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3200000001

第1章

蚂蚱经,蚂蚱经

蚂蚱本是土里生

蚂蚱长了八个月

一霜打得直撅撅

草窠里,得了病

豆窠里,着了重

芝麻窠里丧了命

蝼蛄听说去发面

屎壳郎听说把馍蒸

马吱妞听说去送殡

蚂蚁听说去拉灵

油子哭得柿叶红

八个斑苍打墓坑

花老婆箩面不消停

这一次,还叫不叫出阁呢?季瓷问自己。

三年前,她可是风风光光地出过一回阁的。她爹季先生亲自写了喜联贴在门上。

那年她虚岁十八。四个摞起来要双人抬的大圆礼盒,里面有五谷杂粮、珍珠、玛瑙、玉石、翡翠、丝线、绸缎,还有她绣了几年的各样女红活,四床锦缎被子,六身大镶大绲的衣裳。除此以外,还有一只小钟表。

民国二十年,颍多湾县的乡下,谁人见过这样的钟表呢?它有火烧一般大,玻璃壳里像是装了个小马驹,踢踢踏踏地跑,你想让它啥时候叫它就啥时候叫。有人说那是“吱吱啦啦”的,有人说那是“丁丁零零”的,总之,那是天外来的叫声,比春天里布谷鸟的啼鸣还要中听。

腊月里,天还没明,季瓷坐的暄腾腾红鲜鲜的小轿就被抬到了罗湾。于枝贵的家门口,跑来看新媳妇的人已围严实了。人们早就想一睹季先生家二闺女的风采。传说中这位二闺女绣的石榴籽看着就想吃,绣的鸳鸯下了颍河肯定能凫水。她还剪得一手好窗花,闺女出门都要请她剪一个大团花盖脸盆。

看过那阵势的闺女们都在心里想着,待我出门时能有像她那样的排场,就知足透了。颍多湾人把闺女出嫁叫“出门”,讲究的说法叫“出阁”。

而这一回,什么都没有了,锦缎的被子,大镶大绲的、还没有来得及穿的衣裳,都没有了。她想,还是不叫出阁的好吧。女人一生出一次阁,风光一回也就中了。

是不是怨那只表呢?送终(钟)送终(钟),我咋就陪嫁了一只钟表呢?这不是把霉气带到婆家了吗?这不是烧包烧过火把自己烧了吗?三年内公婆都过世,而千不该万不该,他也走了,走得那么急,一句话也没给我说,我也没给他说出那句最要紧的话。

于枝贵比季瓷大两岁。当年宽婶子来说想把北乡小季湾季先生的二闺女说给他时,他一蹦多高地喜欢——早就听说教书先生家的二闺女心灵手巧,针线活一看就会。他妹子于枝兰更是喜得拍手,咦,哥呀,你要是娶上小鸡娃的二闺女,那我就能穿上最好看的衣裳了。当地人说话图省事,将一板一眼、很有文化感的村庄名字,按照最顺嘴最圆滑的发音来念,洪陈店叫作“浑春店”,北舞渡念成“北牛(ou)犊”,小季湾也就成了“小鸡娃”。

“憨闺女吧,光想穿好衣裳哩,你不想想,那小鸡娃的二闺女想聘的人家有多少呀,看你爹这巧手木匠干这么多年攒下的家业,够不够给人家下聘礼哩。”巧嘴媒人说。

“够,够,他宽婶子,你放心去说吧,只要季先生吐口,只要那二闺女愿意,俺老两口情愿骨头砸了卖成扣儿。”枝贵他娘嘴凑上耳根来,“我叫贵他爹下回去县上给你撕件洋布料子。几个庄上都没见人穿过哩,我只上回看戏见葡萄湾的常家媳妇穿过,咦,那齐整得呀……”

“咦,那你说咱这辈子还能穿上个洋布布衫?”宽婶子更加欢喜。

“能,能,你穿不上谁还能穿?”枝贵他娘声儿又小下去,“俺家平日看着仔细抠唆,可也聘得起那二闺女了,这么给她说吧,就只那天上的星星俺给她弄不来,其余凡是她想到的、见过的,都能满足她。”

宽婶子立时脚下踏了云彩,来到小季湾。

小季湾与白果集只隔一条颍河水,从远处看,连在一起,不分你我,只有颍河水日夜“哗哗”流淌,告诉人们这是两个村子。白果集是方圆十几里的大庄,天天早集,逢一四七有庚会,一年还有两个庙会,要唱大戏,四方客商来此贸易。还有些外乡人因各种原因顺着颍河水漂到这里,背个破包袱沿着河岸一点点走来,最难的先是靠着墙根骨堆几天,再想法在哪面墙边搭个小庵能躺下来,慢慢地有个小营生干着,有个支应跑跑腿,再然后,就成这集上的人了,过几年,就敢给过路的人说,歇歇吧,到家喝口茶。集上有饭铺、旅馆、茶社,也就有个把被命运送上岔路的外乡女人在此明里暗里营生,引得男人赶不赶集逢不逢会都想踅来瞅瞅。村后的公学里有一棵白果树,要几个大人才能抱住。谁也说不上来这棵树有多少年,不拘再老的人也会说,我小的时候它就这么大。

一河之隔的小季湾因了白果集,也显得比别的村庄主贵了一丁点儿一小捏儿。因为颍河水常年泛滥,各家把院子都垫得很高,整个街里就是一个峡谷。各人回家时,弯腰撅屁股爬个缓坡。当然,院子垫得越高的人家,就越有经济实力。夏秋时节河水溢出河床,街里也便成了河,人们都不得出门,这时就看谁家存的吃用多了。没有能力垫院子的,等着颍河水像来客一样几年光顾一回自家院子,盆盆罐罐,破衣烂衫,柴火末子,都在水里漂着、泡着。因为土匪不断,村子又垒起高高的寨墙。这样从远处看,小季湾就高高地耸立于白果集的西南,像是长在白果集这只大手上的六指儿。河水本是从北向南而来,到白果集时,就在村西头拐向东去。颍河水流了几千年几万年,谁也说不清,反正地老天荒,它有的是时间拐来拐去。

接待媒人是季家近两年要面对的事,来了男人季先生陪,来了女人家里人陪。一宗宗、一件件都在心里记着,总要对媒人好言相谢,留家里吃顿好饭,给媒人说,现在是开明社会了,不是都要放脚哩吗,这事还要看妮子的主意,你看哪天集上、会上,叫两人偷着看上一眼,最后主意她自己拿,咱当老的不落埋怨。

于枝贵按着宽婶子的安排,穿了一身浆洗得硬挺挺的新衣裳站在戏场里。可是那戏台之上,闹闹腾腾那是在唱啥呀,他一点都看不到眼里,听不到心上,他只想看到二闺女突然在眼前。宽婶子在身后拍他,指给他十几步外的一个侧影。那二闺女一身淡青色衣裤,矮小而窈窕,脚顶多有他于枝贵的半拃多,穿个绿色绸子鞋,尖尖的,像个秦椒。只伶仃地给他一个侧影。他急了,给宽婶子说,你叫她转过脸来,我就看一眼。

“看到眼里剜不出来咋弄?这就中了,先生家的闺女还能叫人对着脸看?我是见你可怜,过来给你指一下,你看清了吧?不瘸不拐没毛病吧?那脸呀,连半拉黑雀儿都没有,比不上仙女但也差不多,我怕你看了黑里睡不着。妥了妥了,走吧。”

于枝贵哪里肯走,身子向那边趔着,想要扑过去。宽婶子拉住他:“可不敢吓住人家呀,那二闺女一恼,再不愿意你了咋弄?”

这时,见十几步外的季瓷侧过了一点,还是没有直对脸过来,只是低下眉梢,用眼角往这边搭抹了一下,于枝贵只看到半边粉扑扑的脸。

二闺女自认为尽到了仁义,一扭身,就像那夏天的河水轻快地打了个小漩儿,走了。

“中了,中了,这就算看了,啊,刚才二闺女呀,可是仔仔细细把你看清了。”宽婶子作祸般笑笑,丢下他去了。季瓷在戏场外等她呢。

于枝贵跟出,见两个人的背影一高一低、一宽一窄往前走,四只小脚在地上捣得怪快。他跟上去,在后面悄声走着,突然叫一声:“宽婶儿。”

两人回头。他看到一张桃花般的面容。十四岁的季瓷尖下颏,薄眼皮,刚才印上面颊的红云还没有褪去,现在为他猛然近在面前而脸色刷白,像一道亮光闪过面庞。这莽撞人儿真的让她措手不及,她像个受惊吓的小雀,转过身扑棱棱飞走了,小脚一拧一拧,地上就有了一坨坨花骨朵般的圆点。

“你又跟来弄啥呀?”

“不弄啥,我问你刚才最后一句话给我说的啥,我记不起了,回去给俺娘咋交代呀。”

“咦——呀,你这孩赖主意咋恁多。”宽婶子笑着拍打他的肩膀。

宽婶子真的穿上了洋布花布衫,这门亲事还真就成了。当然,主要的原因是季先生问了二闺女,对人满意后,他托人去打听了于枝贵家的根根梢梢。打听媒也是婚姻往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往往一桩婚事的成与败都和打听的结果有直接关系。

第二次出门时,季瓷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和时间去打听媒了。她想,一切都是命。想享福,必受罪,胡思乱想耽误瞌睡。

那天天不明,于枝贵就要出门,十八里外的县城有人捎信来,请他去打几件闺女出门的梳妆盒。爹去世后,他就拾起全套家什,开始像爹一样四处游走着去打精细家具。他做出的活远不如爹,只是人家还习惯着捎话,让罗湾的来,给我家做个啥。

“你等等,有句话要给你说哩。”季瓷从里边跟出来。已经把东西都背到了身上的于枝贵说:“时候不早了,鸡子都叫了,等我回来再说吧,啊。”

“那——中啊,你路上可得仔细点。后儿黑里回来?”

“嗯。”于枝贵出了堂屋,走到东屋窗前,敲了敲窗棂:“兰,起了没有?”

“起了,起了。”于枝兰应着声。

“起吧,起来帮你嫂干干活,我走了,啊。”于枝贵在未亮的昏暗天光里打开大门出去了,季瓷跟上去又将大门插上。

三年内先后爹娘过世,这让于枝贵不得不听信村上人的闲话:人都说季瓷把霉气带到他家来了。哪有带着钟表出门的呢?自古都没听说过。当然,自古这里没有钟表。那是个稀罕玩意儿,是她在山东做官的舅舅专门捎给她的,但那时咋都想不到“送终”这个词呢?为啥爹娘没得啥病,也不算老,才四五十岁咋都走了呢?还有,她来三年多了,还不见显怀,是不是她就不会生呢?于枝贵不由得开始怀疑起当初对她狂热的迷恋了。慢慢地有些怕她,有时候晚上竟不敢靠近她身子,以前隔一两天他定要在夜里缠磨她一回,现在十来天才想挨靠亲近她。是个石头撒那么多种也得长个啥吧。如果爹娘还活着,一定会张罗着给他再娶一个,他们是绝对不会看着于家断后的。可现在,他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了,娶她就花了大价钱,爹娘的后事也花了不少钱。爹一去,那么精的手艺带走了,来钱的路越走越窄。

好像她夜儿黑里就迟迟疑疑地想给他说啥,挨到身上想缠磨他,他轻轻地推开,一翻身给她个后脊梁。睡吧睡吧,明儿要早起。他不知为啥就没兴头听,她那张巧嘴,能说出啥呀?她能把死人说活过来?她能把平展展的肚子说鼓起来?

于枝兰梳洗后走出东屋。正是当年季瓷出阁的年纪,按说她也该出阁了,婆家早就定下了,是东乡郭湾的,可娘和爹连着过世,按规矩守孝三年。那郭湾的婆家,尤其是那十九岁的郭仓实虽不满意,也只好等着。

“兰,饭在锅里,还热着哩,给咱俩一人盛一碗喝。”季瓷在织布机上说。她从来就没有一刻闲过,纺花织布,缝被子做衣裳,箩面择菜,刷锅倒灶,喂鸡喂猪。只要人眼里有活,世上就永远有做不完的活。走遍天下端起碗,搁着勤谨搁不着懒。

虚岁十八的于枝兰比季瓷高半个头,也健壮很多,可性子却绵软得提不起来。她悄没声把两碗红薯糊涂放在堂屋桌上,在织布机的“咣当”声中说:“嫂,趁热喝吧。”

“就来。”季瓷说着,“咣当”声还没有停下。总是这样,干活好像和谁争着什么,多干一点就占了一点便宜似的。于枝兰常常想不明白,嫂子那小小的身子里咋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力。她说,嫂呀,别累着了。季瓷说,力是奴才,歇歇回来,你看我这会儿使得慌,明清早起来,就又一身劲了。

季瓷从织布机上下来,坐在桌边,两人都端起碗,喝稠稠的红薯糊涂。没有菜。除了家有良田百亩的,谁家吃过菜呀,只有过年过节、支应门事的时候才会吃菜,平时没有吃菜的习惯。

枝兰低着头,声音很小地喝着。季瓷看一眼她胀鼓鼓的胸脯。枝兰常为她过于饱满的胸脯羞于到大门外去,季瓷心里叹一口气,要不是家里这事,她顺顺当当地出门子,过自己的日子去,多好。现在,这长熟了的果子就在树上干干地挂着。

“兰,我叫你哥这回去县上给你撕块最好的缎子,等我机子上这块布下来做里子,给你缝个新棉袄。”

一说新棉袄,闺女家都知道是啥意思。枝兰的脸更红了,看到季瓷的碗空了,“我再去给你盛一碗。”接过碗出了堂屋门。

第三天的晚上,天黑透了,于枝贵还没有回来。烧着汤的季瓷心有不安,竖起耳朵听大门口的动静。枝兰也好几次走到门口探头往外看。红薯糊涂已经烧好,季瓷破例调了葱花和芫荽,在碗底静静地卧着。

“这是咋了?说是赶喝汤时候就回来的呀。”姑嫂俩站在当院的月明地儿里。鸡子一个个走回窝里。大门口没有一点声。

“兴是路上又拐到俺姐家里去了?不会啊,他没说要去,还是俺姐家的人见了他拉住要去?还是给你撕料子耽误了?”季瓷不停地拿话安慰自己,枝兰闭着嘴不吭气。月明地儿上,两个影子虚虚地斜在那儿。“兴许是主家又想多做件东西,留住了他。”

红薯糊涂稠稠地在锅里,灶膛已经慢慢温了下来,还是没有于枝贵走进大门的声音。

“叫我去找找罗掌柜。”季瓷解下围裙,用手拢拢头发,就要出门。

“我跟你一起去。”枝兰慌慌地说。

“你不去,在家等着。”

罗湾两个大姓,罗和于。因不是一个姓也无法排辈,平日于枝贵他们就虚虚地叫罗掌柜大叔或大爷。罗掌柜因家里在白果集上有生意,在村里有些身份,村上的大事小情人们都爱请他拿个主意出个面。

同类推荐
  •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是一部明末拟话本小说集。每一卷为一篇,共三十四篇。内容涉及王朝兴衰、官场逢迎、将帅武功、士人际遇、民生疾苦及地方风俗等,作者演义前朝史事,抨击政治窳败,感慨世情冷暖,颇能反映当时知识阶层对民不聊生明末社会的认识和怀才不遇之情。
  • 最后一棵树

    最后一棵树

    《最后一棵树》收集了作家相裕亭发表在《故事会》《山海经》《新故事》《今古传奇》《古今故事报》等国内权威故事报刊上的40余篇精品力作。本书所选作品,题材广泛,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令读者在轻松愉快地阅读中,分辨是非,感悟人生,享受快乐。
  • 谁人解其味

    谁人解其味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初恋, 如果因为年少轻狂,伤害了自己深爱着的人,让朦胧的初恋含恨离去,这将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啊。
  • 燕子笺

    燕子笺

    长篇平话小说《燕子笺》,十八回。不题撰人。叙唐扶风茂陵才子霍都梁,高才博学,文韬武略,在安史之乱中,与郦尚书之女飞云成婚;后中状元,又授了宏文馆学士兼河陇节度使,亦与妓女华行云结为夫妇,二妻双双得到封诰。
热门推荐
  • 断魂念

    断魂念

    天启四千三百年,天书与陨石同道降世,奚落东方,剧烈的撞击使得世间四分五裂,伴着神秘天书的到来,世间多出了一道气流,称作云隐。继而出现修道之人,以云中之隐,悟得大道,无数道者追寻天书之谜,以求永存。得知天书下落,少年冒险求之,直到遇到生命中的她,才知道什么叫做永存。与你同归云隐,闯遍世界的碎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外萌妃:逍遥七国

    天外萌妃:逍遥七国

    一个红衣如妖,一个白衣如仙。邪魅如他慕容莲华,清冷如他医仙圣子,均是七国立于巅峰之人,十年的等候,十年的寻找,当她再一次跌入异世时,却早已没了儿时的记忆。明明早已与他许下一生不变的誓言,可命运却让她遇上了另一个人,当记忆涌来,她的一颗心又该何去何从?割不去的是情,舍不下的是爱,一个心真的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她白梦歌,贪吃、爱财又好色,骂人从来不吐脏字,活的肆意潇洒,那一头如海藻般卷曲的墨发下一双清澈的琉璃眸总是闪烁出耀人的光芒,使七国中一个个不同类型的绝色男子为她痴迷。千年征伐不息、七国战火再起,且看她一个异世萌妃,如何凭一己之力左右这天下的命运?作者qq:1928590045!
  • 浪子情仇

    浪子情仇

    失意的离去,默默的归来,一回来就被卷入一场阴谋之中,他会怎么化解这些危机……
  •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关于教育的话题,从来都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表明:20年前,只有1%的中国家长质疑“高分低能”和“教育体制”问题;20年后,只有20%的家长坚定支持精英教育,而80%的家长程度不同的对精英教育模式提出了异议。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山河夜雨

    山河夜雨

    大唐皇子在皇位易主之际,为保性命出逃云汉,这个被大唐神医断言活不过二十岁的皇子,如何才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去?九州山河,绵延无垠,其间万族,征战不休。当黑夜笼罩了这片大陆,九州山河风雨飘摇,何人可以带领万族寻求一线生机?
  • 我只是心疼不能陪你一起到老

    我只是心疼不能陪你一起到老

    遇见夏丹的时候,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所有的故事,就从那刻开始。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你曾说。青春的成长总伴随着刺痛,就连我也期待青春最后故事的结局。
  • 道之路阳

    道之路阳

    只想早日强大,见到父亲,寻得母亲,偏偏卷入爱恨纠葛。也曾消沉,但终是曾经。
  • 神之枷锁

    神之枷锁

    这是一个从帕加兰大陆向星辰大海开始的征途,这是一个以夏侯迦罗·狄奥多罗斯为主角的世界,这是一个我的故事,也是一个你们的故事。从悬赏猎人到雇佣兵,从深红公国到世界巅峰,在这个由诸多位面、无数大陆、繁复种族和亿万生灵构筑的世界里,夏侯迦罗找到了生命应有的永恒野望。而世界之多如恒河沙数,亿万位面中生命虽仅少数,但绝对数量仍超越许多智慧种族的计算能力。无数个纷繁的位面,便有无数个纷繁的光怪陆离奇诡美景。滚滚红尘,我们都是摆渡人,也都是过渡人。“未知”是红尘生命创造的一个伟大的词,这是人类伟大的初始,也是人类堕落的源头。那么,你们何不跟我一起伟大、一起堕落?
  • 逆天狂妻君凛天吓

    逆天狂妻君凛天吓

    生死之间,一道紫光将绝顶特工带回异大陆。一觉醒来竟成废材?扯什么?逆天大陆人人都是大神,强大女子玩转异大陆,醒来第一句竟是“异大陆我照样翻天下”。奇特琼花手镯废材逆天,神秘道士,疯狂控魂师,你意想不到的人物竟在其中,静看废材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