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6600000002

第2章

殊致之不夷下第三叙造论大意也。又开三别。初辨造论缘由。二正明造论。三明造论利益。大士初建弘誓令九道众生皆归一极。今遂保著三乘封执六道。岂不忧哉。是以龙树菩萨开出者之由路者。上是悲心今是悲事。又上是大悲内充。今方便外救。即吐言作论也。有二。前总唱十二。次正言造论。今即初也。出谓令六道出分段三乘离变易。同勉二种火宅所烧故云出也。出必有所因。故以十二门为出者之由路。假斯路而出也。作十二门以正之者。前总标由路今叙由路事。六道三乘并皆失道。是故秤邪。荡彼邪迷故作十二以正之。三乘六道并是邪路。今十二门是正路也。问云何令六道回宗。答有三毕竟空。如百论述之。一者六道本来寂灭。故毕竟无六。二者虚妄故无六谓六道。亦无六趣。如渴人见灾内六处水流。实无六趣。三者诸佛菩萨随六说六亦无六趣。如随见水人说有六水。实无有六。以悟六本不生故六道回宗也。三乘徙辙者。二乘折法未悟本空。大士虽知本空照犹未尽。今此论显毕竟空诸佛行处。令三乘人究竟了达故。门门之中皆秤毕竟空。智度论云。毕竟空是诸佛所行故也问云何为开路塞路。答有二种塞。一六道旧迷。二学教封著。今除此两梗敞十二之路。从一一路皆入实相也。正之以十二则有无兼畅事无不尽者。第二正明造论。凡有五转十不。谓不内不外。不法不人。不缘不观。不虚不真。不得不失。其言巧其义深。其文约其理富。无病不破无教不申。无理不通无缘不益矣。今初破内病。病乃万端有无为本。又是障中道之根。又如来常依二谛说法。以不达因缘有无二谛故。成性有无二病。二谛既无教不该。二谛之迷亦无迷不摄。又小乘多著有病。学大者多滞无病。又凡夫著有二乘滞空。又爱多者著有见多者著空。是以斯论破此二也。问但破有无亦申有无。答具二义。要先破有无方申有无。故下文云有二谛。即其事也。又云。但解释空申第一义也。通达空则通大乘。具足六度谓世谛也。问云何为兼畅。答有三种义。一破有后破无故云兼。二申世谛复申第一义故云兼。三病无不破教无不申畅大士之怀。故云兼也。畅亦三。一有无病除为畅。二者二谛教通为畅。三畅佛菩萨心为畅也。事尽于有无则亡功于造化者。上破内迷今斥外执。斯论正破于内。故先斥内傍破于外。故后除外。造化者庄周云。魍魉因影。影由形。形因造化。造化不知所因。今寄斥震旦庄周以破天竺外道。良由此土无别外道。又一言之内彼此双尽。故斥此呵彼也。问此论何处破造化耶。答作者门破自在天。即是其事。以自在天能造化万化故名造化。问何故破自在即。答有无是内迷之本。造化为外执之根。故伐其本而柯条自坏也。问何故事尽有无则亡功造化。答破有无非但内病得除外造化亦坏。而秤亡功者惑者执自在天造化万化故为大功。令破除之自在不能造化。故云亡也。理极于虚位明法无我。丧我于二际者。破人令得人无我。前除内外两法今次破内外二人。即生人法二空。所以先破法后破人者论文尔也。故下文有为无为法空故。何况我耶。又前诸门多除法。至作者门方正破人。所以先法后人者。法本人末。法难人易。法内人外。外道计人内多执法。正破内傍破外故也。又若观门次第则先明人空后辨法空。今就说门也。又小乘已知无人犹执有法故。不得回小入大。今欲令回小入大故。先破法后除人也。虚位者实相。真如法位异名也。今明。有为无为法毕竟空。明理极在于此空。故云理极虚位也。内道外道二我皆除故丧我于二际。又前破有为无为法既空。则有为我无为我亦空。故云丧我于二际。又即阴离阴皆是二际。又我与我所名为二际也。丧我在乎落筌者第三节。上虽内外两除人法俱破。但是破立犹未破破。但是缘尽观犹未观尽缘。今欲破立两冥缘观俱寂。故有此一对。问睿师取何文作此意。答后三时门正明破破。尔前明除立。故序斯意也。落筌者落是除亡之异名。故亦云亡筌除筌等也。夫欲除所破之我。必须亡能破之筌。若能破不亡则所破不尽。故云丧我在乎落筌也。网鱼物为筌。网[少/兔]物为蹄。问何故以能破为筌。答论主所以作十二门能破之言教者。为欲破众生我人等病耳。故以能破之教为筌也。如得鱼不用筌。病破即除教也。筌亡存乎遗寄者。释忘能破之所以也。能破之筌所以得除。要须遗其所寄。本寄能破之筌除所破之病。岂可存能寄耶。必须忘此能寄所破方净耳。遗即忘之异名。此用庄周要其会归遗其所寄之言也。筌我兼忘始可几乎实矣者。破立并忘缘观俱寂者。始可近诸法实相。可几即近也。几乎实矣则虚实两冥者第四对。意上除能破所破之虚。今复泯非能破非所破之实也。得失无际者第五对。意惑者谓能破所破为虚缘观俱寂为实。则二存为失两忘为得。虚实之病除舍。得失之念寻生。故复泯之也。冥而无际者。上来叙龙树五转破病开道造论意。今第三明得益。得益有二。初明所离益。次明所得益。所离则累无不寂。所得则德无不圆。累无不寂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无。即中道法身为益大矣。问睿师依何文作赞。答下云。又能除大苦与大利事。故名为大。即得离文。离益中有二离。得益中有两得。二离者。一离六道二离三乘。一一中皆用玄儒两书语以显佛法义。造次即儒书语。两玄谓老子语。忘造次于两玄者论语云。造次弗如也。语默失度动止乖仪。故云造次。寄此明六道回宗也。两玄者即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借此语以目前五转。始自内外两除终竟得失无际谓重玄也。泯颠沛于一致三乘徙辙。谓圣人益也。一致者老子有得一之言。故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又法华一道清净也。颠沛者亦出论语。即儒书。犹是无三谓三。颠倒义耳。即是三乘徒辙。整归驾第二得益。前离中皆借外书语。今得中并用内教事。初明大乘果益。乘是宝乘直至。道场者证也。五乘即至非是乘因至果。故云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为大。后句辨大乘因益。下论云。文殊弥勒等大士所乘。谓因益文也。

恢恢焉下第四叹论功能。又二。初赞当时蒙利。次叹后代得益。亦初是盛行天竺。次辨化流震旦。即前后二时得益彼此两处蒙利也。初又二。前叹论主智谛。次明群生得益。恢恢焉者借庄周解牛喻二智也。庖丁解牛不伤皮完。而全牛体解散牛体便空。故外篇云。庖丁十二年不见全牛。即牛体空也。龙树方便波若不坏假名。明一切法即毕竟空也。如不伤皮割完也。二乘折法明空。即伤皮割完也。而言虚刃者即般若空慧观一切法皆毕竟空也。又书中云。虚刃者刀游牛空虚之间为虚刃。即实慧观一切法空也。又虚动于刃似如割完伤皮。故名虚刃。无间谓虚无间之间也。恢恢者大也。故书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用此事者余人见牛体实有。丁睹其空之义。其义甚大。故云恢恢也。问此叹何物耶。答牛喻世谛牛空为第一义。不伤牛而空。不坏假名而明实相。故具明二谛正明第一义。刃正喻般若实慧也。奏希声于宇内者。借老子听之不闻曰希声也。即是二谛教也。言满大千实无所说。岂可有心而听可得闻乎。故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也。像法决疑经云。如来从初得道夜乃至涅槃不说一句。岂非二夜常言无一字之可说哉。前明第一义今叹世谛。前叹实慧今美方便。故具二智二谛四义。此非但叹龙树智谛。通叙十方三世佛智谛如此也。天地上下为宇。往古来今称宙。谓大教弥布十方耳。济弱丧于玄津者第二得益。初得益次离益。庄周云。少失乡土名弱丧。丧失也。弱少也。即六道与三乘皆是失中道本乡之人也。别正取二乘为弱丧。即穷子是也。故云譬如童子幼稚无识舍父逃逝久住他国也。玄津即是斯论。入此论之津归中道本乡也。出有无于域外明离益也。前归中道为得。今离有无为离。又前令三乘得益。今六道回宗。亦前是外事。今是内事。玄儒等书无非有无。而言非有无者同盗牛之论也。老子云。域中有四大。谓天大.地大.道大.王大。今云域者是限域之域。谓有无为众见之根障道之本。与道相隔。故云域也。

遇哉下第二后代蒙利。亦是第五造论利益。就文又二。初叙遇法。次明蒙利。蒙利亦二。初明值教。次辨得益。值教亦四。一夷路坦。二幽关开。三震和鸾。四驰白牛。前外国既四叹。故此土亦复四也。睿师净名经序云。自慧风东扇讲肆流咏已来。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中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前匠惙章遐慨思决言于弥勒者良在于此。前大宗明。四论未来玄义多谬。又于理犹疑。待见弥勒决耳。今论既来决疑正理。深为幸遇也。夷者平也。坦者坦荡也。今开二乘等幽隐关故云幽关既开。真得震和鸾于北冥驰白牛以南迥。和鸾者即天子之大驾。五露中鸾露。有鸾鸟吐于和音。又云。鸾者铃。即和铃也。喻大乘也。庄周云。北冥有鱼。今不用斯事耶。大品云。是般若从南方转至北方。肇云。北天之运数其然也。即释后代幸遇之所由也。和鸾借外事。白牛引法华内事。又大乘有二。一总叙乘体。即万德是也。故以和鸾为喻。二别明乘宗。即平等大慧。故喻之白牛。又前是大乘后明一乘。又上车今牛。上外事今内事。悟大觉于梦境第二蒙利。蒙利为二。初明始益次明终利。二种生死长夜为梦。悟此梦非梦。即梦为觉也。即百化以安归谓终益也。百化万化犹万物之异名耳。达此百化即是实相。而实相是安稳道。故得还源反本秤为安归。又前明梦喻以明觉。今举觉事以辨悟。文正尔也。夫如是者。上明得悟此叙无复余疑。如大阳既出无复暗地。既睹斯论疑滞永除焉。复者出庄周发语之辞也。耀灵者日也。方正也。玄者黑也。陆者处也地也。未晞者出毛诗。东方未晞也。未晞即未明也。既睹此论于大乘无复暗惑矣。

下作者自谦。可知也。如日正盛盲人谓之未明。斯论盛行愚人谓之未解。鄙则鄙恶。倍是倍戾。庶者望也。日用者书云。用日不知。今谓用日时日日有宜益。岁计谓一日二日乃至一岁二岁。计者是计岁耳。况才之美者。上是自谦今明推德。景者敬也。

同类推荐
  • 猫苑

    猫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鲁春秋

    鲁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逍遥少年叱咤风云:春乡艳少

    逍遥少年叱咤风云:春乡艳少

    乡村穷小子,身无分文的,却屡得绝色青睐,享受与众多尤物的逍遥之中,并且一步步走向叱咤风云的成功之路。
  • 长安山夜话

    长安山夜话

    一座神奇的山上,究竟有多少故事发生?这是梦吗?
  • 仙王之旅

    仙王之旅

    仙,超脱万物,逍遥于天地之间。王,让苍生拜服,划定天地之秩序。仙王,立于一界之中,护卫一界、教化一界,是为仙王。穆天,一名在青云城的小散修,再一次意外中遇上了一只怪鸟。从此踏上了漫漫修仙之路。在洞悉万物法则的同时,寻找自己的身世之谜。
  • 汪精卫第五卷:遗臭万年

    汪精卫第五卷:遗臭万年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星空系统

    星空系统

    带着系统穿到吞噬星空的故事。好了就样吧!
  • 九安志

    九安志

    一点朱砂,一剪花事,爱恨情仇,转念成空。九安游走世间,遇见那些魑魅魍魉,看那些妖怪、鬼、人上演着一幕幕闹剧,那些略带着伤感、凄美的故事围绕着九安的旅行,慢慢的开始……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夏之语

    夏之语

    最美的莫过于懵懂的情感。纯纯的,不甜,不涩。
  • 城市猎妖人

    城市猎妖人

    【一个窝囊废被逼成主宰的故事】乡下穷小子胡小枫觉醒稀有风灵根,自带一方小世界,却偏生性懦弱、畏惧权贵,一心只求有车有房娶个美娇娘……界灵暮老表示很无奈,且看烂泥如何扶上墙,朽木如何雕成材,一代窝囊废如何成长为最强猎妖人!胡小枫:“我本求安然一生,奈何我不欺人人欺我!这个世界,该换个主宰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