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0500000008

第8章

诸病应用方

千金藿香汤藿香(一两) 生姜(三两) 青竹茹 炙草(各半两) 每五六钱煎。热加升麻五钱。

此方治毒瓦斯吐下腹胀。逆害乳哺。

殊圣归命丹丁香 藿香(各一分) 生犀 牛黄(各半钱) 猪、鲫、狗、 、熊胆(各钱半) 丸梧子大。一岁以下。

用苦楝汤化下二丸。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惊吐不止。并吐黄水及乳食。神效。

半夏散半夏(一两) 陈糯米(三钱) 加姜五片。枣一枚。

此方治小儿胃虚呕吐。水谷不化。

白附饮白附子 南星(生) 半夏(生) 川乌(生) 天麻 陈皮 南木香 全蝎 僵蚕 丁香(各二钱)每粗末三钱。加姜三片。煎作五次。空心温服。

治肝风克脾土。痰涎壅盛。和饮食吐出。

张涣三香丹藿香叶 丁香(各一两) 半夏(五钱) 三味为末。次入腻粉(一分) 冰片 麝香(各一钱) 姜汁糊丸黍米大。每十丸。人参薄荷汤下。量大小加减。

此方治挟惊。呕吐不止。

守中汤桔梗 苍术(各二两) 泡姜(四钱) 炙草(六钱) 每末一钱。空心汤服。煎亦可。

治春夏相交。阴湿气重。中伤脾胃。致腹痛泄。利久不止。渐传手足浮肿。饮食少思。

香连丸姜炒黄连(二两) 煨木香(五钱) 米饭丸。每一二十丸。米饮下。

四神丸肉豆蔻 五味子(各二两) 补骨脂(四两) 吴萸(一两) 红枣(五六十枚) 生姜(六两) 水(二钟)。煮干取枣肉丸。每五六十丸。白汤下。

治脾胃虚。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泄利腹痛。

龙骨散龙骨 炒黄连(各一两) 当归 枳壳(各五钱) 每粗末一钱。煎。随大小加减。

此方治小儿暴利。

丁香散丁香 浓朴 黄连 当归 白术 诃子肉 伏龙肝(各五钱) 木香(一分) 赤石脂(一两) 每末五分。米汤调下。日三服。随大小加减。

治小儿赤白久痢。胃虚不食。渐羸。

宽肠丸枳壳(五钱) 麻仁 木通 大黄(半生半炒) 槟榔 大腹皮(各二钱半) 蜜丸。每三十丸至五十丸。

枳壳、甘草汤下。一二岁蜜汤化下。

此方治痢后里急。大便反闭涩不通。

养脏汤人参 炙草(各二钱半) 白芍 白术(各五钱) 木香 肉桂(各一钱) 肉豆蔻 诃子肉 罂粟壳(各钱半) 每 咀二钱。加姜二枣一煎。空心温服。

此主生津益气。温肠止痢。

双金饮大罂粟壳(一两蜜水炒) 大川芎(五钱醋炒) 每末一钱至二钱。米汤下。

治赤白痢日夜频数。及久泄泻。

万金散生罂壳(一两) 甘草(二两半生半炙) 陈皮(二两) 乌梅(一两) 每二钱。煎二三沸服。

此方治水泻下痢久不瘥者。

神效散粟壳 白芷 乌梅(各一两) 乳香 川芎(各五钱) 每二钱煎。

治赤白痢日夜频数。食减腹痛。小便不利。

升阳益胃汤黄 (二钱) 半夏 人参 黄连 白术 炙草(各一钱) 独活 防风 白芍 羌活(各五分) 陈皮茯苓 柴胡 泽泻(各三分) 姜枣(各二)黄连散炒黄连 牡蛎( 各五钱) 乌梅肉 炙甘草 诃子肉(各一分) 每末一二钱煎。

治小儿痢渴烦热。吃水不知足。

紫霜丸代赭石(醋 ) 杏仁霜 乳香 朱砂 木香(各一钱) 黄连(一分) 轻粉(五分) 麝香(少许) 巴霜(十粒) 肉豆蔻(二个煨) 糊丸。每七丸至十四丸米汤下。

治久积胸高羸瘦。赤白痢腹痛甚。

桔梗丸桔梗 神曲(各一两) 麦芽 乌梅肉 浓朴 人参 白术 赤石脂 黄芩 炙甘草 桂心龙骨(各五钱) 黄连(一两) 黄雌鸡骨(一具,去肉净酒浸炙) 蜜丸。每十五丸。

此方治小儿久痢羸瘦。食不消。

止渴圣效散白芷(半生半炒) 葛根(各二两) 京墨(二两半生半 ) 黄丹(二两半生半炒) 每细末五分。倒流水调下。

治小儿因吐利气虚。津液减耗生疳。烦渴饮水不休。面肿脚浮。腹大颈细。尿白。不吃食。

七气汤半夏(五两) 人参 辣桂(各一两) 甘草(五钱) 每末三钱。加姜五枣一煎。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亦痛。不能饮食。

蓬莪术散蓬术 当归(各一两) 木香 人参 桂心(各五钱) 黑牵牛(一分) 糊丸黍米大。每十丸淡姜汤下。随儿大小加减。

使君子丸使君子肉 槟榔 榴根皮 大黄(半生半炒,各七钱半) 糊丸麻仁大。每服三四十丸。

治腹内诸虫作痛。口吐清水。

二圣丸槟榔(一两) 巴霜(十五粒) 糊丸。每七十七丸。五更茶下投药。见虫下尽。即进稀粥。

此方治腹内诸虫。并消谷逐水。下气去风。

芍药甘草汤白芍(一两) 甘草(二钱半)此方治出疹肚腹痛满。小便不通。

塌气丸胡椒(一两) 蝎尾(五钱去毒) 糊丸粟米大。每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饮下。一方有木香一钱。钱氏及洁古所用塌气丸。乃此二味。切不可误用。有牵牛者慎之。

五疳保童丸生五倍子 夜明砂 青黛 苦楝根皮 芦荟 熊胆 黄连 生龙胆草 干蟾皮(去骨炙)麝香 芜荑仁 蝉蜕 等分。米糊丸麻子大。一岁二十丸。米汤下二三服。

此方治五种疳疾。

中满分消丸黄连 枳实 浓朴(各五钱) 干姜 姜黄 猪苓 砂仁 泽泻 茯苓(各三钱) 陈皮 白术(各一分) 半夏(四分) 黄芩(一两二钱) 甘草(一分) 蒸饼丸黍米大。每三十丸。

丹腹胀方葛根 苏梗 莱菔子 陈皮(各二钱) 甘草(一钱) 食减加白术。

升阳滋血汤蝎梢(二分) 神曲(三分) 浓朴 当归(各一钱) 桃仁(十粒) 升麻(三分)治婴儿腹胀。不大便。羸弱。

南星腹皮汤南星(一两) 大腹皮 姜皮 陈皮 扁豆子 青皮 桑皮 甘草(各五钱)主肿疾欲愈未愈之间。脾胃虚慢。气促痰喘。腹胀胸满。神困面色痿黄。小水不利。

香陆胃苓丸丁香 商陆 赤小豆 陈皮 炙草(各二两) 制苍术 泽泻(各二两半) 赤苓 猪苓(去皮)白术(各两半) 肉桂(一两) 浓朴(二两) 糊丸每三十丸至七十丸。温汤下。

治肿疾久不愈。大能实脾导水。多服取愈。

浚川丸大戟 芫花(醋炒) 沉香 檀香 木香 槟榔 莪术 大腹皮 桑皮(各五钱) 黑白牵牛(生末各一两) 巴霜(十五粒) 糊丸麻子大。每十七丸。浓葱汤五更初空心下。去水未尽。停一日。减用十三丸。次减作九丸。再至七丸。症退即止。仍投南星腹皮散。如单腹胀甚。能饮食气壮者。加甘遂末。同丸。忌甘草。以相反也。

治水肿。单腹胀。气促气减。遍身面浮。

营卫饮子当归 熟地 人参 茯苓 川芎 白术 炙草 白芍 枳壳 炙黄 陈皮治气血俱虚。营卫不顺。头面手足浮肿。喘急。

分气饮子五味子 桔梗 茯苓 炙草 陈皮 桑皮 草果 大腹皮 白术 枳壳 当归(全) 紫苏半夏曲 苏子 生姜 宜兼服八味理中丸。以上宜救生丹通利。

大效神功救生丹雄黄 朱砂(各一分) 巴霜(二十一粒) 干姜(二钱) 醋一盏。煮巴姜干。去姜。将巴出油。和雄朱研匀。雪糕丸麻子大。一岁二丸。酒浸赤芍少许送下。

治气虚喘急。四肢肿。腹胀急。冲满胁肋。乍热乍寒。或泻或秘。由久停虚积。营卫不顺也。宜推去其恶毒之气。

归汤蜜炙黄 (一两) 酒当归 白芍 川芎(各五钱) 炙草(三钱) 每 咀二钱煎。

治儿禀赋弱。痘疮出不快。及肝虚目视不明。

庄氏芦荟丸芦荟(研一钱) 龙胆草(炒研一两) 皂角(三钱) 以水二升。 汁去渣熬膏。入二末和丸。每三丸至五丸。薄荷汤下。

此方治小儿风疳。顺肝气。进饮食。

朱砂安神丸朱砂(四匙) 黄连 生地(各五钱) 生甘草(二钱半) 兰香叶(二钱,烧灰) 铜青 轻粉(各五分) 共为末干敷上。

治心疳怔忡。心中痞闷。

四味肥儿丸黄连(炒) 芜荑 神曲 麦芽 等分。水糊丸。每一二十丸。开水下。

治呕吐不食。腹胀成疳作泻。或食积脾疳。目翳口疮断烂。发热瘦怯。小便澄白。腹大筋青。

补肺散阿胶(一两半) 茯苓 马兜铃 糯米(各五钱) 杏仁(二十一粒) 炙草(四钱) 每末二钱煎。

此方治久嗽。肺虚气促。有痰恶心。

调元散山药(五钱) 人参 茯苓 茯神 白术 白芍 熟地 当归 黄 (各二钱半) 川芎 炙草(各三钱) 石膏(六钱) 每粗末二钱。入姜二枣一煎。

主元虚囟开。羸瘦腹大。并语迟行迟齿迟。

万应丸五倍子 胡黄连 青皮 陈皮 黄柏 神曲 麦芽 三棱 蓬术 芜荑 龙胆草 槟榔川楝子肉 使君子 等分。糊丸麻仁大。每三五七十丸。米汤下。

治诸疳症。胃热。发作穗。痿黄。饮食不进。

圣惠干蟾丸干蟾(一枚) 蛇蜕(一钱) 谷精草(二两) 胡黄连 瓜蒂 母丁香 牛黄 冰片 朱砂 雄黄天竺黄 芦荟 麝香(各一分) 青黛(五钱) 糊丸。一二岁。以米泔化下五丸。服后桃柳枝汤浴儿。着青衣。疳虫当出衣上。及眉鬓边。如细麸。或如尘。毒黑者不治。黄白色易治。仍宜米饮下二丸。日三服。甚者半月内瘥。

此方治五疳。及惊风。出虫。定死生。

圣惠金蟾散干蟾(一枚) 夜明砂 桃白皮 樗白皮 地榆 黄柏 诃子肉 芜荑 百合 人参 大黄黄连(各三分) 胡粉(三钱) 丁香(三粒) 槟榔(一分) 每五分饮下。日三服。

治积疳虫虫蚀脊膂。烦渴下利。拍背如鼓鸣。

紫金散蛇床子(炒黑) 黄丹 地龙(炒黑,各五钱) 青矾(一分 ) 每一字。揩牙龈。日三次。

此方治小儿走马疳。

秋霜散好砒半两。白矾四分。水一盏。煮砒干。入矾同 为末。入麝坯子各少许研匀。每一字。用鹅毛点拭牙龈上。日三四次。

此方治小儿崩砂。

钱氏金华散黄柏 黄连(各半两) 黄丹(一两,水飞) 轻粉(一钱) 麝香(一字) 先研匀。水洗贴之。

此方治小儿一切湿疮癣疳。

化 丸芜荑 芦荟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胡黄连 黄连 虾蟆灰(等分)。猪胆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一二十丸。食后临卧杏仁汤下。其鼻常用熊胆煎汤笔蘸洗。俟煎药进数服。却用青黛、当归、赤小豆、瓜蒂、地榆、黄连、芦荟、雄黄为末。入鼻敛疮。

治诸疳生虫。不能啼哭。呕吐清水。肚腹胀痛。唇口紫黑。肠头湿 。

集圣丸芦荟 五灵脂 夜明砂 砂仁 橘红 木香 莪术 使君子肉(各二钱) 川芎 黄连 干蟾(各三线) 当归 青皮(各一钱半) 雄猪胆汁和面糊丸。随大小米饮下。虚去莪术、青皮加人参二钱。白术三钱。热去莪术、砂仁加龙胆三钱。吐泻下痢。去莪术、青皮。加白术二钱。肉果、诃子各一钱。积痛去芎归。加三棱、小茴、川楝肉各二钱。疟加鳖甲三钱。渴去莪术、砂仁加参术各二钱。虫去芎归。加芜荑钱半。川楝肉二钱。

此方不热不寒。补不滞。消不耗。万稳万当。

柴胡散柴胡 葛根 知母 贝母 茯苓 茯神 炙草 等分。每末一钱。加小麦煎。

此方治小儿疳热。四肢如柴。不能起止。

大黄丸大黄 地黄 茯苓 当归 柴胡 杏仁(各三分) 蜜丸麻子大。饮下五丸。日三。

治小儿胃气不调。不嗜食。不长肌肉。

保和丸神曲 山楂 半夏 茯苓(各一两) 莱菔子 陈皮 连翘(各五钱) 粥丸。汤下三十丸。

主饮食停滞。胸膈痞满。嗳气吞酸。吐泻腹痛。

甘遂破结散甘遂(二钱半,煨黄) 青皮 黄芩 煨大黄(各五钱) 每末一钱。煎。随大小加减。得通利则止。以冷粥补之。

进食丸巴霜(一钱二分) 当归 朱砂 代赭石 枳壳 木香(各五钱) 麝(少许) 糊丸麻子大。一岁一丸饮下。更量虚实加减。

治食积、发热、羸瘦。肚大筋青。疳积腹疼。

白饼子滑石 轻粉 半夏 南星(各一钱) 巴霜(二十四粒) 糯米饭丸麻子大。捏作饼。三岁以上三五饼。四岁以下一二饼。临卧葱白汤下。

治小儿腹中有癖。不食。但饮乳是也。

六圣丸莪术 黄连 陈皮 炮姜(各五钱) 木香(二钱半) 每末一钱。同巴霜三粒研。醋糊丸麻子大。

每十五丸至三十五丸。五更姜汤下。利三五行。匀气止补。

治诸积。和胃。大能止气浓肠。消疳快膈。

水晶丹南星 半夏(各三钱) 滑石(四钱) 轻粉(五十帖) 芜荑(二百片) 巴霜(十五粒)糊丸麻子大。每十五丸三十五丸。五更葱白汁下。过三五行。匀气散调补。下风痰。姜汤下。

治惊食虫积。腹胀烦啼。面黄食减。此非可轻用之剂。

沉香槟榔丸沉香 槟榔 檀香 木香 三棱 丁香 神曲 莪术 麦芽 浓朴 使君肉 苍术 青皮砂仁 益智仁 香附 枳壳 良姜(各五钱) 炙草(一两半) 蜜丸芡子大。每一丸汤化。或二丸亦可。

治诸积癖腹胀作疼。诸疳虫积。

良方妨香丸朱砂(一两) 牛黄 冰片 麝香(各二钱半) 金箔(十四片) 粉霜 腻粉(各一钱) 黄蜡(二两) 巴霜(一百二十粒)治小儿虚中积。潮发寒热。心腹胀满疼痛。

取癖丸甘遂(炒) 芫花(炒) 牵牛(半生半炒) 辣桂 莪术 青皮 木香 桃仁 五灵脂(各二钱) 巴霜(一钱) 糊丸麻子大。每一二丸。蜜汤下。利后冷粥补仍和胃。

此乃峻剂。非实积危甚。不可用。

积滞木香丸木香 莪术 砂仁 青皮 朱砂 代赭石(各二钱) 丁香 巴霜(各一钱) 糊丸麻子大。每二三丸。乳伤乳汁下。食伤米饮下。

治吐乳泻乳。气酸臭。肚硬热渴。吐泻为食积。腹痛利黄为气积及疟癖。

钱氏白术散人参 白术 木香 茯苓 炒甘草 藿香叶(各一两) 葛根(二两) 粗末一二钱煎。

此方助脾和胃。调中益气。良圣药也。

栀子柏皮汤栀子(八枚) 黄柏(一两) 炙草(五钱) 每 咀二钱煎。

此方治伤寒身黄发热。

化癖丸巴霜(半两) 腻粉 朱砂(各一钱) 黄鹰粪(二两半) 雄雀粪 砂(各一字) 糯米饭丸黍米大。一岁儿二丸。空心皂荚子汤服。取下恶物为度。

治乳癖结块。久不消化。诸药罔效。

大茵陈汤茵陈(一两) 大黄(三钱半) 栀子(三枚大者) 煎分三服。日三。当利下恶汁。黄从小便出。

治阳明瘀热在里发黄。小便秘。腹微满。

加减泻黄散黄连 茵陈(各五分) 黄柏 黄芩 山栀 茯苓(各三分) 泽泻(二分) 食后一服减半。待五日再服而良愈。

此方主退脾土。复肾水。降火心。

阿胶散阿胶(一两半) 牛蒡子 炙草(各二钱半) 马兜铃(五钱) 杏仁(七个) 糯米(一两) 每末一二钱煎。杏仁本泻肺。非若人参天麦冬之补也。当以意消息之。又名补肺散。

清肺饮柴胡(二两) 人参(半两) 杏仁 桔梗 赤芍 荆芥 枳壳 桑皮 五味子 熟半夏 麻黄(各一两) 旋复花(五钱) 甘草(两半) 每末二钱。入姜二葱一。或薄荷亦可。

治肺受风邪客热。嗽声不断。气促喘闷。痰壅。鼻塞流涕。失音。及疹毒痘疮。涎嗽咽痛烦渴。

解表散麻黄 杏仁 赤苓(各一两) 川芎 防风 枳壳(各一两五钱) 甘草(七钱半,半生半炙) 每末二钱。加姜二葱白一煎。有热加薄荷叶。

主伤风感冷。喘嗽痰多。呕吐泻利惊悸。

钱氏葶苈丸甜葶苈(隔纸炒) 黑牵牛(炒) 杏仁(研) 汉防己(各一两) 枣肉丸麻子大。每三五七丸。

淡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治乳食冲脾。伤风咳嗽。面赤痰盛。身热喘促。

泻肺汤桑皮 地骨皮(各一两) 炙甘草(三钱) 每 咀二钱。加粳米一百粒煎。日二。

治伤风后五心烦热。咳嗽喘促。唇红颊赤。

黄芩半夏生姜汤黄芩 生姜(各一钱) 炙草 白芍(各六分) 枣(二枚) 半夏(一钱五分)此方治胆腑咳。呕苦水若胆汁。

甘桔汤甘草 桔梗(各一钱)治心脏咳。喉中如梗。甚则喉肿喉痹。

乌梅丸乌梅(三十个) 细辛 附子 桂枝 人参 黄柏(各六钱) 干姜 黄连(各一两) 蜀椒 当归(各四两) 即用乌梅肉酒浸一宿。和饭粒捣丸。每十丸汤下。

治胃腑咳而呕。呕甚。长虫出。

茯苓甘草汤茯苓(二钱) 桂枝(二钱半) 生姜(五片) 甘草(一钱)治膀胱咳而遗溺。

琥珀散辰砂(一钱半) 琥珀 牛黄 僵蚕 胆星 白附子 全蝎 代赭石 天麻 枳壳 乳香(各一钱) 每末一二分。白汤调下。此方兼治痫症。

治急慢惊涎潮昏冒。目瞪惊搐。内钓腹痛。

圣惠射干散射干 麻黄 紫菀 桂心(各五钱) 半夏(一钱) 炙草(二钱) 每末一钱煎。入蜜半匙。

此方治小儿咳嗽。心胸痰壅。攻咽。作呀呷声。

桔梗汤桔梗 半夏 苏叶 石膏 炙草(各半两) 皂荚(一分,烧存性) 每末一钱。加姜三片煎。

此方治小儿咳嗽呀呷。咽膈不利。

知母汤知母 甘草(各半两) 贝母 羌活 滑石 大黄 小麦(各三钱) 麻黄 苦葶苈 诃子肉(各一钱半) 薄荷(二钱) 每 咀二钱。加姜二片煎。

治 气喘。痰鸣发热。咳嗽恶风。

坎离汤荜澄茄 石菖蒲(各一钱) 白术 茯苓 木香(各二钱) 炙草 半夏 紫苏子(各四钱) 每 咀二钱煎。不拘时服。

此方治虚喘。日轻夜重。食减神昏。

化痰定喘丸雄黄 朱砂(各一钱) 蝉蜕 全蝎 僵蚕 地龙 南星 白附子(各二钱半) 轻粉(五分) 糊丸麻子大。每三十丸。薄荷茶清下。

治因惊发喘。逆触心肺。暴急张口。虚烦神困。

二圣散诃子肉(十枚大者半生半炙) 大腹皮(五钱洗净焙) 每粗末二钱煎。

治风痰壅闭。语音不出。气促喘闷。似搐非搐。

定喘饮人参 麻黄 防己 诃子肉 半夏 甘草(各五钱) 每二钱。加姜二片煎。

治夹风痰喘气促。不拘冷热二症。

牛黄夺命散白牵牛 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炒) 川大黄 槟榔(各一两) 三岁儿每末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

治肺胀喘满。胸膈起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哑而不鸣。痰涎潮塞。

俗云马脾风。若不治。死在旦夕。

泻白散桑皮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炒) 每末一二钱。加米百粒煎。一名泻肺散。

治肺热骨蒸自汗。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人参 黄芩 炙草(各三两) 半夏(二两半) 每粗末三钱。加姜三枣一煎。小儿分二服。更量大小加减。

治伤寒温热病。疟疾。一切寒热往来。能和解。

荆芥散荆芥穗 人参 白术 黄 当归 白芍 桂(各一两) 柴胡(二两) 炙草(五钱) 每粗末五钱煎。

备急丸煨大黄 巴霜 葛根 各等分。炼蜜丸。每绿豆大一丸。米饮下。壮盛小儿。或用一丸半。以大便快利为度。

清脾汤浓朴(一两) 乌梅 半夏 良姜 青皮(各五钱) 炙草(三钱) 草果仁(二钱半) 每 咀二钱。加姜二钱煎。未发疟前并三服。

治疟久不瘥者。脾胃虚弱。形容憔悴。

二姜丸白姜(用巴豆九粒。同炒去豆) 良姜(东壁土炒各一两) 雄猪胆汁和水丸麻子大。朱砂为衣。热多温汤。

早晨面北空心下。寒多早晨面南温酒下。寒热均热汤冷水下。

治疟疾经久不愈者。

二仙饮青蒿(二两) 桂枝(五钱) 每细末一钱。未发前冷酒调下。斩邪饮治暑疟尤妙。

治诸疟不拘久近。本方加香薷二两。芽茶五钱。合研。名斩邪饮。

苏合香丸苏合香(五钱入安息膏内) 安息香(一两,另为末。酒半升。熬膏) 丁香 青木香 白檀香 沉香 荜茇香附 煨诃子肉 皂荚(镑屑) 朱砂(各一两) 薰陆香 冰片(各五钱) 麝香(七钱半) 用安息膏加炼蜜丸芡子大。空心沸汤下。小儿一丸。老人二三丸。

治传尸骨蒸诸痨瘵。卒暴心痛。鬼魅疟疾。霍乱吐泻。赤白痢。小儿惊搐。

地黄膏豆粉 郁金(各半两) 炙甘草(一钱二分) 马牙硝(一钱) 生地汁、蜜。对分熬膏。丸药每服两皂子大。热水含化。婴儿用鹅翎拭口内。

朱银丸水银(蒸枣研如泥) 白附子(一钱半) 全蝎 南星 朱砂(各一钱) 天浆子 芦荟 牛黄(各五钱) 铅霜(五分和水银 ) 冰片(一字) 麝香(少许) 僵蚕(七个炒) 蜜丸。

治胎风壮热痰盛。翻眼口噤。取下胎中蕴受之毒。亦治惊积。但量与。

沉香饮沉香 丁香 南木香 藿香叶(各二钱半) 陈皮 白术 半夏 茯苓 肉豆蔻(各五钱) 炙草(三钱) 每末五分至一钱。紫苏、木瓜汤调下。枣汤亦可。

治吐痢后神昏倦怠。食少不化。脾胃气虚。五心烦热。盗汗。自汗常出。或闻食恶心。

八珍汤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治气血俱虚。阴火内热。或因克伐之剂。脾胃亏损。肌肉消瘦。

排风汤白鲜皮 白术 白芍 薄桂 防风 川芎 当归 杏仁 炙草(各五钱) 独活 麻黄 茯苓(各七钱五分)每二钱。加姜二片煎。

治中风狂言失音。神昏。惊瘫鹤膝。及足疾才愈。偶感外风。满面遍体虚浮。

龙脑鸡苏丸薄荷叶(一两六钱) 生地(六钱) 麦冬(四钱) 蒲黄 阿胶 木通 银柴胡(各二钱) 甘草(钱半) 黄人参(各一钱) 地黄汁熬膏加蜜丸。每二十丸。细嚼汤下。一方有黄连。

治肺有郁热。咳衄下血。热淋消渴。口臭口苦。

逍遥散柴胡 酒当归 酒白芍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炙草(五分) 加姜、薄荷治血虚肝燥。骨蒸劳热。咳嗽潮热。往来寒热。口干便涩。

加味逍遥散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各一钱) 以上逍遥散。加丹皮、山栀各七分。为加味逍遥散。其姜、薄荷。酌量加否。

此方治肝脾血虚等症。

三黄丸黄连 黄芩 煨大黄 等分。炼蜜丸。每三十丸。汤下。量大小加减。

治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五脏实热。或下鲜血。或疮疖。

大柴胡汤柴胡(四两) 黄芩 白芍(各两半) 大黄 半夏(各七钱半) 枳实(七钱) 甘草(一两)。每粗末二钱。加姜二片煎。

此方解利风热。痰嗽腹胀。及里症末解。

橘皮(一两半) 炙草 竹茹(各五钱) 人参(二钱半) 每 咀五钱。加姜煎。

加味清凉饮当归 赤芍 炙草 大黄(各三分) 牛蒡子 山栀(各四分)治热毒积毒在内。大便不通。而欲痛作渴。或患疮疡丹毒。

固脾和中散人参 茯苓 白术 葛根 炙草 扁豆 藿香 等分。 每末三钱。加姜枣煎。

此方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治腹痛。

黄连香薷饮黄连 香薷 浓朴治中暑。热盛。口渴心烦。或下鲜血。

黄 六一汤黄 (六两) 甘草(一两) 每末五钱煎。温服。亦可用汤调下三钱。

此方治诸虚不足。盗汗消渴。

茯苓半夏汤半夏(二钱) 陈皮 茯苓 黄芩(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煎。

此方专治热痰壅盛为患。

四苓散猪苓 茯苓 白术 泽泻 每末三钱煎服。

治风寒湿邪不解。烦渴欲饮者。

快膈汤人参 青皮 砂仁 乌药 良姜 炙甘草 香附(各一两) 每末一钱。加少盐酒煎。

主胸膈不快。饮食少。能顺气和中。消导宿滞。

万灵丸木香 黄连 莪术(各一钱) 橘皮 青皮(各二钱) 槟榔(一钱半一枚)。用巴豆一粒。醋煮杏仁二枚。灯火上 。研烂。和醋糊丸。小绿豆大。每五七丸薄荷汤下。

此方主小儿诸积。根据形症用之。

东垣鼠粘子汤鼠粘子(二钱) 酒归身 炙草 柴胡 黄芩 连翘 黄 (各一钱) 地骨皮(二钱半) 每 咀三钱煎。服后慢与乳食。

治伤寒斑出。身表热急。

小柴胡加栀子汤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山栀 加姜枣。热甚去半夏。

此方主解利风热。

连翘饮连翘 防风 山栀 甘草 等分水煎。

治一切热。伤寒热在外而不厥。少阳药也。

解毒丸寒水石(研) 石膏(研各一两) 青黛(五钱) 蒸饼丸芡子大。食后新汲水下。或细嚼姜汤下亦可。

三岁儿半丸。随大小加减。

参附汤人参 炮附子等分治阳气虚寒。切牙寒战。手足并冷。或吐泻不食。

桔梗枳壳汤枳壳 桔梗(各二两) 甘草(五钱) 每三钱。加姜三片煎。

治腹胀便秘。烦躁作渴。或谵妄不安。

五痫丸白附子(五钱) 乌蛇肉 全蝎 半夏 南星(各二两) 蜈蚣(半条) 僵蚕(一两半) 朱砂雄黄(各钱半) 麝香(三分) 皂角(二两打碎用水半碗。浸透揉汁。入白矾二两。同煎干为度) 姜汁糊丸小绿豆大。每二三十丸。白汤下。随大小加减。

此方总治一切痫症。

家韭子丸韭子 鹿茸 苁蓉 牛膝 熟地 菟丝子 归身 巴戟 杜仲 石斛 桂心 干姜酒糊丸。

治膀胱虚寒。不能收摄。以致遗溺淋沥。

人参理中丸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此方专治中焦病。或吐下多而腹痛满。

五黄散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黄 大黄 每末一钱煎。

此治内外俱大热之症。然太寒。非其症勿用。

加味清胃汤升麻 当归 黄连 丹皮 生地 以上清胃汤。加茯苓 陈皮此方治胃热生痰。咳逆羸瘦。

藿香饮藿香 白术(各一两) 炙草 茯苓 生黄 (各五钱) 加姜、枣每五钱煎。幼儿三钱或二钱。

随时酌用。

清凉饮柴胡 知母 生地 赤苓 防风梢 甘草梢 当归 黄柏 龙胆草治热盛。小便赤涩。或膀胱热结。

宁神膏人参(半两) 茯神(二两) 葛根 甘草 五味子 知母 花粉(各三钱) 另将生地浸一夜捣烂。绞取汁一碗。熬膏。入药末。至可丸。每二三十丸枣汤下。

天麻膏生地(二两) 羌活(一两半) 当归(一两二钱) 牛膝 元参 杜仲 独活(各七钱半) 天麻(一两) 熬膏丸药。每三五十丸汤下。或各 咀。每三五钱煎服亦可。

白术防风汤防风(四钱) 白术 黄 (各二钱) 每粗末二钱煎。

主伤寒太阳经症。汗多不止。

桃奴丸桃奴(七个,另研) 玳瑁(一两镑细末) 安息香(一两去渣) 上三味同熬成膏。入犀角末 朱砂(各五钱)琥珀 雄黄(各三钱) 麝香 冰片 牛黄(各二钱) 炒桃仁(十四个) 安息膏丸芡子大。阴干。固藏静室。每半丸或一丸参汤下。大能辟恶去秽。

七味白术散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藿香 木香 葛根(各一钱)治中气虚弱。津液短少口渴。或因吐泻所致。

调中汤茯苓 当归 白芍 陈皮(各一钱) 白术(一钱半) 又小名调中汤。

治一切浮肿。但用此方。无不愈者。

调中汤良姜 酒洗当归 炒白芍 肉桂 川芎 炮附子(各一两) 人参 炙甘草(各五钱) 每 咀。三钱煎。

治肠胃虚怯。冷气乘之。腹胁刺痛。洞泄不止。

热郁汤连翘 薄荷 黄芩 栝蒌实 麦冬 甘草 郁金 竹叶此方治外感风热之症。

当归连翘汤归尾 连翘 白芷(各三钱) 煨大黄 甘草(各一钱) 每 咀二钱。食前煎服。

治小儿心脾有热。致生重舌。

绿袍散薄荷净叶 荆芥穗(各五钱) 青黛 元明粉 硼砂(各二钱半) 百药煎 甘草(各三线) 细研每一字至五分。干点舌上。令自化。或新水入蜜。调点舌上。

黄金散黄柏(蜜涂晒十数次) 甘草(各一两) 用末干点患处。或用麦冬汤调点。

主解口内舌上疮毒。及痘后目生翳膜。

清胃散升麻(五分) 生地(四分) 黄连 丹皮(各三分) 归尾(四分) 儿母俱服。

治胃经有热。口舌诸病。牙齿及龈肿痛。

流气饮蝉蜕 甘草 羌活 天麻 当归 防风 大黄 薄荷 赤芍 杏仁 等分。每五钱。

此方治小儿风毒患眼。

柴胡复生汤本 蔓荆子 川芎 白芷 羌活 独活(各二分半) 白芍 炙草 薄荷 桔梗(各四分) 苍术茯苓 黄芩(各五分) 柴胡(六分) 五味子十二粒每二钱煎。

治羞明泪多。脑顶沉重。睛珠痛连太阳。

本事方防风 白蒺藜(各一两) 羌活(一两半) 甘菊(三两) 每末二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服。

治太阳寒水滔。翳膜遮睛。

冲和养胃汤柴胡(七钱) 人参 当归 炙草 干姜 升麻 葛根 白术 羌活(各一两) 防风(五钱) 黄(一两半) 茯苓(三钱) 白芍(六钱) 五味子(二钱) 每二钱煎服。

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岐。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见。

神水变纯白色。

滋阴肾气丸熟地(三两) 归尾 丹皮 五味 山药 柴胡(各五钱) 茯苓 泽泻(各二钱半) 酒炒生地(四两)蜜丸。朱砂为衣。每十丸滚汤下。

治神水宽大渐散。目昏。空中黑花。及内障。

山茱萸丸山萸(二两) 熟地 丹皮 牛膝 茯苓 泽泻(各一两) 鹿茸(五钱) 蜜丸。每二十丸。

此方治眼白多。由于虚也。

汤氏牛黄丸牛黄 白附子 肉桂 全蝎 川芎 石膏(各一钱) 白芷 朱砂(各二钱) 藿香(五钱) 麝香(一分)蜜丸芡子大。三岁儿以下。每一丸。薄荷汤下。斗睛即名通睛。

治小儿触打扑跌着头额。肝受惊风。成斗睛。

立效散硼砂 冰片 雄黄 朴硝 等分。为细末。干渗。

治婴儿咽喉痹痛。不能吞咽。

吹喉散生甘草(二钱半) 朴硝(一两) 研细末。吹喉中。

治婴儿咽喉肿痛。气塞不通。

牛蒡汤牛蒡子(三两) 大黄(两半) 防风 薄荷(各一两) 荆芥(四两) 甘草(一两一钱半) 每二钱。

主喉痛。伤风发热烦躁。鼻塞气喘。痰嗽惊啼。

化毒汤桔梗(五钱) 薄荷 荆芥穗 甘草(各二钱半) 山豆根(钱半) 牙硝 硼砂 朴硝 雄黄 朱砂(各二钱) 每一字至五分。干点舌上。化下。或汤调。少与含咽亦可。

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饮食不便。

牛蒡子汤牛蒡子(炒) 元参 升麻 桔梗(炒) 犀角 黄芩 木通 甘草 等分。每二钱煎。

桔梗 甘草 连翘 山栀 薄荷 黄芩(各五分) 每末一钱煎。

治热肿喉痹。

消风散茯苓 川芎 荆芥穗 羌活 防风 藿香 僵蚕 蝉壳 炙草 浓朴 陈皮等分。每末五分。茶清调下。加雄黄名雄风散。

治胎热胎寒。及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疼鼻塞。皮肤顽麻瘾疹。小儿虚风。

张涣辛荑膏辛荑叶(一钱焙干) 细辛 木通 白芷 木香(各半两) 杏仁(二钱研) 用羊髓、猪油各二两。同药慢火熬成膏。令黄色。放冷。入冰麝各一钱。拌匀。每用少许点鼻中。

张涣清肺膏瓜蒂(半两) 附子(一枚) 赤小豆 细辛 甘草(各一钱) 冰片(九分) 蜜丸。绵裹塞鼻。

此方治小儿 鼻不闻香臭。

圣惠菊花散甘菊 白术 细辛 茯苓 炙甘草 防风 人参(各一两) 每末一钱煎。

治小儿脑户伤风冷。鼻多涕。精神昏闷。

圣惠木通散木通 麦冬 升麻(各半两) 知母 炙甘草 犀角 杏仁(各钱半) 栀子(三枚)治小儿脑热。无涕。口干心躁。眠卧不安。

犀角升麻汤犀角(三钱) 升麻 牙硝 黄连(各钱半) 朱砂 牛黄 冰片(各一分) 每末五分。汤下。

治脑热肺壅鼻干病。

千金方炼雄黄 日纳一大枣枚许于鼻中。十日后。 肉自出。更不重发。

治小儿鼻生 肉。

杨氏地黄散生地 赤芍 归身 川芎 等分。每二三钱煎。春夏入蒲黄汁。秋冬入车前子汁。

治荣中有热。肺壅鼻衄。

通鸣散菖蒲 远志(各一两) 柴胡 麦冬 防风(各五钱) 细辛 甜葶苈(各二钱半) 磁石(四钱) 杏仁(十四粒) 每末五分。葱白汤调下。

此方治小儿两耳聋鸣。

细辛散细辛 防风 大黄 黄芩(各一两) 蜡 川椒(各五钱) 细锉。以清麻油三合。熬药紫色。滤去渣。入蜡。候化为膏。每以大豆许点耳中。日三次。

治小儿耳聋。或因脑热。或因水入。或因吹着。

菖乌散菖蒲 炒乌头(各四分)为末。绵裹纳耳中。日二次。

治小儿耳自鸣。日夜不止。

菖附散炮附子 菖蒲等分。为末。绵裹塞耳。

治小儿耳疼痛。

红蓝花散红蓝花 黄柏(各一两) 乌鱼骨 黄芩(各半两) 雄黄(四钱) 麝香(五分) 绵 药塞耳。日再。

治 耳久不瘥。

加味归脾汤人参 黄 茯神(各二钱) 甘草(五分) 木香(四分) 白术 远志 枣仁 当归 龙眼肉 丹皮山栀(各一钱) 本方去丹皮、山栀即归脾汤。

此方治脾虚弱损。健忘惊悸等症。

半夏丸生半夏(二两) 赤苓 枳壳(各一两) 风化朴硝(二钱半) 姜汁糯米粉丸。每三四十丸。

治痰症。若惊搐后风涎潮作。服之神效。

白附丸南星(二两) 半夏 白附子 白矾(各一两) 姜汁糊丸。一岁儿七丸。薄荷汤下。

通治咳嗽有痰。感冒发热。吐泻心神不安。神效。

牛蒡子散牛蒡子 山栀 甘草 川硝 郁金(各半两) 枳壳(二钱半) 研细。入冰片五分。研匀。每五分。薄荷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心脾热壅多涎。

谭氏金珠丸南星 白矾 半夏(各七钱) 人参 山药(各五钱) 朱砂 腻粉(各二钱) 金箔(十片)。即为衣。薄荷汁同水打糊丸。绿豆大。每一丸。姜汤下。量加减。

治小儿惊悸怔忡。化痰涎。利胸膈烦热。止嗽。

张涣金朱丹朱砂 半夏 胆星(各一两) 茯苓(半两) 石膏(六钱) 金箔(二十片) 姜汁和黍米大。每十丸参汤下。

治小儿多涎。乳食不下。涎不流出者。乃名脾热多涎。

小朱砂丸朱砂(一两) 胆星 人参 茯苓 珍珠 半夏(各半两) 冰片 麝香(各少许) 蒸饼丸黍米大。每四五丸。金银汤下。

治小儿眠睡多惊。能化风壅痰涎。安神。

黄连解毒汤黄连 黄芩 防风 荆芥穗 知母 石膏 酒黄柏 山栀 大青 元参 生甘草 桔梗 木通如暄热之时。以此辛寒之药解之。

麻黄汤麻黄 升麻 牛蒡子 蝉蜕 甘草(各一钱) 烦渴加石膏末四钱柽叶散柽(即西河柳。青茂时采叶。晒干为末)每一二钱。茅根汤调下。

加味黄芩汤黄连 黄芩(各一钱半) 白芍(三钱) 甘草(七分) 滑石(三钱) 若调服只用一钱。血痢加地榆二钱。

黄芩汤黄芩 黄连 赤芍 生地 枳壳 当归梢 木通 甘草 人参 初加酒大黄养血化斑汤归身 生地 红花 蝉衣 人参(各五分) 加姜一片。

大青汤大青 元参 石膏 生地 地骨皮 知母 木通 荆芥穗 甘草 等分。加淡竹叶十二片。

安神丸黄连 龙胆草 当归 石菖蒲 茯神(各一钱半) 全蝎(七个) 蒸饼杵猪心血丸。朱砂为衣。灯草汤下。亦名黄连安神丸。

同类推荐
  • 上古秘史

    上古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om Swift & his Sky Racer

    Tom Swift & his Sky Rac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家鼎脔

    诗家鼎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这个仙人有点坑

    这个仙人有点坑

    “你就是个球!”银仙总是这么说,每次儿子都提刀追砍了他整整八条街!某人据说是哪吒转世,前生貌似为元婴期老怪。“小友,修仙吧,拿到仙师资格证,下半辈子神器美女少不了!“于是,某人踏上了这条以万千枯骨铸就的修仙之途。我是罪土,轻松修仙,热血无上限,节操无下限!
  • 闲窗括异志

    闲窗括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复仇之独孤无情

    重生复仇之独孤无情

    她是独孤无情,儿时被送进孤儿院,发现养父母是自己的弑亲仇人,与韩清心还有欧雪绮成为姐妹,受到歹人迫害,魂穿异世。但是,独孤无情的身份越来越扑朔迷离,像最美的曼珠沙华花群,危险却美丽让人无法控制自己去探究。
  • 短篇:埋骨

    短篇:埋骨

    有一些村落与世隔绝,有一些故事不为人知。我要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一个已经被遗忘很久的村子里。村子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了,我只知道,包裹着村子的这些大山,叫“埋骨山”。
  • 与魔鬼的谈话

    与魔鬼的谈话

    宏大的善,亦即人间的爱,同时也是重大的诱惑,能够在我们心中引发出像“上帝是否软弱无力、是否邪恶”这样的问题,因而引发出怀疑之罪。这一罪恶又引发出骄傲,从骄傲中产生出下一轮的罪过。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恶能够转变为善。撒旦的王国不仅仅是阴暗的中世纪。在今天,恶也在我们周围设置陷阱,不断地把我们拖拉进去。
  • 御龙战刀

    御龙战刀

    无数次的生死之战,我只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紧握手中的战刀,面向余晖,任残破的战袍在背后随风飘摇。等级划分:段位,级位,阶位,品位,星位,尊位
  • 冲喜新娘

    冲喜新娘

    穆思思没有抬头,无声地站着。宝石蓝的短裙,宽松的白色T恤,显得更加瘦弱,半个月的困境,瘦弱的不仅仅是她的身体,还有她原本坚强的心。“叫什么?”声音冰冷,但是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穆思思。”奶奶不是说过了吗,看来这个人还没有完全清醒。“你是奶奶两百万买的?”穆思思不觉抬眼看了欧阳宇轩,欧阳宇轩正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那眼睛,似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看不出丝毫波澜。但很快,那潭水轻浮起来,上上下下打量着穆思思,穆思思突然有种被扒光了感觉,两手不觉抱在胸前,低下了头。欧阳宇轩眼里的笑意只是一闪,就被潭水淹没了。“两百万可惜了,勉强值一百万!”欧阳宇轩的声音也轻浮起来。原来这就是富家公子的本性,无论他长得多英气逼人,都掩饰不了骨子里的龌龊与放荡“来,坐下!”霸道的命令。穆思思无可抗拒地坐在床边,低头摆弄着衣襟,心里很慌张,不知道为什么慌张,这样如此靠近一个陌生的男人,还从来没有过。欧阳宇轩手将穆思思的脸掀起,拨开她脸上的丝发,眼睛注视着穆思思:“害怕了?!”为什么要害怕?穆思思心里一颤,当自己签下那一纸合同的时候,不是要赴万蛇之渊吗?既是这样,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穆思思拨开了欧阳宇轩的手:“请你休息。”欧阳宇轩一把抱住穆思思:“你不是我的妻子吗,要到那里去?”穆思思挣扎着,那手臂很有力量。那一瞬,古龙香水的味道让穆思思迷惑了一下,很快,穆思思清新过来,尽管这样很冒险,但是,她决定冒险一搏。她放松地窝在欧阳宇轩的怀里,显然自己的动作让欧阳宇轩感到很意外,不觉让他放松了胳膊,穆思思转过脸,一双眸子含情脉脉地看着欧阳宇轩:“对哦,我们是夫妻!”欧阳宇轩诧异地看着穆思思,突然,穆思思将自己的香唇送了上去!
  • 阿星的校园之旅

    阿星的校园之旅

    一次奇遇,让她有了传说中的法力。可是。。。。为毛身边又跟了一个呆萌小少年!小少年就算了,这小个儿她还是养得起的。再可是。。。。为毛没人告诉她晚上房间里出现的妖孽又是谁!但,谁又能解释,他是谁从哪里来。谜,终会有解。
  • 倾世离凰

    倾世离凰

    “这位公子,我们可曾见过?”“……不曾”抱歉,我再也不能守护你了,这样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夜璟轩,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就像一个懦夫!”他没有回头:阿月,你说我懦弱也好,狠心也罢,我都不会回头了。你的世界我终究只能路过,况且……——“小曦,你有什么不满?现在这个样子不好吗?离开他,和我在一起。”“渝卿,你不是他,也永远都不会是他。”“我得不到的东西,他也休想得到!”他眼中的狠戾似乎要将她吞没。宿命将他们带回最初。明月广寒邀九阙,夜色阑珊犹未央。笔墨丹青,书我一世独殇。
  • 梦之极夜

    梦之极夜

    一个世界,虽然与我们近在眼前可是似乎有远在天边,在这个世界中,也有英雄,也有坏蛋,也有荡世离存的凄美爱情,可是一个人却颠覆了这一切,种种光环在他的身上,既是英雄又是坏蛋,有荡世离存的爱情,但是却并不凄美!在这个对于他有点陌生的世界,如何演绎出一个传奇!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写得不好请包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