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800000120

第120章 吕范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2)

《诗》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非谓死者可救而复生,谓生者或不救而死也。夫孝子之丧亲,不能食者三日,其哭不绝声。既疾矣,杖而后起,问而后言,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至不欲生,则思虑所及,虽其大事,有不能周之者,而况于他哉﹖故亲戚、僚友、乡党闻之而往者,不徒吊哭而已,莫不为之致力焉。始则致含襚以周其急,(朋友,襚「亲以进,见《士丧礼》。族人相为又有含,见《文王世子》。三日则共糜粥以扶其羸。(亲始死,三日不举火,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见《问丧》。)每奠则执其礼,(士之丧,朋友奠,见《曾子问》。)将葬则助其事。(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原壤母死,孔子助之沐;见《檀弓》。)见从柩也,少者执绋,长者专进止。(吊非从主人也,四十者执绋,见《杂记》。孔子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食,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此则专进止者也,见《曾子问》。)其掩圹也,壮者待盈坎,老者从反哭。(乡人五十者从反哭,四十者待盈坎,见《杂记》。)袒而赗焉,赗用车马,所知则赗而不奠,兄弟乃奠,奠止用羊,并见《士丧礼》。)不足则赙焉,(知生者赙,赙用布币以助其费,故曰:「不足则赙」,见《士丧礼》。)凡有事则相焉。(司徒敬子丧,孔子相;有若之丧,子游摈;国昭子之母死,问位于子张,并见《檀弓》。)斯可谓能救之矣。故适有丧者之辞,不曰「愿见」而曰「比」虽国君之临,亦曰「寡君承事」;他国之使者,曰:「寡君使某,毋敢视宾客」。(见《少仪》、《檀弓》、《杂记》。)主人见宾,不以尊卑贵贱,莫不拜之,明所以谢之,且自别于常主也。(平日见客,或主人先拜客,或客先拜主人。)宾见主人,无有答其拜者,明所以助之,且自别于常宾也。(见《曲礼》。)自先王之礼坏,后世虽传其名数,而行之者多失其义。丧主之待宾也如常主,丧宾之见主人也如常宾。如常宾,故止于吊哭,而莫敢与其事。如常主,故舍其哀而为衣服饮食以奉之。其甚者,至于损奉终之礼以谢宾之勤,废吊哀之仪以宽主之费。由是则先王之礼意,其可以下而已乎!今欲引之者,虽未能尽得如礼,至于始丧则哭之,有事则奠之,(奠不必更自致礼,惟代主人之献爵是也。)又能以力之所及为营丧具之未具者以应其求,辍子弟仆隶之能干者以助其役,易纸币壶酒之奠以为襚,除供帐馈食之祭以为赗与赙,凡丧家之待己者悉以他辞无受焉,(必以他辞者,免异众嫌。)庶几其可也。

附录

先生少时赡学洽闻,无所不该。一日闻其师说,遂迁素志,而前日之学,博而反约,涣然冰释矣,故比他人功敏而得之尤多。爱讲明井田、兵制,以为治道必由是,悉撰成图籍,皆可推行。

丁比部忧,自始丧至葬祭,一放古仪所得为者。而居丧一节,巨细规矩于《礼》。又推之祭祀、冠昏、饮酒、相见、庆吊之事,皆不混习俗,粲然有文。以相接人,咸安而爱之。

百家谨案:先生,比部蕡之第三子也。既事横渠,卒业于二程。务为实践之学,取古礼绎其义,陈其数,而力行之。横渠叹以为秦俗之化,和叔与有力焉,又叹其勇为不可及也。为宣义郎,会伐西夏,鄜延转运使李稷檄为从事。既出塞,稷馈饷不继,欲还安定取粮,使先生请于经略安抚使种谔。谔素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先生告以稷言,谔曰:「吾将命,安知粮道!万一不继,召稷来,与一囗耳!」先生正色曰:「朝廷出师,去塞未远,遂斩转运使,无君父乎!」谔曰:「君欲以此报稷,先稷受祸矣!」先生怒曰:「吾委身事主,死无所辞。正恐公过耳!」谔意折,乃竟许稷还。是非先生之刚折不挠,正气屈谔,稷难免矣。彼平居高谈性命,临事蓄缩失措,视先生直如豕耳!横渠之叹为勇不可及,信域!

真西山曰:和叔为人质厚刚正,以圣门事业为己任。所知信而力可及,则身遂行之,不复疑畏,故识者方之季路。

正字吕蓝田先生大临

吕大临,字与叔,和叔之弟。兄弟俱登科,惟先生不应举,以门荫入官,曰:「不敢掩祖宗之德也。」元佑中,为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范学士祖禹荐其修身好学,行如古人,可充讲官,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初学于横渠,横渠卒,乃东见二程先生,故深淳近道,而以防检穷索为学。明道语之以识仁,且以「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开之,先生默识心契,豁如也,作《克己铭》以见意。始,先生于群书博极,能文章,至是涵养益粹,言如不出口,粥粥若无能者。赋诗曰:「学如元凯方成癖,文到相如始类俳。独立孔门无一事,只输颜子得心斋。」伊川赞之曰:「古之学者,唯务养性情,其它则不学。今为文者,专务章句,悦人耳目,非俳优而何!此诗可谓得本矣。」又曰:「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然深潜缜密有所不逮与叔。」又曰:「与叔六月中自缑氏来,燕居中必见其俨然危坐,可谓敦笃矣。」

克己铭

凡厥有生,均气同体;胡为不仁﹖我则有己。立己与物,私为町畦;胜心横生。扰扰不齐。大人存诚,心见帝则;初无骄吝,作我蟊贼。志以为帅,气为卒徒;奉辞于天,孰敢侮予!且战且徕,胜私窒欲;昔焉寇雠,今则臣仆。方其未克,窘我室庐;妇姑勃溪,安取厥余。亦既克之,皇皇四达;洞然八荒,皆在我闼。孰曰天下,不归吾仁;痒疾痛,举切吾身。一日至之,莫非吾事;颜何人哉,睎之则是。

姜定庵曰:朱子评此铭,谓不合以己与物对说,不曾说着本意。今细玩之,「立己与物,私为町畦」,此言未克以前事,似亦无伤。

未发问答

与叔曰:「中者道之所由出。」程子曰:「此语有病。」与叔曰:「论其所同,不容更有二名;别而言之,亦不可混为一事。如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又曰『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则性与道,大本与达道,岂有二乎﹖」程子曰:「中即道也。若谓道出于中,则道在中内,别为一物矣。所谓『论其所同,不容更有二名;别而言之,亦不可混为一事』,此语固无病。若谓性与道,大本与达道,可混而为一,即未安。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循性曰道。性也,命也,道也,各有所当。大本言其体,达道言其用,体用自殊,安得不为二乎﹖」与叔曰:「既云『率性之谓道』,则循性而行莫非道。此非性中别有道也,中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由中而出者莫非道,所以言道之所由出也。」程子曰:「『中即性也』,此语极未安。中也者,所以状性之体段。如称天圆地方,遂谓方圆为天地,可乎﹖方圆既不可谓之天地,则万物决非方圆之所出。如中既不可谓之性,则道何从称出于中﹖盖中之为义,自过不及而立名。若只以中为性,则中与性不合。子居对以『中者性之德』,却为近之。」(梓材案:子居,和叔子,传见后。)与叔曰:「不倚之谓中,不杂之谓和。」程子曰:「不倚之谓中,甚善,语犹未莹。不杂之和,未当。」与叔曰:「喜怒哀乐之未发,则赤子之心。当其未发,此心至虚,无所偏倚,故谓之中。以此心应万物之变,无往而非中矣。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此心度物,所以甚于权度之审者,正以至虚无所偏倚故也。有一物存乎其间,则轻重长短皆失其中矣,又安得如权度乎﹖大所由出』也。今细思之,乃命名未当尔。此心之状,可以言中,未可便指此心名之曰中。」程子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赤子之心,发而未远于中,若便谓之中,是不识大本也。」与叔曰:「圣人智周万物,赤子全未有知,其心固有不同矣。然推孟子所云,岂非止取纯一无伪,可与圣人同乎﹖非谓无毫发之异也。大临前日所云,亦取诸此而已。今承教,乃云已失大本,茫然不知所向。圣人之学,以中为大本,虽尧、舜相授以天下,亦云『允执厥中』。何所准则而知过不及乎﹖求之此心而已。此心之动,出入无时,何从而守之乎﹖求之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而已。当是时也,此心即赤子之心,此心所发纯是义理,安得不和﹖前日敢指赤子之心为中者,其说如此。来教云:『赤子之心可谓之和,不可谓之中。』大临思之,所谓和者,指已发而言之。今言赤子之心,乃论其未发之际,纯一无伪,无所偏倚,可以言中。若谓已发,恐不可言心。」程子曰:「所云『非谓无毫发之异,』是有异也。有异者,得为大本乎﹖推此一言,余皆可见。」与叔曰:「大临以赤子之心为未发,先生以赤子之心为已发。所谓大本之实,则先生与大临之言未有异也,但解赤子之心一句不同尔。大临初谓赤子之心,止取纯一无伪与圣人同,孟子之义亦然,更不曲折一一较其同异,故指以为言,未尝以已发不同处为大本也。先生谓凡言心者皆指已发为言,然则未发之前谓之无心可乎﹖窃谓未发之前,心体昭昭具在,已发乃心之用也。」程子曰:「所论意虽以已发者为未发,及求诸言,却是认已发者为说。辞之未莹,乃是择之未精。『凡言心者,指已发而言』,此固未当。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惟观其所见何如尔!大抵论愈精微,言愈易差也。」

百家谨案:此条即起豫章、延平「看未发以前气象」宗旨。子刘子曰:「夫所谓未发以前气象,即是独中真消息也。」又曰:「一喜怒哀乐耳,自其蕴诸中言,则曰未发;自其见诸外言,则曰已发。盖以表里对待言,不以前后际言也。」又曰:「自喜怒哀乐之存诸中者言,谓之中,不必其未发之前别有气象也,即天道之元享利贞运于于穆者是也。自喜怒哀乐之发于外者言,谓之和,不必其已发之时又有气象也,即天道之元亨利贞呈于化育者是也。惟存发总是一机,故中和浑是一性。推之一动一静,一语一默,莫不皆然。此独体之妙所以即微即显,即隐即见,而慎独之学即中和,即位育。此千圣学脉也。自喜怒哀乐之说不明于后世,而圣学晦矣!」

语录

赤子之心,良心也,天之所以降衷,人之所以受天地之中也。寂然不动,虚明纯一,与天地相似,与神明为一。《传》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其谓此与!此心自正,不待人而后正,而贤者能勿丧,不为物欲之所迁动。如衡之平,不加以物,如鉴之明,不蔽以垢,乃所谓正也。惟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如使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一夺其良心,则视听食息从而失守,欲区区修身以正其外,难矣。

百家谨案:先遗献《孟子师说》云:「赤子之心,视听言动与心为一,无有外来搀和,虽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却是知能本然之体。逮其后」世故日深,将习俗之知能换了本然之知能,便失赤子之心。大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过将本然之知能扩充至乎其极,其体仍然不动,故为不失。独夫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知之,有不知,知之量也。以为知之,以为不知,知之体也。人以为事事物物皆须讲求,岂赤子之心所能包括。不知赤子之心是个源头,从源头上讲求事物,则千红万紫总不离根。若失却源头,只在事物讲求,则翦彩作花,终无生意。」此说可谓尽赤子之心矣!百家因思前未发问答中伊川云』赤子之心不可谓中『一语,反不如先生之语无病。盖赤子之心如谷种,满腔生意尽在其中,何尝亏欠。极大人之能事,岂能于此谷种之外添得一物﹖

我心所同然,即天理天德。孟子言『同然』者,恐人有私意蔽之。苟无私意,我心即天心。

万物之生,莫不有气,气也者,神之盛也;莫不有魄,魄也者,鬼之盛也。故人亦鬼神之会尔!鬼神者,周流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虽寂然不动而有感必通,虽无形声而有所谓昭昭不可欺者。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良心所发,莫非道也。在我者,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道也;在彼者,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亦道也。在物之分,则有彼我之殊;在性之分,则合乎内外,一体而已。是皆人心所同然,乃吾性之所固有也。

诚者,理之实然,一而不可易者也。

实理不二,则其体无杂;其体不杂,则其行无间;故至诚无息。

自洒扫应对,上达乎天道性命,圣人未尝不竭以教人,但人所造自有浅深,所得亦有大小也。仲尼曰:「吾无隐乎尔!」又曰:『有鄙夫问于我,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然子贡高弟,犹未闻乎性与天道。非圣人之有隐,而人自不能尽尔。如天降时雨,百果草木皆甲坼,其盛衰大小之不齐,膏泽岂私于物哉!

吕博士说(补)

必有事焉而勿正,浩然之气充塞天地,虽难得,而言非虚无也。必有事焉,但正其名而取之,则失之矣。

附录

小程子曰:与叔守横渠说甚固。每横渠无说处皆相从,纔有说了,更不肯回。

田诚伯曰:读吕与叔《中庸解》,想见其人。(补。)

朱子曰:与叔惜乎寿不永。如天假之年,必所见又别。程子称其深潜缜密,资质好,又能涵养。某若只如吕年,亦不见得到此田地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法的王国

    魔法的王国

    魔法的世界充满奇幻的色彩,让每一个魔法师都向往于这个世界······
  • The Provost

    The Provo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源:你若成风

    王源:你若成风

    一次偶然,刚上高中的她撞见了同样年龄的他,冤家路窄的他们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呢?尽请期待。。。。
  •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神秘世界探索系列之三——神秘世界之妖魔世界如果有一天你走在校园中,突然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你会怎么办呢?丁西西,一名普通学生,从她接了一通电话开始,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丁西西被妖怪皮特带到了妖魔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就在她以为自己会回到现实世界中时却被送上了祭坛,即将被处以“万魔焚身”……究竟丁西西能不能逃脱?能不能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她与皮特之间又会发生什么。
  • 疡医大全

    疡医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世凰权:帝妃风华

    盛世凰权:帝妃风华

    她是二十三世纪享誉全球的绝世神偷,亦是华夏最为古老神秘的神医门少主,一手金针之术,逆天回魂,奈何遭同门算计,坠机身死。然上天垂怜,竟让她身死而魂不灭。重活一世,她成了轩辕王朝英勇侯府的痴傻嫡女,一朝醒来,未婚夫公然上门退婚。嫌我痴傻?好,我就傻给你看。她既无匡扶社稷之心,亦无绝艳天下之情,奈何天不遂人愿,面对皇孙贵女的刁难,一味的隐忍退让只是让他们变本加厉。既然退让无用,那何必再让。只是,她什么时候招惹了这样一个大人物?死白赖脸的都要拉着她说:上黄泉下碧落,我都要带着你。就算死,我也会先杀了你……【男强女强,绝对一对一;历史架空,请勿考究】
  • 戒指情缘

    戒指情缘

    他们因一枚戒指相识,后又因戒指定下一生情。只是世人能容下这份情吗?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太清金液神丹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临八荒

    帝临八荒

    这是一本书。这是一本玄幻小说。这是一本东方玄幻小说。现在连载~~~~《帝本狂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