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5800000014

第14章 出意外被奸拆离

诗曰:

说起谗邪舞剑时,奸人之恶甚于罴。

泪添流水江潮涨,愁锁秋山楚峡微。

伐木友朋服不解,关睢夫妇苦相离。

相思只恐未相会,会犹不会最可悲。

却说卜世杰回来旧宅,也不待择日,即打扫一间房,整起一张床,点起蜡烛,排起果品,专候康梦鹤来成合婚之礼。那知姚安海前日撞见了康梦鹤,要报此仇,即遣人夫请高仁来。姚安海道:“弟闻玉真承兄之惠,至今尚感不尽,奈康梦鹤果然未死,是以玉真眷恋于他,而不暇及社兄。必如何将梦鹤害死,断了玉真念头,他必实心待兄。”高仁道:“康梦鹤在那里?”姚安海道:“前日被光棍骗去银两,今寄栖在丛林庵中。”高仁道:“你敢操刀去杀他不成?”姚安海道:“不容刀杀。现今太爷是兄义父,可去你义父处告他,说是光棍骗你银子,扯我为干证,用些银子,嘱托该班把康梦鹤当堂活活打死,叫谁来讨命?”

高仁道:“卜世杰还收我之聘银,不如都告了他。”姚安海道:“不可做一起告。且待害死了康梦鹤,再来区处,那时怕他不还我娶?今康梦鹤未死,老哥亦再娶他不得。”高仁即依计而行,那太爷遂差两个班头,速拿棍徒康梦鹤究问。是日,康梦鹤正整起衣冠,喜悦自得,望世杰之家而来。到了门首,世杰看见,出来迎接,不料后面铁锁早已系在康梦鹤颈里。康梦鹤吃了一惊,说道:“你是何人?敢来侮弄斯文君子,不怕有法度么?”那该班道:“我乃太爷公差,现有朱签在此,要锁拿你这光棍去,活活打死。”苦得康梦鹤就如死的一般。正是:

半晌迷津幸得知,忽然非祸复相催。

英豪失意魂销矣,喜处逢悲珠泪垂。

却说康梦鹤被锁到太爷衙前候审。斯时高仁、姚安海俱在。康梦鹤暗想道:“这个都是姚安海弄起鬼来害我。然不晓得他弄的是甚么鬼,等审了便知。”时长班入内禀报原被证齐了。太爷即开了衙门,坐在堂上,叫康梦鹤问道:“你是何方人氏,敢来在此骗高仁的银子?”

康梦鹤道:“小生是漳州人氏,游学到此,未曾见他的面,那里有骗他的银。”太爷又问高仁。高仁道:“他当日假做卖珠客商,身负一大皮箱,锁得坚固,赶不到路站,借宿小生家里,将一皮箱,说是珍珠琥珀,交小生收。至次早,借小生银一百两,把这皮箱与小生做当,约次日就来取赎。谁知他一去八九天,不见回来。小生打开皮箱一看,尽是零碎石头。时有姚安海见证。”乃吊姚安海,问道:“康梦鹤骗高仁的银子,你果亲见否?”

姚安海道:“时小的才到他家,亲见有银交他。”康梦鹤道:“实无此情。这姚安海,前日经偷小生的银子,被县官责了二十板,经审在案。于今怀恨在心,唆谋高仁来诬陷小生。愿老爷垂怜明察。”那太爷虽受高仁嘱托,但看康梦鹤仪容俊伟,出言吐气颇有才子之风。勒写供状,康梦鹤供毕,呈上太爷。太爷取来一看,只见上写道:

供状人漳州康梦鹤,为诬陷莫白,恳求明察事。窃惟萋菲奸谗,善创平地生波之词;雀角穿屋,能生无风起浪之悲。唾面自干原素志,眦目捏诬心难知。明系机关要害我,全无相争赚头资。实是牛马不相及,孰肯甘为直不疑。漫漫暗想,断非谋财致官司。

悠悠忖度,必是因色致倾危。切思不受于乘国,谁信肯食嗟来粱。只因前有安海结仇,无端今和高仁侵欺。苟能审得无偏无党,便知吾儒非棍非私。

伏望大人明镜斧断,垂念小子流落孤离,生当仰天祈祷,死愿结草报禧。不在多言,伏乞台鉴。太爷看得布词有典故,押句步诗韵,心知是真才子,非光棍之比,不忍打他。然受高仁之银,又不好放他,想了一会,因说道:“这桩事,属莫须有,本府饶你一命,不加你罪,着你还本籍。”差一衙役押解,禁他不许复来,好去在家安心读书。彼时许文泰、陈天英、查必明等都在那里看审,各怀手本,倘若丢签要打时,众人俱要公呈保结。及审完无事遂出。数人皆向前慰悯,含泪而别。自是康梦鹤亦未见卜玉真一面,即时解归本省去了。正是:

江州衫袖千秋湿,易水衣冠万古悲。

莫道英雄不下泪,英雄有泪只偷垂。

那玉真闻知梦鹤之事,心下越生懊恼,眉尖愈见皱聚。对世杰说道:“爹爹你知高仁这一个奸贼,不日定来强娶孩儿。若不从他,俺一家定然遭他毒手了。如今却怎么处?”世杰道:“吾儿有何计策?”玉真道:“少不得与他见官,乃能开交。”正说间,不期张妈果然来说道:“高老爷择了吉课,要来亲迎,着我先来通知,未卜秀才肯许他否?”世杰道:“吾儿已许康梦鹤,那里又许高仁?无端说要来亲迎,是何道理?真是任你冰霜至,难凋松柏坚。当今升平世界,未闻有财势敢占人家女子。我求你去劝高老爹,说他不必糊思乱想,纵有千奸百巧,也是徒然。”张妈见其意坚,将此话归告高仁。高仁即问姚安海道:“卜世杰这等无理,银既收去,女子不许我娶。兄有何法处他?”姚安海道:“必太爷处告他,多用些银,求太爷当堂亲判。那时怕他不与我娶?”高仁依言,即具状在太爷府里去告:

告状人高仁,为阻娶灭聘事。窃仁用金一百两,延请张婆为媒,姚安海为证,于某月某日纳采。卜世杰之女名玉真为妻。讵料世杰狼贪虎行,聘银既收,娶女不许,无法无天,告乞太老爷严拘究治,判断撮合,以遂二家之缘,阴骘齐天,沾恩切告。

太爷阅毕,即差役立拘卜世杰、卜玉真,并原告干证,一齐听审。人犯齐到,太爷问世杰道:“你既收高仁聘银,又不许他娶女,目下全无三尺了?”卜世杰道:“一女只嫁一婿,小女已许配漳州康梦鹤,那里有收高仁聘银之事?”太爷道:“你女儿既许康梦鹤,经有定聘,曾过门否?”卜世杰道:“未有定聘,亦未曾过门,但女儿发誓坚操不易,愿嫁与康梦鹤。”太爷疑其有私,问玉真道:“他是外面之人,你妇人不出闺门,他与你有何熟识?”

玉真遂说其回生之由,相见之日,其囗辩言语便便然如撞巨钟,侃侃然若决江河。太爷笑了一笑,说道:“这都是见鬼话。”乃对世杰道:“你敢说并未收高仁聘金?媒婆亲交,干证确据,你是生员,礼义之门,岂不识此理。你不过寄银张婆家中,本府一尽都知道了。如今着张婆送还你,你好好将女儿嫁他罢。”又劝玉真道:“本府判你配他,亦不负你。他本身是监生,家资数万,嫁他许多受用,且你前日歇在他家,亦经受他送轿之惠。你下轿时又说要报他,有之乎?”玉真泣道:“妾虽有此说,不过多以币帛相报,那里以身报他,是何道理。妾有供状,伏乞龙眼亲鉴,以表妾心。呈上太爷看。”只见上写道:

供状人卜氏,为恃强赖婚,以败名节事。伏念氏处闺中,诵训内则,前世结谊,已系丝于梦鹤。今生缔交,又受命于父母。一言既许,千金不移。妾宁为鸡口,莫为牛后。愿与鸾凤同栖,羞与鸡鹜比翼。豚犬非龙驹之比,凤雏异黄口之俦。建安才子,孰嫌家贫。辽东白豕,何贵独富。经纬甘同死,鱼虫醯鸡愧同生。泾渭判然,薰莸迥别。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萧曹无逆娶之律,明官无改婚之理。关山虽远,而望夫之石尚存。舟楼虽离,而成灰之心可会。补衮有望于梦鹤,黔驴无怪乎高仁。愿秦镜照临,祈孟剑剖析。则妾三生之幸也。谨具口词,伏惟尊鉴。

那时太爷由进士出身,博学好文,素重风情,观玉真之姿色,读供状之典雅,知其有佳人好逑才子之志。自思道:“他虽富贵,彼视之如浮云,安肯以皎皎之身,而受汶汶之污乎?若判他嫁高仁,是迫之死也。若不判配他,又受高仁之银,不好意思。”想了一会,暗暗自说道:“吾前日观康梦鹤是个真才子。有此才学,谅他不久定中。待他中了,来娶未迟。不免做了一个人情机关罢。”即提笔立判云:

查得玉真,温惠堪敬,节烈可风。推其心,揣其意,愿随知音死,不向同尘生。日月可移,而红定之选不可移。山河可改,而系萝之结不可改。盖知因贤慕才,而非狎昵之私,却富忘贫,而非矫强之志。交鸳颈至此不能以挑其琴,孔雀屏至此不足以约其箭。情牵意绊,志切心坚。洵有海枯石烂之盟,信有天高地厚之誓。愁梦鹤阻远,未知何日来亲。阻高仁比邻,尝不自量欲夺。度以中正之道,处以两全之机,着玉真归父母之家守贞不字以待。令高仁收未聘之礼,选娶别女以成。判语已毕,遵照施行。

判毕,乃对玉真道:“这一张文案,本府用印在此,交与你为执照,不许你嫁他人。”又吊高仁道:“你收银回家别娶。本府不许他嫁,准他全节奉侍父母一世就罢。”于是,命卜世杰将玉真领回去。又对玉真与高仁假做人情,说道:“你若是要嫁,准你嫁高仁如康梦鹤,与别人都不许。”玉真应道:“三军之帅可夺,匹夫之志不可夺。足可刖而抱璞之心不可屈,身可死而连理之枝不可离。”太爷爱其玉立,敬其金石。说道:“本府晓得。总不许你嫁。”及高仁出来,姚安海对他道:“好了。康梦鹤,不许他来娶。玉真,不准他去嫁。我好用多多银子与他父亲,慢慢引诱他,不然再创一非祸加他,将他秀才黜退,料他孱懦之儒,何怕有不成之理。”未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 元稹集

    元稹集

    元稹在其《叙诗寄乐天书》中,将他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律讽、艳诗等十体。其所重者在古讽、乐讽。实际上其主要成就在乐府诗、艳体诗。故本集所选亦侧重艳体诗、乐府诗。对于元稹文,选了《乐府古题序》、《白氏长庆集序》。传奇则选了《莺莺传》。为解评、阅读方便起见,“新题乐府序”随诗编排,《莺莺传》作为“传奇”排在诗文后,“两序”作为“文”排在“传奇”之前。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热门推荐
  • 我在仙界当富翁

    我在仙界当富翁

    主角一不小心一脚踢翻了孟婆的桶,打翻了孟婆汤,遭到孟婆怒火冲天般的追杀,主角只能拼命逃窜,情急之下跳入了一口奇怪的轮回井,结果因此获得了一个改变他一身的机缘。主角:“怪我咯……”
  • 涅槃经

    涅槃经

    明镜,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熟记江湖第一武学圣地——雷音寺藏经阁中所有武学典籍。又是秘密内定的下任方丈,与老方丈约定二十岁之时接任方丈之位,在十六岁那年,通过“系统”偶然得到天下第一绝学《涅槃经》。可就在他正走向人生巅峰之时,养育明镜的老方丈突然暴毙,系统又雪上加霜,首次出现:一月内就任方丈,不成功则死亡的强制惩罚。掌握绝世武学的明镜又该怎办?如父一样的老方丈真正死因又是什么?这个江湖又会在明镜这个穿越者的加入下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
  • 地心时代愚公儿女

    地心时代愚公儿女

    走出神话式科幻的科幻悬疑小说。二十一世纪,绝没有人会对地震无动于衷,二十六世纪,对于地震,谁也尽可安心地不必管它,人类胆寒的最大自然灾害在两女一男的爱情争战中被得到全天候有效监控。非联想和超乎想象的未来世纪生活图景提前全程亮相,爱情随时代在升华,超越的爱,是什么?只有他们自己和你会体悟得出。
  • 苍野上的烈狐

    苍野上的烈狐

    举臂怒问,天可开眼?捧土涕泣,地可有知?若天无眼,地无知,神佑鬼惩皆虚妄,人心又何以为畏?他若言,小恶惧大恶,我便立身万恶之巅,如虎豹之于豺狼。他若言,小善滋大善,我便善泽天下,如雨露之于草木。天地无心,人自有德,循心尊道,吾志不渝。-《烈之箴训》
  • 异世崛起之灵魂摆渡

    异世崛起之灵魂摆渡

    木沐渔力做《异世崛起之灵魂摆渡》大家快来支持一下!
  • 梦启录

    梦启录

    一次意外的邂逅,开启了平凡少年的不平凡之路。
  • 星耀之主

    星耀之主

    一道锁链,锁成一世羁绊。一抹执念,化成一生牵挂。他因雷而死,得以穿越,却又因雷而生,习得上古大能之法,从此一飞冲天。魔域魔塔之巅,他傲然而立,邪界邪之圣地,他啸声震天。一个不甘平凡的少年,为了一生承诺,一世羁绊,谱写出一个时代的传奇,成就了一个联盟的时代。
  • 恍恍惚惚的爱情

    恍恍惚惚的爱情

    想看男主与女主的火花吗?想看就来吧……………
  • 曲终人散罗幕褪

    曲终人散罗幕褪

    千年前的承诺在时间的沉淀里,成功的——被一个当事人忘记了——另一个娃子在某座雪山上捧着一颗玻璃心等了一千年。于是,一千年后……某草找来了“喂,一千年到了。该下山了吧?”某人缓缓转过身。卧槽你谁!玻璃心怎么碎了一地!“***我诅咒你死全家!谁玻璃心碎了一地啊!看清楚!这是玻璃杯玻璃杯!”……………………“那个谁谁谁,帮我弄一下这朵花”“嘭!”“哇哦!全垒打!”……千年前为了一个承诺,她等待了千年,千年后,风起云涌,九界打乱,打成了一个蝴蝶结……咳咳咳咳,这不是重点。本文的女主有些二,慎入!那个,本文只有三个女主,没有男主。不是百合啊……所以,标签什么的,别被表面欺骗了啊喂!
  • 花开春暖秋微凉

    花开春暖秋微凉

    本来,她的生活平淡无奇,然而,在她很小的时候,连她最可以信赖的哥哥都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消失不见了,多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他却已有了未婚妻,而她,好像不认识他了一样,是准备擦肩而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