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7800000003

第3章

幽溪沙門 傳燈 註

楞嚴比丘 靈耀 較

初題目。

天台傳佛心印記

此之記題乃用三別以揀三通謂通記別記通印別印通傳別傳也通別記者如四明光明拾遺等栢庭仁王神寶等皆稱為記故通光明拾遺非仁王神寶等故別今以心印之別冠於此通之上乃顯此記別從心印以受稱也通別印者如小乘無常無我寂滅大乘一實相皆稱為印故通大乘一印非小乘三印等故別今以佛心之別冠於此通之上乃顯此印從一心實相為印受稱也通別傳者如達摩賢首等故別今以天台之別冠於此通之上乃顯此傳別從天台而受稱焉故云天台傳佛心印記天台佛心之旨其義云何佛雖無心而無不心乃以三智為心也須知今家言佛心者非敻指真心為佛心乃指現前介爾一念妄心當體即是佛心以一念具足百界千如即空假中故又復應知今家云直指妄心是佛心者乃對乎佛界之真通說九界為妄別而言之應云直指地獄心是佛心乃至天心是佛心聲聞心是佛心乃至菩薩心是佛心又復此順題中云佛心故從對待顯玅云一切心是佛心若絕待顯玅應云直指地獄心是地獄心乃至天心是天心聲聞心是聲聞心乃至菩薩心是菩薩心又復此亦順題中云心印故捨別從總云一切心是一切心若從別者應云直指地獄色是佛色地獄色是地獄色乃至菩薩色是佛色菩薩色是菩薩色受想行識根塵識三莫不如是葢修惡即是性惡性惡融通無法不趣任運攝得佛界性善故也若爾題中何得偏稱心印以玅玄云佛法太高眾生太廣初心為難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觀心則易今順玅玄去難就易故以心印為題以三無差別故任運攝得佛及眾生色心依正等佛以此心印定一切諸法相相皆實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傳之於迦葉迦葉一十三傳至於龍樹龍樹一十七傳至於四明法智此天台傳佛心印之迹也具如記中所出或曰天台賢首立宗雖別佛之心印義乃攸同若其異者則不得云佛之心印果一無二良由傳者所得不同故法華聲聞未蒙開顯之先孰不自謂與菩薩同入法性豈聲聞所入同菩薩所入葢從自計未入謂入爾如他宗敻以真心為佛心今家則直以妄心為佛心此其所以不同也既一不同則彼反加謬斥疑悞後學而是彼非此又豈容莫不辨哉故知今之所記為樹圓宗匪關人我永嘉云圓頓教弗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此天台傳佛心印記之所以作也。

二述人。

虎溪沙門懷則述。

述者記其所聞述天台受授之道謙而不敢稱作也師得法於雲夢允師為南屏八代之的裔四明九世之玄孫甞撰淨土境觀及此記最為精確竝入大藏其氏族等未詳更俟檢討。

三正文三初明傳佛心印之本二初明諦觀性體二初直標性具以明理本二初略援祖誥以立心印之體。

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他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

此之六句共二十四字語本出四明尊者觀音玄義記中玄義乃天台大師釋法華經普門品題未入經文先立五重玄義以釋品題用十義以通其意十義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應五藥珠六冥顯七權實八本迹九緣了十智斷至第九簡緣了中大師設問云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自答云具此一具字乃吾大師掀翻如來藏海湧出摩尼寶珠得之者不惟喜雨寶穰穰亦以見體圓瑩徹故法智大師一見乎此即稱揚讚美對眾宣弘而曰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他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而我虎溪大師深悟此宗傳佩心印欲以此道轉以悟人筆述此記以弘頓教是以開宗明義即拈出此章以為心印之體而曰只一具字彌顯今宗等可謂善乎記述者也言今宗者天台圓宗也有二一對古言今二對他言今古者天台之先光宅等諸家也他者天台已後賢首慈恩等諸家也自佛法東流震旦諸家判教立宗或是西來聖賢或是此方英哲孰不謂被犀堅之鎧握龍泉之劍而獨振寰中若求其有教以為之說離暗證之譏有觀以為之行無循文之失捨天台則難能故以圓宗而自許非自譽也深有所以也所以者何所謂只一具字若不論具則全無所以烏足以稱圓又與夫藏通別之有教觀者何以異乎是故今家稱圓功在性具教得此故圓頓觀得此故無作故曰彌顯是以宗其教而為之說者說而無說依其觀而為之行者行而無行無說而說是為真說行而無行是為玅行自行化他能事畢矣得不謂天台之道大有功於如來滅度之後者乎或曰若天台以性具稱圓者如他宗誰不云圓家以性具為宗耶若然又何獨貴於天台故釋之云誠如所言他師果亦云圓家以性具為宗也然不知他家云性具者只知性具善也特天台之少分耳葢天台之言具者有性善焉性惡焉於善惡中各有正與緣了故法華云諸法實相諸法即十法界也佛界十如是性善緣了九界十如是性惡緣了實相是性善性惡正因如此十界善惡不論凡聖現前一念之心法爾具足他宗諸師何嘗道及故云莫測以不測故故聞之者以謂惡駭天下狂而不信此齊東野人也烏足以語道哉。

二略釋性具以顯圓頓之教六初通顯圓頓。

是知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惡若無性惡必須破九界修惡顯佛界性善是為緣理斷九非今所論。

他宗既莫測具惡緣了故雖知具善不得稱圓反顯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惡故得云只一具字彌顯今家也夫何故以若無性惡必須破九界修惡顯佛界性善不足以稱圓矣是以今家所明性具三因善惡正因是一性善惡緣了屬二修二雖修成元是本具一雖性具全體起修故九法界起修惡時是全性惡起修既性起則全修在性性惡融通任運攝得佛界而此修惡即是玅事正屬所顯豈屬所破故不須緣理以斷九也若不論乎性惡者則九界修惡非從性起非性之惡定須破斷離邊之中必須別緣正是他家歷別之義故曰非今所論。

二正引教部。

故止觀所明十乘玅觀觀於陰等十境三障四魔一一皆成圓玅三諦此乃發心立行之體格豈有圓頓更過於此。

此引今家性具成功教部而證成也止觀者摩訶止觀也十乘玅觀者一觀不思議境二真正發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觀乃至第十離法愛此能觀之觀也陰等十境者陰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上慢二乘菩薩此所觀之境也三障四魔者三障即陰入病患二境屬報障煩惱諸見上慢三境屬煩惱障業相魔事禪定二乘菩薩五境屬業障四魔即陰入業相禪定二乘菩薩五境屬陰魔煩惱諸見上慢三境屬煩惱魔病患境屬旡魔魔事境屬天魔也此十境三障四魔即九界修惡何者陰等八境即六凡法界二乘一境即聲聞辟支二法界菩薩一境即菩薩法界言一一皆成圓玅三諦者正由今家有性惡之功故不破九界修惡直以十乘能觀玅觀體達所觀十境三障四魔九界修惡當體即是性惡性惡融通無法不趣任運攝得佛界性善故陰等十境一一皆成圓玅三諦葢性善惡正因即中道第一義諦性善惡了因即真諦性善惡緣因即俗諦此三因三諦舉一即三故圓言三即一故玅圓家行人凡發心立行莫不以此為大體莫不以此為綱格故曰此乃發心立行之體格夫以此而為體格則三障四魔無有遣法圓玅三諦當體圓成故曰豈有圓頓更過於此嗚呼天台玅教成功之若是圓且頓也而云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信不誣矣。

三的觀心要二初總無明心。

初心修觀必先內心故於三科揀却界入復於五陰又除前四的取識陰為所觀境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是為總無明心。

此以易觀而釋或者之妨也前明十乘玅觀觀於陰等十境須知一是現前所觀之境九是未得入位未來所發宿習之境故今但以三科而釋或曰止觀明所觀之境既有陰入界三何得只以現前一念識心為所觀耶故釋之云必先內心也葢陰入界三多是生法生法太廣初心為難三無差別觀心則易故於三科唯取陰境陰境有五仍復為寬復於五陰又除前四的取識陰為所觀境喻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以此識陰近而復要最為易觀即眾生日用根塵相對一念心也言是為總無明心者六七八識皆屬無明麤細雖殊不出一念故此一念得稱為總故此八識觀前前者必具後後觀後後者不具前前如人觀波必觀於水若觀靜水必不觀波也。

二就總明別。

若就總明別即第六識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千枝百病自然消殞。

言就總明別即第六識者以七八兩識雖在其中據現前麤淺易見則第六者偏當其稱苟行人用微玅觀以此而為所觀則不久任運轉八識以成四智故云知伐樹得根灸病得穴千技百病自然消殞何以故葢此一念是為總無明心雖觀一識未嘗不以三識為觀未嘗不以三識為境故不惟秪破見思而塵沙無明隨其功著任運皆破此言的取識陰為所觀境成功之玅如此。

四例餘一心。

若不入者然後歷餘一心例餘陰入乃至九境待發方觀不發不觀莫不咸爾。

若於此六識境不得入者當知此法非是便宜應須改轍以從善道故曰然後歷餘一心例餘陰入餘一心者受想行三陰也例餘陰入者色陰及十二入也乃至九境待發方觀不發不觀者前一境其猶禮樂後九境其猶征伐禮樂施之於太平故陰入境不待發而先觀征伐行之於離亂故後九境必待起不得已而後觀也須知此十境者非唯識陰是總無明心而餘一心乃至九境悉可稱總若能隨其所行所發用微玅觀而觀之一一皆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十枝百病自然消殞故曰莫不咸爾。

五結成功能。

方顯九界修惡當體即是性惡法門性惡融通無法不趣任運攝得佛界性善修惡既即性惡修惡無所破性惡無所顯是為全惡是惡即義方成。

九界三道修惡即止觀所明陰等十境三障四魔也性惡即止觀所成圓玅三諦也言修惡是性惡法門者此九界三道修惡元是全性惡三德而起修從性起則全修在性修既在性苟外此而求是猶撥波取水烏可得乎是故止觀直以十乘玅觀觀於陰等諸境皆成圓玅三諦而此三諦既由觀陰而成豈非修惡當體即是性惡之法門乎或曰天台明性既曰有二今修惡雖即性惡奈性善乎故答云性惡融通無法不趣等也言融通者性善性惡其猶水乳乳固本來成水亦非今有是故行者惟當務即修惡而成性惡弗患性善之不成也。

六即異諸師。

是則今家明即求異諸師以非二物相合亦非背面相翻直須當體全是方名為即何須斷除煩惱生死方顯佛界菩提涅槃耶。

他之明義有曰修可破而性可顯者葢昧夫修即性而性即修定有能覆之惡故也今修惡既即性惡故無破顯以無破顯故是為全惡是惡而即義方成也惟以是為即是故今家永異諸師明即如二物相合背面相翻矣言二物相合者如爾雅訓即云即者合也諸師雖有即名既不知修性相即正如爾雅所訓借非二物相合亦難逃乎背面相翻矣以是義故生死非涅槃煩惱非菩提所有煩惱生死定須破除菩提涅槃方得證顯是為破邊立中非今所尚。

二略引契經以會差別二初雙標。

又應須了此性善惡在諸大乘立名不同廣略有異。

今家之言性善惡一稟契經非師心自立但諸經立名不同廣略有異。

二各釋二初立名不同四初華嚴二初牒指經文。

初立名不同者華嚴云能隨染淨緣遂分十法界。

二結成三因。

迷則十界俱染悟則十界俱淨十法界離合讀之三因具足三字合呼九界為惡正因佛界為善正因十字獨呼法界合呼即了因十法合呼界字獨呼即緣因。

華嚴云云者能隨即真如不變隨緣也能隨真如即善惡正因所隨染淨緣即善惡緣了隨染緣則成九界緣了隨淨緣則成佛界緣了須知染淨初無定體昇沈悉由迷悟方其真如之迷而染也不惟本具九界成迷佛界亦隨之俱迷方其真如之悟而淨也不惟本具佛界成悟九界亦隨之俱悟良由染淨雖似異緣十界本乎一性緣有隱顯性無即離故迷則俱染悟則俱淨或問善惡何因十界而分三因又依何義而立故曰十法界離合讀之三因具足離合之言本乎玅玄彼云皆稱法界其意有三十數皆依法界法界外更無復法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此十字獨呼法界合呼即了因之意也二此十種法分齊不同因果隔別凡聖有異故加之以界此十法合呼界字獨呼即緣因之意也三此十皆即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獄是趣不過當體即理更無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復如是此三字合呼即正因之意也又曰若十數依法界者能依從所依即入空界也十界界隔者即假界也十數皆依法界即中界也欲令易解如此分別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而如前(云云)。

二法華二初牒指經文。

法華云諸法實相不出權實。

二結成三因。

諸法是同體權中善惡緣了實相是同體實中善惡正因九界十如即惡緣因佛界十如即善緣因三轉讀之了正不缺。

法華諸法實相不出權實權實不出十界有橫竪二論一往竪論則佛界為實九界為權互具言之九界中互具佛果為實佛界中互具九界為權大師云細論各具權實此之謂也橫論者十界各具三因正因屬實緣了屬權全正因以為緣了即實而權全緣了而為正因即權而實蓋十界同居一性權實豈分燕越諸法是同體權中善惡緣了等此約諸法屬權實相屬實而言之然離諸法別無實相何權非實離實相別無諸法何實非權權實相即其玅盡於是矣言九界十如即惡緣因至三轉讀之了正不缺者此玄義釋眾生法之文也先引經云所謂諸法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天台師云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點空性相名字施設邐迤不同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性如是者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假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名為實相惟佛與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攝一切法若依義便作三意分別若依讀便當依偈文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云云然十界離合三轉讀文此南岳天台師資相承文外巧思是皆遊心實相非關義學譬如庖丁解牛進乎技矣目中無全牛者也。

三涅槃二初略指經義。

涅槃經中闡提善人二人俱有性善性惡名為善惡緣因。

此所引文言義俱略若具足者應引涅槃經三十二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復有佛性二人俱有復有佛性二人俱無初二句言修染了因佛性修惡緣因佛性也蓋佛斷修染修惡盡修淨修善滿足故此修染修惡佛性佛善根人無也次二句言修淨了因修善緣因佛性也蓋闡提人斷修淨修善盡修染修惡滿足故此佛性闡提人無也三二兩句言性善性惡正因佛性也蓋佛雖斷修染修惡盡而性染性惡不斷闡提雖斷修淨修善盡而性淨性善不斷惟佛不斷性染性惡故至果地於惡自在廣用性惡法門化度眾生闡提不斷性淨性善後時還起修淨修善對治修染修惡故涅槃後分言闡提成佛蓋本乎此也四二兩句言復有佛性二人俱無此言不退性也。

二結成三因三初正結。

三因既玅言緣必具了正言了必具正緣言正必具緣了一必具三三即是一毋得守語害圓誣罔聖意。

二融通。

若爾九界三因性染了因性惡緣因染惡不二是惡正因豈惟局修佛界三因性善緣因性淨了因善淨不二即善正因。

今人獨知觀真常淨識修佛界正因謂之偏觀清淨真如者正由不知具九界三因也今家既揭諸大乘明文而示之則十界三因俱可修第隨其境之現前者觀之修之還之復之不必棄波而求水捨空以求空故又以若爾豈惟字論之斥之使其歸於圓宗也而言局修佛界三因者亦與之之辭若復奪之今人第知修佛界了因以其惟宗於一空而已豈惟不修中道正因即俗諦緣因亦不知修以其多棄事而尚理故也。

四從指二初泛指諸經。

此性善惡亦名性淨性穢或名理明理暗或名常無常雙寂之體。

二引請觀音。

如請觀音或單名毒害毒害即性惡皆一體之異名也。

請觀音或單名毒害等者此所引文言義俱略若具引天台大師解釋請觀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云此經從人法以標名人是至慈之大號法是至聖之神呪人有二義一通二別別是觀音之勝名通是菩薩之嘉號別又二義一能二所請字是標能感之羣機觀世音三字是標能應之聖主法有二義一用二體消伏毒害明其力用陀羅尼明其正體體有二義此間名為能遮能持持於三義遮於二邊用即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劍等也行者五住煩惱也理者法界無閡無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故言從人法以標名焉孤山法師闡義鈔云法界無閡者三諦一心名為法界生佛互融一一咸偏故云無礙無染而染者淨名疏云中道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本非縛脫不染而染難可了知即是眾生迷真性解脫起六十二見考彼言義允合今文若消今文應云法性之與無明偏造諸法即無染而染全理性成毒名理性毒由理毒故即有行毒事毒也今觀諸法惟心染體悉淨即神呪治理性之毒即下經文皆入如實之際也然孤山之釋雖闡猶隱終於毒害即性惡之義不彰不如引大師釋後文正釋消伏毒害陀羅尼云消名消除伏名調伏故經言消除三障無諸惡五眼具足成菩提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譬如蛇[虺-兀+元]有毒但消除其螫蠆令不侵人不可殞命也伏者調善令堪乘馭伏三障之毒為入道之門隨應得度而度脫之故不須斷之亦下文不斷而斷斷而不斷之明證也。

二廣略有異四初指廣略之數。

隨機利鈍廣略有異者略則十界廣則三十。

略則十界文出華嚴能隨染淨緣遂分十法界廣則三千則義歸法華諸法實相或問華嚴半偈反謂之略法華四言反謂之廣何也答曰華嚴雖半偈而但名十界法華雖四言而義攝十如天台大師則合廣略而充擴之以為百界千如三千性相之旨則華嚴法界之旨法華實相之宗其義方盡即如來果證眾生理體因果修性之體亦斯盡也充擴之義具在下文。

二明廣略之體。

故知善惡不出十界十界性融互具成百界界十如則成千如假名一千五陰一千國土一千。

善惡不出十界之旨下文自明今且明二經合轍之義以明性具三千文先約華嚴融十界為百界故曰十界性融互具成百法界次約法華融十如為千如故曰界十如則成千如又次約仁王三法融百界千如為三千故曰假名一千五陰一千國土一千又大智度論釋百八三昧中至釋能照一切世間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種世間謂眾生世間住處世間五陰世間四明大師云故一家用義彼論之三世演法華十如玅談三千固非常情之所企及。

三結一心之要。

如此三千現前一念修惡之心本來具足。

一念修惡具足三千者但約根塵相對一念心起必屬一界界互具成百界三千若論法體實不啻於此也或者難曰今智者準秦譯之本具明十如故可論乎三千若西晉所譯名正法華經但列乎六如則三千之義安在答曰今論性具但明理體數之多少可必計之即準六如而謂之性具一千八百有何不可況如義雖譯者而有增減而華嚴界義終無所虧且晉譯之本義有未盡隨譯人情安可準信世弘秦譯表表若人晉譯微晦不傳豈無故哉(云云)。

四彰微玅融通。

非造作而成非相生而然非相合而然一念不在前三千不在後一念不少三千不多。

是無作玅境故非造作法法本具故非相生相相宛然故非相含三千即一念故一念不在前一念即三千故三千不在後一念具三千故一念不少三千在一念故三千不多。

二明諦觀相貌六初明立諦正觀所以十二初明破情不破法。

須知情可破法不可破執法成病亦須破。

此是釋疑之辭亦是顯玅之談或疑曰若修惡即性惡者何須立三觀以破三惑答曰觀破惑者破情而不破法也情即迷情迷即三惑此之迷情其來久矣始自根本無明終至等覺後心葢理體本玅情執為麤故破惑者但破三千之情不破三千之法今家不順迷情但顯本具法法皆玅相相皆實故題稱玅法而經曰實相良有以也釋疑顯玅其在是矣然有執藥成病者三觀修之不得其方反翻成三惑更須用乎善巧方便而破之非此中意今云執法成病者執修惡即性惡而廣行修惡止觀所謂無禁捉蛇是也如是修惡正須破之。

二明理體不可斷。

是則善惡淨穢是法門理體體本明淨不斷纖毫。

承上文言情可破而法不可破豈非善惡淨穢是法門理體其體本來明淨成佛之時不斷纖毫。

三約染淨明迷悟。

是則斷證迷悟但約染淨而論。

或疑體既明淨不斷纖毫云何經中又有斷證迷悟之說是故釋云是則斷證迷悟但約染淨而論華嚴所謂能隨染淨緣隨分十法界是也隨染緣為染緣所染即為九界隨淨緣為淨緣所淨即為佛法界。

四破古無擇法眼。

往人無擇法眼情理不分藥病不辨纔聞空中名遮一相不立便作斷滅而解假觀名照三千宛然定謂三千立法若三諦但遮又如何立法耶。

情即迷情理即本體迷情為病應以法藥而破之佛祖設藥內依理而立依三諦境立三觀智是也亦外依病而施依三種惑立三觀智是也是則藥之與病雖有權移性之理體毫無加損往人不解此意聞天台三觀空遮乎有中遮乎邊便作斷滅而解假照乎有定謂三千立法此乃迷名而不知義也今反問之三觀各分遮照爾作此解假使複疎顯妙中有遮則三諦俱遮之旨則不惟俗諦俱遮即空中亦復俱遮又如何立法若例立照則三諦俱照則不惟俗與二邊俱照即真諦亦照又如何斷滅耶。

五明破迷故用觀。

迷情須破故用即空即假即中達此一念修惡之心即是三千玅境。

承上章情可破法不可破法不可破故體本明淨不斷纖毫其如迷情難消故宜用即空假中三觀破之雖曰破之實無他法可破秪以三觀達此一念根塵對起之心即是三千玅境則三諦三觀修之與性自然成矣。

六明情破故法顯。

修惡既即性惡是理具三千而此修惡便是玅事三千。

若修惡定是惡則善玅而惡麤定須翻破今修惡既即性惡是則修惡是理具三千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當體圓成而此修惡豈不便是玅事三千故大師明眾生理即佛云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此言性惡即是法身也又云雖五無間皆解脫相此言修惡即是解脫也又云雖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此言修染即是般若也故云便是玅事三千。

七明觀理能攝事。

但觀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自然攝得事用三千。

或問諸佛果成有事用三千今但觀修即性其如事用何故釋之曰但觀理具而巧用三觀以空而三惑俱破之以假而三諦俱立之以中而即惑即諦法界而等觀之功至自至不久自顯何患果位事用三千乎。

八明理與事融通。

三千皆實相相宛然事理本融非頭數法。

經云諸法實相諸法三千事也真如實相理也即諸法而實相則即事而理即實相而諸法則即理而事即事而理則三千皆實即理而事則相相宛然豈不事之與理其體本融豈比世間頭數之法此彼相隔一多不融乎下文云一切即一方能同居一念派之彌合故如眾珠咸趣一殊此之謂也。

九明是顯非所破。

不屬所破寧非所顯。

謂雖用三觀破其迷情而情消理顯情消非所破理顯是所立大師不云乎譬如蛇虺但消其毒不殞其命尚可乘馭矧螫蠆乎。

十結成涅槃性惡。

故曰諸佛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點此一意眾滯自消。

點此一意者三千皆實相相宛然不屬所破寧非非所顯也惟其三千皆實相相宛然在事用三千則惟佛與佛究盡諸法實相而九界性惡何甞斷在理具三千則一切眾生本來即佛而佛界性善何甞斷所以天台歸宗法華深悟涅槃只此兩義囊括大旨有以也夫。

十一引問答以發明三初明提佛但斷修中善惡。

問曰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盡修惡滿足諸佛斷修惡盡修善滿足。

此中問答文出觀音玄義今虎溪大師略引發明未必全同學者第知中大略而已。

二明修善惡玅不屬所破。

問修善修惡既是玅事乃屬所顯何名所破答修善惡即性善惡無修善惡可論斯是斷義故諸佛斷修惡盡闡提斷修善盡修善惡既即性善惡修善惡何甞斷斯不斷義斷與不斷玅在其中。

答中全要緊處在修善惡即性善惡無修善惡可論斯是斷義葢若有修善惡可論便是不知即義苟不知即則善惡吳楚諍論紛然便不是斷義惟其了知修善惡既即性善惡修善惡何甞斷即不斷而為之斷是故玅在其中恐後學未悟復立二句明之一須先悟無修性之殊二須悟無善惡之異謂之無修善惡可論。

三明提佛不斷善惡同否。

問闡提不斷性善修善得起諸佛不斷性惡還起修惡否答闡提不達性善為善所染故修善得起廣治諸惡諸佛能達於惡故於惡自在惡不復起廣用諸惡化度眾生玅用無染名惡法門雖無染礙之相而有性具之相。

諸佛與眾生真如玅性之中本然具足百界千如猶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謂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故華嚴云能隨染淨緣遂分十法界當其眾生迷而隨染緣造九界時則佛隱而九顯染用當情而玅用不彰雖曰不彰而佛性堂堂未甞不顯但眾生自迷當面錯過耳諸佛悟而隨淨緣造佛界時則佛顯而九隱雖曰九隱而九界體性既同究竟則舍用自在方其舍之則藏故佛顯而九隱若其用之則行則十界而同彰故曰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九界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謂之普門示現葢實證乎此也故曰廣用諸惡化度眾生玅用無染名惡法門以其不得已而為之強名為惡故無染癡之相而有性具之用。

十二約六即以判位二初法。

博地但理名字初聞觀行未顯驗體仍迷六根似發初住分見玅覺果成究竟明顯。

博地但理理即三千也名字初聞聞性具十界名知性具三千字也觀行未顯修三觀智觀三千境雖伏五住惑未破故驗三千之體仍迷而不顯也相似似發破見思惑獲六根清淨位相似三千顯發也初住分真此至等覺分破無明分證三千也玅覺果成究竟明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三千諸法實相也。

二譬二初三人譬。

是則理須親證其相方彰如曹公相隱解衣方見事可比知如孫劉相顯瞭然在目。

昔漢末劉孫曹三人俱往相肆相士先許孫劉位皆至於天子獨曹公不蒙許可乃解衣以示相士見之放聲大哭曰天下從此紛紛鼎沸矣後果廣識各各雄據一方以稱帝號時人或有惡二人者以為之目謂曹操奸雄劉備梟雄若曹操之奸雄信奸雄也劉備梟雄亦似是而非耳獨孫權未有其目余為之補曰驍雄曹孟德甞亦有云生兒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諸子皆豚犬耳則孫權之雄真驍雄也文中曹喻理即一切眾生即是佛也須解五陰之衣方現成佛之相孫劉喻後三即故曰事可比知瞭然在目。

二波濕譬。

又如全波為濕全濕為波波相易識濕性難彰。

全波為濕喻全十界之事在三千之理全濕為波喻全三千之理起十界之事波相易識喻一界之事現起如瞭然在目濕性難彰喻三千之性冥伏難曉如解衣方見。

二明三諦三觀微玅二初明圓融三諦六初明三諦之由。

如此事理宛有三用只一事理三千即空性了因即假性緣因即中性正因。

前章所明性具三千三因乃三諦三觀之性體今文欲明三諦三觀之相貌乃又發明立諦立觀之所以所以秪是迷情須破故用即空即假即中此去正明諦觀微玅故又明三諦之由故曰如此事理三千宛有三用(云云)今家之言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之謂也。

二明相即之由。

三諦若不性具即義何由可成非但三千即三諦亦乃三諦即三千。

今家所立三諦而言真俗中相即者正由皆性具故也苟非性具則即義不成然而即義又有橫竪二論適言三諦相即乃約橫論耳若竪論者則又非但三千即三諦此言全三千之事即三諦之理也亦乃三諦即三千此言全三諦之理即三千之事也以其皆一體故本不二故。

三證理事相即。

故云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

語載荊溪大師始終心要其略云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永嘉從義師註云中者不偏二邊也諦者審而無虗也統者總也一切法者二邊之法也真者無虗偽也泯者亡泯也一切法者三千之法也俗者世俗也立者建立也一切法者百界之法也當知此約三諦別明若從通說應云一中一切中無真無俗而不中則三諦皆總理而絕待也一真一切真無中無俗而不真則三諦俱亡泯而無相也一俗一切俗無中無真而不俗則三諦竝建立而宛然也熟翫此註而三千三諦相即之旨得矣。

四明互為賓主三初中諦為主。

三千即中以中為主即一而三名為本有所觀玅境以空假即中三皆屬性中即空假還歸二修。

下去三諦皆以三千為事境三諦為理境事無所移而義有收歸故以中以空以假而論主論賓其實事理即毫無加損者也今論以中為主故以三千為中言之則空假為賓方其以中為主名為即一其實一不定一而一必具三而中性正因之中即空性了因即假性緣因三因具足名為本有所觀玅境以空假之賓即中賓來歸主則空假皆屬於主故皆屬性然中不定中則主不定主是故中即空假主從於賓則還歸空假緣了二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此之謂也須知此就性中論本有之修非曰已涉修中空假也。

二真諦為主。

三千即空以空為主名全性起修是為因中能觀玅觀以假中皆空三皆屬觀空即假中還歸用境。

此以三千事境即真諦理境明之則以空為主中假為賓修現而性用隱是故全性起修名為因中能觀玅觀以假中皆空賓來歸主故三皆屬觀第空不定空而空即中假主不定主而主就於賓是以還歸用境。

三俗諦為主。

三千即假以假為主名為果上解脫大用以中空即假三皆屬用假即中空還歸境觀。

此以三千事境即俗諦理境明之則以俗為主中空為賓用現而觀境隱是故玅有彰以為果上解脫大用以中空皆俗賓來歸主故三皆屬用第俗不定俗而俗即中空主不定主而主就於賓是以還歸境觀。

五約對明玅絕。

只一三法各對二明論乎三境三觀三用不即不離不縱不橫即遮即照二義同時玄玅深。

各對二明者約主賓而對說也如三千即中以中為主空假之賓來歸中諦之主即一而三名為本有所觀玅境以空假即中三皆屬性是為一境此對一明之也然而中即空假主就於賓還歸空假二修雖曰二修乃為性中之修是三境矣此對二明之也又如三千即空以空為主中假之賓來歸真諦之主名為全性起修是為因中能觀玅觀以假中皆空三皆屬觀是為一觀此對一明之也然而空即中假主就於賓還歸中假雖曰境用乃為修中之二是為三觀此對二明之也又如三千即假以假為主中空之賓來歸于俗諦之主名為果上解脫大用以中空即假三皆屬用是為一用此對一明之也然而假即中空主就於賓還歸境觀是三用矣此對二明之也三各為主為境為觀為用故不即一必具三故不離同居一性故不縱修二性一故不橫假即中空故即遮中空即假故即照三皆本於一性故二義同時遠討其源本於真如玅性故稱之玄本自圓成無三惑之麤故讚之玅甚深無底故嘆之深離諸待對故美之絕。

六結成大涅槃。

如三點伊一不相混三不相離名大涅槃。

此之法喻本出大涅槃經經云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竝則不成伊縱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文今釋其義秘密之藏者即經題稱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般若度即解脫如是三德名秘密藏生佛等有難可了知稱之為秘舉一即三言三即一稱之為密含藏眾德似無實有稱之為藏猶如伊字者譬喻也西天梵書有伊字如此方艸書下字[、/(、*、)]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二點在下不同列火之橫[、*、*、]葢上一點喻法身德、雖是一點一不孤立以有下之二點在也[、*、]故曰若縱亦不成伊下之二點喻般若解脫二德雖二點在下以有上之一點在故不同烈火之橫[、*、*、]故曰若竝亦不成伊要當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成伊[、/(、*、)]此又以喻復釋於喻也摩醯首羅色界天主三頭六臂身騎白牛面上三目一目在上二目在下形類伊字我亦如是合法也解脫之法亦非涅槃等者所謂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脫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若直有一法性不具三則非真涅槃也然而理雖各具苟三法各異如三人各稱帝王各不相收亦非大涅槃也此大般涅槃與今文合者在性體三千則三千即中正因佛性屬法身德三千即空了因佛性屬般若德三千即假緣因佛性屬解脫德轉為所觀玅境則正因法身為中諦了因般若為真諦緣因解脫為俗諦若起為能觀玅觀則正因法身為中觀了因般若為空觀緣因解脫為假觀在三性三諦則全性以起修是為性中具修在三觀則全修而在性是為修中具性莫不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等夫三觀源流根本厥玅若此天台以此而為傳心玅印豈無故哉。

同类推荐
  • 两汉刊误补遗

    两汉刊误补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草经解

    本草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ow Tell a Story and Others

    How Tell a Story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魔娆乱经

    佛说魔娆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地下城谜

    地下城谜

    來自遙遠東方的蘭斯,決定要在「克諾索斯」這個地下城展開冒險者旅程……
  • 邪王狂妃:嚣张大姐大

    邪王狂妃:嚣张大姐大

    现代金牌杀手孤独琉璃死后灵魂穿到独孤堡五小姐身上,从天才杀手变成废物,受尽世人的嘲讽!让她嫁给一个废物算是抬举她?“对不起,她,我要了!”这个邻国冷酷君王,在所有人都唾弃她的时候,偏偏对她呵护有加,让她感觉倍有面子!“抱歉,他,我不要!”就在世人皆认为她耍大牌时,她云淡风轻,玩起大逆袭,让世人皆惊!从邻国的君王到各大家族的俊美公子,无一不被她的魅力所征服,她的存在,就是为了气死某些人的!只是这个长得像前世男友的邻国君王,能不能放过她啊?
  • 魔法高手撩妹史

    魔法高手撩妹史

    魔法学院史小明,殴打学院副校长,情节严重,特此除名,永不准踏入魔法世界。一则简短的通告将即将成为魔法天才史小明打回到现实世界。问他为何如此,“活该那老色狼偷看女生洗澡。”史小明义正言辞,句句有理。问他可有后悔,“靠,老子才不稀罕。”史小明留下一句狠话,身无分文的他踏入了这个从未来过的世界。
  • 赤路行

    赤路行

    所有的故事都从苏扶进入临安府开始,一把断刀,一双拳头,一群兄弟,将带领大家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市井江湖。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化龙。且看苏扶,如何搅动杭城黑帮风云,走出一条赤血弥漫的通天之路。
  • EXO:绝望游戏

    EXO:绝望游戏

    一场富人的游戏,需要无数少年的生命来完成,一场权利者的游戏,需要用无数不坑回首的回忆来编程。当富人和权利者相遇,他们一起玩的游戏就得用生命和回忆来一起编制。被选中的人是悲剧的主角,还是赚钱的工具,没人知道。我们唯独知道的只有一点,人类的自私。我们的人生是幸运的,就算活着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不开心的时候,但最后也可以用死亡来忘记这一切不愉快的事情,然后重新转世做人,开开心心的开始新的生活。但如果有一天,人死去之后并不会转世,而是再一次重新复活,回到这个世界。那些不开心,那些伤心的事情,并没有被遗忘。即使自己选择了死亡,又会再一次被迫复活,活在被人操控生死的日子,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悲哀吧。
  • 通天灵探

    通天灵探

    专职灵探莫其书,现任莫家家主,携鬼仙管家和狐王宠物纵横神、魔、鬼、仙、灵各界,力破奇案。他修成通天之能时,便是与五千年前宿敌的终极之战日……
  • 仙也休闲

    仙也休闲

    在踏入仙门的第一天,每个新入门的弟子均要书写一份报告,题目便是“你为何修仙?”
  • 绝剑神城传

    绝剑神城传

    此书停更了,对此万分抱歉,等东山再起时回来,届时定然大放光芒!
  • 山外仙

    山外仙

    天地争大权,圣人惶惶,仙人又该如何寻觅......千年风花,万年雪月,楼外青山仙外仙。
  • 春见十三弦

    春见十三弦

    杀个痛快,爽个痛快,爱个痛快,恨个痛快。我们的秘密,我们的魔兽,我们的那个黑暗,我们的那个浪漫,我们的那个玄幻啊,朋友,我们一起换个姿势,拉起小手,荡起双桨,寻找那个神秘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