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李氏。蔚州靈丘人。父母甞為五臺之遊。共即文殊像前。禱之而生。後真容殿釋法潤。覩其俊秀。於是勸之出家。而落髮登具焉。慧學間經論。性嗜林泉。王子寺沙門湛崇等。久餐令聞。願挹清規。因相與請為寺主。蒞事之暇。轉華嚴經數盈百部。時克用以節度使。據并門。梁太祖。方受唐禪。干戈相尋。中原塗炭。先是克用。與慧有舊。會中流矢。創不時發。念欲見慧。以道衷曲。且託之祈福。慧至。克用躬拜。號之國師焉。莊宗即位。詔賜紫衣。仍賜號。固辭。同光三年十二月。囑累門人廷珪曰。吾化緣已畢。請自此辭。各宜進道。理無相代。言訖入丈室。右脅而終。壽五十。臘三十。上聞哀悼。喪事遣內侍監護。賜祭三日。闍維收舍利五色。起塔。諡曰法雨。塔號慈雲。
後唐可周
姓傅氏。晉陵人也。蚤年依建元寺出家。性姿勤敏。遂往豫章。稟法華慈恩疏於雲表法師。日就月將。說臻淵奧。乃戾止台越。以利益群眾。梁乾化二年。赴杭州龍興寺開演。黑白駢集。時武肅王錢氏。有兩淛。命居西關之天寶堂。周因晝夜講說不替。曰夜為鬼神。其可已乎。自是或每見物扈衛其旁云。復有巫降神者。久不降。頃之附巫曰。吾隨諸大神。聽法西關天寶堂。故遲耳。王聞而加敬。贈周金如意鉢紫衣。號精志通明大師。天成元年。終于觀音院。周甞著鈔一卷。解宣律師法華經序。今無復存。
後唐辯光
字登封。姓吳氏。永嘉人。唐左庶子兢之裔孫。幼辭家。入陶山寺。剃[髟/采]受具。工詩。善草隷。聞陸希聲謫宦豫章。往謁之。得其草法。五指撥鐙訣。光書自爾益進。轉腕回筆。尤妙絕。乃西覲京師。時昭宗在御。詔於榻前揮洒。賜紫方袍。後謁華帥王建。奏署廣利。自華歸里。謁吳越王武肅錢氏。待以客禮。長興中。歸甬東以卒。太守仰詮素重光。為治後事。葬之三年。復議從闍毗。及發棺貌不萎仆。髭髮爪甲皆長。眾收燼餘塔焉。弟子從瓌知琮皆得其墨訣。有當時士大夫。若吳內翰融羅江東隱等。所贈歌詩一集。平生著述一集。
晉自新
生臨淄孫氏。出家落髮。受具戒。即究空寂學。聞雲居膺禪師。化行鍾陵。竟造焉。既領指。侍左右。不忍去。久之膺示寂。新因遁居廣德山中。時文穆王錢氏。方以吳越世子。率師伐宛陵。偶入山寺。而群僧竄匿不在。獨新危坐。無懼色。詰其故。對曰。今東西皆賊也。雖欲避。將安之哉。世子以其直。及師凱旋。因偕以歸。武肅王加愛之。使居瑞應院。署號廣現。
初新甞採藥宣城山中。始入一洞。殊曖昧。行僅數里。日光晃然。旁有穴。虗明通曠。清溪古松。上下映蔽。隈隅草菴絕人迹。見老僧擁衲瞑坐。俄開目問新。何來。新為言狀。曰噫渴矣。出火燼中煑茗啜之。薄暮僧謂新。留此。我且有所往也。竟升松抄。跏趺鳥巢內。夜半聞誦法華經聲。又聞叱虎聲。清亮出林籟。明日新乞住。僧曰。自我來此。百見草枯。非子能住也。問飢否。適溪岸有稻數百穗。相引取十餘穗。挼得穀。舂米和野蔬。作鬻以啖。遽送出至洞口。謝曰。茲豈偶然。相會如此。頃茗與粥糜。非烟火物也。吾知子自爾無復飢渴之患矣。後再往。終莫識路。
晚充寶塔化主。天福中卒。年八十。
漢洪真
生滑州酸棗洪氏。既出家。即誦法華。通大義。且日課。積數至萬部。既而詣朝堂上疏。願焚全身。供養佛塔。或[讚-貝+日]以為惑眾。又於國家非吉兆。詔切責禁止之。真歎曰。是固善根淺。而魔障強也。柰何哉。乃退居廣愛寺。盡出衣盋施四眾。尋無疾而終。其屍趺坐。更數日。顏貌不萎變。闍毗。舌根益鮮潔。名重伊雒間。春秋纔五十二。
漢若虗
隱居廬山。以誦經。不出戶室者。累數年。江南李氏慕仰之。數徵聘。終不起。每曰。老僧無德。寧敢勤上命如此哉。苟復頻數不已。則吾有遁之深山窮谷。永與世辭而已爾。自是朝庭不敢強。或時以香茗衣物賜。猶引却者不一。則其清慎可知。乾祐中。盛夏坐亡。身雖停久。略無摧敗之色。穢惡之氣。噫異矣。
宋師律
姓賈氏。范陽人。唐丞相魏國公躭之裔孫。年十五。即於憫忠寺。禮貞涉為師。而落髮焉。既圓具足。乃南遊。咨扣心要。自唐季都汴。天下之人。率以為歸。故律之戾止。士大夫莫不宗仰。因營構夷門山中。以闡所學。詔以紀年。扁其寺曰開寶。命服徽號。榮寵多矣。而律視之蔑如也。乾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召門人垂訓而終。春秋八十一。法臘六十二。太平興國五年三月。遷轝。葬於北部鵕鵕[義*鳥]之原。進士賈守廉。銘其塔。
宋守真
姓紀氏。永興萬年人。其先以黃巢之亂。西徙於蜀。而占籍焉。至真則蜀產也。始冠。偶遊聖壽寺。見脩進律師。而慕其行。遂依之薙落。習起信論於朗公。受法界觀於光公。傳瑜伽教於演秘闍黎。莫不皆臻心法之極要。四十年間。演暢無怠。因蒙賜號昭信。一日謂弟子遇緣曰。出息不保入息。此雖俗諺。而切於理。吾與汝其可不務乎。乃營二塔於廣度院右。以其成於開寶之初。遂頟之開寶。四年八月五日。集眾稱佛號以逝。壽七十八。臘五十三。闍維獲舍利圓瑩。葬之開寶塔云。
宋巖俊
姓廉氏。荊州人。幼入空門。長圓戒德。乃復徧遊衡廬。以探禪指。甞偕一友至鳳林。迷道入深谷中。見滿地棄擲。皆金銀物。其友遽色動。顧謂曰。此間幸無他人在。可攫也。且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君其柰何不屑意哉。俊行未即應。友固請。俊曰。昔管寧鋤園遇金。視同瓦礫。吾輩出家者流。尤宜慎守貪戒。而有媿古人可乎。然吾茲一身。衣食有餘。得之亦復奚用。他日待吾把茅蓋頭。第當取以供眾也。竟捨去。尋謁舒州投子山同和尚。投子問曰。昨在何處。曰在不動道場。曰既是不動。何由至此。曰至此豈是動耶。曰元來宿不著處。因許入室。受記莂。久之辭還。路出汴京。為隴西公梁資所留。而捐所居宅。為伽藍。以處俊。
會周受漢禪。寵遇優渥。蓋高祖世宗。皆於俊寔布衣舊。異日相見。每施拜跪。及是賜賚故加厚云。乾德四年三月。疾篤。弟子使醫進藥。噤不受。垂戒囑後事。合掌怡顏而滅。享壽八十五。坐夏六十五。四月八日。葬全身於東郊之豐臺村。寺額觀音。一門三院。東西二堂。眾常不減數百。五十年間。率飯僧萬百千計。誠京城第一禪林也。賜紫袈裟。號淨戒。皆周命。
宋宗淵
姓宮氏。高密人。幼習儒業。稍長忽辭親。落髮於東萊北禪院。俄參歷江南諸禪席。以究明圓頓宗指。且嗜詩辭。每有吟詠。則以齊己為師法。曰吾當練字煅句之時。緣情錯慮。將高出曾霄之上。而深入重泉之下也。悉攬天下山川形勝。自以為無足愜己者。乃居宜陽柏闍山。以求其志。孤介脩潔。凡俗不易造見。日持誦觀音普門品。蓋甞有善相者。以淵為不壽。而勉之也。太平興國五年十月。令工作龕座如鹿頂。且趣之曰。明日要用。毋緩也。明日果坐逝。年八十三。樹塔於寶雲之原。而窆焉。所著述有西洛集。行世。
讚曰。
至哉心乎 體本明靜 孰蔽撓之 有萬其境 如水斯波 如鏡斯影 波非水生 由風之行 影非鏡出 由物之質 風休水平 物去鏡明 境滅心寂 念亦奚得 於三界中 動用俱息 以念攝念 攝所攝離 無思無慮 以至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