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1000000164

第164章

光自以荷恩深重,思怀竭节。及江都之难,潜构义勇,将为帝复仇。先是,帝宠昵官奴,名为给使,宇文化及以光骁勇,方任之,令其总统,营于禁内。时孟才、钱杰等阴图化及,因谓光曰:“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今又俯首事雠,受其驱率,有熏面目,何用生为?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公义士也,肯从我乎?”光泣下沾衿,曰:“是所望于将军也。仆领给使数百人,并荷先帝恩遇,今在化及内营。以此复雠,如鹰鹯之逐鸟雀。万世之功,在此一举,愿将军勉之。”孟才为将军,领江淮之众数千人,期以营将发时,晨起袭化及。光语泄,陈谦告其事。化及大惧曰:“此麦铁杖子也,及沈光者,并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是夜即与腹心走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遣领兵马,逮捕孟才。光闻营内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值舍人元敏,数而斩之。遇德戡兵入,四面围合。光大呼溃围,给使齐奋,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麾下数百人皆斗而死,一无降者。时年二十八。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

来护兒

来护兒,字崇善,江都人也。幼而卓诡,好立奇节。初读《诗》,至“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舍书而叹曰:“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护兒所住白土村,密迩江岸。于时江南尚阻,贺若弼之镇寿州也,常令护兒为间谍,授大都督。平陈之役,护兒有功焉,进位上开府。从杨素击高智慧于浙江,而贼据岸为营,周亘百馀里,船舰被江,鼓噪而进。素令护兒率数百轻艓径登江岸,直掩其营,破之。时贼前与素战不胜,归无所据,因而溃散。智慧将逃于海,护兒追至泉州,智慧穷蹙,遁走闽、越。进位大将军,除泉州刺史。时有盛道延拥兵作乱,侵扰州境,护兒进击,破之。又从蒲山公李宽破汪文进于黟、歙,进位柱国。仁寿三年,除瀛州刺史,赐爵黄县公,邑三千户。寻加上柱国,除右御卫将军。炀帝即位,迁右骁卫大将军,帝甚亲重之。大业六年,从驾江都,赐物千段,令上先人冢,宴父老,州里荣之。数岁,转右翊卫大将军。辽东之役,护兒率楼船,指沧海,入自坝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大破之,乘胜直造城下,破其郛郭。于是纵军大掠,稍失部伍,高元弟建武募敢死士五百人邀击之。护兒因却,屯营海浦,以待期会。后知宇文述等败,遂班师。明年,又出沧海道,师次东莱,会杨玄感作逆黎阳,进逼巩、洛,护兒勒兵与宇文述等击破之。封荣国公,邑二千户。十年,又帅师度海,至卑奢城,高丽举国来战,护兒大破之,斩首千馀级。将趣平壤,高元震惧,遣使执叛臣斛斯政,诣辽东城下,上表请降。帝许之,遣人持节诏护兒旋师。护兒集众曰:“三度出兵,未能平贼,此还也,不可重来。今高丽困弊,野无青草,以我众战,不日克之。吾欲进兵,径围平壤,取其伪主,献捷而归。”答表请行,不肯奉诏。长史崔君肃固争,不许。护兒曰:”贼势破矣,专以相任,自足办之。吾在阃外,事合专决,岂容千里禀听成规!俄顷之间,动失机会,劳而无功,故其宜也。吾宁征得高元,还而获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君肃告众曰:“若从元帅,违拒诏书,必当闻奏,皆获罪也。”诸将惧,尽劝还,方始奉诏。十三年,转为左翊卫大将军,进位开府仪同三司,任委逾密,前后赏赐不可胜计。江都之难,宇文化及忌而害之。

长子楷,以父军功授散骑郎、朝散大夫。楷弟弘,仕至果毅郎将、金紫光禄大夫。弘第整,武贲郎将、右光禄大夫。整尤骁勇,善抚士众,讨击群盗,所向皆捷。诸贼甚惮之,为作歌曰:“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十万众,只畏荣公第六郎。”化及反,皆遇害,唯少子恆、济获免。

鱼俱罗

鱼俱罗,冯翊下邦人也。身长八尺,膂力绝人,声气雄壮,言闻数百步。弱冠为亲卫,累迁大都督。从晋王广平陈,以功拜开府,赐物一千五百段。未几,沈玄懀、高智慧等作乱江南,杨素以俱罗壮勇,请与同行。每战有功,加上开府、高唐县公,拜叠州总管。以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率兵将出灵州道击突厥,路逢俱罗,大悦,遂奏与同行。及遇贼,俱罗与数骑奔击,瞋目大呼,所当皆披靡,出左入右,往返若飞。以功进位柱国,拜丰州总管。初,突厥数入境为寇,俱罗辄擒斩之,自是突厥畏惧屏迹,不敢畜牧于塞上。

初,炀帝在籓,俱罗弟赞以左右从,累迁大都督。及帝嗣位,拜车骑将军。赞性凶暴,虐其部下,令左右炙肉,遇不中意,以签刺瞎其眼。有温酒不适者,立断其舌。帝以赞籓邸之旧,不忍加诛,谓近臣曰:“弟既如此,兄亦可知。”因召俱罗,谴责之,出赞于狱,令自为计。赞至家,饮药而死。帝恐俱罗不自安,虑生边患,转为安州刺史。岁馀,迁赵郡太守。后因朝集,至东都,与将军梁伯隐有旧,数相往来。又从郡多将杂物以贡献,帝不受,因遗权贵。御史劾俱罗以郡将交通内臣,帝大怒,与伯隐俱坐除名。

未几,越巂飞山蛮作乱,侵掠郡境。诏俱罗白衣领将,并率蜀郡都尉段钟葵讨平之。大业九年,重征高丽,以俱罗为碣石道军将。及还,江南刘元进作乱,诏俱罗将兵向会稽诸郡逐捕之。于时百姓思乱,从盗如市,俱罗击贼帅硃燮、管崇等,战无不捷。然贼势浸盛,败而复聚。俱罗度贼非岁月可平,诸子并在京、洛,又见天下渐乱,终恐道路隔绝。于时东都饥馑,谷食踊贵,俱罗遣家仆将船米至东都粜之,益市财货,潜迎诸子。朝廷微知之,恐其有异志,发使案验。使者至,前后察问,不得其罪。帝复令大理司直梁敬真就锁将诣东都。俱罗相表异人,目有重瞳,阴为帝之所忌。敬真希旨,奏俱罗师徒败衄,于是斩东都市,家口籍没。

陈棱

陈棱,字长威,庐江襄安人也。祖硕,以渔钓自给。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棱谓岘曰:“众乱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岘然之。时柱国李彻军至当涂,岘潜使棱至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邑一千户,诏彻应接之。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上以其父之故,拜开府,寻领乡兵。炀帝即位,授骠骑将军。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后三岁,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馀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棱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剌兜遣兵拒战,镇周频击破之。棱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率兵拒战,棱击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渴剌兜率众数千逆拒,棱遣镇周又先锋击走之。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剌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渴剌兜自以军疲,引入栅。棱遂填堑,攻破其栅,斩渴剌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帝大悦,进棱位右光禄大夫,武贲如故,镇周金紫光禄大夫。辽东之役,以宿卫迁左光禄大夫。明年,帝复征辽东,棱为东莱留守。杨玄感之作乱也,棱率众万馀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棱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后帝幸江都宫,俄而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帝遣棱率宿卫兵击之,往往克捷。超拜右御卫将军。复渡清江,击宣城贼。俄而帝以弑崩,宇文化及引军北上,召棱守江都。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论者深义之。棱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之,寻而见害。

王辩斛斯万善

王辩,字警略,冯翊蒲城人也。祖训,以行商致富。魏世,出粟助给军粮,为假清河太守。辩少习兵书,尤善骑射,慷慨有大志。在周以军功授帅都督。开皇初,迁大都督。仁寿中,迁车骑将军。汉王谅之作乱也,从杨素讨平之,赐爵武宁县男,邑三百户。后三岁,迁尚舍奉御。从征吐谷浑,拜朝请大夫。数年,转鹰扬郎将。辽东之役,以功加通议大夫,寻迁武贲郎将。及山东盗贼起,上谷魏刀兒自号历山飞,众十馀万,劫掠燕、赵。帝引辩升御榻,问以方略。辩论取贼形势,帝称善,曰:“诚如此计,贼何足忧也。”于是发从行步骑三千,击败之,赐黄金二百两。明年,渤海贼帅高士达自号东海公,众以万数。复令辩击之,屡挫其锐。帝在江都宫,闻而驰召之。及引见,礼赐甚厚,复令往信都经略。士达于是复战,破之,优诏褒显。时贼帅郝孝德、孙宣雅、时季康、窦建德、魏刀兒等,往往屯聚,大至十万,小至数千,寇掠河北。辩进兵击之,所往皆捷,深为群贼所惮。及翟让寇徐、豫,辩进,频击走之。让寻与李密屯据洛口仓,辩与王世充讨密,阻洛水相持经年。辩率诸将攻败密,因薄其营,战破外栅。密诸营已有溃者,乘胜将入城,世充不知,恐将士劳倦,于是鸣角收兵,翻为密徒所乘。官军大溃,不可救止。辩至洛水,桥已坏,不得渡,遂涉水,至中流,为溺人所引坠马。辩时身被重甲,败兵前后相蹈藉,不能复上马,竟溺死焉。时年五十六。三军莫不痛惜之。

河南斛斯万善,骁勇果毅,与辩齐名。大业中,从卫玄讨杨玄感,频战有功。及玄感败走,万善与数骑追及之,玄感窘迫自杀。由是知名,拜武贲郎将。突厥始毕之围雁门也,万善奋击之,所向皆破。每贼至,辄出当其锋,或下马坐地,引强弓射贼,所中皆殪。由是突厥莫敢逼城,十许日竟退,万善之力也。其后频讨群盗,累功至将军。时有将军鹿愿、范贵、冯孝慈,俱为将帅,数从征讨,并有名于世。然事皆亡失,故史官无所述焉。

史臣曰: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圆通、护兒之辈,定和、铁杖之伦,皆一时之壮士,困于贫贱。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鸿鹄之志哉!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俱罗欲加之罪,非其咎畔,王辩殒身勍敌,志实勤王。陈棱缟素发丧,哀感行路,义之所动,固已深乎!孟才、钱杰、沈光等,感恩怀旧,临难忘生,虽功无所成,其志有可称矣。

同类推荐
  • 赞灵集

    赞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林寺

    道林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儿未生胎养门

    小儿未生胎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Work and Wealth

    Work and Weal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球球大作战带你超神

    球球大作战带你超神

    融合了球球大作战和英雄联盟两个系统的主角,未来能否打破这个世界,不再做一个蝼蚁。修炼?杀人杀怪爆彩豆,一分钟十级够不够?武技?我有棒棒糖,何必去蓝翔。装逼?虚弱光环,然后再上点燃光环,呵呵傻眼吧!奇遇?哥哥在家慢慢开奇妙宝箱!打架?八件远古圣衣,属性百倍加成,就问你怕不怕!脚踏万千强者,剑指星辰大海!
  • 青龙劫殇引

    青龙劫殇引

    源起天界,劫于人心。前世纠葛,后世不移。天下四分,逐战皇域。乱世再现,伏魔觉醒。阿七马蹄,羊驼少年。白都谜情,幻城活尸。九天玄刹,曼珠沙华。容若惊现,雄雌难辨。朱雀城里,巫蛊男子。美男面具,竟是女子。漫天雪域,其情难却。青龙一难,青泽王现。玄武大婚,恩断义绝。玄黎陵墓,前世今生。最后一战,情归缘欠。
  • 从今天起做神兽

    从今天起做神兽

    在世人的眼里,强者该死,弱者更该死,只有乖乖顺从世俗的眼光,才能苟且得活得很好“我想成为神兽,是因为我想保护所有人;我不想成为神兽了,是因为我保护的人都想杀了我。”在世人的眼里,强者该死,弱者更该死,只有乖乖顺从世俗的眼光,才能苟且得活得很好。在这人非人,兽非兽的混世里,他拿着一根拐杖,身体被夺,只好借住动物身躯去与敌人斗智斗勇;他拿着一本菜谱,却学会了天下最致命的东西。最后他本可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但是他犹豫了,面对人性的分裂残酷,他该如何选择?
  • 记忆的光年

    记忆的光年

    不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情感,成长和成熟,只是转瞬的事,亲情,友情,爱情,就这么的在转瞬间体现
  • 凰翎之修罗庶女

    凰翎之修罗庶女

    【本文已经移坑至凤逆天下:嗜血特工七小姐。PS:文有改变】她,是21世纪金牌特工,心狠手辣这四个字,向来就是她的代言词。她,是闻人府废柴七小姐,在新婚之日迎来王府的休书一封。在现代她我行我素,在古代也必定要唯我独尊。废柴?痴傻?你们当真是狗屎糊了眼!她,容貌是天下唯一,兽宠是天下唯一,玄气是天下唯一,只是不知何时惹了一个天下唯一的腹黑王爷?“其实我要的不多。”她对着慵懒靠在贵妃塌上的他说道,“不过是天地灵乳、赤雪莲、天辰之石……”她终于说完,他袖袍一挥道:“取。”某女勾起一抹狡黠如狐狸般的笑,却猛地落入一个怀抱,他附在她耳边低言:“本王也要娶,娶你。”
  • 星霄野史

    星霄野史

    几千年前一颗轨迹不正常的陨石坠落,结束了双子星两强争霸的历史。延续了几百年的争斗似乎还在暗中无休止的进行着。在十颗太阳的照耀下,从地震裂缝中逃出的少年该如何应对即将衰亡的世界。
  • 混迹娱乐圈之我本男人

    混迹娱乐圈之我本男人

    许了个愿望而已,直男变成性感美女,被经纪人看上,从此混迹娱乐圈。人生的起伏太大,容我喝杯82年的矿泉水冷静冷静!
  • 校园护花异能大师

    校园护花异能大师

    此作品为一位苦逼学生的作品,文笔可能会有不足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本作讲述了一名杀马特青年吴爱国来到了大城市上学泡妞最后成为黑道自尊故事。内容精彩,大家不要错过哦!
  • 嚣张世子:王爷不靠谱

    嚣张世子:王爷不靠谱

    她本是魔宫宫主,却不想一朝穿越成废柴世子之身。她清醒第一事情就是摸摸自己,幸好没有小JJ。女扮男装世子爷,绝代风华迷王爷!
  • 乾坤大搬移

    乾坤大搬移

    普陀山,拥有一个普渡生灵的名字。这一天万道佛光照亮了普陀山的每一寸土地,一个老道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他只是打了一个盹,可这一个盹却足足打了八千多年。伴随着万道佛光的还有一个初生男婴的哭喊声,这个男婴是不幸的,他出生的第二天她的母亲无缘无故的消失,从此再无音讯,他的父亲万分他的母亲,每天只知道坐在一块石头上眺望远方,渐渐的石头变得光滑了,渐渐的石头变得细小了,最后这个男人用他的深情感动了天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块永远守候妻子归来的石头。普陀山依旧是那个普陀山,只是这时只剩下一个打盹的老道和一个每天爬来爬去的孩子,这一天老道消失,那一天孩子也不知所踪,我们的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