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1900000004

第4章

智慧淵冲。鳩摩羅多至中天竺國。尊者問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寶。而常縈疾瘵。凡所營作。皆不如意。而我隣家。久為旃陀羅行。而身常勇徤。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羅多曰。何足疑乎。且善惡之報。有三時焉。凡人但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便謂亡因果虗罪福。殊不知影響相隨。毫釐靡忒。縱經百千萬劫。亦不磨滅。時尊者聞是語已。頓釋所疑。羅多曰。汝雖已信三業。而未明業從惑生。惑依識有。識依不覺。不覺依心。心本清淨。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寂寂然。靈靈然。汝若入此法門。可與諸佛同矣。一切善惡。有為無為。皆如夢幻。尊者承言領旨。即發宿慧。懇求出家。羅多曰。汝何許人。可白父母而後出家。尊者曰。我國北印度也。去此三千里。然吾有小術。往返亦易。遂行其術。與羅多須臾達彼。尊者既聞其父母。羅多與授具付法○月氐國王。聞師德風。躬詣問法。修敬已。請開演。尊者曰。大王來時好道。今去亦如來時。王歎服。

表曰。足下烟生心兩隔。堯封潛曰。半夜裏道將一句來。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羅閱國人也。姓毗舍佉。父光葢。母嚴一。家富而無子。禱於佛塔。母夢吞明暗二珠。因孕。經七日。有一羅漢。名賢眾。至其家。光葢設禮。賢眾端坐受之。嚴一出拜。賢眾避席曰。回禮法身大士。光葢疑之。賢眾曰。汝婦懷聖子。生當為世燈慧日。故吾避之。然當一乳而生二子。一名婆修盤頭。則吾所尊者也。二名芻尼。昔如來雪山修道。芻尼巢于頂上。佛既成道。芻尼受報。為那提國王。佛記云。汝至第二五百年。生羅閱城毗舍佉家。與聖同胎。今無爽矣。後一月果誕二子。尊者年十五。禮光度羅漢出家。感毗婆訶菩薩。與之授戒。闍夜多至羅閱城。敷揚頓教。時有學眾。惟尚辯論。尊者為之首。常一食不臥。六時禮佛。清淨無欲。為眾所歸。闍夜多將欲度之。先問彼眾曰。此徧行頭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眾曰。我師精進。何故不可。闍夜多曰。汝師與道遠矣。設苦行歷於塵劫。皆虗妄之本也。眾曰。尊者蘊何德行。而譏我師。闍夜多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慾。心無所希。名之曰道。尊者聞已。發無漏智。歡喜讚歎。闍夜多又語彼眾曰。會吾語否。吾所以為然者。為其求道心切。夫絃急即斷。故吾不讚。令其住安樂地。入諸佛智。復告尊者曰。吾適對眾挫抑仁者。得無惱于衷乎。尊者曰。我憶念七劫前。生常安樂國。師于智者月淨。記我。非久當證斯陀含果。時有大光明菩薩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禮謁。師叱我曰。重子輕父。一何鄙哉。時我自謂無過。請師示之。師曰。汝禮大光明菩薩。以杖倚壁畫佛面。以此過慢。遂失二果我責躬悔過以來。聞諸惡言。如風如響。況今獲聞無上甘露。而反生熱惱耶。惟願大慈。以妙道垂誨。闍夜多曰。汝久植眾德。當繼吾宗。聽吾偈曰。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表曰。不覺翻然笑轉新。堯封潛曰。裁衫錯却領。

二十二祖摩挐羅尊者

姓剎帝利。婆修盤頭。行化至那提國。王名常自在。有二子。長名摩訶羅。次即尊者。王問盤頭曰。羅閱城土風。與此何異。盤頭曰。彼曾三佛出世。今王國有二師化導。王曰。二師者誰。盤頭曰。佛記第二五百年。有二神力大士。出家繼聖。一即王之次子摩挐羅。吾雖德薄。亦當其一。初那提國有惡象為害。尊者生而象息。至是三十年矣。人尚不知其所以息。王方同盤頭語。忽使者報。有象巨萬逼城。王憂之。盤頭曰。王次出子。患解矣。王試命尊者出。尊者遂出城南。向象撫腹大喝。城為震動。群象顛仆。頃皆馳散。至是人始知三十年之安以尊者也。王大敬信。命尊者依盤頭出家。盤頭即與受具付法。偈曰。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後尊者法付鶴勒那。即踊身空中。呈十八變。返座指地。而發一神泉。復說偈曰。心地清淨泉。能潤于一切。從地而涌出。徧濟十方世。

表曰。而今行脚底兄弟。可信道。凡夫情量。如未經火生土坯相似。堯封潛曰。八萬四千毛孔。一時開張。幾人洞見。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

月支國人。姓婆羅門。父千勝。母金光。以求子禱於七佛金幢。夢須彌頂有神童。持金環云。我來。及誕而天雨花。國王以其有神徵。乳於宮中。宮嬪育之。即分身各為其子。有千許。王曰。我無儲嗣。將育爾為太子。今者千身。孰為正子哉。言已。一子放光。忽皆不見。而見於其父母家。王莫能如何。七歲覩民間淫祠。惡其宰殺。入廟叱之。廟貌遂隳。鄉黨稱之為聖子。至年二十二出家。栖一林間九白。誦大般若。感鶴眾相隨。摩挐羅至西印度。國王名得度。瞿曇種族。事佛精進。一日於行道處。忽現一塔。高尺四寸。欲舉以供養。竭眾力莫能舉。王大會四眾。問所由。眾莫能知。摩挐羅曰。此阿育王塔。感王精進。故現耳。王曰。敢問法要。摩挐羅曰。佛法能具七事去三物。乃可學。王問。三物七事為何。摩挐羅曰。所去三物貪嗔癡。所具七事。大慈。歡喜。無我。勇猛。饒益。降魔。無證。人所以明了不明了以此耳。王聞已曰。至聖難逢。世樂非久。即傳位太子出家。七日而證四果。摩挐羅深加慰誨曰。汝居此國。善自度人。今異域有大法器。吾當往化。得度曰。師應跡十方。動念當至。寧勞往耶。摩挐羅曰然。於是焚香。遙語月支國尊者曰。汝教導鶴眾。道果將證。宜自知之。時尊者為國王寶印。說修多羅偈。忽覩異香成穗。王曰。是何祥也。曰西印土摩挐羅尊者將至。此信香也。王與尊者。俱西向作禮。摩挐羅亦以手東向。三點于地。答之。即辭得度。與其具通眾。凌虗趨月支國。尊者與寶印。迎摩挐羅。至王宮供養。異日尊者問摩挐羅曰。我止林間。已經九白。有弟子龍子者。幼而聰慧。我于三世推窮。莫知其本。摩挐羅曰。此子於第五劫中。生妙喜國婆羅門家。曾以旃檀。於佛宇作槌撞鐘。受報聰敏。為眾欽仰。又問。我有何緣。而感鶴眾。摩挐羅曰。于第四劫中。甞為比丘。當赴會龍宮。汝諸弟子。咸欲隨從。汝觀五百眾中。無有一人堪任妙供。時諸弟子曰。師甞說法。于食等者。於法亦等。今既不然。何聖之有。汝即令赴會。坐是濫食。報為羽族。師弟夙緣。故今相隨。尊者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脫。摩挐羅曰。吾有無上法寶。汝當聽受。化未來際。乃說偈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鶴眾聞偈。飛鳴而去○尊者三十得法。行化至中印土。為其王無畏海說法。感日月天子禮拜其前。王目見之。乃問尊者。日月國土。總有多少。尊者曰。千釋迦所化世界。各有百億迷盧日月。我若廣說。即不能盡。王聞忻然。

表曰。從道場來。從道場去。什麼世界即無晝夜。堯封潛曰。化瓦礫之墟。為梵釋龍天之宮。與夫裨販如來者異矣。

二十四祖師子比丘尊者

中印度人。姓婆羅門。博通強記。事婆羅門。有弟龍子。為鶴勒那尊者上足。早夭。將葬龍子。眾力舉其柩。不能動。鶴勒那謂尊者曰。昔汝弟欲冥福汝。而塑一佛像。汝方信婆羅門。投于地。今汝弟雖謝世。猶欲感悟汝。故示斯異。汝亟供像。柩斯舉矣。尊者奉命而柩舉。未幾婆羅門師死。尊者乃歸依鶴勒那。問曰。我欲求道。當何用心。鶴勒那曰。汝欲求道。無所用心。曰既無用心。誰作佛事。鶴勒那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無作。即是佛事。經云。我所作功德。而無我所故。尊者聞是語已。即入佛慧。時鶴勒那忽指東北。問曰。是何氣象。尊者曰。我見氣。如白虹貫乎天地。復有黑氣五道。橫亘其中。鶴勒那曰。其兆云何。曰莫可知矣。鶴勒那曰。吾滅後五十年。北天竺國。當有難起。嬰在汝身。吾將滅已。今以法眼付囑於汝。善自護持。乃說偈曰。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可得。得時不說知。尊者聞偈欣愜。然未曉將罹何難。鶴勒那乃密示之。尊者得法。遊方至罽賓國。有沙門波利迦。本習小乘禪觀。其學徒有五。曰禪定。曰知見。曰執相。曰捨相。曰不語。尊者謂持不語者曰。佛教勤衍般若。孰為不語。而反佛說耶。謂捨相者曰。佛教威儀具足。梵行清白。豈捨相耶。謂執相者曰。佛土清淨。自在無著。何執相耶。謂知見者曰。諸佛知見。無所得故。此法微妙。見聞不及。無為無相。何知見耶。四眾皆服從。惟禪定師達磨達者。聞四眾義屈。憤悱而來。尊者曰。仁者習定。何當來此。既至于此。胡云習定。彼曰。我雖來此。心亦不亂。定隨人習。豈在處所。尊者曰。仁者既來。其習亦至。既無處所。豈在人習。彼曰。定習人故。非人習定。我當來此。其定常習。尊者曰。人非習定。定習人故。當自來時。其定誰習。彼曰。如淨明珠。內外無翳。定若通達。必當如此。尊者曰。定若通達。一似明珠。今見仁者。非珠之徒。彼曰。其珠明徹。內外悉定。我心不亂。猶若此淨。尊者曰。其珠無內外。仁者何能定。穢物非動搖。此定不是淨。達磨達聞已。遂作禮曰。我于學道。葢虗勞耳。尊者幸有以教我。慇懃哀請。尊者曰。諸佛禪定。無有所得。諸佛覺道。無有所證。無得無證。是真解脫。酬因答果。世之業報。于此法中。悉不如是。達磨達蒙尊者開悟。心地朗然。尊者既攝五眾。名聞遐邇。以僧伽黎。密付斯多。俾之他國。隨機演化。斯多受教。直抵南天○尊者謂。難不可以苟免。獨留罽賓。時本國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學諸幻法。欲共謀亂。詭為釋子。潛入王宮。其王彌羅崛。遂毀釋教。秉劒至尊者前。問曰。師得蘊空否。尊者曰。已得蘊空。王曰。離生死否。尊者曰。已離生死。王曰。既離生死。可施我頭。尊者曰。身非我有。何恡于頭。王即揮刃斷尊者首。白乳涌高數尺。王之右臂。旋亦墮地。七日而終。太子光首歎曰。吾父何故自取其禍。延眾懺悔。時象白山有仙人。深明因果。言尊者與羅崛。往世皆為白衣。以嫉法勝故。陰戕于崛乃今償焉。眾遂以尊者報體建塔。

表曰。曉夜懇苦。後學初心。有疑請問。堯封潛曰甚麼劫中無祖師。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罽賓國人。姓婆羅門。父寂行母常安樂。母夢得神劒而孕。既誕。拳左手。師子比丘方求法嗣。遇寂行長者。引尊者問曰。此子名斯多。當生便拳左手。年二十矣。終未能舒。願尊者示其宿因。師子覩之。即以手接拳曰。可還我珠。尊者遽開手奉珠。眾皆驚異。師子曰。吾前報為僧。有童子名婆舍。吾甞赴西海齋。受嚫珠付之。今還吾珠。理固然矣。長者遂令出家。師子會眾聖授具。以前緣故。名婆舍斯多。師子即謂之曰。吾師密有縣記。罹難非久。如來正法眼藏。今當付汝。汝應保護。普潤來際。偈曰。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尊者得法已。後至中印度。國王迦勝。設禮供養。有外道無我尊。先亦為王禮重。乃于王前。論義冀勝。謂尊者曰。我解默論。不假言說。尊者曰。孰知勝負。彼曰。不爭勝負。但取其義。尊者曰。汝以何為義。彼曰。無心為義。尊者曰。汝既無心。豈得義乎。彼曰。我說無心。當名非義。尊者曰。汝說無心。當名非義。我說非心。當義非名。彼曰。當義非名。誰能辨義。尊者曰。汝名非義。此名何名。彼曰。為辨非義。是名無名。尊者曰。名既非名。義亦非義。辨者是名。當辨何物。如是往返五十九番。外道杜囗信伏。尊者又名婆羅多那。又名婆羅多羅。此二名。華云別業泉眾。初中天竺王苑內有泉。熱不可探。王迦勝以問尊者。尊者曰。泉熱有三。一下有熱石。二鬼業。三神業。此神業也。因命爇香臨泉。為其懺悔。須臾有神見。謝得度脫。七日而泉清冷。如常泉。故中竺北竺。復以二名稱之。後法付不如蜜多。不如蜜多問。衣可傳乎。尊者曰。此衣為難故。假以證明。汝身無難。化被十方。何假傳衣。

表曰。非究竟不與闍黎。堯封潛曰。不可作沙彌行者見解。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影蝶殇

    影蝶殇

    她是魔族的妖女,被认为是最有继承魔族王位,可她,却在一次意外中,消失在众人眼中,最后出现,她称霸整个魔界,“背叛我者,死”,这是她回归后对所有人说的话,其时,那段时间发生了很多很多……可是最后,到底还是沦陷了
  • 穿越之暖枫

    穿越之暖枫

    21世纪,道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血鸢”,在执行一次任务后,返回的途中不小心穿越到某个不知名的朝代,在这个人,妖,魔三类共存的朝代,她该如何生存?是重操旧业,还是因为厌倦了杀戮而转变职业?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个朝代简直是太弱小了,随便一个人就能要了她的命。所以,她要变强,哪怕是为此失去所有,她也在所不惜,而想要变强,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入帮派,而在这个朝代,帮派之间的关系都十分复杂,每天都有老的帮派被灭,也有新的帮派成立,而一直存在的帮派,却只有五个,而面对这五个帮派,她又会怎样选择呢?是加入,还是不加入呢?且听本书分解。
  • 撞出的火花

    撞出的火花

    这是一个无厘头的故事,男女主角误打误撞撞出了一场有了后续的故事……
  • 持剑行天下

    持剑行天下

    前世你一直守护我,如果有来生我必定不会辜负你
  • 鱼生陌

    鱼生陌

    她本是一个人,从小就是平淡的生活并长大。因为失恋,她想跳水,临时反悔,却遇到了一个魂魄。想要她的帮助找到身体,而且这个魂魄和她渊源不浅。他俩能不能顺利通过考验呢?
  • 萧二狗的故事

    萧二狗的故事

    本是一个贫苦之人,奈何苍天都与之作对。本想苟活余生,却偏偏给了他刺激而又纠结的生活。也许这一切是冥冥中有一双大手推动,又或是难逃的宿命。有些事却也因他而改变。。。。。。
  • 妖灵盛世

    妖灵盛世

    前世他是一代鬼医,一手毒术出神入化,结局却是自杀身亡。睁眼在异世,他决心登上世界之巅,重现辉煌!PS:这是一个妖灵的世界。不是每人都有妖灵,妖灵可以辅助人们的生活。五岁到九岁都可觉醒妖灵。若觉醒成功,拥有一些特别的妖灵可进行修炼,从而视妖灵特牲成为灵师、炼药师、炼器师等受人景仰的职业。
  • 封妖传记

    封妖传记

    元武大陆,人族妖族万年纠葛纷争,四大妖域四大帝国相对遥遥而立。封妖古迹,泛指那些人族妖族战斗过的古战场,这里有凶残无比的妖兽,这里还有古代强者的遗宝,这里是探险者的天堂,是亡命者的乐园,更是遗留妖族的狩猎场。秦晓,一个从小看封妖传记长大的少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冒险者(结识可以托付性命的伙伴,于妖兽口中拯救美丽动人的少女,寻找那些珍贵的先贤遗宝,并将自己的姓名留在传记之上!)
  • 星旅

    星旅

    一个莫名其妙的意外,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一场美丽绝伦的邂逅,那些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地方,存在着跟我相似却又相离的一群人。。。。
  • 师父,保佑我!

    师父,保佑我!

    安然原以为穿越后自己就可以终止自己的霉运,没想到一来就遇上家破人亡这事,还没等安然缓过神来,又遇见了一位无良师傅。好不容易等自己“鼓起勇气”去闯荡江湖了,结果……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