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话语中的“破”与“立”
逻辑说话除了要善于归纳,还要学会“破”与“立”。CIA工作人员经过多年的分析,得出了一种逻辑说话的理论模型,那就是先破后立,或者先立后破,不破不立。在他们眼中,“破”就是破开说话之局,在谈话的开始针对话题做简短的总结,然后再表述自己的观点。
这种做法,跟上文提到的CIA探员的“善于归纳”的做法有着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破”往往是对之前发言者或者对方的观点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看法(不仅仅是归纳),然后提出一个新的看法,这个看法常常是一个全新的意见,而且会运用事实或者理论的依据来论证自己意见的正确性。比如:
特工训练营的两位教官对新来的特工进行了讨论。
教官A:“新来的特工笨笨的,脑筋不会转弯,做事又慢,只会完成自己手头的事情。”
教官B:“不,我觉得他挺认真的,做事总是按部就班,有板有眼,我交给他办的事情他从来都不拖泥带水。总之,他就是一个不错的新人。”
从这个简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教官B对教官A的看法并不持赞同的态度。他的说话逻辑性正是运用了先“破”后“立”的顺序:首先,对教官A的判断进行了否定,为了证明自己的“新来的特工是一个不错的新成员”这个的论点,他用了其做事的事实为依据,围绕同一个论点展开证明,暂且不论他们谁对谁错,教官B说话的逻辑性还是比较强的。
日常生活中,要增强自己话语的逻辑,我们也可以参照CIA探员先“破”后“立”或者先“立”后“破”的逻辑结构,以充实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观点层次分明,使人一听就能知道话语的重点在哪里。
是你还是我,到底是哪个——谈话中必须避免对象模糊
CIA探员指出,一段有条有理的逻辑话语,肯定有着明确的主体指向,否则就会造成双方的误解。例如CIA探员们曾经处理过一个特殊的案件:
在一次外出逛街时,富人家的姐妹俩被一个吉普赛妇女叫住了,说是与她们有缘,要为她们算上一卦——当然是付钱的。接着,吉普赛妇女煞有介事地摆弄着手中的水晶球,说:“姐在妹先死。”两人听了,各怀心事地走了。不久之后就传出了两人为争家产自相残杀的新闻。
其实,吉普赛妇女的话犯了一个常见的逻辑错误,那就是她的话中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指向对象,主体的概念是模糊的。这段话的主体可以是“姐”,姐姐在,但是妹妹先死了;也可以是“妹”,姐姐在妹妹之前就死掉了。为了避免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对这句话有着不同理解的姐妹俩就各自先下手为强了。
CIA探员们指出,在人们的平凡生活中,说话者的话语主体指向模糊,往往会导致对方难以回答,摸不着头脑。
“一加一等于多少?”
这个简单的问题,当一家研究机构问及一些著名的教授、大学生和各行各业的精英时,研究人员却得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这些人在回答此问题时,总要思考很久,然后给出一个可能毫不相干的答案,也有一些人表示无法回答。只有在调查小学生这个群体的时候,小学生们大部分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二”这个数字。
一加一等于多少,这个看似浅显的问题为何难倒了这么多人?从逻辑的方面说,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因为“一加一”这个问题本身的对象是不限定的。一加上一可以等于三,比方说爸爸加上妈妈生出了一个孩子,那么就是三个人了。但如果我们给这个问题加上一个对象的限定:“1+1=?”这个时候,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用笔写上“2”这个数字。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遭遇这种让人“想太多”的问题。
一次,CIA教官杰森急匆匆地走进中心说了一句“赶紧做完把情报给我”,然后就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在中心坐着办公的工作人员一脸茫然,杰森到底要谁收集情报?收集哪一份情报?什么时候需要那份情报?等了好久,新人罗斯为了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赶紧把自己手头的资料整理好,敲开了杰森办公室的门,然而杰森却对他说:“谁让你送资料过来?我要的是艾米丽手里那份关于罗马尼亚的情报!”
在这个案例中,CIA教官杰森提出来的问题就再简单不过了。九个字的问题,却让底下的人很为难,因为不知道他具体指的对象是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逻辑局面,是因为这个提出的问题只有中心语,却没有附带对象的定语,在逻辑说话培训的时候,CIA们都会被提醒要注意说清楚对象。所以,不论是说话还是提问题,我们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对象到底是谁,而自己需要对方给出什么信息,这些都是不能遗漏的逻辑项目。
在关于话语逻辑对象模糊上,还有一个问题,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踩中地雷”。
地铁站里,两个乘客吵起来了。
“先生,请问你是怎么一回事?”
“我怎么了?”
“你自己心知肚明!”
“你来找碴儿的吧!”
“你还恶人先告状啊?”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眼看着就要吵起来了。突然一个小孩子拉了拉其中一个乘客的衣角说:“爸爸,刚才我不小心踩着他了。”
很多时候争吵都是因为一些“说得不清不楚”的事情。在这两个乘客的对话中,其实两个人说的都是漫无边际,没有什么具体内容的东西。第一位乘客问“你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在听到这句话时都会觉得莫名其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另外一名乘客莫名其妙的时候,对方又来了一句“你心知肚明”。但事实上,这位乘客真的什么都不知情。
当说话者提及的事物没有边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一头雾水,不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一些宽泛的题目和说辞常常抽象得让人无法回答。比如说“论建设和谐社区”、“我们要大力提高校区的绿化建设”、“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出去玩吧”,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抽象说辞,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切入点,只是给对方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说辞改成“从打击犯罪开始,建设和谐社区”、“加大绿化芒等树木的引进,提高校区的绿化建设”和“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看《乱世佳人》吧”,这些话就会比之前的话语要明白很多。
所以,CIA探员们针对这个问题特别指出,与人说话时要避免漫天撒网,而要集中火力,将自己要说的意思要点化,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总之,练就一张逻辑说话的嘴并非一朝一夕,我们一定要掌握方法,点滴积累,才能让自己说的话无懈可击。
逻辑说话里的连接词
“语无伦次”造成的后果是双方的
在日常对话中,我们的对话往往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结束的,在演讲、论辩的时候更是如此。在接连的句子中,如果不用连接词,话语就会变得非常奇怪。若想要自己所表述的大段意思能够为他人所理解,就要学会使用最简便的一种逻辑用语——连接词。不用连接词,是导致前言不搭后语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用上连接词,是我们的言辞能够为人所理解的、逻辑清晰的重要一点,但是用连接词并不代表滥用,不弄明白事实与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转折关系用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的连接词,一方面,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沟通中的误解,从而导致交流的困难。
连接词的不当运用会造成交流的障碍,如果每个人都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那么沟通就很难进行下去了。
对于接受话语的一方来说,如果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话语,则会错解对方的意思,结果往往无法预料,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同事甲对同事乙说:“你看同事丙,今天穿的那一身职业套装很是不错,她长得那么肥,还穿条纹的衬衫,看上去就更肥了。”
同事乙听了不解地问:“你到底是在赞她呢,还是在贬她呢?究竟是穿得好看还是不好看?”
同事甲这时也发现自己的话不是很对劲儿,就赶紧转移话题,不聊同事丙的衣着了。
另外一次,同事甲和同事乙的上司过来视察工作,同事甲奉承地说道:“领导,我们这个组的销售成绩是这个市场部最好的,隔壁办公室的小组是这个月的销售冠军。”
上司听了同事甲的介绍,困惑地说:“那么,这个小组的业绩到底是怎样的?”同事甲不好意思地望着上司,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候站在身边的同事乙说:“的确,隔壁小组的销售是不错的,是这个月的业绩第一,但是我们组的综合业绩是这个市场部最好的。”
“原来如此。”上司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对同事乙的回答表示满意。
同事甲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理清“同事丙穿得好看”与“穿条纹衣服不好看”两个句子间的联系,以及“我们小组的销售能力很强”与“隔壁小组是销售冠军”两个句子间的联系。
首先,第一个例子里面,两者是转折关系,如果加上连接词,这个句子就会变成“同事丙今天穿的那一身职业套装很是不错,但是她长得那么肥,还穿条纹的衬衫,看上去就更肥了”,总体上还是赞同的态度,只是觉得上衣的搭配有点美中不足,如果理解成并列或者递进的关系那就出错。而第二个例子里,同事乙的回答理清了两个句子间的关系,得出了让领导满意的回答,完美地打了圆场。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见到,甲的毛病在于不会用逻辑连接词,而不会用连接词的后果就是立场不坚定,态度不明确,最后造成了沟通双方的误解。
CIA探员在总结办案经验中得出,“语无伦次”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双方面的,首先是使得谈话对方如同坠入云里雾里,不知道说话者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其次就是给对方造成了不好的印象——说话者的话语并没有逻辑,可见他不是一个细致严谨的人。
使用不同的连接词
正如开始的时候提到的不断使用“然后”的例子,如果总是重复使用同样的连接词,不仅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更会让话语的重点游移。
因此,要更有效地使话语明了、层次分明,我们可以接连使用不同的连接词,例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接下来”、“下一个”、“首先”、“更重要的是”等等,连接词的变化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并列、转折、递进等各种逻辑顺序,适当地使用不同的逻辑连词,才让自己的话语逻辑更加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