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000000006

第6章

根结第五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

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

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

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奇音箕)此章论三阴三阳之气。主开主阖主枢。乃无形之气。出入于外内。而合于有形之经也。夫人之阴阳。应天之六气。天之六气。合于四时。春夏主阳。故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秋冬主阴。

故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发者。谓人之阴阳开阖。应天地之四时。是以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是为平人。奇邪离经者。邪不入于经。流于大络。而生奇病。言邪之变易。不可胜数也。根结者。六气合六经之本标也。开阖枢者。脏腑阴阳之六气也。终始者。经脉血气之始终也。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葱笼。葱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枢折则肉节渎而暴疾起矣。

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肤宛焦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

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徭而不安于地。故骨徭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徭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徭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徭与皋陶陶字同音)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阖。少阳少阴为枢者。三阴三阳之气也。太者气之盛。故主开。阳明者。两阳合明。厥阴者。两阴交尽。故主阖。少者初生之气。故主枢。此阴阳之六气。内合脏腑。

外合六经。应司天在泉之气。营运环转之不息。而复通贯于地道经水之中。外内出入者也。夫外合于六经。有循经而合者。如伤寒之病。在六气相传。虽见六经之证。而气不入于经也。有入于经而合者。根结是也。根者。经气相合而始生。结者。经气相将而归结于命门葱笼之间。复从此而出于气街。走空窍而仍行于脉外也。命门者。太阳为水火生命之原。目窍。乃经气所出之门也。颡大者。颃颡也。在上之中。两耳之间。故曰钳耳。葱笼者。

耳中也。如葱之通气于上也。此三阳之气。随经而归结于此。复出于气街也。行于气分。故能为开为阖为枢。出入于形身脏腑之外内。开阖如户扉。枢犹转纽。舍枢则不能开阖。舍开阖则无从运枢。

此三阳之气。互相出入于经脉皮肤。形身脏腑之外内者也。太阳之气主皮肤。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疾起矣。宗气者。阳明之所生。上出于喉以司呼吸。而行于四肢。故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少阳主骨。故枢折则骨节缓而不收也。阴阳离合论曰。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三阴三阳之气。皆从阴而生。

自下而上。故当穷其本也。玉师曰。三阳之气。循经而出于气街。上于面而走空窍。太阳精阳之气。

上走于目而为睛。少阳之别气。走于耳而为听。阳明之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目之开阖。耳之听闻。鼻之呼吸。是三阳之气。上走于空窍。而为开阖枢也。宗气者。阳明之所生。上出于肺。

以司呼吸。颃颡者。鼻之内窍。通于喉咙。故颃颡不开。则洞涕不收。是阳明之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

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阖折则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通。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通。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太仓者。舌本也。脾为仓廪之官。其脉连舌本。散舌下。使之迎粮。故结于舌本。名曰太仓。

廉泉。任脉穴。在喉上四寸中央。任脉发原于肾。故结于肾之廉泉。卫气篇曰。厥阴标为背俞。

是玉英当在背俞之间。络于膻中者。肝脉贯膈也。脾为仓廪之居。故开折则气不足而为膈洞。膈者。

上不开而不受纳。洞者。下关折而飧泄也。厥阴为两阴交尽。阴尽而一阴始生。故阖折则生气绝而喜悲。一阳之气发于肾脏。志不舒故喜悲也。少阴主脉。故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盖有余者。邪结之有余。不足者。正气之不足。通其正气。则结自解矣。按九针篇。缺盆之中任脉也。颈中央之脉。督脉也。腋内动脉。手太阴也。腋下三寸。手心主也。盖手太阴心主。出于胸气之街。少阴厥阴。从任督二脉。出于头气之街也。玉师曰。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玉英。谓唇内之龈交。盖肾脏之精液。一从任脉而出于舌下之廉泉。一从脊骨髓空而上通于脑。脑空在脑后三分。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龈基下。一在项后伏骨下。

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是骨之精髓。从脊骨上空。上通于脑。而下渗于龈基。督脉循于脊骨。

厥阴肝脉。与督脉上会于巅而下玉英。英、也。谓齿白如玉也。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筋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大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上章统论三阴三阳之气。合于六经。根于下而结于上。此复分论三阳之气。入于手足之经。

皆循颈项而上出。故曰此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盖气留于脉络。则络盛。取而泻之。使三阳之气。仍上出于脉外也。飞扬、光明、丰隆、支正、外关、偏历。在经穴合穴两者之间。夫曰所入为合者。谓脉外之气血。从井而溜于脉中。至肘膝而与脉内之血气相合。故曰脉入为合。此论三阳之气。从井而入于脉中。上入于颈项之天柱、天容、人迎、天窗、天牖、扶突、而上出于头面。与血气之溜于荥。注于输。行于经。入于合者之不同。故另提曰。飞扬、光明、丰隆、支正。盖以分别阳气与荣血。出入于经脉外内之不同也。是以所论一次脉二次脉者。谓手足之十二经脉。皆从四肢之五输而归于中。复从中而上出颈项。

此章论三阴三阳之气。合于六经而复出于脉外。五十二篇论荣气。七十一篇论宗气。盖三阴三阳荣气宗气。相将而行于经脉皮肤。形身脏腑外内出入。环转无端。是以数篇辞句相同。而所论者各别。学人分而论之。合而参之。人之阴阳血气。有形无形。应天地之五运六气。寒暑往来。

如桴鼓应响之相合也。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

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首数字去声次数字上声末数字叶朔予与同)此言三阴三阳之气。外循于经脉。内荣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气营五脏之精。五脏皆以受气。精气之相合也。夫五脏生于五行。五行之气。本于十干合化。是以五脏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代者。止而不还也。乍数乍疏者。死脉见也。要在终始者。大要在终始篇之生于六气。而死于六经也。

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浓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事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岐伯答曰。膏粱菽藿之味。

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滑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迟。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悍滑利也。

此言三阴三阳。本于五谷五畜五菜五味之所生也。逆顺五体者。谓三阴三阳之气。出入于皮肤经脉之外内。交相逆顺而行。有疾有徐也。夫行于脉外之皮薄肉脆者则行疾。皮浓肉坚者则行迟。行于脉中之血清脉短者则出疾。血浊脉长者则出迟。此因有形之皮肉血脉而疾迟也。然又有因于无形而为之疾迟者。气之滑涩也。膏、谓膏肥之浓味。粱、稻也。王公贵人。美其食。浓其味。则肌肉柔弱。血气滑利而行疾。山野之人。啜菽茹藿。则其气涩而行迟。此贵贱所秉之气不同。而气生于味也。黄载华曰。皮浓肉坚。血气和缓者多寿。皮薄肉弱。血气悍者少寿。王公大人。膏粱浓味。则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悍滑利。不若田野之人。饮食淡薄之多寿也。

此勉富贵之人。当节饮食。不宜过于浓味。

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

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

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少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当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

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神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脆。而后取之也。

形气。谓皮肉筋骨之形气。病气。谓三阴三阳之经气。为邪所病也。病气之有余不足者。阴阳血气之实虚也。邪气胜者急泻之。血气虚者急补之。刺者所以取气也。故阴阳气俱不足者。不可刺之。血气皆尽。五脏空虚者。血气之内荣于五脏也。筋骨髓枯者。血气之外濡于筋骨也。阴阳俱有余者。当泻其邪。调其虚实。盖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故当泻其邪。而兼调正气之虚实也。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溢于外也。肠胃充郭。肝肺内。溢于内也。外内皆溢。则阴阳相错矣。、虚怯也。辟、僻积也。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

经脉空虚。血气竭枯。是以肠胃辟。皮肤薄着。毛腠夭焦。而可与之死期矣。调阴与阳。

精气乃光。阴阳精气之相合也。合形与气。使神内藏。形气为神之外固也。言能调其阴阳。则精神形气。外华而内藏矣。夫三阴三阳之经气。有因于外邪所伤者。有因于五脏之病而变应于脉者。

故当审其外内虚实而调之。斯可为上工也。

同类推荐
  • 斩鬼传

    斩鬼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虎韬

    虎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湾采访册

    台湾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竹子成双

    竹子成双

    你是否还在这世间寻觅,等待下一次的相遇?你是否仍穿过风雨,只为了转身的一次回眸?呵,我知道,你就在这里。
  • 穿越庶女很无敌

    穿越庶女很无敌

    现代的化妆品销售策划人傅如歌去杭州西湖游玩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穿越了。一不小心就穿成了府里最不受宠的庶出小姐。开玩笑!她可是会香水这种东西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吕祖传

    吕祖传

    我是吕洞宾,为自己代言。我还有两个邻居,他们叫许仙和宁采臣。
  • 种子星空

    种子星空

    种子带来的全球进化,未来的希望又在何处?是希望还是绝望?
  • 武皇临世

    武皇临世

    天木大陆,青、赤、白、黑、黄五棵巨形大树,分别屹立在大陆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千丈的的树干拔地而起,巨大的树冠耸入云霄,根本看不清这树有多高!天木大陆的名字也因此而来!天木大陆灵气充盈,这里没有斗气,没有古武,法术就是这里的一切!没有法术的人在这里就是平民就是废物!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废材林武走上另一条道路!
  • 召唤历史之大乱斗

    召唤历史之大乱斗

    流传于世的兽皮书籍,神秘的五行法阵,召唤历史英雄。于此,历史大乱斗就此开始!这是一个无心少年恢复本心,拯救姐姐的战斗!这里有睥睨一切的帝王,忠义无双的武将,高高在上的神祗,浪荡世间的浪客,为国为民的剑侠。(PS:思路是从FATE来的,各位勿喷!)
  • 当爱在靠近

    当爱在靠近

    都说婚姻就像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人落泪,但让毕业后即闪婚的肖梅落泪的却不止一两片洋葱。和肖梅同住一屋檐下的,除了老公那举止优雅的养母和冷傲难缠的小姑子外,还有老公那与养母水火不容且异常剽悍的生母。这三个女人把肖梅的婚后生活搅得一团乱……当一路跌跌撞撞走过那段鸡飞狗跳冲突不断的新婚岁月后,肖梅终于领悟——当爱靠近时,让我们以理解为圆心,以包容为半径,用爱画个大圈圈,把爱情、友情、亲情圈起来,让爱攀上心灵的窗台迎风怒放!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我的独家爱恋

    我的独家爱恋

    在这年夏天准备开始之前,陵星辰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飞到——青梅竹马的叶泽熙身上,而他却早已喜欢上了自己的好姐妹李可可。一个学霸成熟型的平凡少女,一个学渣活泼型的美少女,一个暖男,一个极品冰山。四角恋,是她的离开还是他的放手?在经历了伤心、误解、失望、离开之后,他还能不能拨开云雾,看到掩藏在里面愈久弥坚的真心?一对青梅竹马,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让你哭让你笑,正在火辣辣的上演!
  • 末世中的的求生者

    末世中的的求生者

    当末世来临,你会怎么办?逃离现实,还是面对现实?当末世来临,求生者们会发生什么曲折离奇的故事?
  • 诛尊

    诛尊

    九天之上唯独星辰耀,天地五行直属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