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为台湾珍卉。产恒春山中,寄生古木,不染微尘。叶长而厚;花纯白若蝴蝶,一茎十数蕊。临风摇曳,姿态嫣然;宛如绝代佳人,遗世独立,可还观而不可亵玩者矣。曩年江阴画家王亚南载笔来南,曾写数幅携归江左,并属南人士题咏。作者颇多,而洪铁涛一首尤佳。诗曰:『雕琼刻翠两无瑕,化作南荒第一花。艳绝双飞复双宿,翩然宜整更宜斜。春心冷尽偎枯木,秋梦醒时失故家!我独怜君携彩笔,断肠草草到天涯』。
二二一
「麻萨末」,番语也;一名「国姓鱼」。相传郑延平入台后,嗜此鱼,因以为名。鱼长可及尺,鳞细味腴;夏、秋盛出。台南沿海多育之,岁值数百万金;亦府海中之巨利也。曩者岱江吟社杨笑侬曾以此征咏,属余评点;得诗数十首,能为「骑鲸丈人」留传佳话,是又婆娑洋上之史实也。
二二二
台北之囗〈鱼桀〉鱼,亦名「国姓鱼」;「淡水厅志」谓郑氏至台始有。囗〈鱼桀〉产溪涧中,大嵙崁、三角涌及新店溪俱出。月长一寸,至八、九月而肥;台北以为上珍,亦曰香鱼。顾未有咏之者,余有诗云:『春水初添新店溪,溪流渟蓄绿玻囗〈王黎〉;香鱼上钓刚三寸,斗酒双柑去厅鹂』。即「稻江冶春词」之一也。
二二三
国姓鱼之外有「都督鱼」,为台海中鳞类之最美者。鱼似马鲛而大,重一、二十斤;银纹雪肤,肉腴无刺。随冬而来,与春偕逝。相传延平伐台时泊舟港外,某都督获此以晋,因名「都督渔」。或作鮀魠。
二二四
塞鸿秋至、海燕春归,禽鸟之微,能知节侯。而台南之乌鱼,以冬至前十日而来、后十日而逝,名曰「信鱼」;谓其信也。乌鱼即「本草」之鲻,有江、海二种。每来时,逐队游泳,多至不可计数。旧时,渔者先期领旗纳税,谓之「乌鱼旗」。乌鱼之肉腥而涩;唯卵极肥美,渍盐暴干,可久藏。食时以火烤之,切为薄片,味香而腴;庖羞中之上品也。
二二五
囗〈句黾〉鼊产海中,似鳖而大,重者二、三百斤。渔人得之,舁入市,好事者购而放之。或曰囗〈句黾〉鼊即鼋,味极美。曩年喜树庄人捕一头,解而食之。未几大火,合村俱烬;以为不祥,相戒勿食。
二二六
鳞类之最美者莫如鲽,五色俱备;游泳水中,其状如蝶。生于琉球屿之岩石间,捕之甚难。离水则死,故不易睹。按「尔雅」:『东方有比目之鱼,其名为鲽』。「尔雅」之鲽,状如牛脾,细鳞紫色;一面两目,相合乃行。江淮人谓之拖沙鱼,台人呼为贴沙;则与此鱼不同。此鱼宛然若蝶,故亦谓之「鲽」耳。
二二七
冈山超峰寺僧曾获食蛇龟一头,畜之寺中。龟形如木屐,行时有声,俗称「木屐龟」。胸划为二,能开合;蛇经其旁,则囗之至毙而食之。惠子谓龟长于蛇;若此,则龟猛于蛇矣,奇哉!
二二八
红头屿,在恒春海中,岸旁多椰。有蟹大径尺,螯巨而猛,能登树夹破椰子而食之;名曰椰蟹。
二二九
梅花鹿、艾叶豹,皆以纹名,台湾之珍兽也。梅花鹿产山中,亦有畜者;小琉球人牧之尤多。其大而无纹者曰獐。艾叶豹似虎而小,一名石虎;性猛;能杀人。
二三〇
长尾三娘,鸟也。朱喙翠翼,羽毫甚美,彩耀相间;尾长盈尺。生深山中。或云即练雀。巡台御史六十七有诗咏之曰:『翠羽光华绶带长,如云委地美人妆;命名当日非无意,谓胜黄家第四娘』。
二三一
「新妇啼」,鱼名;称谓甚奇。状本鲜肥,熟则拳缩;盖取「新妇未谙,恐被姑责」也。孙湘南诗云:『泔鱼未学易牙方,软玉销为水碧浆;厨下却怜三日妇,羹汤难与小姑尝』。
二三二
「续太平广记」载:『明万历间,有封舟赴中山国,途次澎湖,见一巨蝶,翅长丈余,掠舟而过』。又言『海中见一山,徐徐行,数时乃灭;视之,始知为大鱼』。呜呼!天地之大,何奇不有;吾以耳目之所见者为是而不见者为非,亦陋矣。
二三三
「台湾府志」载:『康熙二十二年夏五月,澎湖有鱼如鳄,长丈余,四足,身上鳞甲火炎;从海登陆。众见而异之,以冥钞、金鼓送之下水。越三日,仍乘夜登山死』。而「台湾志略」以延平为东海鲸鱼,到处水涨,归东则逝,遂以此为郑氏灭亡之兆;何其谬耶!
二三四
「赤嵌集」有「钩蛇歌」;谓北路有巨蛇名钩蛇,能以尾取鹿吞之,因为作歌。歌曰:『一岛三千麋鹿场,飕飕出谷如牛羊。台山不生白额虎,族类无忧爪牙伤。野有修蛇大如斗,飕飕草木腥风走。气腾火焰喷黄云,八尺斑龙入巨口;九岐璚角横其喉,昂霄下咽膏涎流。狞番骇兽不相贼,奔窜林莽争逃钩。我闻巴蛇吞象不须咬,三岁化骨何阴狡!尔鹿、尔鹿甚微细,此蛇得之应未饱』。
二三五
唐段公路「北户录」载「蝴蝶枝」一则谓:『南行历县藤峡,维舟饮水。睹岩侧有木五彩,命仆求之。获一枝,尚缀软蝶二十余,有翠绀缕者、金眼者、丁香眼者、紫斑眼者、黑花者、黄白者、绯脉者。因登岸视,乃知木叶化焉。是知蝶生江南,柑橘树蠹变为蝴蝶、乌足之叶为蝴蝶,皆造化始然,非虚语也』。按此疑即木叶蝶,生于南美洲。台湾埔里社亦有,状如枯叶,宿树上,人莫能辨;唯未见有彩色者。
二三六
台人呼蚕曰「娘」,谓蚕「几尾」曰「几身」,敬之也。按唐孙顾「神女传」谓:『高辛时,蜀有女子,父为人掠,唯所乘马在。母誓曰:「有得父还者以女嫁之」。马闻言,振迅而去。数日,父乘马归。自此,马悲鸣不肯饮龁;父问其故,射杀之,暴皮于庭。女过其侧,皮蹶然起,卷女去。旬日,得皮于桑上,女化为蚕,食叶吐丝。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宫观塑女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此虽一种神话,而台语之出处则据于此。
二三七
元宵〇弄龙之戏。好事者以篾片缚龙,张以罗,绘鳞染色;长者九节或七节,节下有杆,中然炬。人持杆而弄,高下蜿蜓,火光掩映;和以鼓吹,状极曼衍。有时广场之上两龙竞舞,各展身手,尤为热闹。又有弄狮之戏,习技击者为之;乡村颇盛。
二三八
台南旧有赛花之举。每岁元宵,各以所养水仙陈于三山国王庙,互夸奇丽。水仙产漳州,冬时配至。以刀划其半面,栽以清皿、荐以寒泉;花之向背、叶之短长,可随人意。余素好种花,尤善养水仙。以刀划者,两旬而开;置诸几上,足供清玩。惜赛花之举,今已零落;而市所售之水仙头,亦不及从前之肥大也。
二三九
「踏跷」即高跷,以双木缚足而行。高四、五尺,装演故事。宋时已有此技,「武林旧事」谓『元夕舞队有踏跷之戏』。而台湾所演者,以福州人为最。又有肩头戏。以龆秀男女屹立肩上,沿街演剧,步武自如;亦一技也。
二四〇
里谚有言:『烟火好看无赖久』。此言富贵荣华之易谢耳。若菜市埔之烟火,自初夜至于黎明,连绵不息;观者垂头欲睡,而放者犹兴高采烈。前时台南商务尚盛,内城外有炮店十余家,公祀祝融之神;每年花朝前后,至菜市埔大放烟火,诚春宵之乐事也。刘芑川「海音诗」云:『火树千丛映绛霄,年年菜市闹花朝;路旁掩泣谁家女,失却鬓边翠玉翘』。
二四一
五月五日,俗称「五毒日」。佩香囊、簪艾叶,以雄黄酒洒地,谓可以辟毒虫。向午,小儿辈肩一龙首,前导者持小旗、执熔枝,鸣金击鼓,以祓不祥;谓之「请龙」。按「淮南子」「要略操」:『舍开塞,各有龙忌』。许慎注:『中国以鬼神之事曰忌。北胡、南越皆谓之「请龙」』。是「请龙」之举出于秦、汉,而台湾尚沿其俗。「墨子」「贵义篇」:『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鬼谷子」亦曰:『盛神法五龙』。陶弘景注:『五龙,五行之龙也』。此为古代日者之言;而台湾尚传其术,亦非无据。
二四二
端午竞渡,其来已久。五十年前,台南商业尚盛;「三郊」之外,又有「洋行」。先期制锦标,附彩物,装诗意,导以鼓吹,游行市上。至时各驾龙舟,集于五条港口;鸣金为号,击桨如飞,以夺锦标为胜。观者杂沓,数日始罢。诚可谓海国之水嬉,而升平之乐事也;而今亡矣!
二四三
中秋之夕,小儿女集庭中。两人扶一竹椅,上覆女衣一袭,装义髻,备镜奁、花米、刀尺之属;焚香烧纸,口念咒语,以迓「紫姑」(台人谓之「椅仔姑」)。至则其椅能动,问以吉凶则答:如闻呼嫂声,则神忽止。或曰紫姑某氏女,为嫂所虐,杀而埋诸猪栏,故向是处以迓;闻呼嫂而惊走也。按唐孙顾「神女传」:『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是人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是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呼之:「祝曰:女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去(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捉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即跳躞不住。占众事,卜行年,蚕桑好则大囗〈亻无〉,恶便仰眠』。是紫姑之事,其来已久;而台湾所传略异。
二四四
台南建醮之时,先择宽旷之地,设置神坛,曰天师坛、曰观世音坛、曰玄天上帝坛,装饰华美。以七巧棹陈列坛内,上置金石古玩,多方罗致,以夸珍异。台南故家旧多收藏,平时秘不示人,排坛始肯出展,亦可以供观览也。坛前之左置一巨瓶,高二尺余,上插莲花;右则一大盘,径大近二尺,插昙花。二者为佛教清净之卉,非此不足以表其庄严。建醮之时,常在春秋佳日,故坛内多名花;此则他处所无也。他处之坛,虽有台南之伟丽而无台南之华贵。
二四五
迎赛之时,辄装「台阁」,谓之「诗意」;而多取小说牛鬼蛇神,见之可晒。夫「台阁」既曰「诗意」,则当釆诗之意、附画之情、表美之术,以成其高尚丽都之致,而后足以尽其能事。唐人绝句之可为「诗意」者甚多。如「沉香亭畔」、「铜雀春深」,活色生香,风流绮绝;而「豆蔲梢头」、「珠帘尽卷」,尤足以现其盈盈袅袅之态。前年稻江迎赛,江山楼主人嘱装一阁,为取小杜「秦淮夜泊」之诗。阁上以绸造一远山,山下为江,一舟泊于柳下。舟中人纱帽蓝衫,状极潇洒,即樊川也;旁立小奚。楼中丽人手抱琵琶,且弹且唱。远山之畔,以电灯饰月;影落水上,夜色宛然。而楼额书「江山楼」三字,一见知为酒家。是于诗意之中,复寓广告之意,方不虚耗金钱。先是,余居台南,见迎天后装阁极多,毫无意匠,乃向当事者言。翌年,绸缎商锦荣发号石秀峰氏请余设计,为装「天孙织锦」,以示绸缎商之意。博望船头,又置支矶石一方,主人之姓也。阁上器物悉以绸缎造成,复以探照灯为月;月旁七星,以七色电灯为之:光辉闪烁,状极美丽。观者数万人,莫不称赞,而「诗意」之能事毕矣。
二四六
凡装「诗意」,不得不取材闺阁柔情密意、悱恻芬芳;「离骚」之「香草美人」则其例也。凡装「诗意」,所以表现者,莫如楼台花木。楼台以指其地、花木以明其时,布置适宜,情景俱备,远近点缀。若俗手为之,未有不粗且笨者。台湾之有「诗意」,可谓美术界之别开生面也。
二四七
迎神之时,路关前导。有一男子,戴竹笠、穿号衣、佩雨伞,左肩垂一豚蹄、一壶酒,手持小锣,沿道而鸣,谓之铺兵;是为传命之人。明制:冲要之路设铺,置铺司、铺兵;郑氏因之,清代复用之。故台语谓「十里为一铺」。
二四八
台南有言:『安平迎妈祖,无旗不有』。十数年前,余归自北京,时适欧洲大战,百业勃兴。台南奉迎天后,绸缎商之以绸缎制旗者无论矣;而金银商亦以金银制旗,或以金银环缀合而成,光彩夺目。于是而五谷店、材木店、饼店、香店,各以其物作旗:五花十色,炫煌于道,真是「无旗不有」。及余寓台北,越十二年始归,光景已变;虽迎天后,零落不堪。乃知一盛一衰亦关经济,况于国计民生也哉!
二四九
安平迎神之夜,有「掷炮城」之戏。架竹为橹,高近二丈,上置炮城。掷者以鞭炮燃火投之,如中炮城之引心,则万雷齐发,火光四迸,内有火鼠苍黄奔窜;观者逃避,欢呼拍掌,亦一快事。
二五〇
卖肉者吹螺、卖饧者击铜钲、卖杂细者摇囗〈兆上鼓下〉鼓,别有一种音调。
二五一
亲迎之礼,台南士绅家多行之;其不行者谓之「俟堂」。娶妇之时,媒妁乘轿前导;以一男子挑一担,有盘八层,上置红酒两瓶、鸭一双、豚肩一、羊腿一、鹿脯二、明筋二及冰糖、冬瓜之属,谓之「礼盘」,为初见长者之贽。台湾无雁,代以鸭;即「奠雁」之礼也。女家收之,酬以香蕉、菠萝、大芋、红橘,谓之「招来豫吉」;颂辞也,呼音相同。而台北谓之「屎尿盘」;谓女母幼时为涤污秽,故以此报之。索聘之时,必议盘价,多者数百金、少亦数十,谓之「打盘」。余居稻江十二年,询之里人,始悉其事。嗟夫!同一礼物而称谓互异,民俗之文野可判矣。
二五二
台中娶妇之时,以一男子持生竹一枝上系豚肉,前导而行,谓可「制煞」;台北亦然。此则蛮野之俗也。台中娶妇鲜行亲迎之礼;谓亲迎者不幸妻死则不得续娶,故忌而不为。然闻林荫堂观察曾行亲迎,而夫妻偕老,子女成行,处富安荣,为众所羡;则里俗之言诞矣。
二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