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6700000001

第1章 叙

心外无法,祖师所以示即法之心;法外无心,大士所以阐即心之法。并传佛命,觉彼迷情。断未有欲弘佛语,而可不深究佛心;亦未有既悟佛心,而仍不能妙达佛语者也。今之文字阿师,拍盲禅侣,竟何如哉。呜呼!吾不忍言之矣!昔世尊示入涅槃,初祖大迦叶即白众云:“如来舍利,非我等事。今者宜先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嗟嗟!傥三藏果不足传佛心,则初祖何以结集为急务耶?窃谓禅宗之有三藏,犹奕秋之有棋子也。三藏之须禅宗,犹棋子之须活眼也。均一棋子也,善奕者则着着皆活,不善奕者则着着皆死。均此三藏也,知佛心者则言言皆了义;不知佛意者则字字皆疮疣。若为惩随语生见,遂欲全弃佛语,又何异因咽废饭哉!夫三藏之不可弃,犹饮食之不可废也,明矣!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顾历朝所刻藏乘,或随年次编入,或约重单分类,大小混杂,先后失准,致使欲展阅者茫然不知缓急可否。故诸刹所供大藏,不过缄置高阁而已。纵有阅者,亦罕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佛祖慧命真不啻九鼎一丝之惧。而诸方师匠,方且或竞人我,如兄弟之阋墙;或趋名利,如苍蝇之逐臭;或妄争是非,如痴犬之吠井;或恣享福供,如燕雀之处堂,将何以报佛恩哉!唯宋有王古居士,创作《法宝标目》;明有蕴空沙门,嗣作《汇目义门》,并可称良工苦心。然《标目》仅顺宋藏次第,略指端倪,固未尽美;《义门》创依五时教味,粗陈梗概,亦未尽善。旭以年三十时,发心阅藏,次年晤壁如镐兄于博山,谆谆以义类诠次为嘱,于是每展藏时随阅随录。凡历龙居、九华、霞漳、温陵、幽栖、石城、长水、灵峰八地,历年二十祀,始获成稿。终不敢剖破虚空,但藉此稍辨方位。俾未阅者,知先后所宜;已阅者,达权实所摄;义持者,可即约以识广;文持者,可会广以归约。若权若实不出一心,若广若约咸通一相,故名之为《阅藏知津》云。

缘起

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般若其有二乎哉?何一不可入,一可入也?余钝根学佛有年,不独大火聚不能捱身,即清凉池亦无能插足。惟是尝闻《华严.普贤行愿品》有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书写经卷,积如须弥。故每于方册经卷少刻流通,非敢云作檀度法施,盖欲藉此稍种般若种子耳!昔者灵峰大师开讲报恩三藏,余因得亲法席。后欲辄申供养,师嘱云:“吾有《阅藏知津》一书,共四十八卷,计一千余纸。居士能为我梓行,则胜如以四事给我矣!”师化去忽十年,尘务纷纷,未得酬此愿。去夏癸卯,勉力抽资,并劝一二同志共襄其事,遂鸠工藏舍倡刻。至今夏甲辰,得以告成。所愿刻施微因,用荐先父思山府君、先母魏氏孺人脱苦恼于三途,证莲华于九品。更冀阅是书者一展卷时,如扁舟渔父忽然误入桃源,则如来法海虽宽广无涯,一弹指间可以即登彼岸矣!其他律教之异同、禅净之差别,具述大师序中,兹不更赘。余因述发心刻施之缘,聊识数言以记岁月如此。

溧水佛弟子夏之鼎和南述

阅藏知津凡例义门但分五时,不分三藏。谓三藏小教,但属阿含一时也。然天台备明五时,各论通别;别则但约一类机缘,通则华严乃至涅槃,无不遍该一代。又从古判法,多分菩萨、声闻两藏。就两藏中,各具经、律、论三。若据《智度论》说,则凡后代撰述合佛法者,总可论藏所收。若据《出曜经》说,则于经、律、论外,复有第四杂藏,今谓两土著作。不论释经、宗经,果是专阐大乘,则应摄入大论;专阐小道,则应摄入小论;其或理兼大小,事涉世间,二论既不可收,故应别立杂藏。若据五时次第,则华严之后,应叙阿含。然以小教加于方等般若之前,甚为不可。故必大小各自为类,庶显权实轻重不同。据密部之中,亦有以华严为名者,亦有以般若为名者,亦有以法华为名者,但既涉坛仪印咒,并属秘密一宗。只此密宗,并是方等大教,并通四十九年所说故也。法华、涅槃,虽同醍醐一味,而一重显实,一重谈常,故仍分二也。大乘律,本在诸经论中,不同小乘条然各别。今为令学菩萨戒者,易于寻究,故顺历代藏经旧例仍列数种,而出没取舍略与旧目不同。大乘论藏,自有释经、宗经,及转释诸论之不同。今故分为三别,三中又各先叙西土、后叙此土,所以尊天竺也。此土释大乘经,虽有巧拙浅深不同,然既附经文,不可摄入杂藏,故并入论藏中。若义门各附经论之后,又似经论,太无分别矣。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岳天台二师,醇乎其醇,真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亲,故特收入大乘宗论。其余诸师,或未免大醇小疵,仅可入杂藏中。西土撰述,但以义兼大小,或复事涉抄撮,故名为杂。此方撰述,则以诸家不同,体式亦异,故名为杂。此土,净土宗如《妙宗钞》、《十疑论》等,台宗如《玄义》、《文句》、《三止观》等,贤首如《华严疏钞》等,并已收入大乘论藏,故所列咸皆无几。俟法海观澜中,乃当备列各宗要书。义目于华严、法华等经,便取贤首、温陵等意旨释之,未免依他作解,障自悟门。今但列其品题,并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唯至疏钞玄文,方略出其释经之法,使知各家制立轨则不同。义目每于重单译中,先取单本总列于前,后以重本别列于后,相去悬隔,查考稍难。又每以先译为主,不分译之巧拙,致令阅者不知去取。今选取译之巧者,一本为主,其余重译即列于后。俾不能遍阅者,但阅其一,即可得旨。若能遍阅者,连阅多译,便知巧拙之得失也。凡重译本,于总目中,即低一字书之,使人易晓。至后录中,则与主本或全同、或稍异,仍备明之,使人知其或应并阅、或可不阅也。诸经或已流通,则人多素晓;或虽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则人易翻阅,故所录皆略。唯《大般若》,实为佛祖迅航,而久不流通,卷盈六百,故所录稍详。又宝积、大集,及诸密部,并阿含等,凡卷帙多而人罕阅者,亦详录之,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济世神针

    济世神针

    一张符纸打造出另类修真。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幸运。令人羡慕的美女艳遇。拍拍脑袋玩转天下。
  • 樱馨学院:校花求结婚

    樱馨学院:校花求结婚

    本作品纯属脑洞大开,误以真人。某女在不之情况下被迫转到学院上学也就罢了,怎么还会冒出一个未婚夫。某男:冰儿,本少想……某女:不用说,走民政局,婚礼明天举行。某男:好的冰儿,不用明天,现在吧!扑倒,啃咬,啵啵啵
  • 花样爱恋

    花样爱恋

    这是一个校园故事,本书的主角玫兰玥会在其中发生许多故事!
  • 飘(下)

    飘(下)

    本书设立了名家评点、背景透视、内容梗概、妙语佳句、阅读指导五个专栏,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给读者指导性的阅读建议。
  • 凤临天下:王妃很毒很倾城

    凤临天下:王妃很毒很倾城

    “语薇,你再看我,不吃饭,虽然我长的还可以,你再看,我就认为你想吃我了。”......语薇无语。。。“语薇,快过来,陪我下棋。”“语薇,你怎么这样,不是说好去打架么?”......“主人,主人我要吃,要吃。”。。。。。“我要疯了。”她看了一旁的美男,身后一群兽兽“让我去死吧!”“好,我们很乐意帮忙。”“别呀......”语薇每天都觉得有人在喊她从此以后,荷语薇的座右铭就变成了:我只想做个安静的小贱人。“给我滚”众美男甩甩衣袖走了。彻底无语。。。谁叫语薇倒霉呢?摊上了一群美男,一群损友,外加一群魔兽既然回不去了,就好好活着吧!
  • 深宅人无心

    深宅人无心

    乱世孤女,厌世且自私。这世上没有爱,她自然没有心。
  •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见钟情之嗨,秘书小姐

    一见钟情之嗨,秘书小姐

    数日前,陈梓馨撞了一辆轿车,她是受害者却很没骨气的跑了!数日后,轿车男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她的上司!数月后,上司却又明目张胆的爬上了她的床。陈梓馨惊奇的看着躺在她旁边的顾飞逸,大叫:“你、你、你要干什么?”顾飞逸无辜:“老公和老婆一起睡觉你说要干什么?”数年后,某缩小版的顾飞逸一脸稚嫩的问着陈梓馨:“妈妈,你是怎么和爸爸结婚的?”陈梓馨咬牙切齿:“坑蒙拐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怒剑封魔录

    怒剑封魔录

    以雷霆之势,过万里苍穹,携破天之命,藐莽莽众生!以剑之名,转世道不公!驰骋天下,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