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200000018

第18章

二立問中三。初陳有餘相。文二。初牒名述相中三。初牒名。

有餘者。

二述相有五。初果德已圓相。

謂如來。

應身如來也。謂從如實道。來應眾生。

大覺。

自他覺滿故。

始興。

三十四心。斷三界九地惑盡。於金剛座上木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

法身初建。

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初圓也。即八相成道丈六之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二乘既認此以為真佛。故今標指之。

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覺之茂林。

八解者八解脫。大品云。一內有相外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淨解脫。四空處定。五識處定。六無所有處定。七非非想處定。八滅受想定。此八有斷惑之能故。如清流有浣濯之用。佛已澡之。故得上法身初建也。憩息也。七覺者即七覺分。一擇法。二精進。三念。四定。五喜。六捨。七除。一一有覺分之言。或曰覺支。即菩提分法。共成覺道故。如園林秀茂。佛已憩其中也。故得上大覺始興也。此二義。多用淨名。彼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

二因行已滿相。

積萬善於曠劫。

小乘亦說。菩薩成佛。定滿三僧祇。修有漏四波羅蜜。及百劫修相好等。皆曠劫積善也。

蕩無始之遺塵。

直至菩提樹下。三千四心。一時斷惑。遺棄也。塵以坌污為義。即明見修煩惱。是無始可棄之塵垢。盡故今曰蕩也。即知小乘所說。前三僧祇。但是伏惑。直至菩提樹下。方有斷義。若約始教菩薩。則金剛心斷種義耳。

三明鏡於內。神光照於外。

天眼知現在。宿命知過去。漏盡知未來。曰三明。由內證根本。外發後得。故有三明神光外照也。此則智行滿。

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

僧那是梵語。此云四弘誓願。即煩惱願斷。法門願學。佛道願成。眾生願度。前三是智。後一是悲。悲智願三即菩提體。始結四心。雙行二行。自行已滿。利他無窮。故大悲終心。長時赴難。填度生願故也。此則願行也。

仰攀玄根。俯提弱喪。

上句智窮深理。故曰玄根。下句悲濟羣生。故提弱喪。弱謂劣機。即樂小法者。喪謂喪失。即三界眾生。此釋上四心。不過此二故也。

超邁三域。獨蹈大方。

超邁三域者。出三界也。獨蹈大方者。已成佛道。不共二乘。故云獨蹈。上句則報超三界。下句則果異二乘。

三利他益物相。

啟八正之平路。坥眾庶之夷途。

啟開也。八正則八正道。大品云。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是三乘出離正道。故曰平路。坦平也。眾庶者不一之稱。夷途者斷常二邊邪見也。今以八正道。為平等之正路。平眾生之異見。同歸正道故。

騁六通之神驥。

騁奔也。即馳驟義。六通者。三明外更加二天耳三他心五如意。後得自有曰三明。赴他有六通。天耳察聲故。他心知他心行故。如意速疾而往故。神驥者。健行千里馬也。聖人六通赴機疾速。如神驥之奔騁。此明大悲願力利他無處不周也。

乘五衍之安車。

乘運也。衍者梵音。此云乘。即五乘為五衍也。三乘外加人天乘。安車者。安處車乘也。以六通神驥。運五乘安車。即皆令出離三塗及三界故。

至於出生入死。與物推移。道無不洽。德無不施。

洽霑也。出入生死界中。隨順五道。示現受身。無為道德。悉施眾生。如春澤普滋。此結利他事也。

四二智常行相。

窮化母之始物。極玄樞之玅用。

此明後得智達俗。化母者因緣也。一切事法。皆由因緣。從無而有。故因與緣為物之始。玄樞者俗智也。爾雅曰。制扇以附門傍者曰樞。有動運義。以喻智有照用。簡異邪智。故曰樞樞玅用。極智用以窮事也。

廓虗宇於無疆。耀薩雲於幽燭。

此明根本智達理。廓徹也。虗宇者。真理虗寂絕邊疆故。薩雲是梵語。具云薩雲若。此云一切智。即真智也。耀燭皆照義。以根本智。燭幽深理也。

五將欲示寂相。

將絕眹於九止。永淪太虗。

欲絕未絕故云將絕。眹者化迹。九止即前九類。是生靈止處。聖人示現欲息。息同太虗。

而有餘緣不盡。餘迹不泯。業報猶魂。聖智尚存。

緣不盡。即殘機未了。迹不泯。即化身未息。此是無漏業報所招。尚有神魂聖智存。此赴應故也。

三結名。

此有餘涅槃也。

結相就名也。

二引經證成。

經云。陶冶塵滓如鍊真金。萬累都盡而靈覺獨存。

先喻後法。鍊金之法。陶汰溶冶。滓鑛盡則真金現。修行證性理亦如之。定慧雙修二障盡則靈覺顯。靈覺身智即有餘也。

二陳無餘相中二。初牒名述相三。初牒名。

無餘者。

二述相中二。初總陳。

謂至人教緣都訖。靈照永滅。廓爾無眹。故曰無餘。

教化也。訖畢也。靈照智也。廓空也。化相隨緣已畢。智照亦滅。身智既泯故。空廓無眹曰無餘。即八相中。入涅槃相也。

二別陳中四。初徵釋所因。

何則(何以至人滅身智耶)夫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

老子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今借彼語。大患者。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有身故有。故今滅身則大患永離。

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虗。

勞勤者。斷惑證理。棄妄求真行。一切淨行。皆策勤勞苦。由智故有。故今絕智則勞勤永息。二乘厭於人天起行實有如此故。滅身智以求寂滅。

然則智以形倦。形以智勞。輪轉脩途。疲而弗已。

智因形故。有生死之倦。形因智故。有損益之勞。脩途者。長途三界六道宛轉。無始皆由。身智互牽。轉而不息。

二引證因起。

經曰智為雜毒。形為桎梏。

毒藥能損身。喻之如智。則形以智勞桎梏者山海經云桎其足梏其手即械縛也。喻之如形。則智以形倦。

淵默以之而[這-言+(杳/小)]。患難以之而起。

淵默即無餘涅槃。由有身智故。遠於無餘。患難從生也。

三正明滅相。

所以至人。灰身滅智。捐形絕慮。

二乘不了化相示現。執為真實故。說佛身實有生滅。為破此執。特有斯問。灰身者。化火焚灰故。捐形滅智者。真俗智滅故絕慮。

內無機照之勤。

機智也。滅智故無勤勞。

外息大患之本。

捐形故大患無本。

超然與羣有永分。渾爾與太虗同體。

羣有。三界二十五有身心滅故。超越羣有。同太虗空。此明色心滅。

寂焉無聞。怕爾無兆。冥冥長往。莫知所之。

無聲曰寂。涅槃經云。寂然無聲便般涅槃也。怕爾無兆者。滅聲色故。但見冥寂。不可測其所往。

四引喻以況。

其猶燈盡火滅。膏明俱竭。

燈盡則火性滅。膏油竭喻身滅。光明竭喻智滅。

三結名。

此無餘涅槃也。

二引經證成。

經云。五陰永盡譬如燈滅。

由此故。立無餘之名也。

三雙結正難文二。初雙結有無。

然則有餘可以有稱(去)無餘可以無名。

皆謂相上各可以立名也。

無名立則宗虗者。欣尚於沖默。有稱生則懷德者。彌仰於聖功。

顯立名之益。宗虗者。即趣寂之人故。欣尚沖默。懷德者。則大悲之人故。仰慕有餘功行。各從所尚。而有進修也。

斯乃典誥之所垂文。先聖之所軌轍。

名出勝鬘及諸經。故曰典誥。軌轍者。軌則途轍。皆證此二涅槃故也。

二牒前正難中四。初牒前難。

而曰有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

牒前也。下難云。

使夫懷德者自絕。宗虗者靡託。

靡無也。因聞涅槃。絕有無故。懷有餘者絕趣向。宗虗寂者無歸託。

二舉喻難。

無異杜耳目於胎殼。掩玄象於霄外。而責宮商之異。辨玄素之殊者也。

杜耳目於胎殼。即前視聽不暨也。掩玄象於霄外。

即前四空之所。昏昧玄象。即四空天。掩閉霄外四。

空天。即昏昧不顯也。責者問也。宮商則五音之二。玄黑也。素白也。則五色之二。責宮商者。要知五音清濁之異。辨玄素者。要別五色。黑白有殊。此則必有見聞之處。即前所謂九流交歸。眾聖冥會。必有歸會之處。此喻意謂涅槃既絕視聽。又非四空。如何令九流眾聖歸趣耶。似杜絕耳目。而欲問五音清濁。辨五色殊異。豈有此理也。

三詰責難。

子徒知遠(句)推至人於有無之表。高韻絕唱於形名之外。而論旨竟莫知所歸。幽途故自蘊而未顯。

子者。男子之通稱。召無名者也。徒虗也。知理不諦故為虗知。但以高絕才韻。推涅槃出有。無唱玅道。超形名而不知旨無所歸矣。涅槃幽途。自此蘊藏而不顯。

四結無益。

靜思幽尋寄懷無所。

難者靜心幽尋前章也。寄懷者。解心無所寄託。

豈所謂朗大明於冥室。奏玄響於無聞者哉。

大明即二相。玄響即二名。冥室是不見二相。無聞是不聞二名眾生。既無見聞之益故。宜表示之。令其熏善種。既泯絕名相。豈能示之以真相。奏之以真名耶。

二真應異同答。文中二。初章名。

位體第三

位次也。則應化之相。示生示滅。從有而無位次。如是體依也。涅槃玅性。本無名相。為萬法所依曰體。然即體之位。全真而起故。有出現入滅位次。即位之體全應。而顯本絕去來之形名。前難者。執化相以為真佛故。以名相有無難。前章絕名相之體。今先令達真應。假實不同。然後示化位。即體故曰位體。

二正答三。初敘難非真二。初翻前疑二。初破前疑。

無名曰有餘無餘者。蓋是涅槃之外稱。應物之假名耳。

前云返本真名神道玅稱。蓋不達示現耳。今直破之也。

二遣前執。

而存稱(去)謂者封名。志器象者耽形。

存執也。志慕也。封亦執也。耽著也。此四雖言別意同。蓋不了聖人示現名相。而執名稱言謂以為真。慕形器色象以為實。此則不了依他故起徧計。而不知情有理無耳。

名也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有所不寫題目有所不傳。

題目者。書題名目也。涅槃真體本絕名相故。方圓不能圖寫。題目不能傳說。下責云。

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於無形者哉。

二示真應。文二。初明應化非真。

難序云有餘無餘者。信是權寂致教之本意。亦是如來隱顯之誠迹也。

難者所陳。二涅槃相者是如來。為執無者。顯現有餘權相。為執有者。隱現無餘寂相。致立教化之意。誠實之事迹耳。此明應化下顯非真。

但未是玄寂絕言之幽致。

玄寂幽致者。是即事而真。有無雙寂。顯上權寂。非此玄寂也。

又非至人環中之玅術耳。

環中者。空處也。術法也。至人所證微妙至寂之道。雖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隱顯二相。非此玅術也。

二示正觀真體。

子獨不聞正觀之說歟。

召有名者。曰子經有正觀之說。何獨不聞。

維摩詰言。我觀如來。

見阿閦佛品。世尊問曰。汝以何等觀如來耶。此即答文。彼有多句。今此略引維摩。以中道觀。觀第一義諦真身如來也。如謂真如。來而無來。故曰如來。

無始無終。

彼云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亦不住前際寂滅故無始。後際寂滅故無終。則中間寂滅故無住。即三際而無三相故。無始終也。

六入已過三界已出。

彼云。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謂真身寥廓。不可以根識塵六積聚處所攝也。又非欲色無色界地所收。

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

方所也。法性無住故不在也。無處不全故不離也。為者造作義。體非新生。不由修得故。非有為不似太虗色。外別有空豁之體。故非無為。

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

緣慮不到其體故。不可以識識。五眼不見其形故。不可以智知。

無言無說心行處滅。

彼云。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蓋為言說詮表。心識分別。皆不及故。

以此觀者乃名正觀。以他觀者非見佛也。

彼云。名為邪觀。此者前諸義也。他者即始終六入三界有無等相。本覺真體。當以中道正觀。而契不可以有無邪觀。即知有名者。邪觀未正。但認應化虗相。豈見真常佛體。

二正明位體三。初標宗顯義文二。初標宗中三。初引經。

放光云佛。

此云覺。法相教說。佛有三身。謂法報化。約理為法身。約智用為報身。約事用為化身。又報身有二。自受用他受用。終教合之為二。以自受用報合法為真身。他受用合化為應身雖說二身。而不一不二。以實教理智體用。雖有二義。而無二體。以始覺合本為真。全真起用為應。前難者。但執丈六化身。以為真佛。尚未知自報相續無窮。況法性真身湛然常住也。今但引經立實。以明不二之真佛。則權義自破疑執自除矣。

如虗空。

喻也。虗空有三義。橫徧故。豎窮故。含容故。真身徧一切處。窮三際時。具河沙淨功德故。

無去無來。

離有餘無餘去來相故。此上明真體也。下辨位。

應緣而現無有方所。

全真之應隨緣而現。應以佛身得度者。而現佛身。乃至三乘天人八部等品類。無有方所。良由大悲願力。稱法性故。隨一一根緣。現無方大用也。

二釋意。

然則(承上經意)聖人之在天下也。

此句總牒也。既曰全真而應。觸事皆真。則聖人無處不周。此語亦用繫辭。彼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寂寞虗無。無執無競。

此釋真身也。上句約理。寂寞者。無聲色也。本自虗無故。若以色見聲。求不能見如來。下句約智。執競者。無明妄動我法潛興。則有執著諍競。今言無執競者。始覺合本。無明麤細。俱離此則金剛位後一切種智圓滿之時。故起信云。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以為真身也。此智與理。不一不二故。說自受用身土量周法界故。上經曰。佛如虗空。無去無來。

導而弗先感而後應。

此釋應身也。導者接引也。機緣未熟故。無先導之事。機熟為能感之緣。聖人定有應現。此明應身定從緣起。既隨緣各感故。有十重身土。及千丈丈六等別故。上經曰。應緣而現。無有方所。據前有名者。但以丈六之身為問。猶未知勝。應況真身耶。

二喻釋。

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象。

同类推荐
  •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分戒本

    四分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耳书鲊话

    耳书鲊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王者不凡

    英雄联盟之王者不凡

    我的电竞生涯怎能容忍你来染指,放马过来!
  • 凡人的日子

    凡人的日子

    一个有时充满矛盾的疯女人;有时勘破世事的已婚已育的平平常常的每一天。
  • 半生缘

    半生缘

    一张同样的脸,却是不同的性别,同样的人爱上了同样的你,故事又是如何继续?
  • 凉夜有怀

    凉夜有怀

    我设想了一千种安全阻止她去教堂的方法,可是我有贼心没贼胆……万万没想到最终她还是没能去成教堂,没能结婚,没能和他度蜜月……她的飞机失事了……等我跋山涉水找到她的时候,她穿着白色的病服,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发呆,那是我不曾在她身上见到过的安静,那安静透露着她的迷茫、无措,那安静让我心疼……她失忆了,她看不见了……他死了……
  • 那些年瓦罗兰的故事

    那些年瓦罗兰的故事

    LOL十连跪,偶然穿越来到瓦罗兰大陆,爱上了美丽的艾瑞莉娅,遭遇劫屠杀满门,为救自己的师父,讨伐诺克萨斯帝国。然后为艾欧尼亚王国四处征战.......在瓦罗兰生活了20年的他是否愿意再回到现实世界呢?
  • 蚀心萦绕:命中爱人

    蚀心萦绕:命中爱人

    "一段缠绕了四年的噩梦,那一年他和她初遇他害死了她最好的朋友,她怨过恨过却最终选择了原谅,四年后的再次相遇她已经不记得他,忘记了一切的恩怨重新的相遇,重新的相知是充满了谎言还是彼此的宽恕?她闵小希只是一个被人收养的孤儿,想尽一切的办法为身边的人着想却和那个不懂爱的人,磕磕绊绊总是受到伤害也注定了和那个人之间的孽缘。他从小在阴谋与算计中长大,天生注定了了冷漠无情,与她的相遇让他翻起了童年的记忆,他不喜欢她却总是不愿她死去。暮然回首间原来抛开一切他们还是可以真心相对的,他们所需要的只是那一句喜欢你。"
  • 邪凰倾狂独领风骚

    邪凰倾狂独领风骚

    凤凰涅槃,异世重生,看她在未知大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看谁能持她之手,与她半世癫狂
  • 三国无双传之赵云

    三国无双传之赵云

    百战不败,誓要扫平天下,然而扛不住时间的摧残,终老而亡,曾今立下的誓言未能实现,好不甘心啊!时空轮转,却又重生了过来,那就继续完成这个誓言吧!
  • 半夏虐恋:等待爱情的薰衣草

    半夏虐恋:等待爱情的薰衣草

    “莲儿,照顾好自己……”洛雨莲从梦中惊醒,脑中还是叶诺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是在纷乱的脚步声中,还掺杂着另一个人的声音。城市另一边的白慕笙还是忘不了莲,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算了,提上行李,与妻携手,偶尔虐虐渣,手撕白莲花……(筱珍珠集合QQ群群号:646920428)
  • 走过彼此的倾城时光

    走过彼此的倾城时光

    她一直在他的身后追逐,从未想过他会用这么残忍的方式来拒绝她,当她转身离去,又为什么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