可以临下。如自己能庄庄重重。正正大大。毫无一点苟且之事。民间自然恭维你。亲近你。服从你。自己有孝。有慈爱。以身作则。即为人民的模范。择善而从。隐恶扬善。举善而教不能。善与人同。乐与人为善。不劝而劝矣。故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此章书。是孔子对症发药。重在为上者。苟能本身率下。未有不如响斯应者也。反是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矣。
(官话解)季康子。鲁大夫。季孙氏。名肥。问使民敬忠以劝。敬、尊敬。忠、忠心。劝、自相劝勉也。如之何。问如何使民也。夫子知康子无道。虐以使民。故言临之以庄。临下庄严端正。而民知敬。孝亲慈众。而民自忠。举善而教不能。而民自相劝勉为善也。上行下效。即使民之道。
(文话解)使、是使民敬忠劝。民之所以能敬、能忠、能劝者。亦视居上之人何如耳。孔子曰。临以尊位。庄以持己。民安得不敬。孝以事亲。慈以使众。民安得不忠。善者举之。不能者教之。民安得不劝。由是上感下应。朝野相安。熙熙然大同之世矣。即使民之善法也。(问谈录)
问、明明德於天下也。先之以忠信。外王之忠。为人谋也。外王之信。交朋友也。及其至也。礼运大同一节而已。敢问内圣之忠信何如也。
答、忠者、所以养心也。养心莫善於寡欲。寡欲则寡过矣。信者、所以存心也。存心无愧。则仰不愧天。故不敢自欺之谓信。见之於行。则俯不怍人。故有诸己之谓信。有诸己而求诸人。人有不动者。己之信有未完也。故信又为至诚之基。人而有信。诚意也。心自正焉。正心之谓忠。忠者、执中之始也。君子执中。万事得矣。要必有信以正焉。故忠为性。而信为命。忠信者、性命合一之源也。明明德之始也。大学之道也。大道之行也。中庸之功也。慎独之由也。此为儒门之下乘法也。
问、文学之道。由性道而开者。上乘也。由躬行而兼经者。中乘也。由法而入者。下乘也。古之君子。性者有之。躬行者半也。今之君子。皆法也。如何。
答、此文运之盛衰。国家元气所关也。
问、文以真为贵。有时而不必真者。文以富为贵。富不失其真者何也。
答、文者、率性之言也。道者、实行之事也。惟中之所适。方足於载道。故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博文犹须约礼也。
问、民为邦本。食为民天。食哉惟时。故曰行夏之时。尧之敬授人时。舜之先齐七政。有由来也。
答、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因地制宜。因时耕作。即是政也。故孔子曰。使民以时。孟子曰。不夺农时。国家果能行夏之时。因民所利而利。则民自安。天下不劳而治矣。
问、道德在宽。宽中实严。法律在严。严中实宽。
答、治而不治。不治而治。此君子之道也。若夫小民。道以道德。而不进於道德也。有耻矣。有耻之民。其治之也。不亦易乎。
问、圣人之道。修己以安百姓。治国以睦万邦。尧之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舜之庶绩咸熙。分北三苗。德允元。蛮夷率服。禹之无怠无荒。四夷来王。莫不由内而外也。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良有以也。今之言外交者。则异是矣。
答、内政者。外交之本也。兵力云乎哉。
问、读圣道发凡。有禁炮之政策。德惟善政耶。
答、学者之说也。何德之云。
问、君子之为政也。先德而后政。君子治人也。先政而后德。为政之道。在知人。在安民。答、知人则政也。安民则德也。君子之德行。一以贯之也。
问、内政修明。即外交之基耶。
答、然。(刍谈录)
第九十六礼拜友於兄弟新义
民国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记
问、或人问政。夫子何仅告以孝弟。薄政而不为耶。
答、(白话解)为政做官也。夫子不以政答之。而曰书云孝乎。凡要为政者。必先以修身齐家之事为本。修身之事。就在孝弟。惟孝友於兄弟。是孝父母。和兄弟。施於有政。在家对於父兄师长六亲。皆能和睦。其中就有政也。是亦为政。有如此的学问。不为政。亦如为政。奚其为为政。胜过为政。据我想来。此章书。何以夫子言孝弟为政。因或人乃是势利之徒。在家常毫不孝弟。只希图运动为政。显自己的能为。藉势力犯上作乱。故孔子不以政告。而以孝弟教之。此是孔子因人之对答。古今人心奸黠。往往借行政权力。欺压六亲。而不知为政之事。为万民之父母。在家常失了伦常之道。在外行政。即想万民尊你为父母。事一家之父兄犹不能。岂有万民来事你为父母耶。故孔子以孝弟推之。夫子之言。必有所为不然何以引书而告。盖孝弟乃为政之本。世间断无有己身不能行道。而能使他人行道者。己身不能治。而能治他人者。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夫子恐后世人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以为政为快乐事。而不知家常无道。不能惟孝友於兄弟。又焉能施於其政耶。
(官话解)或人、是当时势利中之人也。故不记其名。问夫子曰、子奚不为政。奚、何也。何不为官。孔子知时不可为。故曰书云孝乎。引书言惟孝友於兄弟。盖为政先由孝字做出。修身之要也。友於兄弟。和睦弟兄。齐家之道也。施於有政。先能修身齐家。然后能治国。是亦为政。是真为政之道也。奚其为为政。何必定要为官。方算为政耶。夫孝弟为人之本。果能实行之於政。不愧万民之父母也。夫子对或人之言。实为万世之为政者发。
(文话解)或人问时。正哀公十一年后也。阳虎专权。季氏之政。不堪问矣。夫子知其不可为。故引书言以答之曰。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即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盖秉彝之良。人所同具。即大学明明德之本也。曰奚其为为政。由亲民以止至善也。盖政者正也。正己而后正人。齐家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古忠臣良相。出於孝子之门。夫子因或人之问。揭出为政之原。即告天下万世之为政者也。(问谈录)
问、何谓明善诚身。
答、善者、先天之道也。大学之道。所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是也。诚身者、后天之命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也。孔子曰、不明乎善。不诚乎身。明善而后诚身者。本先天之道。以制后天之情也。故颜渊问仁。曰克己复礼。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者。后天之情也。礼者、先天之道也。故曰以礼孝亲者。方能以事顺亲。知顺而顺。不以礼节之。必陷亲於不义也。
问、人各有长。未著其长。不见长。人各有取。不见其好。不知所取。
答、任事为能。知人则哲。其可以为政矣乎。
问、佛说不明。社会不成。
答、社会者、释家之世也。
问、为会求友。即是为国求贤。为道求同志。即是为天下得人乎。
答、大道之行也。非与天下国家而谁与。
问、忠信可以入学。忠恕可以入德。中和可以入道与。
答、学而时习之。层累而进也。
问、文以教智。行以教勇。忠信教仁。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三者一也。一者中也。允执厥中。所以教中行也。中行者、天下之大德也。大德受命。立天下之大本也。何曰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答、文行忠信。即所以教中行也。大道之行也。先之以忠信。
问、人道之始。始於拨乱。乱拨则反之正。正则进於文明。文明进化。终於大同。中和学堂者。人道之发源大同者、中和学堂之结果。即人道之发华。由人道可上达於性道矣。
答、中和学堂者。万世太平之极也。君子於天下国家。无所不用其极。一以贯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