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8400000067

第67章 禮政六貢舉(3)

今若遽罷是典。非國家博采人材之意。又不能不借其言以觀其行。則惟於保舉者。嚴其不當之罰。而所經被舉者。即於文章詞賦求其言之有本而可見施行。方與是選。使人不得謬膺斯舉。而所舉確有實在。若夫武科。亦選舉之一途。使斥技能而講學問。似屬儒者迂論。然如古六韜三囗司馬尉繚之書。亦當考其本末。究其得失。其歷代名臣良將。所用兵謀兵法。正正奇奇。均歸諳練。庶不同材官技士之為。而得備腹心干城之用。是亦宜於未經應舉之先。務端其教者也。且夫法之既久。獘即以生。獘之所叢。法不能制。所恃上之人先其作養。實心以求乎下。下之人承其教化。實心以應乎上。而風俗於以囗厚。人材於以輩出。斯今不異古。而得躋於三代之隆焉。至若詳其節目。防其流獘。不至徒法而為法所困。尤在乎行之得人哉。

育才說軍機說帖

李棠階

今天下吏治頹敗。積習深固。牢不可破。實由於士習之不端。而士習之不端。則由於學術之不正。故為治必先得人。欲得人必先造士。欲造士必先正學術。古之學術。道在明倫。功在慎獨。無他務也。後世學術。訓詁詞章。源遠而流益紛。今天下多故。正窮變通久之會。舊章宜稍為變通。以求實濟。如翰林本儲材之地。今惟從事於律賦試帖。敝精勞神。虛靡歲月。而實無所用。竊謂宜今教習庶吉士課以實學。由身心以達於時務。即大學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正軌也。以此為本。治經治史治事。及濂洛關閩諸儒等書。次第參求。皆歸於反己。總以辨義利為先。精研力踐。使腳根真站得住。他日當事變。臨利害。庶不至於搖奪。課期仍照舊。課題及 廷試皆以論策。論用經史性理等書。策用時事。皆令絕去忌諱。暢所欲言。以覘其底蘊。各部院堂司各官。皆有公事日相接見。因以知其人之才具。獨翰林掌院學士。終年不與諸翰林相見。除門生故舊外。面且不識。何由知其人之賢否。似宜令查明編檢講讀共若干人。除 內廷行走外。每十人為一班。每十日進署一次。掌院與相接見。講論正學。各抒所見。皆不得無故不到。可藉以知其人之所長。薦舉備用。庶不至大誤。簡便可行。較有實濟。新議章程。應請以同治二年 殿試後為始。

國子監本以教士。宜慎擇祭酒司業等官。督率各堂。認真訓課。除文詩外。兼課論策。亦以經史性理諸書出題。平常宜分日講說。獎精勤。懲游惰。戒浮華。務躬行。要以漸敦實學為歸 國家設教授教諭訓導等官。原以教訓士子。今則闒囗充數。惟知索取贄禮脩儀。貪鄙無狀。魚肉士子。諸多不堪。庠序為士人進身之階。今日之士即他日之官。不慎教於始。何以責治行於後。宜慎擇各直省學政。令倡明正學。督飭各教官認真教導。從事於格致誠正之功。要求實用。勿徒循故事。其教官之能舉職者。隨時保薦。不稱職者。隨時甄劾。不必定待大計年分。使皆知自愛。互相濯磨。并飭各教官。分日於本縣市鎮地方。設立公所。宣講   聖諭十六條。反復開導。使愚民稍知道理。趨向有定。一切邪教自不能入。所謂經正則庶民興。於化民成俗之方。不無裨益。凡此皆似賒而實急。認真辦理。必有成效。養士之本。儲材之方。似不可忽也。

恭查  恩詔內。有各省地方官公舉孝廉方正一條。今將及一年。舉者寥寥。一縣之中。不下千百萬家。一郡更難數計。豈竟無一人足當其選。只緣實在能稱此四字者。必不求人知。地方有司。又無虛己求人之誠。及相士之識。如子游所稱澹臺滅明者。遂祗據寍缺勿濫之例。含混了事。間有舉者。又每以夤緣得之。其名則是。其實則非。宜令中外大臣各舉所知。但實在名實相稱者。不論紳士布衣。皆可入選。不必待地方官而後舉。舉之本以實行。不以文詞。亦更不必考試。其原係科甲者。較原資稍優錄用。其餘皆酌量以教職用。年老及文理不通者。勿令來京。如漢時存問耆老之意。使有司賜酒米以為士民勸。使天下知 國家用人。不拘一格。必更有瑰瑋卓犖之材。出於其間。以備任使。視特開別科。更張創始者。較為簡便。

科場議一

陳澧

文章之弊。至時文而極。時文之弊。至今日而極。士之應試者。又或不自為文而勦襲舊文。試官患之。乃割裂經書以出題。於是題不成題。文不成文。故朱子謂時文為經學之賊。文字之妖。其割裂出題。則經學賊中之賊。文字妖中之妖也。然則考試廢時文。而用經說史論。不亦善乎。時文弊極矣。而不可驟廢也。經說史論善矣。而不能驟行也。大凡變法者。漸則行。驟則不行。今之士人。不習為經說史論。一旦用以考試。束手不能下筆。必譁然以為奇異。而俗士之居大官者。出而阻撓之。是故時文不可驟廢。經說史論不可驟行也。時文之弊有二。代古人語氣。不能引秦漢以後之書。不能引秦漢以後之事。於是為時文者。皆不讀書。凡諸經先儒之注疏。諸史治亂興亡之事蹟。茫然不知。而可以取科名得官職。此一弊也。破題承題起講提比中比後比。從古文章無此體格。而妄立名目。私相沿襲。心思耳目。縛束既久。錮蔽既深。凡駢散文字詩賦。皆不能為。此又一弊也。前之弊大。後之弊小。當先去大弊。考試仍用時文。而去其代語氣之法。以能援據諸儒之說。引證諸史之事者。為上。且時文家於題有子曰孟子曰者。本可不代語氣。奈何猶不引後世之言。證後代之事哉。今時文家亦用書卷。如用三禮。今特并引三禮注疏耳。用左傳。今特並用史記漢書耳。其所謂破題承題起講提比中比後比者。仍而不變。雖欲委以不能而不得也。而又無可勦襲之文。則割裂之題。皆不必出矣。如是。則士人漸讀書。至考試三科。讀書漸多。乃使之去其破題承題起講八比之陋格。於是出經題。即成為經說矣。出史題。即成為史論矣。自然而成。其勢易易也。於是選古人經說史論之精醇者。板刻頒示以為之法。又三科以後。經史之學盛。文章之道昌。如是。士習醇而人才出矣。

科場議二

陳澧

今之試士。第一場以四書題八股文及八韻詩。第二場以五經題八股文。第三場對策。其法備矣。然行之久而有弊。有當改法者。其一五經題當試經解也。八股文代古人語氣。古之文章。本無是體也。四書文不能驟變。所當變者。五經文也。夫經說者。必根據先儒之說。而後不失於杜撰。必博考先儒之書。而後不失於固陋。又必辨析先儒之說之異同而擇其善。而後不失於駁雜。今使之代古人語氣。不能引證先儒之說。應試者。挾一坊刻五經標題足矣。是適以困讀書之人。而便不讀書之人。故曰五經題當改試經解也。其一當復專經之舊例。又當增周禮儀禮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為九經。夫禮記為儀禮之傳。朱子之言也。今但以禮記試士。是用傳而棄經也。孔穎達曰。周禮為本。儀禮為末。則周禮儀禮又不可廢也。朱子論春秋三傳。謂左氏長於述事。而公穀長於經義。然則公穀二傳又不可廢也。班固曰。古之學者三年而通一經。三十而五經立。此殆以意為之。試問自漢以來。兼通五經者幾人。夫以二千年中寥寥無幾人。而悉以責之天下科舉之士。無怪其粗疏蔑裂。有通五經之名。而無通一經之實也。如曰不然。試問衡文者。曾見五經皆通之卷乎。夫治五經而不通。不如治一經而通。今謂宜以九經試士。會試十八房。每一經二房。鄉試卷多者亦如之。卷少者九房皆均分其中額。以杜士之避難趨易。昔時各經中額。皆以卷多少為準。故士皆治易詩書。而不治禮春秋。如均分中額。則經文少者。治之易而卷多難中。經文繁者。治之難而卷少易中。則無避難趨易之弊矣。如是。則經學必盛。試觀乾隆以前專經之時。經學盛於今日。其效可也。其一改對策為史論。而命題以 御批通鑑輯覽為準。夫對策者。所以觀其人博通今古也。然而古今之書。浩如囗海。即問十對五。亦難其人。於是考官皆舉淺俗習見者為問。使人易對。明知能對者亦非可貴。遂置之不閱。而士亦鈔襲習見之語以待問。且又明知主司不閱。而皆信筆空寫數行以塞責。此而不廢。甚無謂也。夫士不可不知史事。前代之治亂興亡。與夫典章制度。前言往行。有益於人者甚大。但二十四史之書太多。資治通鑑。亦復繁博。且作史者人非聖賢。不能無偏。惟   御批通鑑輯覽。書不多而事備。又經   聖人之論定。以此命題著論。則士必通知古事。有益政治。與陳陳相因之對策。相去天淵矣。又問策一道。往往舉十餘事。易於鋪排成篇。史論則以一人一事為題。非通悉此人之事囗。此事之本末。不能成篇。夫論一事而精通。固勝於對數十事而鈔襲也。其一試詩改為試賦。或不廢論。但增試賦。夫士通經史。原不必以賦見長。然八股文經解史論。或可場外預擬。以其無韻也。詩雖有官韻。而一韻亦可以預擬。賦則限以八韻。雖同題而不同韻。則不可以直鈔。其於鑒別真偽為最易。當以第三場試之。如其賦不通。則四書文經解史論。非其自作可知也。如是。則四書文為一場。經解為一場。如不廢詩。則第二場并試之。史論及賦為一場。其法盡善矣。又自來以四書為一場者。以尊朱子故也。然朱子所作者注也。以經而論。則五經為孔子所誦述。而論語中庸大學。乃孔子與弟子之言。孟子又在其後。五經先於四書。於義為當。朱彝尊嘗有五經題為第一場之議。採而行之。尤善之善者也。

科場議三

陳澧

今之科場。士子多者至萬餘人。人各為十四藝。試官不能盡閱也。於是三場專重第一場。視二場三場無足重輕。甚至有不閱者。故士皆專力於四書文。而成荒經蔑古之風也。歐陽文忠有論更改貢舉劄子云。貢舉之法。用之已久。則獘當更變。然臣謂必知致獘之因。方可言變法之利。今為考官者。非不欲精較能否。而常恨不能如意。患在詩賦策論。通同雜考。人數既眾。而文卷又多。使考者心識勞而愈昏。是非紛而益惑。當隨場去留。而後可使學者不能濫進。考者不至疲勞。其法云。凡貢舉舊法。若二千人就試。常額不過選五百人。今臣所請者。寬其日限。而先試以策而考之。可去五六百人。以其留者次試以論。又如前法而考之。又可去其二三百。其留而試詩賦者不過千人。於千人而選五百。則少而易考。不至勞昏。考而精當。則盡善矣。縱使考之不精。亦選者不至太濫。竊謂文忠所云。試最善之法也。今學政及府州縣之試士。即此法。鄉試會試。誠當仿而行之。第一場去其文不佳者。其留者視中額三十倍以為準。乃試第二場。又去其不佳者。其留者視中額十倍以為準。乃試第三場。然後取中如額。歐陽公以二千人為率。故試策試論。所去皆四之一。今科場人數多至萬人。如第一場第二場僅去四之一。則文卷仍多。考官不能盡閱。且文之佳者。亦斷不能及四之三也。其第一場第二場所取必限以數者。慮考官苟且自便。於第一場僅取足中額。而第二場第三場無去取也。今學政試正如此。故其二場三場皆虛設。此法行。則考官於二場三場卷可盡閱。且二場三場皆所以定去取。且亦不能不盡閱。而士於二場三場。皆所以決得失。其用力必篤。十年之後。通經博古之才。必漸多矣。且三場通閱。考官固勞。三場連試。士亦甚勞。其入二場三場。皆疲乏之餘。往往有績學工文。而不能發抒者。如每場後得以休息。則亦可以盡其才也。此法於考官及士皆甚便。必可行也。

同类推荐
  • Gaudissart II

    Gaudissart 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征录

    北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rogue' s  life

    a rogue' s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ambridge Neighbors

    Cambridge Neighb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爆萌傻妃:王爷如玉

    爆萌傻妃:王爷如玉

    她,是丞相府四小姐,他是当今古青国的王爷,当呆萌撞上腹黑,上演了一出跨越千年的爆笑之恋比如...“妈的,你放开老娘老娘要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然而面对某女的暴怒千景只是微微一笑“苑儿,咱不闹了和为夫回家,孩子该喂奶了”“千景,你个混蛋!!!!”后来。“千景你不能不要我!”某女红着眼,某男心疼,“好了好了,我不要谁也不能不要你!”某女小手一指“你骗人!上次是谁把我一个人放在王府的!”“我那不是担心你吗。。。”“我不管,今天晚上你睡书房!”“别别别,我错了,媳妇我错了……”眼眸中却是点点星光,幸福,不过如此。我幸福的前提是有你。
  • 天道之痕迹

    天道之痕迹

    好累,想睡一觉你不能睡,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那个不是我吧,我只是个小市民!
  • 惊世雷醒

    惊世雷醒

    自认为大燕第一纨绔,得罪了即将成为女帝的长公主,一朝女帝成,家族满门抄看着家族被抄,自己却被女帝留下来折磨,当过面首,差点成为太监,最后沦为乞丐落世十年,尝尽人间百态,在偷看女帝解决最后一个对手,试图偷袭女帝之时,被惊世宝物砸中,莫名其妙重生再来一世,面对即将发生的过往,大燕第一纨绔的他,选择继续纨绔…还是奋起改变…
  • 地府无双

    地府无双

    三千世界,孕育无尽生命、产生无限智慧。小山世界由五块大星域组成。你们这些老不死的东西给我听着,现在东灵青星域的强者都给异世界灭了,那李家最强被人抓走切片了。我们这仙人世界要不了多久便会被奴役,变成那奴役世界,你们现在求小爷,小爷便救救你们。南昆仑老祖:我等愿意以林公子为首,望林公子不计前嫌。西灵山老祖:还请林公子救救我们西灵山,我们愿意以您为主。北瑶池大星域老祖:奴家早已是你的人了,还要提些要求真是过分,你便救救我们瑶池吧。中灵界老祖:我们愿意尊您为中灵界唯一至尊还望您带领我们杀向东灵青将那些异界生物赶回它们的老巢。林萧:给我来几百个女帝侍寝,几百头神兽拉车,几百座灵山修炼,几百件神器防身。
  • 无敌兵锋

    无敌兵锋

    掌领亿万兵神,谁敢与我斗战八荒离合!?脚踏皇天后土,谁敢阻我成神笑傲天穹!?——斗神魔,灭人皇,毁圣冢。破六道,战八荒,斩青天。——三千青丝迷情路,自守本心不灭神。我姓李名锋,李锋的李,李锋的锋。
  • 云梦仙歌之旋瑰玉石篇

    云梦仙歌之旋瑰玉石篇

    石头有了梦想,也是会笑的。石头若是有了心,也是会哭的,莫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的得早,石头若是有了情,也是可以轻宜被人捏扁哒!!!!
  • 至尊绝医

    至尊绝医

    一场屠族血灾,引发一句诅咒般的毒誓;九死一生之下却被神秘人救下,而复仇却成为他一生摆脱不掉的宿命。闯入都市,极品校花倒追他,冰冷警花缠着他,性感女老师直接倒贴,面对如此多的桃花运,他该如何选择?面对兄弟,他却只有一句话“兄弟一声,大过天!”纵然,万劫不复,那又如何!你,还在等什么?让我们一起随他,主宰一世沉浮吧!
  • 龙虎大仙

    龙虎大仙

    茫茫大山里的少年,曾经他以虎为当世之霸,故师于虎,战百兽,虽多磨,终臣百兽,与虎同勇,遂脱众人而出夺得部落第一勇士之称,并娶得族长之女,一步登堂入室。壮年的他为部落征战四方,百战百胜,此时的他了然胜于虎,部落也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地壮大。中年的他已是部落的族长,部落的规模今非昔比,已初有王国的雏形。暮年,他成为一国之帝君,就在他以己为一世之霸时,天边乍现一苍龙,腾云驾雾而至,百兽臣服,众人跪拜。他仰天而笑,怒斥苍龙,“欺老朽残烛之躯,鼠辈尔,吾岂跪之。”
  • 魔度苍穹

    魔度苍穹

    弹指岁月念依在,红尘醉人仙不归。混沌宇宙之中,十界并存,数万年之间,十界英豪演绎传奇无数,竟无一人勘破生死,修成不死不灭的仙人之躯,究竟是天道有缺,还是另有因果?少年自玉清大陆而来,成就诡异麒麟臂,执掌雷炎,身化魔罗,拳破苍穹,成就了一段踏破天道,度化众生的传说,看他如何解开十界之秘,去成为那凌驾于真谛之上的真仙!
  • 解魂者

    解魂者

    一个身染怪病的男生一个活泼明亮的女子一件离奇的命案慢慢拉开了一场特别的冒险……“都说庄周梦蝶,不知是蝶梦自己还是自己梦蝶”“是呀~梦境就是让人这么虚实难分,有时候和你在一起都有点担心这只是个梦而已”“如果这是个梦,我愿意永远停留在这个梦里”“嘻嘻~那我就向你证明这不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