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1300000010

第10章 般若无知论(3)

难曰夫真谛境智深玄下 第三有四番境智难也。四番连环更不分别。今初番也。真谛谓无生真境。非般若妙智。不能测知也。圣智之能在兹而显者。般若有知。真谛之功能也。真谛即般若之缘也者。般若所缘缘于真谛也。以缘求智智即知矣者。既有所知之缘。即有能知之智。所知之缘既有法。能知之智应有知也。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下。答文有三。第一直释答第二相形答。第三总结答。今初。先标。后释。今言不得以缘求智。令智有知也。何者下。释所以也。放光云不缘色生识者。凡人皆缘色生识。所以有见。有见即有知。圣人不缘色而生识。即是无见。无见即无知也。又云五阴清净下。五阴无相。故云清净。般若无知。故云清净也。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般若是能知之智。五阴是所知之境也。所知即缘也。即是所缘之法也。夫知与所知相与而有下。第二相形答也。双辨真俗二谛。惑解两智。与者共也。相与而有。谓惑智惑境也相与而无。谓真智真境也。以俗谛有相。故惑智有知。故云相与而有。以真谛无相。故真智无知。故云相与而无也。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者。以真谛无相故真智无知。人莫能令其有知也。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者。以俗谛有相故。惑智有知。人莫能令其无知也。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者。以人莫能令其无知故。即相因而起也。物莫之有故缘所不能生者。以人莫能令其有知故。即不相因而起也。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者。谓真智也。虽照真谛。不为真谛所生也。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以生者。谓惑智也。境智相因而得生也。是以知与无知生于所知矣者。双结惑解两知两境也。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者。此谓惑智惑境也。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者。此谓真智真境也。所以然者下。覆前两义。今从此下至不从因缘有故。即直明惑境惑智也。而言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者。所知不自得所知名。以因能知。故得所知名也。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者。所知既因能知而得名。能知亦因所知而得名也。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者。彼此回互相因而生。即是因缘所生法也。缘法故非真者。以从缘生则非真也。非真故非真谛者。既从缘生即是俗谛也。故中观曰下。引中论意。非全文。此意明俗谛。言势随及真耳。今言真谛曰真下。从叱至不见有法无缘而生。明真智真谛也。真谛既名真。真故即不从因缘而生也。故经曰不见有法无缘而生者。有法皆从缘生。无有有法而非缘生。则明非缘生者。是真谛也。涅槃经云。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诸经之中。通有此意。今泛引也。是以真智观真谛下。第三总结答也。智不取所知此智何所知者。以不取所知故。名无知也。智然非无知但真谛非故知所真智亦非知者。不同木石之无知。故云然非无知也。但以真谛非是有相之所知故。真智不取相。名为无知耳。而子欲以缘求智下。子者男子之通称也。子以真谛所缘之法是有。而令般若有知也。缘自非缘于何求知者。真谛之缘自无其相。真智之法。何得有知耶。难曰论云不取者下。第二番也。执前不取之言。以为难耳。为无知故不取下。为无所知故言不取。为先知然后忘取。故言不取耶。冥若夜游者。无所知则同夜行。不辨黑白。知则异于不取者。知与不取异。则当知之时有取。然后忘知。始是不取耳。答曰非无知故不取者。双排两难也。当知之时。即不取相。故言无知耳。难曰论云不取者下。第三番也。不物于物者。不以物为有物也。若以物为有物。则是惑取。不以物为有物。则无惑取也。无取则无是下。既无所取。何物是物。何物当圣人之心耶。既不当圣心。云何圣人无所不知乎。答曰然无是无当者。按成此语。实无可是。实无可当也。夫无当则物无不当者。无当乃当真理。无是乃是真理也。物无不是则是而无是者。是真理虽是无所是。当真理虽当无所当也。尽见诸法而无见者。尽见诸法。则有当有是。而无见者。则无当无是也。难曰圣心非不能是下。第四番也。非不能以万物为是物。然以无物可是物故。圣人不以物为有物耳。虽是不是是故当是于无是矣者。物非是有故当是无。不以物为有物。应以物为无物也。诚以般若无有有相之知者。不同惑智有相知也。若以无相为无相又何异累于真谛者。不作有相知。但作无相知也。又不有有相知。但有无相知。如此有何患累耶。答曰圣人无相者。圣人以无相为心也。既以无相为心。不但无于有相。亦乃无于无相也。若以无相为无相下。若谓圣人以无相为相。有此无相之知。此则无相乃成相。无知乃是知也。舍有而之无譬犹逃峰而赴壑者。之适也。峰谓山。壑谓水。避山而赴水。俱有害身之患也。处有不有下。处有不取有相。居无不取无相也。然亦不舍于有无者。即有为不有。非谓离有为不有。即无为不无。非谓离无为不无也。和光尘劳者。老子云。和者和其光。同其尘。今借此语。以明圣人和光同尘。在有同有。在无同无。同有。不取有。同无不取无也。周旋者。往来也。寂然而往下。寂泊俱是静也。往即寂往。往无往矣。来即泊来。来无来矣。恬淡无为者。恬然淡然。无所施为。虽无所为。而无所不为也。淡音去声也。庄子外篇天道章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道德之至也。

难曰圣心虽无知下 第四有三番生灭难也。三番即为三。今初番也。应接机缘不失机会。故云应会不差耳。存之者。存而不应也。可乎者。有本云何乎。有本云可乎。皆得言圣心可得生灭乎。答曰生灭者生灭心也者。谓凡言生者生于心。灭者灭于心也。圣人无心生灭焉起者。既无有心。无可生灭也。然非无心下。非是木石之无心。但是无知之无心。故曰无心心。应亦如是也。是以应会则信若四时之质者。小雅云。质信也。家语云。明王之治百姓。其化可守。其言可复(伏音)。其迹可履。故其信如四时也。吕氏春秋云。天地之大。四时化常。其信至也。春秋感精符云。人主与日月同明。四时合信也。今以圣人应物。事如四时春秋冬夏。至时必应也。直以虚无为体者。有本上句无之字。则应云信若四时质直。此句则云以虚无为体。今依前释直字向下也。直者但也。独也。但以圣心虚无。故不可取。既不可取。是则无相。无相故无生无灭也。

难曰圣智之无下。第二番也。般若无知。此是圣智之无。惑智性空。此是惑智之无也。般若无知。亦无生灭。惑智性空。亦无生灭。两无何异耶。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下。圣智无有知。惑智知体。皆无别也。所以无者是义也。虽同言无。其义各异也。何者夫圣心虚静下。谓圣心无执著也。无有执著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无知下。可名此为无知。不得名为知空也。惑智有知下。谓惑智有执著也。有此执著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知无下。可名此为知空。不得名为无知也。无知即般若之无下。般若无取相。故曰无知。惑智体性空。故曰知无。知无即是真谛之实相耳。言用即同而异下。论用则本同成异。论寂则本异成同也。同故无心于彼此下。言同边则彼此无差别。言异边则彼此各有殊。谓般若有照境之力。真谛有发智之功也。亦可言异。则般若有鉴照之功。真谛无也。是以辨同者下。言同者。谓异法为同也。言异者。谓同法为异也。斯则不可得而异下。究竟言之。不可得定异。不可得定同也。何者内有独鉴之明下。释前寂同而用异也。内有独鉴之明。即般若用也。外有万法之异。即真谛用也。万法虽异下。虽有实理。要以般若照之。方得显也。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者。由内见外。由外发内。故曰相与也。此圣所不能同用也者。此即用异。圣人不能令同也。内虽照而无智下。照而无知。即是智寂。实而无相。即是境寂。两法体性同皆是无也。内外寂然相与俱无者。两法皆寂。俱是空也。此圣所不能异寂者。此即寂同。圣人不能令异耳。岂曰续凫截鹤下。此语出庄子。庄子外篇骈拇章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即悲。故性长长非所断。性短短非所续。今借此语。以明境智虽异而同。不待同而后同也。夷平也。盈满也。岳山也。壑溪也。诚以不异于异者。即以不异者为异也。故虽异而不异者。既以不异为异。异不可为异也。于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者。诸不异为异也。亦不一相下。不一不异。即非同非异也。难曰论云言用则异下。第三番。即就用寂为难也。未详般若之内即有用寂之异者。有本云。即有用寂之异不也。有本无不字。今不用不字也。直问般若之内何得复有用寂之异乎。若有不字。则是两端为有为无也。答曰用即寂下。更泯用寂也。寂用体一下。寂用既是体一。同从理出。而有异名也。更无无用之寂主于用者。非谓离用之外别有一寂。为用之主也。是以智弥昧下。弥益也。逾越也。圣智弥昧。其用越明。圣神益静。其应越动也。岂曰明昧动静之异者。虽云明昧动静。又复泯之为一也。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者。不为过于为也。无心无识下。无心无识。深复知觉也。是则穷神尽智下。谓此二经。穷尽神妙智慧。极言象外之谈论也。即之明文下。通谓此般若无知论也。以此论之明文。则圣心无知可于见也。亦可即指此上二经。为即之明文也。

隐士刘遗民书问

般若无知论有三章。第一正是论文。第二刘公致问。第三肇师释答。今是第二刘公致问也。庐山远法师作刘公传云。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裔也。承积庆之重粹。体方外之虚心。百家渊谈。靡不游目。精研佛理。以期尽妙。陈郡殷仲文谯国桓玄诸有心之士莫不崇。拭禄寻阳柴桑。以为入山之资。未旋几时。桓玄东下格称。永始逆谋始。刘便命孥考室林薮。义熙公候咸辟命皆逊辞以免。九年。大尉刘公。知其野志冲邈。乃以高尚人望相礼。遂其放心。居山十有二年。卒有说云。入山已后。自谓是国家遗弃之民。故改名遗民也。初生法师入关。从什法师禀学。后还庐山。得无知论。以示刘公。刘公以呈远法师。因共研尽。遂致此书。问其幽隐处。虽言迹在于刘公。亦是远法师之意也。

同类推荐
  •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风论

    中风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钦定满洲源流考

    钦定满洲源流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溪友议

    云溪友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逃嫁公主:冷王太霸道

    逃嫁公主:冷王太霸道

    一场离奇的穿越,她与他的追逐,逃的戏码不过只是一个笑话,兜来转去,都是一个他,‘他’就是他。她与他的命运早已注定,她就是为他而来,为他而生。她有时迷糊,有时精明,有时又很痞气,鬼灵精怪,令人哭笑不得,又想让人紧抓在手,永不放手!他邪魅冷酷,俊美霸气,疼她入骨,宠她无度。“靠死,竟被他耍得团团转,哼......”不可原谅,想要娶她,再说吧!现在姐很不爽,先玩个够再说!“再见!”......潇洒的挥挥小手,明月伊头也不回的溜走,她要游江湖去了,嘿嘿!!
  • 妖媚皇子俊俏妃

    妖媚皇子俊俏妃

    她将军独女,本以为自己没心没肺,却不料早已将心交付,一朝被情所伤,决意远走边疆,追寻自己的梦想!兜兜转转,最后到底是谁守在她的身旁,陪她阅尽沧桑。他是大夏国的六皇子,表面风流的他实则心中早就被一个人填满。八年后再见,却不知他就是“她”,从最初的争锋相对,到后来的不可自拔,他痛苦挣扎,当发展他就是自己寻找多年的那个人,他又会做个选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异能者女王

    重生之异能者女王

    21岁的月轻尘在继母欺侮,继妹欺负的情况下死于非命,她在继承母亲给自己留下的财产的时候,被继妹和继母所害死。她被阎王同情,而重生,她发誓,必要手刃自己的继母和继妹!一朝重生,让她拥有了非于常人的异能,她绝对不会再让前世重演!前世,自己爱的男人和自己疼爱的妹妹背叛了自己。这一世,她再也不要做衬托继妹的影子,不要再受那个男人的欺骗,她要报仇,把害死母亲和自己的人亲手毁掉,一定要他们永远也不能翻身,要他们在痛苦中煎熬的等待死亡,她再也不会懦弱!再也不会让任何人欺负自己!她要让前世害她的人一个个都痛苦!
  • 庄周笔记

    庄周笔记

    黑色玫瑰引发的连环疑案,一切正在往古代西方发展,但真正的答案,竟是那位晓梦迷蝶的庄周先生……
  • 巅武道

    巅武道

    倾身站万死,泣血残魂生,武道巅峰帝,我命终可归。有一种人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不凡,所以夺阴阳之造化,窥天地之运势,聚五行凝魂,转乾坤造魄三世轮回炼骨,九转涅槃塑体,上攻苍穹,下伐黄泉,以战止戈,以武悟道。
  • 酒店男女(修改版)

    酒店男女(修改版)

    本小说讲述的是一家港人与内地合资的酒店里男人和女人的故事。酒店,众所周知,是个社会的缩影。人来人往,五湖四海,各个阶层。在这里,有黑暗的一面:奸诈、堕落、暴力和罪恶。有光明的一面真诚、热情和友爱。更有迷惘和困苦。本书以江枫和俞晓丹这两个男女主人公的家庭和事业冲突下的矛盾痛苦为主线,讲述了一群生活在酒店里的男女的生活和命运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生活的无奈。本小说曾经发了6万字的中篇在网络上连载,反响不错。如今作者又重新修改了本文,相信修改后的本文比原文更有看点。
  • 简艾的泡沫

    简艾的泡沫

    当初的你我在阳光下的誓言不论是否依旧我只想告诉你我一直在
  • 有为欲无为

    有为欲无为

    小女讨厌剧透的人,看书看剧只问好看还是不好看,不问内容。喜不喜欢自己看了才知道。希望你们也是自己评价我的作品好看不好看。怎么知道?先看个几章呗。
  • 鲸鱼晚安

    鲸鱼晚安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地球走私贩

    地球走私贩

    一个来自地球的小商贩,阴差阳错具有了穿越位面的能力。做起了一名疯狂的地球走私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