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錢唐呂氏。幼俊邁。初棄家去。依祇洹寺慧義為童子。至年十五。義為啟宋文帝落髮。立操刻苦洞曉經史。僧伽跋摩自西域來。義遣基入室事之。詣蔡州受具足戒。跋摩曰。汝當道王江東。不可久留京邑。於是徧歷江淮講肆。精小品法華思益維摩金剛般若勝鬘等經。然義愛其純懿。久留京師。與之同住。義亡。還錢塘止顯明寺。已而絕浙栖會稽山陰法華寺。學者千餘人。宋太宗詔之。以疾力辭。元徽初又詔。不得已而行。次浙江疾作。還龜山建寶林寺。啟普賢懺法。高士周顒劉瓛張融。並摳衣問道。文宣王慕仰致書。訊法華宗旨。基乃著法華義疏凡三卷。注遺教經。世敬仰其書為僧主。名重三吳。建武三年冬卒。壽八十三。
齊法安
生畢氏。東平人。魏司隸校尉軌之後也。七歲棄家去。依白馬寺慧光為童子。光以其精神秀出。為落髮。使誦書傳。性彊記。奇俊之譽。聞一時。張永請斌公講。問都下少年。斌以安對。邀至使誦佛性義。諸書無底滯。永問年幾何。曰年十八。永歎曰。昔扶風朱勃年十二。能誦書詠詩。未足多也。王僧虔出鎮襄州。載與俱。遂遊番禺。以涅槃義難攸公。攸媿服。讓其席。住二年。道化海上。還京師。講涅槃成實維摩。一時名士多從之。永泰元年沒。壽四十五。著淨名十地義疏高僧傳五卷。
齊僧印
生朱氏。壽春人。少沈厚。耐勞苦。棄家得度。從彭城曇度。受三論。又從廬山慧龍。受法華義。還京師止中興寺。大明中。徵君何默。請印為法匠。以大闡講席。聽者七百餘人。印學雖博涉。而偏嗜法華。故捉塵尾者。凡二百五十二遍。永明元年沒。壽六十五。
梁智秀者
生仇氏。京兆人。客寓建鄴。少棄家。依蔣山靈曜寺得度。善大小涅槃淨名般若諸經。以辯慧為一時師宗。天監三年卒。壽六十三。
梁道超
姓陸氏。吳郡著族。丞相敬風之六世也。祖昭尚書金部。父遵散騎常侍。超少以勤篤。與同郡慧安友善。遊上京。時旻法師。講成實於靈基寺。諮仰之至。以夜係晝。每撫髀歎曰。為爾漠漠生肇笑人。又聞龍光寺僧整受眾請開演。歎曰。柰何以七尺軀。居人後耶。因禮誦求加被。令如旻。事載旻法師傳。頃之果若有所得。獨語獨笑。負氣凌俗。及乎解析疑伏。每無遺逸。若遇機臨敵。求相擊抗靡不應躡。同寺道賁。齒臘微長。雖隨眾同學。而性殊怠墮。他日謂超曰。我與卿優劣何如。超盱衡嘯傲而已。所居墳典擁膝。屏絕賓伴。塵埃滿屋。蟋蟀鳴壁。中書郎里人張率咄曰。安能對此而無忤耶。答曰。吾政以此為樂耳。時人高其放達。平三十六。以天監初卒。慧安卒于湘宮寺。僅三十二。嗚呼二人者。志同學同出處同。而壽亦差同。惜哉。
梁慧琳者
馬氏子。扶風郡人。年十六。師事荊州竹林寺道馨。入湘山嶽麓習禪觀。詣彭城。受僧淵成實論。還荊州為僧主。化行荊楚間。天監三年沒。壽七十四。令露骸松下。弟子不忍。
梁僧盛者
生何氏。建鄴人。少為沙門。聰敏絕人。解經論。有高行。頗工文章。為公卿所敬。天監中卒。壽五十。
梁僧韶
姓王氏。齊國高安人。宋元徽初。居京邑之建元寺。閑房自守。不妄交遊。齊受禪。始事講說。毗曇之學。流化海內。齊文惠竟陵王。雅相欽禮。清河崔惠北面諮承。天監三年。終于所住寺。春秋五十有八。建元間。法亮法朗兄弟也。吳興武康沈氏亮。履行高潔。經學脩明。詔住藥王寺。朗集註涅槃。並卒于天監中。
梁僧密
未詳氏族。幼出家於安樂鄉。蚤負令聲。然終以其見聞未廣。將事遊方。請於其師。而不之許也。乃竟遁去。從道明沙門受業。泰始初。濟江。住莊嚴寺。其器望風儀。深沈詳正。不以利害嬰心。雖同居。未有測其量者。時人以方之法汰。雖兼講眾經。而專志成實。然自以其學力。所至恃材使氣。少所推挹。或構其短於竟陵王。密弗自辯。遂受擯淮南擁笈。而與俱者三十餘人。天監四年卒。七十有三矣。
梁智欣
丹陽建康潘氏子。幼聰警。世之瑣屑事。經耳不忘。年七八歲。入棲靜寺。正值上講。聞十二因緣義。曰生死輪轉無有窮已。便慨然。即其寺就僧審禪師求出家。博學好習鄙事。師謂之曰。觀汝若非率爾者。而所玩非奧遠何也。答曰。正欲廣其節目耳。受具後。從東安寺道猛。聽成實論。纔四徧。結袟而返。及至講說。文義精悉。四眾推服。聽者八百餘人。永明末。太子數幸東田。擕諸內侍。亟經過其寺。欣厭之。因謝病鍾山。居宋熈寺。絕不與富貴者遊往。天監五年卒。壽六十一。葬山中。
梁法令
董姓。未詳何許人。寓建康。少出家。住定林上寺。好學經論。多所通達。善涅槃大小品。尤精法華阿毗曇心。其講則先標綱要。旋析條流。言約指遠。馳名京邑。且常禪燕。以觀心體。而動嬰疾瘵。事亦廢損。每自訟。先身執相分別。起諸違害。今獲斯報。自是足不下山三十三載。清淨調和。隨順梵行。仍課大品一部以袪封滯。天監五年卒。壽六十有九。
慧泰慧纂同所住寺。俱以學聞。泰篤勤禪智。纂心性清率。皆有國士風。
梁智順
出徐氏。琅耶臨沂人。年十五。事鍾山智度為沙門。少頴異。博通群經。尤精涅槃成實。門徒數百。甞罹俗事所折困。而順無易所守。竟陵文宣王厚遇之。延居冶城寺。司空徐孝嗣高其行。師承之。及東昏不德誅孝嗣。孝嗣子緄。賴順營護而免。甞夜有盜。而使令者獲之。順留密室中。黎明遺以金帛而導之善。乃遣去。遊禹穴。寓雲門。名振江左。而神情肅物。見者懼焉。天監中卒。壽六十。臨終遣弟子露骸以施禽鳥。門人窆之寺側。
梁法護
姓張。東平人。年始十三。善於草穎。其師道邕亦有清譽。甞撫其首曰。汝意氣如此。必能振起遺法。既受具。仍遭父喪。房居四載。不與法席。宋孝建中。至都住建元寺。常講毗曇。言去浮華。趣通文理。從之者百有餘人。齊竟陵。於法靈寺建竪義齋。以護為標領。所交皆名輩。齊侍中陳留阮韜。光祿阮晦。中書侍郎汝南周顒。並虗心禮待。天監六年。卒于所住寺。享年六十九。于時新安寺志遠。天寶寺僧達。並勤學守志。不務講說。好修福業。
梁寶亮
出徐氏。其先東莞胄族。避晉亂。徙東萊惤縣。亮年十二。從青州道明師為沙門。明義學。高於世。亮精勤有日新之功。及受具。欲留以報訓育。明謂曰。沙門異俗。以宣通為理。豈可留滯愛網。使吾道不東乎。亮感悟。遊京師。止中興寺。袁粲見而異之。與明書。其略曰。頻見亮公非常人也。比日聞所未聞。不覺歲之將暮。然珠生合浦。魏人取以照車。璧在邯鄲。秦王請以華國。天下之寶。宜與天下共之。非復上人所得專也。自是名益著。親亡。路阻不能歸。因屏居却掃。竟陵文宣王躬臨。亮不得已而應王請。結菩薩四部因緣。復移靈味寺。講學盛於京邑。弟子三十人。亮英氣逼人。詞鋒錯逸。或有蔽於理者。亮釋之莫不渙然。天監八年。上詔著涅槃義疏十萬餘言。上為之序。後十月卒于靈味寺。壽六十六。葬于鐘山之南。
梁法通
出褚氏。河南陽翟人。晉安東將軍[((素-糸)*力)/石]之後也。齠齓中而器量英發。年十二為沙門。博觀三藏。而尤深於方等大品法華。學徒千里畢集。遊京師。初止莊嚴。後居定林上寺。學者亦向風而至。齊竟陵文宣王。宰輔文獻王。皆慕德焉。謝舉陸果張孝秀。躬造之而受戒法。黑白弟子千餘人。居鐘山三十餘年。精修禪誦。天監中沒。壽七十。
梁慧集
出錢氏。吳興人。年十八。弃家入會稽。師事慧基。性質而不華。精於毗曇。學者服膺。天監中卒。壽六十。有毗曇疏義十萬餘言。行於世云。
梁僧詢
姓明。太子中庶山賓之猶子也。始成童。常聽山賓共客談論。追領往復。了無遺謬。賓撫其首。以為當起吾宗。其父奉伯。篤信大教。年十二。因令於奉城寺出家。為僧辯律師弟子。辯性廉直。戒品冰嚴。精進自持。常講十誦。詢後居冶城寺。從光宅法雲。咨稟經論。歷耳涉目。略無忘失。每覆述。如瓶瀉。散帶伽藍。不營雜務。時人嘉之。凡所見聞悉為記注。同學門友莫不傳寫。天監十六年卒。壽三十五。時有道遂道標。既同為海陵人。又於法雲同受業。
梁曇裴
出王氏。會稽剡人。少棄家。事慧基。洞明方等深經。善莊老儒墨之書。遊方考究經典疑義。還鄉居法華臺寺。學徒甚盛。裴神情秀朗。辭吐韻勝。如風行川流。聲華於當時藉甚。衡陽孝王元簡。及廬江何胤。皆師事之。張融周顒並從其遊。天監中卒。壽七十。同時有沙門明慶者。餘姚人。戒行明白。而蘊藉尤甚。
梁僧若
僧璩之兄子也。璩見前傳。若十五歲。隷虎丘東山出家。性好學。經數通達。道俗器賞。出都住冶城寺二十餘年。太常卿吳郡陸惠。尚書陸澄。深相待納。三十二年。反虎丘棲遁。雖復蔬茹或不充。禪複或不贍。任運放懹。未甞計慮。琅耶王斌守吳。每法集為樂。還都謂知己曰。在郡賴得若公。大忘衰老。比歲見其業於放生。仁及飛走。講說雖疎。津梁不絕。何必滅跡巗岫方謂其高。但出處不失其機耳。天監八年。詔為郡僧正。普通元年。春秋七十卒。其兄令亦以碩學知名。不幸早世。定林寺之法度。莊嚴寺之慧梵慧朗。並獲時譽。梵本剡之吳氏剛決強斷。朗肌貌霜潔。號白朗。
梁明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