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6600000005

第5章

问曰下第四释成所解。即是解前标章中摩诃衍义。又是解大乘之意也。前问次答。问意云。已知略解之意。今既欲解释。云何名摩诃衍耶。此总问大乘名义。答曰下为二。一者正答。二者总结。正答为二。一者略以六义释大。二指经广说。六义即为六答。今第一待二乘之小故名为大。然诸佛所行之道实非大小。但对二乘小。是故名大。问大乘之大与涅槃大此有何异。答一往无异。问若尔涅槃云。不因小涅槃名大涅槃。今云何因小乘名大乘耶。答诸论师多云。不因小涅槃名大涅槃。是绝待大。今文是对小乘明大乘。是相待大。今谓不尔。二文俱绝待大。亦俱是相待大。俱是绝待大者涅槃云。不因者此明非是体不自大待他方大。乃言。体自是大不因待他方名为大。今大乘亦尔。故俱是绝待也。俱相待者。今待于小乘名之为大。此非是体不自大待他名大。乃辨诸佛所行之道不可说其大小。但对二乘小强称为大。问若尔涅槃体自是大则非是绝待。今对小之大翻是绝耶。答涅槃体是自大未绝大小之名。翻是相待大。今若云非大非小则大小双绝。不知何以目之对于小乘强称为大。此方是绝大也。问非大非小可是绝待。既犹称对小名大。云何是绝。答亦如所问。据其非大非小言穷虑绝。此是绝待。今非大非小犹称为大。此犹是待。问若尔一切大名皆是相待。云何旧云有二种大一相待大二绝待大耶。答旧语有义。若一往直言对小名大。此是相待。若非大非小大小双绝。不知何以美之。强称云大此名绝待。盖是对前相待故云绝待。若望一切名言未绝悉是待也。问若涅槃体是自大非绝待大者。此言应非究竟。答如前问也。低罗波夷实不食油强名食油。涅槃亦尔无名相强名相说。故一切名言皆是相待。若言究虑绝方是究竟。诸佛最大下第二义。从所至处受名。所至之处为大能至之乘亦名为大。诸佛大人下第三从能乘人受名。有人言乘体是因。从果受名故称为大。今明。盖是以义判文生此谬耳。前句是因乘。从果受名。今是果乘。当体为目。如法华云。佛自住大乘。如涅槃云。乘涅槃船。皆是果地之乘也。而文意所以名大者。果法从人受名。于九道中最大。大人所乘法故名大。又能灭除下第四就用明大。乘有二用。一者所除用。谓灭二生死苦及五住因。二能与用。谓涅槃因及大涅槃示果。故名为大。又观世音下第五从因中之人立名。故名为大。然乘是诸佛至道未曾因果。亦非人法。故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为众生故强称。人法及与因果故。因人所乘故名为因。果人所乘则名为果。在法名法在人名人。故智度论云。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即一相。其实无有异。故知人法更无二也。此中举四菩萨者。前二他方后二此土。则总摄一切。又以此乘下第六就功用立名。明般若正观能究源尽理照无不周故。称尽法边底。般若一度既尔。一一诸度皆尽理究源。故名大也。既得六义释大。即六义释妙。初对二乘之粗名妙。次能至妙处名妙。三妙人所乘名妙。四妙用名妙。五因中妙人所乘名妙。六能穷尽诸法平等大慧。故名为妙。释法华有五种妙。亦得是五种大。一小前大。谓初成正觉菩提树下。未趣鹿园说小故名小前大。二小中大。从趣鹿园说小乘。此中即明佛乘谓小中大。三小后大。从说三藏竟次说大乘道。是小后大。四摄小大。从说法华会小归大。五无小大。即净土中但有大名无有小称。如香积佛土云。我土无二乘名。但有大菩萨众也。此五大但约时约处明之。大判佛经一途而说也。妙亦有此五。复有绝待妙绝待大。如上释。是为六也。如般若中下第二指经广说。上略明六义。余未尽者如经说之。又论主上虽自释。恐物疑之今引经为证。问一切诸经皆释大乘。何故偏引般若。答趣引其一。又龙树云。云经大云经十种大经。此摩诃衍于中最大。是故偏引。又般若正明实相。此论亦明实相义。既相应是故偏引。问龙树释摩诃衍有多.胜.大。何故偏释大耶。答略举其一。余二可知。又举一即摄余二。故但释于大。问一乘大乘此有何异。答具有一异。言其一者大体无二。故称为一。一乘包含故名为大。故法华云。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故知法华名为大乘。言其异者大乘之名通于今昔。三乘教中亦有大乘。一乘教中亦有大乘。但三乘教中犹未明。唯有此大无有于小。是故大乘未得称一。问三乘中大复为得称一义以不。答亦有斯义。如云一乘二乘三乘。以佛乘为一乘缘觉为二乘声闻为三乘。作此论之亦得称一。具出法华。问地持论中七义释大。与今何异。答彼论就无阶级中辨于阶级。竖论大义。言七种者。一谓方等经菩萨藏。此是教大。所以前明教大者要根本由教然后方得发心修行。二发心大。谓发大道心。三解行大。至道种性解行纯熟名解行大。四净心大。初地菩萨得无生忍其心清净名净心大。五众具大。谓大福大智通为佛道资粮名为众具大。六时大。谓三大僧祇劫修行。七果大。谓大菩提果。此七义中第七义而上诸佛大人所乘义同。余之五义与前五义大略相似。而初义与引般若经略同。以是因缘故名为大第二总结。

大分深义所谓空也下。第五结所解旨归。前虽唱解摩诃衍义。然摩诃衍有无量义。未知正释何义。是故今出所解旨归。故有此一章来也。就文为四。一标空体。二明空用。三结解释。四明解释之方。所言大分者有人言。如大品大数五千分或增或减。故名大数。此非释也。有人言。大乘中般若空为一分。复以中道空理为一分。以此二分合名大乘。今二分之中以般若空为深义。故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所以作此释者。此是成实人义。谓般若空为乘智。空理是乘境非乘智。故作此释耳。论直言大分深义所谓空也不以空主于慧。故亦不同之。今所释者。上以六义释大乘。然此论但解于大不释于小。今就大乘中更复简之。所言大者即上摩诃衍也。所言分者大乘具含万德。而用正观为乘主。正观由实相而生。则实相为本。正观及万行为末。末即是有。本即是空。故大乘具含空有。今但释空之一分故名大分。问约二谛是何谛耶。答二谛者大乘具含真俗。故为二分。今明空即是第一义也。深义者前虽释一分。或可为末世钝根释浅近之分。是故次明深义于深义中有无量门。未知释何深义。是故次云所谓空也。智度论释深奥品云。深奥者空是其义。无生灭是其义。问是何等空耶。答一解云。是空三昧空。得此空观故令诸法空。又解云。是外所缘法空。故名空三昧。前解是智空。后释是境空。论主皆破之。离是二边说于中道。谓诸法因缘生无有一定法故为空。何以故。因缘生法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毕竟空。毕竟空从本以来空。非佛作亦非余人作。诸佛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是空相是一切法实体。故名为深。详论此意非境非智不观不缘不因不果。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非但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非但非非不能非。是非亦不能非。总而言之。横绝万法竖超四句。故名甚深也。问即得以空为第一义。第一义是甚深者有是世谛。世谛应是浅耶。答义正尔也。故中论四谛品云。世谛者一切诸法本性空。而世间谓有。于世人是实。故名谛。则知以凡夫所见有是浅圣人所知空为深也。问自佛法西域而度谁前得此意耶。答睿师净名序云。格义迂而背本。六家偏而不即。安和上凿荒途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又云。以炉冶之功验之。唯性空之宗最得其实。其后影。肇。融。睿。皆游其门。故肇公涅槃论云。圣人无数外无心于内。彼已寂灭。浩然大均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图度绝失。以图度不至名之为空。影公中论序云。内外并[穴/俱]缘观俱寂。岂容名数于其间哉。问何故云非名数耶。答二谛是数。真俗境智等为名。今以不可说二不二故云非数。绝真俗等一切名故云非名。睿师此论序云。虚实两[穴/俱]得失无际。四师语异意犹一也。问此空既非因果境智。亦得有多名耶。答智度论云。是空有种种名。谓无相无作寂灭离相法性涅槃等。故法华云。皆是一相一味。所谓离相解脱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即法华名此空为一乘涅槃。无量义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谓无相也。如是无相不相无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即以空为无量义处三昧。涅槃经以空释成圣人义。以何义故名为圣人。常观诸法性空寂故。问此空若非因果境智。何得智度论云实相生般若。即实相为境般若为智。般若是果实相是因。答此是非因非果强说因果。非境非智强称境智。故下论云。缘是一边观是一边因是一边乃至中是一边偏是一边。离是一边名为中道。即其证也。若通达是义者。上释空体今第二辨空用。若能解悟此空则生般若。般若生则导万行运出生死。故云通达大乘六度皆备。此不二二分境智为二。故说实相为所通达。般若为能通达。然实未曾能所亦非境智。问通达大乘与具足六度何异。答大乘据果六度为因。以通达于空因果皆备。又故睿师序云。整归驾于道场必毕趣心于佛地。正用今文意也。又通达大乘为总具足六度为别。是故我今但解释空第三结解释。有此利益须但释之。解释空者。下第四明解释之方。此十二言教有四种功用。一能显理以理为门。二能发观与观为门。三遮塞非道。如涅槃云。断塞诸道。谓四句百非。四障闭邪观。谓凡夫二乘有所得生心动念皆不得入也。

问云何言十二门入空耶。答明我今以十二事显明于空令物悟入。初是因缘门论有三分。初分竟前。今是第二正明十二门入于空义。以为论体。问中百二论并皆开之。此十二门为开不开。答一师相承多不开之。凡有二义。一者此十二门因备婉转始终相成故不须开。二者一一门皆无法不穷无言不尽。故诸门后皆云。有为空故无为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此即门门皆说诸法空故故不须开。今亦得云开者凡有二义。一者此论既秤但解释空。宜就三空分之。初三门明于空门。次四门明于无相门。后五门明无作门。论文实有此意。二者此论既明诸法实相。为令众生悟无生忍。宜就无生分之。可为六双。初十一门破异法生不得。最后一门求即法生无从。即法异法生不可得。则一切无生令众生悟无生忍。此一双也。就异法中又二。初十门明前因后果及因果一时生义无从。第十一门明前果后因亦不可得三时无生则生义尽矣。此第二双也。初又二。九门明法无生。第十门明人无生。人法无生谓第三双也。初又二。初八门求一切法相不可得。次一门捡诸法性义无从。即内性外相一切空为第四双也。初又二。前三门求所相法无从。次四门捡能相不可得。则能相所相俱空第五双也。前又二。初门总求因缘生不可得。次两门别求因缘生。不可得谓总别一双。此皆一途大格其不尽者至门门初当委述之。一一门为三。初长行发起。二偈本正明门体。三总结。此三即是标释结也。长行发起如前释之。

同类推荐
  •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苏斋类集

    白苏斋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飞花艳想

    飞花艳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孔氏志怪

    孔氏志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永道士

    寄永道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未来:重新爱上我一次

    未来:重新爱上我一次

    如果给你一次机会让你抹去不开心的事,那么你会怎么做?我的选择是追逐时光的过去……
  • TFBOYS和七个闺蜜的友谊

    TFBOYS和七个闺蜜的友谊

    七个追星的闺蜜都是在网上认识的,但是时光飞逝转眼她们就见面了,而且那时还是三只十年之约的赴约时期,她们正是因为这个事情而来的,然而勿打勿其中三个人成了三只的女友,但是七个闺蜜的友情却没散,而是和她们一起分享,反而关系越来越好了。
  • 错过了还能不能重来

    错过了还能不能重来

    她们小时候聪明、可爱、活泼、开朗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而离开了美国,去了法国接受魔鬼般的训练,而十年之后她们又回来了,在学校遇到了三个校草,他们又会擦出什么爱情火花呢?
  • 翼龙季

    翼龙季

    世间生命不仅有生物,还有灵物,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只是人类,因对灵力的无知而恐惧,因恐惧而憎恨,因憎恨而企图压制灵力。他们造出谣言,将灵力描绘成险恶而虚幻的魔法,欺骗着大众,正如同他们用宗教统治人类。事实上统治者私下拥有常人所惧怕的,最强劲的灵物,象征着完美的神灵。然而一个预言迅速在人群中蔓延:灵物中的佼佼者,翼龙,将会从不同的六方聚集,与他们选中的契约者,要破灭长久以来伫立在人们顶上的神灵。统治者试图再掌控翼龙,契约者起而反抗。无中生有的恩怨,在这个季节里必须作个了结。
  • 圣灵之天

    圣灵之天

    一本很不一样的书,不再是废材流,这次是天才流!故事情节:豪门刘家万年来最大天才刘天因为不习惯家族的封闭,一人走上了通天之路。
  • 你知道吗,我卑微爱你一整个青春

    你知道吗,我卑微爱你一整个青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只同意前半句,念念不忘了那个人四年,得到的是什么呢?没有得到才是得到的吧!他和你,没有和,他是他,你是你。。。
  • 极品透视兵王

    极品透视兵王

    背黑锅戴绿帽,小小退伍炊事兵告诉你,什么叫做逆袭!无根浮萍一朝崛起,特种部队的炊事兵,也能成为兵王。死而复生算什么,且看被各类美女包围下的红茶哥廖军,如何在左拥右抱间打造自己的传奇霸业。
  • 萌妖当家,执剑上神!

    萌妖当家,执剑上神!

    【已完结】放心入坑!不一样的仙侠,有【门派】,有【宫斗】,有【美男】,有【妖物】,有【诙谐】,有【肉吃】,偶尔客串下后妈。记得【收藏】哦~O(∩_∩)O哈哈~她是桐山上一朵毫不起眼的小松茸。再过几日她便可以幻化人形,游玩世间,却被一只灵鹰错当是千年灵芝叼回炼丹房里炼药。“上神,我不是千年灵芝我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松茸。”“虽然药效差了点,但是还是能凑合着用。”某松茸汗颜,松茸也能当灵芝用吗?上神,您练的是假药吧!“上神,别把我丢进炼丹炉里。我很用的,我会吃饭,睡觉,打豆豆。现在天冷了,上神你留着我吧。”某松茸狂放电中。某男捏起松茸直接以一种弧形抛物线的形式,将松茸直接丢进炼丹炉。隐约听到某男充满磁性的声音。“不好意思,我不需要一朵松茸。”
  • 步步生莲:废材绝世倾天下

    步步生莲:废材绝世倾天下

    金牌杀手墨邪,因为一朵花,被同组织的队友所背叛,穿越成灵月大陆墨家娇纵蛮横的废材大小姐。墨家大小姐乃是万年一见散灵体质,是一个无法聚灵,无法修炼的废物。就算是废物,墨家也养的起,可偏偏这个墨家大小姐因为好色,而摸了不该摸的人,被那人打的重伤,并且被流放到低级位面。废材体质又怎样!低级位面又怎么样!切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天逆命!
  • 人物志

    人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