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之事,古今美谈;蔡邕王粲,艳传人口。《南史》中有两事。《王筠传》,沈约每见筠文咨嗟,常谓曰:昔蔡伯喈见王仲宣,称曰王公之孙,吾家书籍!悉当相付。仆虽不敏,请附斯言。《孔奂传》,沛国刘显深相叹美,执其手曰:昔伯喈坟素,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
六朝爱尚辞华,竞相标置,五字之美,袭誉终身。故沈约郊居筑宅,风流所归,斋壁所题,王筠十咏,而刘杳之赞,刘显之诗,并命善书,列之此上。(见王筠刘杳刘显各本传。)他若柳吴兴本叶秋云之句,王融写扇而恐遣;王文海鸟鸣蝉噪之联,刘孺击节而不已。是以声华逾溢,浮藻相高,经术少文,废而不讲。遂至古学坠地,师法尽亡,汉儒醇朴之风,于焉尽变。若王仲宝者,少究《三礼》,尤善《春秋》,既宅台司,兴厉实学;至于钞何承天之《礼论》,存郑康成之《孝经》,(见陆澄傅。)固为一世表仪,诸儒领袖矣。
正月初六日
《南史》言简文子汝南王大封,魏克江陵被害,而《北史》、《萧大圜传》,言大封于江陵未破时偕大圜先充使军前,周保定二年封晋陵县公,钱氏大昕已指其舛误。《梁书》无大封等传,以情事窍之,《北史》是也。大封大圜并使,大圜至长安受官爵,则大封可知。今本《南史》或是因上文诸王连言魏克江陵遇害,故传钞致误。然如《南郡王大连传》云,大连为东扬州刺史,侯景入寇建邺,大连率众四万来赴。及台城没,还东扬州,宋子仙攻之,大连弃城走,追及于信安县,大连犹醉弗之觉,于是三吴悉为贼有。大宝元年,封南郡王,贼遣将赵伯超刘神茂来攻,大连专委部将,留异以城应贼,大连弃走,为贼所获。夫大连先既弃城走,为贼及,何以不即被获,复须贼之来攻。其所守者又是何城?孜《梁书》、《大连传》云,太清元年,出为东扬州刺史。侯景入寇京师,率众四万来赴。及台城没,复还扬州。(扬上脱东字,东扬州者会稽也。)三年,会山贼田领群聚党数千来攻,大连命中兵参军张彪击斩之。大宝元年,封为南郡王。景仍遣其将赵伯超刘神茂来讨,大连设备以待之。会将留异以城应贼,隆弃城走,至信安,为贼所获。是大宝以前,大连仍镇会稽,无宋子仙来攻之事。至留异以城降贼,始走至信安,《南史》误分一事为二。又《南史》于简文诸子为元帝改封者,皆以后之封号为目。《大圜传》言元帝改封晋熙郡王,而《南史》仍书乐良王,大圜独标其始封,亦不画一。
光绪丁丑(一八七七)十月二十五日
阅《南史》、《隐逸》、《刘凝之传》云,人尝认所著屐,笑曰:仆著已败,令家中觅新者偿君。案《宋书》败作故,偿作备,备,即今之赔字也。皆以《宋书》为优,故字与新对。
己卯(一八七九)二月初九日
北史(唐李延寿)
终日阅《北史》。窃怪周隋间大儒,如熊安生何安刘炫刘焯辈,皆无耻小人,而偏付以绝学,深所不解,然则经术足取人耶?明人张璁程敏政辈黜前儒马融戴圣,是矣。王肃杜预亦有足罪;王弼以清谈解《周易》,何休以谶纬解《春秋》,其学未醇。若贾景伯已非显过;乃至议及郑仲师卢子干郑康成,则妄矣!刘更生风节文章,弁冕汉廷,而乃以少喜方术,尝上言铸黄金不成,谓之左道乱政,已为妄诋。又贬其初以献赋进,不几吹毛求疵乎!篁墩尝主会试,以关节私授唐寅等,得不谓之左道乎?苟沉周秦间大儒,其言性恶,亦意见独得之偏,未足为累;服虔范甯立身无过,而概斥之,皆非君子成人之美者也。
咸丰戊午(一八五八)正月二十三日
《北史》、《袁翻传》翻议明堂辟雍事,引郑玄云周人明堂五室是帝一室也,合于五行之数。周礼依数以为之室,本制具存,是周五室也。于今不同,是汉异周也。汉为九室,略可知矣。案《魏书》以为之室句下有云,德行于今,虽有不同,时说晒然,本制著存,而言无明文,欲复何责,以下方接本制著存云云。自周人明堂至欲复何责,盖是郑君驳《五经异义》之文。德行当行施行,《魏书》及《北史》、《贾思伯传》可证。其下句本制著存以下,乃是翻申郑义,《北史》删去数语,便不可解。
光绪戊寅(一八七八)二月十二日
《北史》、《阳休之传》,神武幸汾阳之天池,池边得一石,上有隐起字,文曰六王三川。问休之曰:此文字何义?对曰六者大王之字,河洛伊为三川,大王若受天命,终应统有关右。案《北齐书》作六者是大王之字,下有王者当王有天下一句,河洛伊为三川,句下有云亦云泾渭洛为三川,河洛伊洛阳也,泾渭洛今雍州也,以下方接大王云云。六是大王之字者,以高欢小字贺六浑也,王者一句是释石文王字之义,以三川亦包泾渭洛,故云终应统有关右。《南史》节去数语,文义便不可通。天池在今山西甯武府西南管涔山上,为汾水之上源,河洛伊之洛,本当作雒。
《北史》、《文苑传》序奉车都尉陆道闲。案《北齐书》陆作睦。钱竹汀《廿二史考异》云,《北齐书》、《文苑》、《颜之推传》附睦豫字道闲,赵郡高邑人。《广韵》睦下不言是姓,它书亦未见有睦姓者,而诸本皆从目旁。慈铭案,睦当作眭字之误也。《睦豫传》下云宗人仲让,天保时尚书左丞。《北史》、《崔暹传》有赵郡(今本误作同郡,北齐书不误。)眭仲让,当魏武定末为司徒中郎,即豫传之后为尚书左丞者也。王氏应麟《姓氏急就篇注》,眭氏,汉眭宏后,魏眭夸、北齐眭道闲,是其明证矣。《魏书》、《隐逸传》,眭夸赵郡安邑人,《北史》同。眭音息随反,读若睢,因眭误睦,遂因睦误陆,《北齐书》、《崔暹传》亦误作睦。(广韵眭睦下均不言是姓,元和姓纂谓睦是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姓氏急就篇有睦氏西胡姓。)
《北史》、《文苑》、《樊逊传》,杨惜以孝谦兼员外将军。(孝谦即逊字,此传前半称名,后半称字,自来无此史体。孜其中有魏收作库狄干碑序,孝谦作铭,陆印不能辨等事,为北齐书所无。盖延寿据他传记补入,其原文称字,因亦仍之,遂并其后半皆改名为字,其疏缪甚矣。)孝谦辞曰:门族寒陋,访第必不成,乞补员外司马督。惜曰:才高不依常例,特奏用之。案《北齐书》左仆射杨倍辟逊为其府佐,逊辞云云,是所辞者惜之府佐,若长史谘议之类也。(南北朝三公及都督置府佐,开府仪同三司及诸将军加大字者,位皆从公。杨惜是时已拜开府仪同三司,故得开府置佐,是乃情之府佐,非仆射有府佐也。)特奏用之者,即奏用为府佐也。其下始云九年诏除员外将军。(时在天保八年。)盖南北朝以府佐为上选,称曰上佐,故逊自以门卑不敢当。其先魏襄城王元旭欲以为参军,而逊亦云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其所云访第者,自曹魏设中正,下有访问主其事,(见晋书刘卞等传。)第即九品之第。《隋书》及《北史》、《刘焯》、《刘炫传》皆云除太学博士,以品甲去职,品卑即第卑也。若员外将军,魏齐以后所授,至为猥杂,如流外将军之比,(魏制员外将军从八品,梁陈有流外将军。)逊何必辞之?《北史》误从省并官品,便尔茫昧。
《北史》、《温子升》传元仅(当作瑾。)刘思逸荀济等作乱,文襄疑子升知其谋;又云子升内深险,事故之际,好豫其间,所以终致祸败。案华山王大器及元瑾等与孝静帝谋诛高澄,事泄被烹,是千古痛心之事,诸人虽死,自是魏之忠臣。延寿于子升传后附荀济事,亦极写其忠烈,安得谓之作乱,又以子升为深险?此皆仍《魏书》元文,乃魏收党齐之言,失于刊正。凡《北史》中如称文襄崩之类,皆史之驳文。
《王传》备言与孝昭往复谋诛杨倍等及劝即帝位之事,一若仗义讨罪,正名定分,而于孝昭之谦逊,文饰尤至。此盖本于王氏家传,皆非实录。高齐一代,惟济南为令主,其嗣位数月,倍等辅政,亦最号清明。孝昭忌逼谋篡,以夙被恩遇,又衔文宣文暴;毕力以劝成之。史家沿其诬辞,无识甚矣。阳休之于齐世号为名德,而首附会石文,献媚神武;文宣之篡,亦与其事。夙称恬静,始欲隐居,而劝进是谋,助叔夺侄,尔时文章儒学之士,谁复知有名节哉!
二月十四日
《北史》、《魏收传》,收撰《魏书》顿丘李氏家传,称其本是梁国家人,庶因诉史书不直。(北齐书即用北史文。)案家人当作蒙人,李庶为魏文成元皇后兄嶷之曾孙,《魏书》、《元皇后传》云,梁国蒙县人;又《外戚》、《李峻传》亦同,峻即《嶷》之兄也。而李平李崇传皆云顿丘人,平即庶之祖,崇乃平之从兄也。《北史》无峻传,而《元后传》、《崇传》皆同《魏书》作梁国蒙人。乃《北齐书》《李构传》又作黎阳人,构即庶之从兄也,其下即附庶传,叙庶讼《魏书》事,而又云李平为陈留人,云其家贫贱,今《魏书》实无此语。倘以为魏收日后所改,则收传但云改杨惜卢同崔绰等传,不云更改李传。且收于《李峻传》云,父方叔,刘骏济阴太守,刘骏即宋孝武,则固以为床之仕族矣。而《北史》列传专用谱学,类叙祖孙苗叶,乃《李崇传》既不载其祖方叔,亦不言其父诞之官爵,但云文成元皇后第二兄诞之子,其下附平传,但云崇从父弟,不言其父嶷。(魏书云,梁郡王嶷之子。)又峻封顿丘王,位太宰,《北史》、《外戚传序》云,峻附其家传,而家传中无其人。《魏书》《酷吏李洪之传》,言洪之本名文通,因与元后宗人结为兄弟,颇得其南中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后珍之等兄弟至京,遂叙长幼为昆季,数延携之宴饮,携之时或言及本末。据峻传言峻字珍之,与五弟诞嶷雅白(此先有一李白。)永,先后由南归京师,皆封公位显,而携之不知为何人之字?《魏书》洪之传所叙本不明哲,《北史》既无峻传,而洪之传又删去别云云,令人益无可考。《北齐书》、《李构传》又止言其祖平,不言其父奖,且传文止一行余,绝无一事,自来立传,未有此体。又《魏书》、《北齐书》、《北史》各传皆称顿丘李庶,即《北齐》此卷《裴谳之传》亦明有顿丘李构之文,而构传忽作黎阳。盖《北齐》此卷已亡,后人按其目录,从《北史》诸书任便钞最,加以改窜,故同卷中如裴让之张宴之陆印王松年,皆不著其为何地人,亦可笑矣。崇平皆为名臣,谐与庶构皆一时名士,风流所归,崇庶之名尤著,而诸书叙其世系纷,郡县差互,故为理而董之。《魏书》、《元后传》云,梁国蒙县人,母顿丘王李峻之妹也,母字衍,《北史》亦同,盖八书脱佚已甚,而《北史》亦有缺误,展转补缀,往往不可究诘耳。(魏书地形志顿丘郡黎阳郡皆隶司州,所属皆有顿丘县。陈留郡梁郡皆隶南兖州,而蒙县隶谯郡。魏收作志,据武定时制为言,其实自西汉至东魏以前,蒙县皆属梁郡,即今安徽寿州之南蒙城之北。考魏书北史元后传及李洪之传,皆言世祖南伐,永安王仁军出寿春,至后宅,得后姊妹二人,遂入仁第。及仁被诛,后没宫,得幸于高宗,生献文,则庶光世本为梁郡蒙县人无疑。而庶讼史不实者,以当时甚重族望,庶家或本出顿丘,以顿丘为姓望,不欲复蒙梁郡之名,故当日皆称顿丘李氏,以史为不直也。)
中国人别称汉人,起于魏末北齐,以高氏虽云勃海人,而欢之祖徙居怀朔镇,已同胡俗,故《北史》、《神武纪》云,神武既累世居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及执魏政,其姻戚同起者,如娄昭尉景刘贵等,皆非中国种族,遂目中原人曰汉人。如《文宣皇后李氏传》云,帝将建中宫,高隆之高德正言,汉妇人不可为天下母,以李后为赵郡李希宗女也。《杨惜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妪斟酌,以时惜等议欲处娄后于北宫,政归李后,故娄后为此言。《废帝纪》云,文宣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以废帝李后所生也。惜《传》,废帝曰:天子亦不敢与叔惜,岂敢惜此汉辈?指惜及燕子献宋钦道郑子默也。《斛律金传》,神武重其古质,每诫文襄曰,尔所使多汉,有谗此人者,勿信之。《北齐书》、《高昂传》,高祖曰,高都督纯将汉兵,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高德政传》,显祖谓群臣曰:高德政常言宜用汉人,(北史无人字。)除鲜卑,此即合死。《北史》、《高昂传》,刘贵与昂坐外白治河,役夫多溺死,贵曰,一钱价汉,随之死。昂怒,拔刀斫贵。《薛修义》(北齐作循义。)传,斛律金曰:还仰汉小儿守收家口为质。此类甚多,皆分别汉人之始。
《北史》、《王劭传》,劭解隋文帝梦见崔彭李盛二人,曰彭犹彭祖,李犹李老,此用郑君《论语注》老彭义。
二月二十日
《尔朱荣传》,称其妻北乡郡长公主,然传中无荣尚主之文。考《魏书》及《北史》、《东平王略传》云,尔朱荣,略之姑夫。又《魏书》、《章武王融传》云,融弟凝,姑尔朱荣妻,庄帝初,封东安王。略为景穆子,南安惠王植之孙,而融之父彬,亦惠王第二子,为章武敬王太洛后,是长公主乃桢之女也。桢子中山献武王英,既有大功,为魏名臣,彬亦有武勇,而其女复配骛,亦可快矣。
三月十二日
旧唐书(后晋刘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