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何解。
答、(白话解)温故者。内由己之良心。发出仁义思想。凡事由性分中来。无人见。无成见。无我见。由天地之公道。人心之良善。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又由中外古圣先贤。诸子百家。专心研究。事从宜。礼从俗。因时因地因人。发一翻新思想。可以超乎一切。能继往开来。考三王不谬。待圣人不惑。这就是温故知新。先求诸己。然后徵诸人。故可以为师矣。孔子以温故知新告人。即教人凡事要认真从实。不可图虚文。恐人不究其根底。用一翻的精神。作无益之举。而厌故喜新。不知由近及远。由小至大。可取则取。可合则合。即如孔子在今日。他亦要教人知新。不但一时新。日新又新。所谓真守旧。真维新。今之好新学者。何尝不好。总不要逐末忘本。须知古今中外。皆一理也。天地之道。剥复而已。必如是乃得温故知新。乃能新旧合一。乃能天下一家。古今一体。真过渡时代之模范矣。
(官话解)温者、时习也。故、旧也。知新者、故中之新。豁然贯通也。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一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也。可以为师。是讲道论德。晰疑辨惑。发明新中之故。故中有新。不愧为人师矣。
(文话解)旧学为新学之本。新学为旧学之用。盖大道无穷。体用兼备。一本万殊。万殊一本。无二理也。孔子此言之意。乃因今之为师者。只徒诵读词章。不明道之精微。一知半解。好为人师。误己误人。害不堪言。不知古先圣贤之学问。皆本性与天道而来。本末一贯。体用圜生。至精至微。无始无终。故之中皆新。新之中皆故。日新又新。变化无穷。以之为师。可造真材。若徒务外逐末。斥旧崇新。不知天地生化不穷之理。万变不离其宗之妙。矜奇好异之徒。不足以言新也。故孔子特言之耳。(问谈录)
问、仁者、中流砥柱也。排天地之恶气。树天地之善气。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恶气流行。人感天地之恶气而为恶。善气树。人感天地之善气而为正。故曰焉有仁人在上。罔民而可为也。人何为哉。因天而已。故天可悲也。太上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之谓也。然人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务本有道也。傲命有学也。不是之务。而随波逐流。非人也。可恶也。故仁者在位。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代天行道。能爱人。能恶人也。是亦可悯也。天之恶数为之也。人亦未尽厥道也。故圣者悲天悯人。行道者、修己以治人。能治其人。则天下之民皆安矣。
答、仁者、大造之表也。表天之道於人之行。故天下皆归之也。
问、君子立命。命立而衷降焉。性命贯一。此之所谓中也。君子时之。本立而道生矣。
答、命立者。天其有子乎。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是故君子。战战兢兢。必慎其独也。
问、儒以现在立说。其致用也。礼持己。事对人。故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答、儒者仁以为己。智以用仁。(刍谈录)
第八十七礼拜君子不器新义
民国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记
问、子曰。君子不器。何也。
答、(白话解)器者、一物也。君子是聪明圣智之人。权宜变通。因时制宜。岂有为器所拘之理。此指最上一等君子而言。其次忠实老成。能守本分。不作非为。言必信。行必果。如此已不失为善人。但不能在尘出尘耳。今之学者。不明不器之义。反古之道。新样百般。口谈平等自由。身行鬼谋机诈。自名不器。不知是非君子之不器。乃小人之不器。还有一等桎梏的人。见书了然。闭书茫然。读圣人之文章。议今论古。纸上空谈。为君甚於帝尧。为孝不让大舜。提笔万言。视治国平天下如反掌。自以为君子不器。不得志则怨天尤人。既得志则言行相背。失却本来面目。如此不如器也。人能一器有成。亦不失好人。夫子言君子不器。是为中人以上之说法也。真君子。真不器。如百里奚、皋陶、伊尹、周公。凡能留名千载。馨香万世者。君子不器也。当今还有一等执着君子。读圣贤之书。至死不变。甘居腐败。将圣人语言。贯入於脑筋之中。君要臣死。不敢不死。不死则为不忠。而不知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可知忠不得以区区之死为忠。观此三人即可知矣。所谓孝者、父要子亡。不得不亡。不亡则不孝。而不知舜焚廪浚井。不告而娶。能权宜变通。孔子称之曰。舜其大孝也与。凡事以道推之。乃可谓君子不器也。
(官话解)君子乃大才大德。有明明德之实行。非器皿有限之物也。而器之用有所长。必有所短。不能通用。故孔子言君子不器也。
(文话解)夫子言君子不器者。非平常君子。乃神化之圣人也。上达天德。下袭水土。中尽人物。其学内而圣。外而王。其性一而神。两而化。学贯古今。道包天地。由贤希圣。由圣希天。位天地。育万物。超出寻常万万。(问谈录)
问、人有言曰。天开於子。万二千有年。地辟於丑。万二千有年。人生于寅。万二千有年。三元会矣。而后演世界。卯有世界。即有三教。至交辰初。即为小混。辰巳亦然。午未亦宜然。申则人减消尽净。酉则地缩化尽净。戌则混化空无。亥则清净寂灭。及子则又渐昭昭矣。信乎。
答、吾闻之矣。一画开天。一圈成宇。一点成地。一降生人。一中位育。验之稔矣。若夫其馀。未之徵也。
问、人之言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命者数也。天道也。不可以人事论也。儒虽以现在立说。对世也。若夫立身殉道。当本天道。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如孔子之诛少正卯。天道也。志在太平。生不辰也。徒立言於后世。号召大道既隐之天下。非有三月治鲁之效。其谁信哉。欲立信於鲁。以信仰后世。正卯其碍也。诛一人而正万人。正后世。正天地。非达天德者。其孰能为之。所谓言诈而辩等。亦碍罪耳。其碍之关系。可胜道哉。亦非当时之所能言者。不然、孔子难免乎嫉能排类矣。是以观志论世。观世论道。
答、君子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况诛乎。诛者、奉天之罚。故春秋诛心、王制也。非孔子其孰能语於此。
问、伦礼道德、修己也。中和学堂、安百姓也。欲安百姓。必先修己。修己将以安百姓。孔子志在天下。非好治人。视人犹己。亲亲仁民而爱物。天地万物。宛然一体。老子曰、天地非大。吾身非小。此真为己也。
答、古之学者为己。即大一己而统天下也。(刍谈录)
第八十八礼拜先行其言新义
民国二年十一日二十四日记
问、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何也。
答、(白话解)君子之人。凡事要先实行经验。有益于己。又无损於人。能说能办。而后教他人行之。是乃不愧为君子所为。如我所言者。虽十分尽善。自己未经实践。万一有误。误及自己其害小。累及他人。其害犹大也。故夫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使人从之。当今之人。每每凭空设理。异想天开。教人从之。诸多失败。此小人自作聪明之行。非君子所当为也。故子贡问君子。孔子告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句话关系不小。我看今之失败。不能成事者。多与此章书相反。即如今人的学说。见他人富国强兵。不量己之国情。盲人瞎马。袭取他人之皮毛。不计根本改革。这就是能言不能行之学说。果能凡事悉心研究。加以实行。深悟其理。然后教人从之。虽不大成。亦不致大败。可以开国家之风气。增人民之智识。设或今日不成事。期必将来成为后人引线路。为民间造幸福。亦君子之行也。惟今有一等私心用事。自己不好学。一知半解。只图一时之衣食。教人从之。事不善犹小可。而心实不可问。揆其居心。在显己之才能。妄想富贵。此是小人之私心用事也。何足以成为君子。
(官话解)子贡居言语之科。问君子者。意欲自勉也。夫子曰、先行其言。欲其实行所言。方不以大言欺人也。恐其言之易。行之难。必期躬行实践。有益于己。先行后从。方无损于人。亦无愧於己。圣人勉其慎言之意也。
(文话解)古之君子。乃言行合一之人。言顾行。行顾言。不自是。亦不自欺。而后教人从之。方不愧为君子。子贡居语言之科。结驷连骑。观光上国。志大言大。亦儒门之杰出者。夫子告以先后。勉有实言。必要有实行。有实行。必要有实德。先行后从。夫子训之。而子贡之学益进矣。(问谈录)
问、中庸云、故大德者。必得其位。敢问何以必得也。
答、惟皇上帝。必降衷於大德也。
问、天与之。赵孟能贱之。天若不与。天下之不幸也。能勿患乎。
答、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问、大德者。予怀明德也。既云大德。必明明德於天下。立天下之大本以立人。何云患所以立也。
答、君子不患外王。而患内圣。患所以立者。立命也。
问、君子命立而受命。克己以复礼。先难而后获。固求在内者也。敢问命之所以立者何也。答、君子立命。将以挽数也。若待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命立之自然也。君子乐之。所患不存焉。中流立命。砥柱中流。是则可忧也。忧之无已。道以克己。礼以敦身。法以请命。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而已矣。
问、由是言之。君子之立命也。有确乎不可移之状。敢问其状、何也。
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问、道之所在也。群魔伏首。天道佑之。福禄随之。神明畏之。人民尊之。何威武之有耶。答、元午当中。道法弘开。不如是。不足以平治天下。君子代表上帝。道法随用。统一法相。号令雷霆。非乾刚之正。能无屈乎。
问、此命立之状也。敢问立命之始。与受命之终。其状又是如何。
答、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有诸己之谓信。信者立内圣之命也。内圣可已。外王试验。求诸人也。故充实之谓美。立外王之命也。外王命立。是君子内外合一之学。忠恕之基。矩之道。可以平天下。所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者大德也。大德方足以受命。受命於天。即得道於天。道德合一而大化。大化者、修道之教。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故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者、代天宣化。道由身出。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至诚前知以如神。素位而行以显化。代表上帝。不啻上帝化身也。故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神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上下与天地同流。位天地而育万物。中庸之至也。复命之始也。
问、君子立命尽人也。受命合天也。行命尽性也。复命归根。斯时之天下。大道已行也。大道既行。大道在人。大德在天。天职既尽。归根於何地也。
答、极乐世界也。
问、极乐世界何所在。答、天地之外也。
问、天地之外。尚有世界乎。答、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皆一佛所化。百佛世界之外。尚有世界。世界无尽。天地有尽。一天地。一太极。太极之上有无极。无极界。即极乐界。所以包罗天地。养育群生。此界之力也。不争而善胜。不辩而自明。无为而自成。是无为无所不为。无在无所不在。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故曰极乐世界。
问、人之言曰。据乱世。天堂无佛子。地狱无鬼卒。饿鬼道。畜生道。俱显达於世界也故乱。其说信欤。
答、红尘本是消福地。亦是积福地。众生均有分。抑在乎人之立与不立而已。天道无私。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刍谈录)
第八十九礼拜周而不比新义
民国二年十二月初二日记
问、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作何解。
答、(白话解)凡君子言行。周到不比。即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行为。小人不然。凡事必先与人成群结党。以人多为强。不问理之是非。事之公道。此正君子小人相反之处。盖君子系无偏无党。如王道之荡平。知时势可造英雄。一人可当八面。作中流砥柱。事事物物。求其周到。如诸葛小事之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虽不与人同。而心是公道。毫无成见。取人为善。从人之长。补己之不足。集众思。广众益。故周而不比。真君子也。若小人每以奸诈取巧。虽善与人同。究其原、沽名钓誉。锦上添花。趋炎附势。不管事之善与不善。人之良与不良。放於利而行。外与人比。而内是私心为己也。见利忘义。常言说银子是白的。眼睛是黑的。故今日红花。明日萎草。朋与人比。成群结党。其所抱者金钱主义。何曾有周之气度。即如今之朋友。一见如故。相聚就相好。相好就联谱。联谱就借钱。借钱就不还。损人利己。这就是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不然。君子对朋友。虽是淡淡相交。然能始终如一。长久不变。即是君子周而不比之明证。小人无论对於君子小人。皆是比而不周。至诚不至诚之故也。
(官话解)君子周者。公普之量也。而不比者。不至合党成群也。小人比者。同流合污。暧昧之心也。而不周者。不能公而无私也。故君子与小人。毫厘之差。君子为人。小人为己。夫子言此两等。道不相同。一在性天。一在人欲。天渊之别。是乌可不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