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6100000001

第1章

无著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胜利益应知  于身并属者

得未得不退  谓最胜付嘱

于心广最胜  至极无颠倒

利益意乐处  此乘功德满

六度皆名施  由财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修行不住

为自身报恩  果报皆不着

为离于不起  及离为余行

摄伏在三轮  于相心除遣

后后诸疑惑  随生皆悉除

若将为集造  妙相非胜相

三相迁异故  无此谓如来

因与果甚深  于彼恶时说

此非无利益  由三菩萨殊

由于先佛所  奉持于戒学

并植善根故  名具戒具德

能断于我想  及以法想故

此名为具慧  二四殊成八

别体相续起  至寿尽而住

更求于余趣  我想有四种

皆无故非有  有故不可说

是言说因故  法想有四种

由彼信解力  信故生实想

不如言取故  取为正说故

佛了果非比  由愿智故知

为求利敬者  遮其自说故

证不住于法  为是随顺故

犹如舍其筏  是密意应知

化体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说法非二取  所说离言诠

自受为他说  非无益集福

福不持菩提  彼二能持故

得自性因故  此余者是生

唯是佛法故  能成最胜福

不取自果故  非可取可说

解脱二障故  说妙生无诤

在然灯佛所  言不取证法

由斯证法成  非所取所说

智流唯识性  国土非所执

无形故胜故  非严许严性

譬如妙高山  于受用无取

非有漏性故  亦非是因造

为显多差别  及以成殊胜

前后福不同  更陈其喻说

两成尊重故  由等流殊胜

烦恼因性故  由劣亦胜故

彼果胜苦故  难逢胜事故

境岸非知故  于余不共故

是甚深性故  胜余略诠故

胄族高胜故  望福福殊胜

彼行堪忍时  虽苦行善故

彼德难量故  由斯名胜事

由无恚怒情  不名为苦性

有安乐大悲  行时非苦果

生心因不舍  是故应坚求

谓是得忍边  及此心方便

应知正行者  是利生因故

于有情事相  应知遍除遣

彼事谓名聚  最胜除其想

诸世尊无比  由真见相应

果不住因位  是得彼果因

世尊实语故  应知有四种

立要说下乘  及说大乘义

由诸授记事  皆无有差别

不得彼顺故  是非实非妄

如言而执者  对彼故宣说

常时诸处有  于真性不获

由无知有住  智无住得真

无智犹如闇  当闲智若明

能对及所治  得失现前故

由如是正行  获如是福量

于法正行者  业用今当说

于人有三种  受持闻广说

义得由从他  及已闻思故

此谓熟内已  余成他有情

由事时大性  望福福殊胜

非境性独性  能依是大人

及难可得闻  无上因增长

若但持正法  所依处成器

蠲除诸业障  速获智通性

世妙事圆满  异熟极尊贵

于此法修行  应知获斯业

由自身行时  将已为菩萨

说名为心障  违于无住心

授后时记故  然灯行非胜

菩萨彼行同  非实由因造

无彼相为相  故显非是妄

由法是佛法  皆非有为相

谓以法身佛  应知喻丈夫

无障圆具身  是遍满性故

及德体大故  亦名为大身

非有身是有  说彼作非身

不了于法界  作度有情心

及清净土田  此名为诳妄

于菩萨众生  诸法无自性

若解虽非圣  名圣慧应知

虽不见诸法  此非无有眼

佛能具五种  由境虚妄故

种种心流转  离于念处故

彼无持常转  故说为虚妄

应知是智持  福乃非虚妄

显此福因故  重陈共喻言

谓于真法身  无随好圆满

亦非是具相  非身性应知

于法身无别  非如来无二

重言其具相  由二体皆无

如佛说亦无  说二是所执

由不离法界  说亦无自性

能说所说虽甚深  然亦非无敬信者

由非众生非非生  非圣圣性相应故

少法无有故  无上觉应知

由法界不增  清净平等性

及方便无上  由漏性非法

是故非善法  由此名为善

说法虽无记  非不得应知

由斯一法宝  胜彼宝无量

于诸算势类  因亦有差殊

寻思于世间  喻所不能及

法界平等故  佛不度众生

于诸名共聚  不在法界外

若起于法执  与我执过同

定执脱有情  是无执妄执

不应以色体  唯如来法身

勿彼转轮王  与如来齐等

即具相果报  圆满福不许

能招于法身  由方便异性

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此真如法身  非是识境界

其福不失亡  果报不断绝

得忍亦不断  以获无垢故

更论于福因  为此陈其喻

彼福无报故  正取非越取

彼福招化果  作利有情事

彼事由任运  成佛现诸方

去来等是化  正觉常不动

彼于法界处  非一异应知

微尘将作墨  喻显于法界

此论造墨事  为彰烦恼尽

非聚非集性  显是非一性

于彼总集性  明其非异性

不了但俗言  诸凡愚妄执

断我法二种  非证觉无故

是故见无见  无境虚妄执

由此是细障  如是知故断

由得二种智  及定彼方除

陈福明化身  非无无尽福

诸佛说法时  不言身是化

由不自言故  是其真实说

如来涅槃证  非造亦不殊

此集造有九  以正智观故

见相及与识  居处身受用

过去并现存  未至详观察

由观察相故  受用及迁流

于有为事中  获无垢自在

同类推荐
  • 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文节集

    李文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宣诗坛点将录

    光宣诗坛点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事

    秋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王惺所集

    王惺所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里桃花坞

    十里桃花坞

    青峰派一直是江湖第一名门正派,一直领导武林多年。但江湖上突然出现一个神教,名为落日神教。落日神教教主黑莲实则是魔教中人。为了想要统一江湖称霸武林,黑莲来到中原寻求能够拥有强大力量的至凶之物“皿血石”。之后,由“皿血石”作为导火线引发了一场正与邪的较量,同时也产生了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的局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守护甜心之遇见

    守护甜心之遇见

    守护甜心亚梦因为背叛,心中充满怨恨,殊不知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却无比强悍,腹黑的女王与冰山恶魔会有什么样的爱情火花
  • 怪物大师同人——最后一次任务

    怪物大师同人——最后一次任务

    玖熙黑兰卡斯达毒素发作?!玖熙替茉香承受布诺的致命一击?!玖熙突然消失,生死未卜......和玖熙的最后一次任务......他们能否抓住机会?——玖熙,拜托你醒过来吧......
  • 恶魔少女要复仇

    恶魔少女要复仇

    冰冷的她们本是无忧无虑的天使,可却因为亲人的离去,变得冰冷,变得嗜血,变得恐怖,脆弱如她们,却故作坚强,装作冷漠。何时才能脱下伪装的外衣,回归天真无邪的样子。美丽的天使选择复仇,堕落成恶魔。--——————分割线——————--“夜走了......”“走了?去哪?”“不知道,她说要去看看从未认真看过的世界”“那她什么时候回来?”“也许一年后......也许”银白色的眸子里,流下一滴眼泪。“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他听了心隐隐作痛,转身离去......
  • 弃妇

    弃妇

    离异、丧父、破产,流落街头,当真相浮出水面,幕后推手竟是她最深爱的人!以身体为代价,她与另一男子订下终身契约,再次相见,她笑着问:简季珞,欠你的,我用家破人亡来还。而欠我的,你又如何来偿?
  • 收藏入门

    收藏入门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这原是一曲脍炙人口的爱情歌词,可是用它来形容收藏者错失一件心爱的藏品却是再生动不过。当然错失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因为吃不准“货色”不敢拿,有的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拿不动”,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于是只有落寞惆怅、一声叹息。
  • 那一朵飘来飘去的云

    那一朵飘来飘去的云

    我歌颂自由,就在我困于牢笼的时候;我歌颂洁白,就在我陷于肮脏的时候……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