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1900000009

第9章

劳倦所伤虚中有寒

【理中丸】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属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在三焦曰中焦。因中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

必以甘为助。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

必须甘剂。

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脾胃居中。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所不之。故有诸加减焉。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气壅而不泻。则筑然动也。白术味甘补气。去白术则气易散。桂辛热。肾气动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热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肾气。经曰。以辛入肾。能泄奔豚气故也。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气上逆者则吐多。术甘而壅。非气逆者之所宜。千金方曰。呕家多服生姜。此是呕家圣药。生姜辛散。于是吐多者加之。下多者还用白术。气泄而不收则下多。术甘壅补。使正气收而不下泄也。或曰湿胜则濡泄。术专除湿。于是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饮聚则悸。茯苓味甘渗泄。伏水是所宜也。

渴欲得水者。倍加术。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补津液。故加之腹中痛者加人参。虚则痛。

内经曰。补可以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寒多者。加干姜。以辛热能散寒也。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于腹中满者则去之。附子味辛热。气壅郁。腹为之满。以热胜寒。以辛散满。故加附子。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之谓也。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研碎。温服之。日三二服。

【建中汤】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焉。

脾者土也。应中为中央。处四脏之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中益脾。是以建中名之焉。胶饴味甘温。甘草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而甘草为臣。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

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药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黄帝针经云。荣出中焦。卫出上焦是也。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也。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中汤温里而芍药数多。殊不知二者远近之制。皮肤之邪为近。则制小其服也。故桂枝汤、芍药相佐桂枝以发散。非与建中同体。心腹之邪为远。则制大其服也。故建中汤芍药佐胶饴。以建脾。非与桂枝同用尔。内经曰。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呕家不用此汤。以味甜故也。

芍药(六两) 桂枝 甘草(炙。各二两) 大枣(七个去子) 生姜(三两切片) 胶饴(一升)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煎至三升。去渣。入胶饴。更上微火。令消。温服一升。日三升。

【育气汤】通流百脉。调畅脾元。补中脘。益气海。祛阴寒。止腹痛。进饮食。大益脏虚疼痛。

木香 丁香 藿香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缩砂 白豆蔻 荜澄茄 炙甘草(各半两) 干山药(一两) 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各二钱半) 白檀香(半两)上十四味为末。每服一钱至二钱。用木瓜汤调下。空心食前。盐汤亦得。

【养胃进食丸】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全不思食。常服滋养脾胃。进美饮食。消痰逐饮。避风寒湿冷邪气。

苍术(五两。泔浸去皮) 神曲(二两半。炒) 白茯苓(去皮) 浓朴(姜制。各二两)大麦 (炒) 陈皮(去白。各一两半) 白术(二两) 人参甘草(炙。各一两)上九味为末。水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食前温姜汤送下。粥饮亦得。

【宽中进食丸】滋形气。喜饮食。

猪苓(去皮) 半夏(各七钱) 草豆蔻仁(五钱) 神曲(炒半两)枳实(四钱) 橘红 白术 泽泻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缩砂 甘草(炙) 大麦 (炒,各一钱半)人参 青皮 干生姜(炮。各一钱) 木香(半钱)一方有槟榔一钱半。合用。

上十六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汤送下。食前。

【和中丸】治久病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结或溏。此皆胃虚之所致也。常服和中理气。消痰去湿。浓肠胃。进饮食。

白术(二两四钱) 浓朴(姜制。二两) 陈皮(去白。一两六钱) 半夏(汤泡一两) 槟榔枳实(各五钱) 甘草(炙。四钱) 木香(二钱)上八味为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远服。

【安胃丸】治寒邪伤胃温中补气安胃进食。

白术(五钱) 干姜(炮。三钱) 大麦 (炒。五钱) 陈皮(三钱)青皮(二钱) 白茯苓(去皮。二钱) 缩砂(二钱) 木香(一钱半)上八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远。忌冷物。

【补中丸】补脾虚。调胃弱。止泻痢。进饮食。定痛。

浓朴(姜制一两) 甘草(炙。一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干姜(半两。炮)上五味为末。炼蜜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细嚼亦得。空心食前。

【加减平胃散】治脾胃不和。

苍术(八两) 浓朴 陈皮(各五两) 甘草(三两)人参 茯苓(各五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姜二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或入盐沸汤点服亦得。

【嘉禾散】补脾胃治五噎五膈。

枇杷叶(去毛炙) 薏苡仁(炒) 白茯苓 人参缩砂(各一两) 大腹子 随风子 杜仲石斛 藿香叶 木香 沉香丁香 陈皮(冬三钱) 谷 槟榔五味子 白豆蔻 青皮 桑白皮(各半两)白术(二两) 神曲 半夏曲(各一钱) 甘草(炙。一两半)上二十四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三个。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

【白术散】治诸病烦渴。津液内耗。不问阴阳。皆可服之。大能止烦渴。生津液。

干葛(二两) 白术 人参 茯苓(去皮)甘草(炙) 藿香 木香(各一两)上七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

【缓中丸】治脾胃虚弱。六脉拘急。而指下虚。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腹中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而急。大便不调。精神短少。此药专治大渴不止。腹中急束。而食减少。神妙。

自晒生姜 白茯苓(去皮) 陈皮(各一两。去白)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白汤送下。细嚼亦得空心食前。如脉弦急。或腹中急甚。加人参、甘草各三钱。

【沉香鳖甲散】治一切劳伤诸虚百损。

干蝎(二钱半) 沉香 人参 木香巴戟 牛膝 黄 柴胡白茯苓 荆芥 半夏 当归秦艽(各半两) 附子 官桂 鳖甲(各一两)羌活 熟地黄(各七钱半) 肉豆蔻(四个)上十九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二寸。姜三片。枣二个。同煎至七分。去姜、葱、枣。空心食前服。

【十华散】补暖元气。调理脾胃风劳。解二毒伤寒。除腰膝疼痛。疗酒色衰惫。霍乱吐利。偏风顽脉脾痛。香港脚注肿。行步不得等证。神效不可俱述。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 人参 白术(炒)黄 干姜(炮) 青皮(去白。炒) 羌活(各一两)甘草(半两炙)五加皮(一两。吴茱萸一两。以水一碗同煮。至水尽为度。去茱萸不用。出五加皮切片焙)上十味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中盏。姜三片。枣二个。煎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沉香温脾汤】治脾胃虚冷。心腹疼痛。呕吐恶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或泄泻吐利。

沉香 木香 丁香 附子(炮。去皮脐)官桂 人参 缩砂 川姜(炮)白豆蔻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上十一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热服。空心食前。作粗末亦可。

【浓朴温中汤】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或戌火已衰。不能运化。又加客寒。聚为满痛。散以辛热。佐以苦甘。以淡泄之。气温胃和。痛自止矣。

浓朴(姜制) 橘皮(去白。各一两) 干姜(七钱) 甘草(炙)草豆蔻 茯苓(去皮) 木香(各半两)上七味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忌一切冷物。

【双和汤】治虚劳养气血。

白芍药(七两半) 当归(四两) 黄 熟地黄川芎(各三两) 甘草 官桂(各二两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个。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服。

【小沉香丸】和中顺气。嗜食消痰。又治痰及酒后干呕痰涎。气噎痞闷。

甘草(炙。二两八钱) 益智仁(一两八钱) 舶上丁香皮(三两四钱) 甘松(一两八钱。

去土) 广术(炮) 缩砂(各四钱) 沉香(六钱) 香附子(一两八钱。去毛)上八味为末。汤浸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食后姜汤送下。或嚼亦得。

【木香分气丸】善治脾胃不和。心腹胀满。胁肋膨胀。胸膈注闷。痰嗽喘息。干呕醋心。

咽喉不利。饮食不化。

气不宣畅。并皆治之。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姜黄 干生姜 当归 白术 玄胡索 广术(炮)三棱(炮) 赤茯苓(去皮)肉豆蔻(各等分)上十三味为末。白曲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日三服。忌马齿苋、生茄子。

秋冬加丁香【木香饼子】快气消食。利胸膈。化痰涎。止宿酒痰呕。吐哕恶心。

木香 官桂(去皮) 姜黄 香附(炒。去毛)香白芷 甘松(去土) 川芎 缩砂仁(以上各二两)甘草(炙。半两)上九味为末。水和捻成饼子。每服十数饼。细嚼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法制陈皮】消食化气。宽利胸膈。美进饮食。

茴香(炒) 青盐(炒) 甘草(各二两。炙) 干生姜乌梅肉(各半两) 白檀(二钱半)上六味为末。外以陈皮半斤。汤浸去白。净四两。切作细条子。用水一大碗。煎药末三两同陈皮条子一处。慢火煮。候陈皮极软。控干。少时用干药末拌匀焙干。每服不拘多少。细嚼。温姜汤下。不拘时。

温中益气治验

中书左丞相史公。年六旬有七。至元丁卯九月间。因内伤自利数行。觉肢体沉重。不思饮食。

嗜卧懒言语。舌不知味。腹中疼痛。头亦痛而恶心。医以通圣散大作剂料服之。覆以浓衣。遂大汗出。前证不除而反增剧。易数医。四月余不愈。予被召至燕。命予治之。予诊视得六脉沉细而微弦。不欲食。食即呕吐。中气不调。滞于升降。口舌干躁。头目昏眩、肢体倦怠。足 冷。卧不欲起。丞相素不饮酒。肢体本瘦。又因内伤自利。又复获汗。是重竭津液。脾胃愈虚。不能滋荣周身百脉。故使然也。非甘辛、大温之剂。则不能温养其气。经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又脾不足者。以甘补之。黄 、人参之甘。补脾缓中。故以为君。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当归辛温。和血润燥。

木香辛温。升降滞气。生姜、益智、草豆蔻仁辛甘大热。以荡中寒。理其正气。白术、炙甘草、橘皮。甘苦温乃浓肠胃。麦 面宽肠胃而和中。神曲辛热。导滞消食而为佐使也。上件 咀一两。水煎服之。呕吐止。饮食进。越三日。前证悉去。左右侍者曰。前证虽去。九日不大便。如何。予曰。

丞相年高气弱。既利且汗。脾胃不足。阳气亏损。津液不润也。岂敢以寒凉有毒之剂下之。仲景曰。大发汗后。小便数。大便坚。不可用承气汤。如此虽内结。宜以蜜煎导之。须臾去燥屎二十余块。遂觉腹中空快。上下气调。又以前药服之。喜饮食。但有所伤。则以橘皮枳术丸消导之。至月余。其病乃得平复。丞相曰。病既去矣。当服何药以防其复来。予曰。不然。但慎言语。节饮食。不可服药。夫用药如用刑民。有罪则刑之。身有疾则药之。无罪妄刑。是谓疟民。无病妄药。反伤正气。军志有曰。允当则归。服而舍之可也。丞相说而然之。

【参术调中汤】治内伤自利。脐腹痛。肢体倦。不喜食。食即呕。嗜卧懒言。足 冷。头目昏。

人参 黄 (各五钱) 当归身 浓朴(姜制)益智仁 草豆蔻 木香 白术甘草(炙) 神曲(炒) 麦 面 橘皮(各三钱)上十二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劳倦所伤虚中有热

金匮要略云。夫男子平人脉大者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

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无力。寒热气促。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眩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男子脉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瞑。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也。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桂枝(去皮) 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五味。 咀。水七升。生姜三片切。大枣十二个擘。煎至三升。去渣。分三服。短剧云。脉浮。汗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黄 建中汤】治诸虚不足。或因劳伤过度。或因病后不复。

黄 官桂(各三两) 甘草(二两) 白芍药(六两)上四味为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七分。去渣。入饧少许。再煎令溶。稍热服。空心食前。集验云。呕苦加生姜。腹满去饧、枣。加茯苓。肺虚损补气。加半夏五两为妙。

【人参黄 散】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忡潮热。盗汗减食。咳嗽脓血。胸胁不利。

人参(去芦。一两) 秦艽 茯苓(各二两) 知母(二两半)桑白皮(一两半) 桔梗(一两) 紫菀(一两半) 柴胡(二两半)黄(三两半) 地骨皮(二两) 生地黄(二两) 半夏(汤泡七次)赤芍药(各一两半) 天门冬(去心。三两) 鳖甲(三两。酥炙。去裙) 炙甘草(一两半)上十六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渣服。食远。

【续断汤】治骨蒸热劳。传尸瘦病。潮热烦躁。咳嗽气急身体疼痛。口干盗汗。神效方。

生地黄 桑白皮(各五两) 续断 紫菀青竹茹 五味子 桔梗(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赤小豆(半升)上九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五十粒。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日三服。兼治咳嗽唾脓血。童男室女亦可服。

【柴胡散】治虚劳羸瘦。面色痿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夜多盗汗。咳嗽不止。

地骨皮(一两半) 柴胡 鳖甲(去裙。醋炙) 知母(各一两)五味子(半两)上五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乌梅两个。青蒿五叶。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秦艽鳖甲散】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气粗。四肢困倦。夜有盗汗。

柴胡 鳖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 地骨皮(各一两)秦艽 当归 知母(各半两)上六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青蒿五叶。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渣温服。空心临卧各一服。

【人参地骨皮散】治脏中积冷。营中热。按之不足。举之有余。阴不足阳有余之脉也。

人参 地骨皮 柴胡 黄生地黄(各一两半) 知母 石膏(各一两) 茯苓(半两)上八味 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渣细细温服。连夜顿服。间服生精补虚地黄丸。

【地仙散】治心脏积热口干。或烦渴。颊赤。舌涩。生津液。兼治汗后余热地骨皮 防风(各一两) 人参 甘草(各半两)上四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青蒿五七叶。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无时。无青蒿。用竹叶五七片。

【调中益气汤】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或洪缓。按之无力。中指下时一涩。其证身体。沉重。四肢困倦。百节烦疼。胸满短气。膈咽不通。心烦不安。耳鸣耳聋。目有瘀肉。热壅如火。视物昏花。口中沃沫。饮食失味。忽肥忽瘦。怠惰嗜卧。溺色变赤。或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时飧泄。腹中虚痛。不思饮食。

黄 (一钱) 人参 甘草(炙) 当归白术(各钱半) 白芍药 柴胡 升麻(各三分)橘皮(二分) 五味子(十五个)上十味。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论曰。内经云。劳则气耗。

热则气伤。以黄 甘草之甘。泄热为主。以白芍药。五味子之酸。能收耗散之气。

又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以人参甘温。补气不足。当归辛温。补血不足。故以为臣。白术、橘皮。甘苦温。除胃中客热。以养胃气而为佐。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为脾胃之气下溜。上气不足。故从阴引阳以补之。又以行阳明之经为使也。

【当归补血汤】治肌热躁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则血虚。血虚则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也。误服白虎汤必危。此病得之于肌困劳役。

黄 (一两) 当归(二钱。酒洗)上二味。 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犀角紫河车丸】治传尸劳。服三月必平复。其余劳证。只数服便愈。此药神效。

紫河车(一具。即小儿胞衣是也。米泔浸之一宿。洗净。焙干用) 鳖甲(酥炙)桔梗(去芦) 胡黄连 芍药 大黄贝母(去心) 败鼓皮心(醋炙) 龙胆草 黄药子知母(各二钱半) 犀角(镑末) 蓬术 芒硝(各一钱半)朱砂(二线)上十五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空心食前服之。如膈热。食后服之。重病不过一料。

【人参柴胡散】治邪热客于经络。肌热痰嗽。五心烦躁。头目昏痛。夜有盗汗。此药补和真气。解劳倦。及妇人血热虚劳骨蒸。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柴胡甘草(炙) 半夏曲 当归。 干葛赤芍药(各等分)上九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二个。煎至八分。带热服。不拘时候。但是有劳热证皆可服。病退即止。大抵透肌解热。干葛为君。柴胡次之。所以升麻葛根汤为解肌之冠也。

【清神甘露丸】治男子妇人虚劳。病患不至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并皆治之。

生地黄汁 牛乳汁(生用) 白莲藕汁(各等分)上三味。用砂石器内。以文武火熬成膏子。用和后药。

人参 白术 黄连 胡黄莲五味子 黄 (各等分)上六味为末。用前膏子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煎人参汤送下。不拘时。

【双和散】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 、伏暑。

柴胡(四两) 甘草(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此药冬月可以润肺止咳嗽。除壅热。春夏可以御伤寒时气。解暑毒。居常不可缺。不以长幼。皆可服之。

【四君子汤】治荣卫气虚。

人参 甘草 茯苓 白术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温服。不拘时。

【猪肚丸】治男子肌瘦气弱。咳嗽。渐成劳疾。

牡蛎(囗) 白术(各四两) 苦参(三两)上三味为末。以猪肚一个煮烂熟。锉研如膏。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汤送下。日三四服。此药神效。瘦者服之即肥。莫测其理。

【酸枣仁丸】治胆经不足。心经受热。精神昏愦。恐畏多惊。情思不乐。时有盗汗。虚烦不眠。朝瘥暮剧或发眩运。

地榆 酸枣仁(炒。各一两) 茯苓 菖蒲人参(各半两) 丹砂(二钱。研)上六味为末。水蜜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煎人参汤送下。不拘时。米饮汤亦得。

【定志丸】治心气不足。

远志 菖蒲(各二两) 人参 白茯苓(各三两)上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温米汤下。食后。临卧。日三服。

【麦煎散】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牡蛎(囗) 黄 麻黄根(各等分)上三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不拘时。日进三服。

【独圣散】治盗汗及虚汗不止。

上以浮小麦。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同干枣煎服。更妙。

【温粉】治多汗不止。烦躁不得眠。扑之。

白术 白芷 本 川芎(各等分)上四味。捣为细末。每末一两。入米粉三两和匀。用粉扑周身。能止汗。

虚中有热治验

建康道按察副使奥屯周卿子。年二十有三。至元戊寅三月间病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多。肠鸣不思饮食。舌不知味。懒言语。时来时去。约半载余。请予治之。诊其脉浮数。按之无力。正应王叔和浮脉歌云。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要补虚。先灸中脘。乃胃之经也。使引清气上行。肥腠理。又灸气海。乃生发元气。滋荣百脉。长养肌肉。又灸三里。为胃之合穴、亦助胃气。撤上热。使下于阴分。以甘寒之剂泻热。其佐以甘温。养其中气。又食粳米羊肉之类。固其胃气。戒于慎言语。节饮食。惩忿窒欲。病气日减。数月。气得平复。逮二年。肥盛倍常。或曰。世医治虚劳病。多用苦寒之剂。君用甘寒之药。羊肉助发热。人皆忌之。令食羊肉粳米之类。请详析之。予曰。内经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藏气法时论云。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以甘泻之。泻热补气。非甘寒不可。若以苦寒以泻其土。使脾土愈虚。火邪愈盛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十剂云。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先师亦曰。人参能补气虚。羊肉能补血虚。虚损之病。食羊肉之类。何不可之有。或者叹曰。洁古之学。有自来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李世凡

    李世凡

    新手上路,让让让,重要的事说三遍~!不说了,开书·
  • 妃狂不可:邪君独宠鬼面妻

    妃狂不可:邪君独宠鬼面妻

    上古绝世女天才陨落,灵魂被一抹黑色神秘的坠子携带穿越到了修真大陆。附身在了女扮男装喜好色的“废材少爷”身上女天才灵魂入驻,从此光芒万丈,傲视天下!解封印,继魔脉,拥有绝对黑元素,魔灵之力苏醒,千百万年不出的魔灵召唤者就此诞生!封印解除却被强大神秘人追杀,她唤魔神,契灵兽,造不死灵士!一步步走向修真巅峰,创造不可一世的神迹!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炽冰天使

    炽冰天使

    相克属性?炽火与寒冰?天使与恶魔战争的胜负将由他来决定,浮空之陆,是否会覆灭……
  • 修仙之重生复仇

    修仙之重生复仇

    修炼天赋极佳的杨逸,在冲击结丹之时却因为一场意外肉身被毁,修为也降至低谷。之后他的元神偶然的重生到了一名被众人鄙视的修真界废柴的身上,此时的杨逸一方面要想办法尽快恢复自己的修为,另一方面,他还要考虑如何为这个修真界的废柴“正名”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梦幻偶像

    梦幻偶像

    讲的是,一个新生女孩来到了神秘的偶像学院,但他瞒着爸爸妈妈去当偶像,但过了许久,真相被发现了。
  • 圣雨贵族学院的王子公主们

    圣雨贵族学院的王子公主们

    三位公主的家族给三位公主吗订婚,怕公主们不同意,于是说是让公主们好好学习,但是,公主们十岁就博士了,毕业证都一大堆了,学什么习啊?灵异大陆,一个陌生的地方,女主就是这里的人,回去了,介绍自己原来的地方,再遇见你们,我们还能再次相爱吗?
  • 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中的每一则小故事都发人自省、启人深思。不但有助于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偶发的困难情况,而且许多故事和寓言具有的伟大的智慧理念,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我及人类的本质,由此领悟更多的人生哲理。许多故事已经过数百年的世代传承,历经时间的锤炼也沉淀了时代的智慧。在每一则故事或寓言中,我们附以精彩的格言,这些都是最贴切的提示,有画龙点睛之妙。《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部分的解读至情至理、丝丝人扣,是对故事或寓言的完美诠释。
  • 浮梦七生

    浮梦七生

    简介嘛还没想好,想好会发的,还有亲们自动忽略两章!那是我“另一个我!”失败的恶作剧=0=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