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集补药而已也。总而论之。血证属虚痨门。固宜滋补。第恐瘀邪未清。骤用补法。则实以留邪为患。而正气反不受益。历见干血痨瘵等证。皆系医人横用滋补。以致旧血不去。新血不生。不知旧血。客于经络脏腑之间。如木之有蛀。不急去之。非木死。其蛀不止也。故仲景治干血。用大黄 虫丸。夫既成虚痨之证。而内有干血。犹须峻药去之。则其虚未成者。更不可留邪为患。故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恐其留邪为患也。或虚中实证。则攻补兼用。或十补一攻。在医者之善治焉。
以上所论。吐血始终治法略备。惟于兼证变证不及详言。另立门类。缕分条析。查证治者。可以钩考而得之。
呕血
吐血者。其血撞口而出。血出无声。呕血者。血出有声。重则其声如蛙。轻则呃逆。气不畅遂而已。同是血出口中。治与吐血无异。但吐无声。而呕有声。证既小异。而治法若不加详。安能丝丝入彀。以轻重论。则吐轻而呕重。吐则其气尚顺。呕则其气更逆也。以脏腑论。吐血其病在于胃。呕血其病在于肝。何以言之。盖肝木之气。主于疏泄脾土。而少阳春生之气。又寄在胃中。以升清降浊。为荣卫之转枢。故伤寒论少阳为病。
有干呕呕吐不止之病。是少阳转枢不利。清气遏而不升。浊气逆而不降也。金匮呕涎沫头痛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取吴萸降肝之浊气。肝气降而呕自止。是肝木失其疏泄之常。横肆侮土。故成呕逆。主用吴茱萸。降肝之浊气。肝气不逆。则呕止矣。由此观之。可知凡呕皆属肝胆。而血又肝之所司。今见呕血之证。
断以调肝为主。诸家皆言呕血出于肝。而未详其理。吾故旁引金匮伤寒。以证明之。但金匮伤寒之呕。乃杂病之呕。属于气分者也。而失血之呕。则专主血分。治法自有不同耳。
先干呕。然后呕血。呕血后仍发干呕者。皆少阳之逆气也。用大柴胡汤。加蒲黄丹皮桃仁当归治之。呕血既止。再服小柴胡汤。以调和荣卫。转枢表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呕哕自止。血自安静。而不上潮矣。然肝胆相连。胆病未有不及肝者。丹栀逍遥散。可并治之。
但呕不吐。属少阳。呕吐兼有。属肝经。肝气善怒。其火最横。观伤寒论。肝气侮肺名曰纵。刺期门。肝气侮脾名曰横。刺期门。皆取刺法以泻之。则知肝气怒逆。而为呕逆。尤宜攘除肝火。不可纵敌为患。今本仲景刺法之意。变用汤药。宜当归芦荟丸。加丹皮蒲黄。凡发怒呕血。以及肝气横逆。其证恶闻人声。欲死不欲生。
欲按剑杀人。及惊狂骂詈。不认亲疏。皆肝经无情之火。非此大剂不能歼除。若此时因循。延至日久。病气未衰。正气先衰。虚中挟实。不攻不愈。欲攻不堪。是犹宋用贾似道。养奸为患。至国促而始去之。晚矣。若审其病稍轻者。但须凉肝血。调胃气。则呕血自止。犀角地黄汤。加柴胡枳壳。服后血止。再服逍遥散。加阿胶牡蛎香附以收功。
有平时呕酸呕苦。以及失血之后。常呕酸苦者。呕酸是湿热。试观夏月热汤过夜。则变为酸味。便知呕酸是湿热。呕苦是相火。胆寄相火。胆汁苦。故相火之味。能变胃津使苦。宜借用左金丸。再加血分药。以治血分为宜。盖此二药。辛苦降泄。治血药中。以为引导尤效。
呕血止后。如肝胆火旺。血虚烦躁。颊赤口渴。胸胁刺痛。发热盗汗。魂梦不安。此乃相火内炽。欲作骨蒸痨瘵。宜柴胡清骨散以治之。如兼咳嗽。喉间作痒。乃肝肺之气不相调协。宜用四逆散。香苏引。再加杏仁枳壳枯芩知母当归白芍治之。如咽喉中常若有气哽塞。善哕气打呃者。乃肝与心之气不畅故也。香苏饮。
加柴胡薄荷射干牛蒡子尖贝当归旋复花治之。逍遥散尤为治肝经之要药。加减得宜。皆能应手而取效也。
呕虽属于肝胆。然亦未有不关胃府者也。胃气逆上。治法已详吐血门。今并为医者补言之。凡血证带呕者。但治其血。血止而呕自止。凡呕证带血者。有如回食病。呕后见血水。此胃逆血枯。难治之证。大半夏汤。
麦门冬汤治之。玉女煎。加蒲黄麻仁亦效。四物汤。加甘草寸冬枳壳茯苓藕汁萝卜汁生姜荆竹油。皆清利胃气。养血止呕之药。
此篇论血。单以呕血论。然失血证。未有单见一证。而不兼见诸证者。今欲详其条目。不得不分门立说。至于用方。则须参考诸证而变化之。若拘守一门。以求方治。岂不胶柱鼓瑟。
咯血
咯血者。痰带血丝也。昔人谓咯血出于心。谓心主血脉。咯出血丝。象血脉之形故也。又谓咯血出于肾。盖肾主五液。虚火上升。则水液泛上。凝而为痰。然第吐痰已也。而何以又带血丝哉。盖肾气下行。则水出膀胱。今肾经之气不化于膀胱。而反载膀胱之水上行为痰。膀胱者。胞之室。膀胱之水。随火上沸。引动胞血随之而上。是水病兼病血也。观女人先发水肿。然后断经者。名曰水分。是水病而连累胞血之一证。又观伤寒论。热结膀胱。其血自下。夫热结膀胱。是水病也。而即能惹动胞中之血。从小便而下。又水病兼动胞血之一证也。据此。可知水泛为痰。而亦能牵引胞血矣。古法但谓咯血出于肾。而未能发明。致庸劣者竟谓其血出于肾脏。非也。所谓咯血出于肾者。乃肾气不化于膀胱。水沸为痰。而惹动胞血之谓也。此论从古未经道及。而予从伤寒悟出。千虑一得。不容自秘。医者知此。则可知治咯之法。并可知治痰之原矣。仲景猪苓汤。化膀胱之水。而兼滋其血。最为合法。再加丹皮蒲黄。以清血分。凡痰之原血之本。此方兼到。或用地黄汤。加旋复花五味天冬寸冬蒲黄。火甚者。用大补阴丸。加海粉牛膝云苓丹皮蛤蚧。凡此数方。皆主利痰立法。是就肾主咯血之说。以出治也。肾水化于膀胱。故泻膀胱。即是泻肾。膀胱与血室同居一地。
膀胱之水不泛。则自不动血室之血矣。数方皆治膀胱。兼治血室。故效。
夫痰为肾之所主。血实心之所主也。况水火互根。肾病及心。心病亦及肾。其有心经火旺。血脉不得安静。
因而带出血丝。咳逆咽痛者。导赤饮。加黄连丹皮血余蒲黄天冬寸冬尖贝茯苓治之。地骨皮散。加茯苓射干旋复花牛膝。太平丸亦治之。以上数方。皆就咯血出于心之说以立法。心主血脉。部居胸中。与肺为近。肺气咳逆。犹易牵动心部之血。故痰咳者。往往带出血丝。治血丝以心为主。肺为水之上源。水不清而凝为痰。痰不降而牵动血。治肺之痰。又是治咯血捷法。盖痰血之来。虽由心肾。而无不关于肺者也。太平丸为治肺通剂。紫菀散。保和汤。皆善能涤除肺痰。补泻兼到。另参咳血唾血门。可尽其治。
唾血
脾主消磨水谷。化生津液。津液腾溢。水阴四布。口中清和。湛然如露。是以终日不饮。而口不渴。亦终日闭口。而唾不生。唯脾之津液。不能清和散布。于是凝聚而为唾。是唾者。脾不摄津之故也。知脾不摄津而唾津。则知脾不摄血而唾血矣。唾津其常耳。而唾血则又甚焉。盖津乃气分之阴液。其源即在胃中。凝而为唾。其来既近。其伤不多。至于唾血。则出于阴分。内经云。脾为阴中至阴。盖五脏俱属阴经。而脾独名太阴。
以其能统主五脏。而为阴之守也。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如是。血即随之。营运不息。所谓脾统血者。亦即如是。世医不识统血之义。几指脾为贮血之器。岂不愚哉。脾能统血。则血自循经。而不妄动。今其血走泄胃中。为唾而出。是脾之阴分受病。而失其统血之常也。
审系脾经火重。唇口干燥。大便秘结。脉滑实者。宜用泻心汤。加当归生地白芍花粉寸冬枳壳蒲黄甘草。
若是脾经阴虚。脉细数。津液枯。血不宁者。麦冬养荣汤。加蒲黄阿胶。甲己化土汤。加生地花粉人参寸冬藕节侧柏叶莱菔汁枳壳。皆滋利脾阴之要药。如或七情郁滞。脾经忧虑。伤其血而致唾血者。以脾主思虑。故每因思虑而伤脾阴。睡卧不宁。怔忡劳倦。饮食不健。宜用归脾汤。以补心脾。再加阿胶柴胡炒栀棕灰血余。以解郁火。清血分。此治脾兼治心。心脾为思虑所伤者。应手而效。又凡脾经忧抑。则肝木之气。遏于脾土之中。不能上达。故清阳不升。郁为内热。不须清热。但解其郁。郁升而火不遏矣。逍遥散主之。
脾土阴而用阳。脾经阴虚火郁者。上法略备。又有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心战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用归脾汤。补脾之阳以生血。人参养荣汤。正元丹。皆治之。
亦有清晨唾血。每早初醒。血液满口。唾出即净。明晨又唾。乃卧后血不归经。溢退场门中。实证则由肝不藏血。必有头痛口渴便闭之证。用当归芦荟丸治之。虚证则由脾不统血。必有怔忡虚烦不眠等症。用归脾汤。加丹皮山栀棕灰五味治之。此证与肾虚齿衄相似。宜参看之。
高士宗曰。偶然唾血。一哈便出者。不药可愈。谓其血近胃。如先血后便为近血一般。故不药可愈。吾谓亦宜少用清味之药。可服甲己化土汤。加银花竹茹莱菔汁。丹溪又谓唾血皆属于肾。是混唾咯为一证。而以肾血之来。其路最深。其证最重。用保命生地散治之。吾谓先唾痰水。唾久然后唾血者。此血来路远。其证深。可用丹溪法治之。然亦有丹溪法所不能治者。即吾所定诸方。亦有不能尽治。别参吐咳诸门。自有治法。勿谓予论之不备也。
咳血
肺主气。咳者气病也。故咳血属之于肺。肺之气。外合于皮毛。而开窍于鼻。外证鼻塞。皮毛固闭。则其气反而内壅。呛出喉间。发为咳嗽。此外因之咳也。肺之气下输膀胱。转运大肠。通调津液。而主制节。制节下行。
则气顺而息安。若制节不行。则气逆而咳。此内因之咳也。夫外因之咳。不过其窍闭塞。肺气不得达于肤表。于是内奔喉间而为咳。其于肺之本体。固未常受伤也。至于内因之咳。则由于制节不行之故。盖肺为金体。其质轻清。肺中常有阴液。冲养其体。故肺叶下垂。如天道下际。其气泽之下降。亦如雨露之下滋。因之膀胱通。大便调。五脏六腑之气。皆得润利而不壅遏。肺气通调之益也。设肺中阴液不足。被火克刑。则为肺痿。肺叶焦举不能下垂。由是阴液不能垂之下注。肺中之气。乃上逆而为咳。此内因之咳。难治之证也。以上二者。乃肺之本病。自致咳嗽者也。又有为他脏所干。而亦咳嗽者。则以肺为华盖。诸脏皆居其下。
故他脏痰饮火气。皆能上熏冲射。使肺逆咳。故内经咳嗽论。详别脏腑。而总言之曰。聚于胃关于肺。病虽由于他脏。而皆关于肺。此肺之所以主咳嗽也。人必先知咳嗽之原。而后可治咳血之病。盖咳嗽固不皆失血。而失血则未有不咳嗽者。或外感失血。病由皮毛。内合于肺。自应咳嗽。或由胃中积热。火盛乘金。气上而咳。或由肝之怒火上逆而咳。此失血之实证。必致咳嗽者也。或由阴虚火旺。肺失清肃之令。痿燥作咳。或挟脾经忧郁。心经虚火。以致咳嗽。或肾经阴虚。阳气不附。上越而咳。此失血之虚证。不免咳嗽者也。
又有痰咳。界在半虚半实之间。又有气咳。属在虚多实少之证。或先咳而后失血。或先失血而后咳。或暂咳即愈。或久咳不止。种种不一。必细推究之。而于失血虚劳。庶得调治之法。
一实咳。外感风寒。先见头痛。恶寒发热等证。仲景云。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吐血者。用麻黄汤。李东垣师其意。用麻黄人参芍药汤。可见咳嗽吐红之证。多有因外感者。古法用麻黄。乃劫病之剂。且是气分之药。于血分尚少调治。须知咳固气病。然使不犯血分。又何缘而失血也哉。故必以兼顾血分为宜。医宗金鉴用苏子降气汤。予则用小柴胡汤。加紫苏荆芥当归白芍丹皮杏仁。于气分血分两兼治之。最得和表清里之法火重秘结者。加酒军。恶寒无汗者。加麻黄。胸胁腰背刺痛胀满者。为有瘀血。再加桃仁红花。盖小柴胡。为通利三焦。治肺调肝。和荣卫之良方。加减得宜。左宜右有。凡血家兼有表证者。以此方为主。极为妥当。普明子止嗽散亦可用。但药力薄。不堪治重病。如咳嗽轻带血少者。又须用此轻剂以调之。斯为中病。
而不致太过。止血者。再加蒲黄藕节。清火者。再加枯芩寸冬。降痰加尖贝茯苓。降气加杏仁枳壳。补血加当归生地。凡上两方。及加减之法。皆为新病咳血而设。其有外感既久。陈寒入肺。久咳喘满。因而失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