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夫。法性圓融無二相。寧存乎依正根塵。真如清淨祇一源。何隔於自他生佛。而眾生昧斯妙理。於多劫韜己靈光。恒安住三德藏中。而恒自昧。亦臥在一如牀上。然亦不知。故我能仁哀茲倒惑。欲委家中之寶。又示衣裏之珠。是以不來而來。布身雲於堪忍。無說而說。滋法雨於沃焦。歷四十九年。設三百餘會。不度而度。度窮有識。非滅而滅。滅入無餘。其方便也不可思量。其饒益也寧容喻說。自雙林到於今日。將二千三百年。從五印至于此方。過六萬八千里。而猶遺風遐振兮。蕩了煩雲。餘澤遠霑兮。榮乎槁物。蕩蕩慈悲之海。巍巍乎恩德之山。嗚呼我等眾生。以底業緣。遊何方所。早不親聞梵音之說。又未得遭正法之時。俄受生於季末之艱。亦賦性也頑囂之甚。然而幸承慈化。濫預釋門。貌可類於道流。行全乖於戒品。雖讀誦於經論。不解根宗。或尋討於記章。但希利養。是以未有思修之慧。安期證得之功。若是念之。可無耻也。竊聞如欲揀邪而入聖正道。應先學教而知佛化儀。是則已分得於賢聖之心肝。亦可為於人天之眼目。如是方名佛子。不然豈免魔徒。且如世流。若不知厥父之姓名生沒日時甲乙多少所作眾業高夷巧拙。則斯曰人頭之獸也。不孝莫大乎是。其為釋子。若未了本師之氏字誕滅年月壽命遠近所說諸教權實顯密。則此稱僧貌之俗歟。不順孰過于茲。當知不孝不順之愆。未免無間無斷之苦。
夫吾佛出興行化之蹟。遺法普被。益物之緣。世界成住壞空之事。劫波大小長短之由。布在經論。可以鏡焉。然我等新學沙彌之輩。不能廣尋。昧者多矣。故今不肖依天台四教儀文。又摭諸經論中所著之言。及詳眾傳記上所彰之說。編以成頌。凡七百七十六句。而又句中義未顯者。仍以本文註于句下。使見者易曉焉。是則視近見遠。據略知廣矣。然而援引稍繁。言辭未婉。縱知眾嘖之歸己。庶資新進之初行。冀諸達士毋以為誚。時天曆元年戊辰臘月既望序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