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末始盛为七言诗赋,今诸集皆不传,类书所载可见。王子安《春思赋》,骆宾王《荡子从军赋》,皆徐、庾文体。王州、杨升不知,皆以为歌行。州云:“以为赋则丑。”误矣!
七绝是七古之短篇,以李、杜之作,一往浩然,为不失本体。
王龙标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後人无不宗之。
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七绝与七古可相收放,如骆宾王《帝京篇》,李峤《汾阴行》,王冷然《河边枯柳》,本意在末四句,前文乃铺叙耳。只取末四句,便成七绝。七绝之起承转合者,衍其意可作七律,七律亦可收作七绝。
七绝,唐人多转,宋人多直下,味短。
刘梦得、李义山之七绝,那得让开元、天宝。
岑参《凯歌》第二三句云“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竟似平偶,何也?
五排,即五古之流弊也。至庾子山,其体已成,五律从此而出。排律之名,始于《品汇》。唐人名长律,宋人谓之长韵律。此体无声病者不善,如唐太宗《正日临朝》等,虞世南《慎刑》,苏味道《在广》,皆不发调。陈拾遗《白帝》、《岘山》二篇,古厚敦重,足称模范。
杜审言、宋之问、沈期此体诗,凡台阁、山水、行旅、关塞、赠饯、方外,无不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