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新志十四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宋溶纂。溶字怀君,成都人,祁阳县知事。浯溪在祁阳县五里,流入湘江,有清江、白河汇水注之,是为名胜地。清初王士祯著《浯溪考》,考述古迹石刻甚详。此志为祁阳知县手纂,虽书以溪名,而统载一邑之人物、艺文。其书首列浯溪图凡十九幅,卷一原始,卷二磨厓,卷三搜石,卷四记胜,卷五、六录传,卷七至十三艺文,卷十四志余。一曰原始,溯浯溪原于永州双井,次曰磨厓附搜石,考述浯溪石刊焉,三曰纪胜,记古迹、寺观、亭台、楼阁、桥梁,以下录传、艺文,兼及全邑也。志余、搜集诸书之纪载浯溪事物也。
江华县志十卷清雍正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郑鼎勋纂修。鼎勋字元伯,汉军正白旗人,由贡生于雍正元年在户部遵例纳监,五年拣选候补湖广知县,得署安仁县事,六年调江华县。《江华县志》于明万历间凡二修,一为知县杜渐,一为知县刘时征;清初知县王克逊、林调鹤均为增补,未有重纂。鼎勋莅江华乃延蒋琛等重纂,书成于雍正己酉。全编分舆地、营建、职官、风土、田赋、学校、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十门。又书末附续篇一卷,卷次与前书联接,为雍正十一年刻。按此志编次,散乱无绪,殊失振裘挈领之意;又间多误缺,如以宋费楷为明费柏,且佚其事实。山水亦多缺失。然其纪兵变,书灾异,不事粉饰,具见直笔,则不可没其所长也。据舆地志沿革谓:“江华汉冯乘县地,唐武德四年以零陵郡冯乘析置贺州,又析贺州、冯乘置江华县,隶营州。”按清时江华属永州府也。江华之山以沲山为主,豸山最为可观,其东一里一名虾蟇山,矗然而高,通体玲珑,前临沲水。又有秦山在县南五十里,高耸深邃,盛夏常有积雪,土人称为千年雪,中多古梅古桂。水以沲水、冯水、半逢水为著,秦水出秦山南,合冬冷水入西河之萌渚,源流最长。杂志纪吴三桂踞衡州事,三桂死,其孙世蕃袭位号称洪化。直笔不讳,修志者可谓敢言者欤。
澧记十九卷明万历三十八年刊本(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明高尚志纂。尚志事迹未详。《澧记》统记澧州之事,澧建置始于西魏,罢天门郡置澧州。隋初改名松川,炀帝时又改名澧阳,唐为澧州,宋为澧阳军,元为澧州路,明初为澧阳府,后降为州,清为澧州,今名澧县。州志创于明嘉靖间李献阳修《澧州志》六卷,此志继《李志》,稿成于万历初年,又续于高坚,重订于龚之伊,至万历三十八年始刻成书。其书体例为纪十一,述录纶纪第一、述大事内纪第二、述大事外纪第三、述登绩纪第四、述征献纪第五、述勒石纪第六、述典制纪第七、述览胜纪第八、述存外纪第九、述录异纪第十、述杂纪第十一,记载该实。按此志传本久稀,据同治《澧州志》序谓:“修志时万历《澧记》惟存残帙。则久为稀见难得之书矣。
湖南直隶桂阳州志四十三卷首一卷清嘉庆二十三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袁成烈纂修。成烈顺天府宛平县人,监生,嘉庆二十二年任桂阳知州。按此志为成烈宰桂之明年,延州人曹昌、刘德浚等采辑,越十月纂成志稿;成烈自为笔削订正,刊刻成书。其体例为类者凡四十有三,为目者凡一百四十有六,分类冗杂。桂阳之名甚古,汉时与长沙、武陵、零陵相颉颃,称为四名郡。州志肇于何时,据王闿运《湘绮楼文集》有《桂阳州志序》云:“自郑樵作《通志》,采天下地理之书,其所见者有周端朝《桂阳志》五卷;郑绅《桂阳图志》六卷,今轶不传。赵宋以后,地方志繁兴矣,岂即樵所见二志者耶。今州书传自前明穆宗时知州罗大奎,称前有戴氏旧志,已六十年,则当武宗正德时。又有州人何锐手录之书,凡十二篇。神宗万历时,知州郭盘又继修大奎之书。”按此文叙宋及明之州志已详,而清代州志,则一修于康熙二十二年,再修于雍正七年,三修于乾隆三十年。此志修成于嘉庆二十三年,是时桂阳升直隶州。
嘉禾县志二十六卷首不分卷清同治二年刊本(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清高大成纂修,陈国仲增纂。大成镶黄旗人,监生,考选县丞,俸满升任嘉禾知县。国仲字少卿,湖北人,监生,授黔阳知县,署篆嘉禾县。嘉禾为汉临武县地,明崇祯十二年置县,属衡州府桂杨州。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张声远创修县志,传有抄本;五十五年知县陈祥祚又为增纂。此志大成纂就于乾隆丙戌,嘉庆丁丑知县张英举以旧版剥落,补刻之,咸丰间兵燹,志版尽毁。国仲照前本旧例重刻,逐类增补。悉依原书体例,为纲二十有一,凡一百有十目,体裁繁沓,纲目不清。
郴州志二十卷明万历四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胡汉纂修。汉字文叔,歙县人,举人,万历二年任郴州知州。郴州之名始于唐肃宗改桂阳为郴州,治于平阳县。五代初为马殷所据,后属南汉,宋改郴州,仍为桂阳郡。元为郴州路,明为郴州,领永兴、兴宁二县,隶衡州府;然其领域,已非唐、宋时之郴州矣。郴有志肇于元皇庆间,总管王都中修《郴州路志》,嗣后修于明者,据本志胡汉序云:“昔袁君均哲,王君心尝辑《郴志》,《袁志》详而杂,《王志》略而芜,郴人病之。”按袁均哲为宣德时郴州知州,王心嘉靖时郴州知州;明时有宣德、嘉靖二志。此志继嘉靖《王志》重修,汉亲为定例,助之采辑者,则有州人金凌汉、梁密安、黄尚明、刘本学等。其书体例,分为表四、志六、传五、纪一,体严辞核,方志之佳作也。
永兴县志十二卷清乾隆十四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吕宣曾纂修。宣曾号伊蔚,河南新安人,举人,乾隆八年任永兴知县,十三年调江华县。永兴为汉便县地,南朝宋省,陈复置,隋又省。唐置安陵县,后改曰高亭,宋始改今名。明正德十五年邑人李永敷始纂县志,天启六年邑人曾绍芳再纂。清康熙二年知县李允禧重修,二十二年知县王典又修之,诸志皆久佚。此志承王典修县志重纂,自乾隆十二年夏创编,迄冬稿成。翌年宣曾调知江华,携稿而去,十四年始刻成于江华县署。其书编例,凡十二类一百有七目;卷前有城郭图等十幅,刊刻颇精。
兴宁县志十三卷清康熙九年刊本,四十五年增刊(北京图书馆藏)
清耿念劬修,林春芳纂。念劬河南杞县人,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七年任兴宁知县。春芳事迹未详。兴宁即今湖南资兴县,清时为兴宁县,属郴州管辖。明嘉靖二十二年知县汪瑾修有县志,为邑举人李廷柬所纂也。万历四十三年知县傅其德、邑人陈元旦又为修纂;天启五年知县汪梦尹、邑人王廷玑三为修纂。此志修于康熙九年,其体例,为纲者十有三,为目一百有二,编次颇为得体。康熙四十五年知县杨蒧又为续补,各从前志纲目,增于每卷之末。据沿革,兴宁为汉郴县地,顺帝永和元年,析郴县地置汉宁县,三国为阳安,晋为晋宁,隋为晋兴,唐为资兴,五代为秦县;宋始称为兴宁,元为兴宁县属郴州路,明清属直隶郴州。县旧产铁,在西南两乡,今矿尽山空。铁炭出西北两乡,贩通湖北、芜湖、南京。煤炭出南乡。
凤凰厅志二十三卷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杨盛芳修,潘曙纂。盛芳汉军正白旗人,监生,乾隆二十年任凤凰营通判。曙字晓园,浙江乌程县人,雍正十一年进士,授石门知县,调桑植,多善政。乾隆十年升凤凰营通判,十八年降乾州同知,官至户部员外郎。凤凰故无志,此志为盛芳任凤凰通判时,因应修省志征各属志乘之檄,以乾州同知潘曙学识夙优,且久任是邦,风土民情,素所熟悉,聘加编纂。是时凤凰尚称为营,而以通判掌管政事,已为设厅之制矣,故此书称曰厅志。清制府以下或设厅,厅有直隶厅、散厅之别,其大抵设于军务未靖之区,行政重在屯防。按本志内容,如公署一篇,有文员卫署,武员公署,营巡检署等官署。又有屯防、兵防、苗防诸篇,其政务之特殊,则显有不同于州县政制。按凤凰厅沿革,为古渭阳地,处于万山之中,西接滇、黔,东连辰、沅;危滩峻岭,复迭迴环,历来为要害之地。自宋太平兴国七年置招谕县于此,熙宁八年旋废,并入麻阳。元置五寨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初因元制,隶保靖宣慰司,永乐三年置篁子坪长官司,属保靖宣慰司。清初因之,康熙三十七年以沅州镇移驻厅城,四十三年又将辰、沅、靖道移驻之,添设凤凰营通判,四十六年截去土司田宏添,而始得专其政,五十六年欲改营为厅未准。按此志亦称《凤凰营志》,因修志时尚称为凤凰营,属于沅州镇及营巡检司管辖,所领境域,则与土司共管,是散厅之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