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800000009

第9章

少阴咽干腹满,不大便,急下之,大承气汤。下利腹满,身痛,先温其里,四逆汤,后解其表,桂枝汤。汗后腹满,当温,浓朴半夏生姜人参汤。吐后腹满,少与调胃承气汤。下后腹满,栀子豉汤。

腹满大抵阳热为邪,则腹满而咽干。阴寒为邪,则腹满而吐利,食不下。若曾经吐、汗、下后腹满者,治各不同也。

腹痛

腹痛者,缘邪气与正气相搏,则为腹痛。如阳邪传里而痛者,其痛不常,当以辛温之剂和之,小建中汤。阴寒在内而腹痛者,则痛无休时,尝欲作利也,以热剂温之,附子理中汤。有燥屎宿食而痛者,则烦而不大便,腹满而硬痛也,大承气下之。少阴下利清谷,脉欲绝,腹痛者,通脉四逆汤;兼小便不利者,真武汤。实痛而关脉实者,桂枝大黄汤。经云诸痛为实,则痛随利减之法也。

小腹满

小腹满者,脐下满也。若胸满,心下满,腹中满,皆为邪气而非物。今小腹满,则为有物而非气。若小便利者,则为蓄血之形。小便不利,此乃溺涩之证。渗利之剂,宜分两途。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小腹急满结痛者,桃仁承气汤,下尽黑物则愈。太阴身黄,脉沉,小腹满,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利之,小便清白为愈。病患素有痞气,连在脐旁,痛引入阴筋者,名脏结,死也。

呕吐

呕者,声物俱有而旋出。吐者,无声有物而顿出。有声无物,为干呕也。较之轻重,则呕甚于吐矣。盖表邪传里,里气上逆,则为呕也。大抵邪在半表半里,则多呕,及里热而呕者,俱用小柴胡汤。故经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攻之为逆。若太阳少阳合病而呕者,黄芩加半夏汤。太阳阳明合病,当自利,若不利而呕者,葛根半夏汤。三阳发热而呕,俱用小柴胡汤。先呕后渴,此为欲解,当与水解。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赤茯苓汤。若阳明证,发热汗出,心烦痞硬,下利呕吐,大柴胡汤。若胃冷,脉沉迟,不食,小便利者,半夏理中汤加姜汁。利而见厥逆者,难治,以其虚寒之甚也。

干呕

干呕者,空呕而无物出也。大抵热在胃脘,与谷气并,热气上熏,心下痞结,则有此证。太阳汗出干呕,桂枝汤,主自汗也。少阴下利干呕,姜附汤,主下利也。厥阴吐涎沫干呕,吴茱萸汤,主涎沫也。邪去呕自止。又有水气二证:太阳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身热干呕者,微喘或自利,小青龙汤;不发热只恶寒,胁痛,咳而利,干呕者,亦水气也,十枣汤。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属少阴,四逆汤也。

哕即干呕之甚者,非比干呕,则有声浊恶而长,皆有声而无物也。盖因胃气本虚,因汗下太过,或恣饮冷水,水寒相搏,虚逆而成也。又有热气拥郁,上下不得通而哕者,轻则和解疏利,重则温散。哕而腹满,大便不利,先用半夏生姜汤,次用小承气;小便不利者,猪苓汤。哕不止者,干姜橘皮汤。温病有热,暴饮冷水作哕,茅根干葛汤。哕家,若不尿而哕者,则病笃矣。

咳逆

咳逆者,俗谓吃忒是也,才发声于咽喉则遽止,轧然连续数声,然而短促不长,古谓之哕,非也。哕与干呕无异,但其声浊恶而长,比之吃忒,大有径庭矣。若将吃忒紊为哕与咳逆,误人多矣。

若便实,脉本有力者,少与承气汤微利之。因当下失下,热气入胸干肺故耳。若便软,脉来无力,泻心汤。因胃气而冲逆故耳。

脉微者,难也。

下利

下利者,伤寒下利多属于热。热邪传里,里虚协热,亦为下利。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凉无热,此其大概耳。夫自利清谷,不渴,小便色白,微寒,厥冷恶寒,脉沉迟无力,此皆寒证也。若渴欲饮水,溺色如常,泄下黄赤,发热后重,此皆热证也。寒者,理中、四逆汤;热者,小柴胡、猪苓汤。寒因直中阴经,热因风邪入胃,水来伤土,故令暴下。或温或攻,或固下焦,或利小便,随证施治,但不宜发汗耳。若汗之,便邪气内攻,复泄其津液,胃气转虚,必成胀满也。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葛根汤。太阳少阴合病,下利干呕,脉实者,承气汤。太阳表未解,数下之,遂协热利,心下痞者,桂枝人参汤。太阴自利,不渴,与夫厥逆,无脉而利者,四逆汤。少阴咽痛,下利,胸满心烦者,猪肤甘桔汤。渴而自利纯清水,心下硬痛,口干燥者,此不可温,急用大承气汤下之无疑矣。伤寒,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四逆汤;清便自调,急当救表,桂枝汤。下利谵语,脉沉有力,为有燥屎,急当下之,大承气汤。肠鸣腹痛,下利,脉沉迟无力,急当温之,小建中汤。

寒毒下利而戴阳者,下虚也,附子理中汤。若夫下利谵语,目直视,下利厥冷,躁不眠,下利发热,厥而自汗,下利厥冷,无脉,灸之不温,脉不至者,下利一日十数行,脉反实者,皆为不治也。

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者,冲脉为血之海,即血室也。男女均有此血气,亦均有此冲脉。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为下血谵语,因邪热传入正阳明腑;在妇人则为寒热似疟,邪乃随经而入,皆为热入血室。太阳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而血自下者,愈;不愈,用桂枝汤。阳明下血谵语,胸满如结胸,夜则如见鬼,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下焦蓄血,其人如狂,小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黑,与夫下利,无表里证,脉数不解,消谷易饥,多日不大便,此为瘀血,桃仁承气汤。少阴病,下利脓血,或腹满,下如鱼脑者,桃花汤主之。

四逆

四逆者,手足厥冷不温,谓之四逆。邪在表,则手足热。邪在半表里,则手足温。至于邪传少阴,则手足冷逆也。然自热而致温,由温而致厥,乃传经之邪,轻则四逆散,重则承气汤下之。若初起得病便厥者,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温之。此为阴经受邪,乃阳不足而阴有余也。若或恶寒厥逆,蜷卧烦躁,吐利而脉不至者,皆恶候也。

不大便

不大便者,因发汗,利小便过多,耗损津液,以致肠胃干燥。盖邪热传入正阳明,里证最多,惟见发渴谵语,脉实,狂妄,潮热自汗,小水赤,或心腹胀满硬痛,急用三承气汤,选而下之,大便通而热愈矣。倘脉浮,表证尚在,或带呕者,知邪未全入腑,尤在半表里间,尚用小柴胡和之。候大便硬实,不得不下者,只得以大柴胡下之。若阳明汗多,或已经发汗,利小便而大便不通者,此津液枯竭,宜蜜导通之。

谵语

谵语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胃中实热,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识昏迷,妄有所见而言也,轻则睡中呢喃,重则不睡亦语。有谵语者,有独语者,有语言不休者,有言乱者,此数者,见其热之轻重也。大抵热入于胃,水涸粪燥,必发谵语,为实也。

有被火劫取汗而谵语者,有亡阳谵语者,有下利清谷,不渴,谵语者,此为虚也。或脉来沉实,洪数有力,大便不通,小水赤,燥渴,谵语狂妄,腹中胀满硬痛,或潮热自汗,或下利纯清水,心腹硬痛者,皆里证,邪热燥屎也,俱大承气下之。下后利不止,与夫喘满气逆而上奔,自利气脱而下夺,皆为逆也。其三阳合病,脉实,身重难转,口中不仁,面垢遗尿,白虎汤。或大便结,大热干呕,错语呻吟不眠,犀角解毒汤。初得病无热,狂言,烦躁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与五苓散三钱,以新汲水探吐;一法用桂苓汤。狂言,漱水不欲咽,大便黑,小水不利,身黄胀满,此因当下失下,是瘀血谵语,桃仁承气,下尽黑物则愈。妇人经水适来适断,续得寒热,此为热入血室谵语,小柴胡汤。阳明证,喜忘,如狂者,亦瘀血也,照前桃仁承气,下尽黑物则愈矣。

郑声

郑声者,如郑卫之音,谓不正也。盖汗下后,若病久本音失而正气虚,则语散不知高下,乃精气夺之候。其脉微细,大小便自利,小柴胡汤也。

小便不通

小便不利者,邪气聚于下焦,结而不散,甚则小腹硬满而痛,此小便不通也。大抵有所不利者,行之,取其渗利也。若引饮过多,下焦多热,或中湿发黄,水饮停滞,皆以利小便为先。惟汗后亡津液,胃中干,与阳明汗多者,则以利小便为戒。设或小水不利,而见头汗出者,乃阳脱关格之病笃矣。引饮过多,小便不利,下焦蓄热,浮者,五苓散;沉脉,猪苓汤。太阳病,身黄,脉沉,小腹硬,小水不利者,知无血也,与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必发黄,茵陈五苓散,黄自退而小便清矣。

小便难

小便难者,阴虚也,阳必凑之,由膀胱受热,故小便赤涩而不能流利也。又有虽不大便五六日,而小便少者,但初硬后溏不定,或硬攻之,必溏。候小便多,屎定硬,方可攻之。乃胃中水谷少,便虽通而不多,如猪苓汤可也。

小便自利

小便自利者,为津液偏渗,大便必硬,宜药下之。太阴当发身黄,其小便自利者,则湿热内泄,不能发黄。惟血证,小腹急而如狂,小水自利者,肾与膀胱虚而不能约制水液,桃仁承气下之。若自汗,小便数者,虽有表证,不可用桂枝,谓其走津液也。若误服之得厥者,以甘草干姜为治也。

舌苔

舌上白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谓其寒邪初传入里也,小柴胡汤。舌乃心之苗,色应南方火,邪在表,则未生苔。邪入里,津液结搏,则舌上生苔而滑。热气渐深,其舌苔燥而涩。热聚于胃,其苔为之黄矣,宜承气汤下之。若舌上黑色苔者,则热已深,病势已笃。经曰:热病,口中干,舌黑者,乃肾水刑于心火也。脉浮,阴阳俱紧,口中气出,舌中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苔,勿妄治也。到七八日以来,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也。及或大发热者,难治。设有恶寒者,小柴胡加干姜服之。

脏结

脏结者,脏气闭结而不复流布也。外证如结胸状,但欲食,腹满如故,下利,舌上白苔者为异。其脉寸浮关沉紧,痛引阴筋,脐腹胀痛者,难治也。

咽痛

咽喉不利而痛,或成疮,不纳谷食,皆邪热毒瓦斯上冲而痛,甘桔苦酒汤。咽喉不利,吐脓血,手足厥冷不止者,难治,升麻六物汤主之。

头眩

头眩者,少阳半表里之间,表邪传里,表中阳虚,故头眩。又有汗下后而眩冒者,亦阳虚所致。

少阴下利止,时头眩,时时自冒,此虚极而脱也。太阳病,若下之,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必冒,冒家汗自出而愈。阳明病,头眩,不恶寒,能食而饮,茯苓白术甘草生姜汤。少阳证,目眩,小柴胡汤。太阳病,发汗后汗出不解,心下悸,头眩,身 筋惕,振擗地者,真武汤。吐、汗、下后虚而脉沉数,心下痞,胁痛,气冲咽喉不得息,身振摇,筋肉惕,久则成痿,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是也。

鼻衄

鼻衄者,经络热盛,迫血妄行于鼻者,为衄也。是虽热盛,邪犹在经,然亦不可发汗。经曰以桂枝、麻黄治衄,非治衄也,乃欲散经中邪气耳。其衄血固欲解,若衄不止而头面汗出,其身无汗,及发热,汗不至足者,难治。太阳证,衄血,及服桂枝汤后致衄者,为欲解,犀角地黄汤。无汗而衄,脉浮紧,再与麻黄汤。有汗而衄,脉浮缓,再与桂枝汤。节 曰:此二者,盖为脉浮而设也。

若衄而成流者,不须服药,少刻自解。若点滴不成流者,必用服药无疑。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俗人以血为红汗,厥有旨哉!衄家不可大汗,汗之必额上陷,脉紧,目直视不能 ,不眠,芍药地黄汤。阳明漱水不欲咽,犀角地黄汤。衄而烦渴欲水,水入即吐,先服五苓散,次服竹叶石膏汤。若少阴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耳、目中出,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当归四逆汤是也。

吐血

吐血者,诸阳受热,其邪在表,当汗不汗,致使热毒入脏,积蓄于内,遂成吐血。凡见眼闭目红,神昏语短,眩冒迷忘,烦躁漱水,惊狂谵语,鼻衄唾红,背冷足寒,四肢厥逆,胸腹急满,大便黑,小便数,皆瘀血证也。虽有多般,不必悉具,但见一二,便作血证主张。初得此证,急宜治之。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犀角地黄汤。血热者,黄连阿胶汤也。

心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九域雷神

    九域雷神

    灵石?张傲有《开天雷亟》,可以切出超品的;丹药?张傲有《开天雷亟》,可以炼出仙丹;炼器?张傲有《开天雷亟》,随随便一堆灵宝;啥,被打脸了?张傲怒喝一声,方圆十丈灰飞烟灭!!张傲,一个天生资质极劣,万年无一的狂雷宗雷修弟子,几十年后就是一捧黄土。他要如何用这极劣资质,和各路天才一同踏上漫漫仙途,与天争寿?
  • 悬疑之旅

    悬疑之旅

    本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屌丝青年刚刚大学毕业,决定和朋友展开一场旅行,但旅途步步艰难,而且路上时常遇到诡异的事情,最终九死一生旅行回归,也通过这次旅行也懂得了许多。
  • 万剑叩首

    万剑叩首

    "你认为千年已降,哪柄剑可谓天下第一?""天外飞仙的不平?""非也。""人族至圣的蚍蜉?""非也。""魔尊的光耀十九州?""非也。""妖皇的龙雀?"非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说说看。""是玉池.""玉池?玉池是谁?""你竟然连万古剑皇的名字都不知道,这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啊!""这又不能怪我,当今世上,还有谁敢提起他的名讳。不,我们明明说的是剑,你怎么说到人身上去了。""万古剑皇是人不假,但你敢说他不是剑?""。。。。。。是的,他是剑,绝世神剑。"
  • 灵转记

    灵转记

    心若广,可定元,念若深,可诛荒;灵一动,震天下,少年出,转乾坤。大千世界,纪元黄昏,群雄并起,末路苍茫。何为道?当战天!
  • 天之符文

    天之符文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淫欲。是七大魔神的代名词,同样,也是象征着消灭魔神的最佳神器。傲慢——第三大魔神,库鲁。嫉妒——第四大魔神,卡莲.德鲁伊。懒惰——第五大魔神,斯拉.艾德璐。贪婪——第六大魔神,鲁斯加。暴食——第七大魔神,约德鲁伊。淫欲——第二大魔神,赫斯.天马。暴怒——第一大魔神,魔君(前代)埃里克斯。同样,七大最佳罪恶神器,也是消灭前七位魔神有着重大联系。暴怒,也就是杀掉前魔君埃里克斯的神器。孟天尘能否得到这七神器,消灭内心中的埃里克斯和其他六位魔神呢?
  • 异世之英雄杀

    异世之英雄杀

    现代都市的一个普通的打工青年,痴迷与棋牌游戏英雄杀,却被无良的TX企鹅神选中,成为互联网+异界的先行者,于是他在一个周末完成了第一千零八把游戏,三杀对手之后,回宿舍的路上,为救室友,壮烈牺牲,而此时,天云星,红土大陆上一个魔族小女孩,正在紧张吟唱她的第一千零八次召唤咒语。人类第一斗神巴勒:“剑定天下”明辰:“闪!”矮人国王磐石之怒“磐石之盾”明辰:“鸩杀!”精灵神圣箭手朗因:“九星耀日”明辰:“我靠,九支箭,闪不够啦!”龙族族长兰柯。明辰:“停一下先!”
  • 魔魂记

    魔魂记

    神与魔,在于一念之间。悲惨的往事让他终身难忘,一个神秘的女子带他来到了异界,从此他以炎杰的名义在异界重新开始。这个世界让他学会了冷酷,无情,嗜血。就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却让他获得了上古两大绝世种族最强的体质,以及灵魂。为他武者巅峰一路做好了铺垫。御姐,萝莉,冰山美女,都被他强势的纳入了后宫之内。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他的凌山一角,真正的精彩部分就请看下去吧。
  • 漪生不负流年意

    漪生不负流年意

    只是想让自己的余生,可以有些回忆在。我的回忆录,不定时更新,熟人勿进。
  • 花沁

    花沁

    小小的我,在田野里,在石桥上,夕阳余辉旁,映照在我的脸上。看着你的身影,心神碧波荡漾,像远方的鸟儿,掠过大地,飞向深蓝的天边。
  • 无知的抉择

    无知的抉择

    我的追求不是喜欢你,不是爱你。。。。。是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