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3500000067

第67章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具足品第八十一(丹照明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十八空三十七助道法。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不具足菩萨道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云何具足菩萨道。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故行檀那波罗蜜。不得施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亦不远离是法行檀那波罗蜜。是则照明菩萨道。如是须菩提。菩萨以方便力故具足菩萨道。具足已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习般若波罗蜜。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不坏色不随色。何以故。是色性无故不坏不随。乃至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檀那波罗蜜不坏不随。何以故。檀那波罗蜜性无故。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诸法无自性可坏可随者。云何菩萨摩诃萨。能习般若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所学处。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不学般若波罗蜜。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言。菩萨不学般若波罗蜜。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离方便力故可得。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若有一法性可得应当取。若不可得何所取。所谓此是般若波罗蜜。是禅那波罗蜜。是毗梨耶波罗蜜。是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那波罗蜜。是色受想行识乃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相。乃至一切诸佛法不可取相。舍利弗。是名不取般若波罗蜜乃至佛法。是菩萨摩诃萨所应学。菩萨摩诃萨于是中学时。学相亦不可得。何况般若波罗蜜。佛法菩萨法辟支佛法声闻法凡夫人法。何以故。舍利弗。诸法无一法有性。如是无性诸法。何等是凡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若无是诸贤圣云何有法。以是法故分别说是凡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诸法无性无实无根本。云何知是凡夫人乃至是佛。佛告舍利弗。凡夫人所著处。色有性有实不。不也世尊。但以颠倒心故。受想行识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故。见诸法无性无根本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故。见诸法无性无根本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诸法根本住中退没生懈怠心。舍利弗。今诸法根本。实无我无所有性常空。但颠倒愚痴故众生着阴入界。是菩萨摩诃萨见诸法无所有性常空自相空时。行般若波罗蜜自立。如幻师为众生说法。悭者为说布施法。破戒者为说持戒法。嗔者为说忍辱法。懈怠者为说精进法。乱者为说禅定法。愚痴者为说智慧法。令众生住布施乃至智慧。然后为说圣法能出苦。用是法故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得是众生无所有。教令布施持戒乃至智慧。然后为说圣法能出苦。以是法故得须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无有有所得过罪。何以故。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得众生。但空法相续故。名为众生。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舍利弗。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众生闻是法今世吾我尚不可得。何况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及所用法。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心旷大无有法可得若一相若异相若别相。而能如是大誓庄严。用是庄严故。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不见有为性不见无为性。而于三界中度脱众生亦不得众生。何以故。众生不缚不解。众生不缚不解故无垢无净。无垢无净故无分别五道。无分别五道故无业无烦恼。无业无烦恼故亦不应有果报。以是果报故生三界中。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众生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过罪。诸法五道生死亦如是。若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过罪。舍利弗。今有佛无佛。诸法相常住不异。是法相中。尚无我无众生无寿命乃至无知者无见者。何况当有色受想行识。若无是法。云何当有五道往来拔出众生处。舍利弗。是诸法性常空。以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从过去佛闻是法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是中无有法我当得亦无有众生定着处法不可出。但以众生颠倒故着。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发大誓庄严。常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不疑我当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用实法利益众生令出颠倒。舍利弗。譬如幻师幻作百千万亿人。与种种饮食令饱满。欢喜唱言我得大福。于汝意云何。是中有人食饮饱满不。不也世尊。佛言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以来。行六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十四空三解脱门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具足菩萨道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无众生法可度。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道。菩萨行是道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以来。行檀那波罗蜜。行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般若波罗蜜。乃至行十八不共法。成就众生净佛国土。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成就众生。佛告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自布施亦教众生布施。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莫着布施。汝着布施故当更受身。受身故多受众苦。诸善男子。诸法相中无所施无施者无受者。是三法性皆空是性空法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性空。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布施众生。是中不得布施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何以故。无所得波罗蜜是名为檀那波罗蜜。是菩萨不得是三法故。能教众生令得须陀洹果。乃至令得阿罗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成就众生。是菩萨自行布施亦教他人行布施。赞叹布施法。欢喜赞叹行布施者。是菩萨如是布施已。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若作小王若转轮圣王。是时以四事摄取众生。何等四。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四事摄取众生已。众生渐渐住于戒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八圣道分空无相无作三昧。得入正位中。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罗汉果。若得辟支佛道。若教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易得耳。何以故。无有定法众生所著处。但颠倒故众生着处。是故汝等自离生死亦当教他离生死。汝等当发心能自利益亦当得利益他人。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檀那波罗蜜。是行檀那波罗蜜因缘故。从初发意以来终不堕恶道。常作转轮圣王。何以故。随其所种得大果报。是菩萨作转轮圣王时。见有乞者不作是念。我为余事故受转轮圣王果。但为利益一切众生故。是时作是言。此是汝物汝自取之。莫有所难我无所惜。我为众生故受生死。怜愍汝等故具足大悲。行是大悲饶益众生。亦不得实定众生相。但有假名字故。可说是众生。是名字亦空如响声实不可说相。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檀那波罗蜜。于众生中无所惜。乃至不惜自身肌肉何况外物。以是法故能出众生生死。何等是法。所谓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令众生从生死中得脱。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中。布施已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持戒来。我当供给汝等令无所乏短。衣食卧具乃至资生所须。尽当给汝。汝等乏少故破戒。我当给汝所须令无所乏。若饮食乃至七宝。汝等住是戒律仪中渐渐当得尽苦。成于三乘而得度脱。若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中若见众生嗔恼。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以何因缘故嗔恼。我当与汝所须。汝等所欲从我取之。悉当给汝令无所乏。若饮食衣服乃至资生所须。是菩萨住檀那波罗蜜中教众生忍辱。作是言。一切法中无有坚实。汝等所嗔是因缘亦空无坚实。皆从虚妄忆想生。汝以无根本嗔恚坏心。恶口骂詈刀杖相加以至害命。汝等莫以是虚妄法起嗔。故堕地狱畜生饿鬼中及余恶道受无量苦。汝等莫以是虚妄无实诸法故而作罪业。以是罪业故尚不得人身。何况得生佛世。诸人佛世难值人身难得。汝等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是菩萨摩诃萨如是教化众生。自行忍辱亦教他人令行忍辱。赞叹忍辱法欢喜赞叹行忍辱者。是菩萨令众生住忍辱中。渐以三乘得尽众苦。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令众生住忍辱。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令众生精进。须菩提。菩萨见众生懈怠如是言。汝等何以懈怠。众生言因缘少故。是菩萨行檀那波罗蜜时语诸人言。我当令汝因缘具足。若布施若持戒若忍辱。如是等因缘故令汝具足。是众生得菩萨利益因缘故。身精进口精进心精进。身精进口精进心精进故。一切善法具足修圣无漏法。修圣无漏法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住精进波罗蜜摄取众生。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教化众生令修禅那波罗蜜。佛告须菩提言。菩萨见众生乱心作是言。汝等可修禅定。众生言。我等因缘不具足故。菩萨言。我当与汝等作因缘。以是因缘故令汝心不随觉观心不驰散众生以是因缘故。断觉观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行慈悲喜舍心。众生以是禅无量心因缘故。能修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修三十七助道法时。渐入三乘而般涅槃终不失道。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以檀那波罗蜜摄取众生令行禅那波罗蜜。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摄取众生。须菩提。菩萨见众生愚痴无有智慧作是言。汝等何以故不修智慧。众生言因缘未具足故。菩萨住檀那波罗蜜中。作是言。汝等所须得智慧具足从我取之。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入禅定。是因缘具足已。汝等如是思惟。思惟般若波罗蜜时有法可得不。若我若众生若寿命乃至知者见者可得不。若色受想行识若欲界色界无色界。若六波罗蜜若三十七助道法。若须陀洹果若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辟支佛道。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不。是众生如是思惟时。于般若波罗蜜中无有法可得可着处。若不着诸法是时不见法有生有灭有垢有净。不分别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阿修罗众是天是人。是持戒是破戒。是须陀洹是斯陀含是阿那含是阿罗汉是辟支佛是佛。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以般若波罗蜜摄取众生。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中。以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乃至三十七助道法摄取众生。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中以供养具利益众生。以是利益因缘故。众生能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众生行是三十七助道法于生死中得解脱。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无漏圣法摄取众生。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时。如是言。诸善男子汝等从我取所须物。若饮食衣服卧具香华。乃至七宝等种种资生所须汝当以是摄取众生。汝等长夜利益安乐莫作是念。是物非我所有。我长夜为众生故集此诸物。汝等当取是物如己物无异。教化众生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令得三十七助道法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令得诸无漏果。所谓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时。应如是教化众生令得离三恶道及一切生死往来苦。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教化众生作是语。众生汝等少何因缘故破戒。我当与汝作具足因缘。若布施乃至智慧。及种种资生所须。是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利益众生令行十善远离十不善道。是诸众生持诸戒不破戒不缺戒不浊戒不杂戒不取戒。渐以三乘而得尽苦。尸罗波罗蜜为首。如檀那波罗蜜说。余四波罗蜜亦如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总裁的呆萌小甜妻

    总裁的呆萌小甜妻

    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她被禁锢在他的金丝笼,白天,她是他听话乖巧的小女仆,夜晚,她俯首臣服,只为缠住他的身心……
  • 都市纪元

    都市纪元

    德国在搞工业4.0,美国在搞互联网联盟,哥就趁机在中国发动科技革命。泡妞?弄权?金钱?都不需要!哥都是被泡!哥赚钱,是要把钱废掉!至于弄权?哼!哥是低调,哥低调不是逃命,而是逃婚!为了找到回家的路,项临找了26年。他本想老实打份工,独自体验镜湖村的平静生活,打工归来,却鬼使神差交了个“鬼上身”的少妇女友;重返城里,却意外收到神秘人送的一套硬件和软件都近乎科幻的系统,这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惊天计划……既然该来的都要来,那么,照顾好她们,顺便改变一下世界吧!
  • 暖风吹过青春

    暖风吹过青春

    出身豪门哒南宫雨希小盆友自从转入另一个学校后,闺蜜背叛,丢失东西!惨遭威胁。。。然后。。。。她就遇见啦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青春,才刚刚开始!
  •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久不见我的小初恋

    好久不见我的小初恋

    他们被传是最暧昧的情侣,可事实上,忽近忽远若即若离才是两人之间的主旋律。
  • 霸道男神:丫头,小心我吃了你

    霸道男神:丫头,小心我吃了你

    一场车祸,抹杀了戚颖儿和韩成轩小时候的美好回忆,当再次遇见韩成轩时,戚颖儿完全不记得他了,但是令颖儿对韩成轩有熟悉感的是韩成轩右耳上的耳钉。在他们身上到底会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呢?………………颖儿诧异的说道:“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韩成轩冷笑道:“装?”……颖儿无辜看着他:“我不管你是谁?也不知道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事的话,我先走了……”突然,面前出现一些装黑西服的男人,为首的男人说道:“韩少跟我们回去吧,有什么事好好跟夫人和老爷商量”什么?什么?少爷?颖儿呆滞的看着他,却无意间看到他右耳上的耳钉。好熟悉的感觉,耳钉……耳钉……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 柠檬树下的诺言

    柠檬树下的诺言

    柠檬树下,当初的誓言,你还记得吗,青春疼痛,我已承受不住,你的爱,我没有机会去享受,断情崖上,你还记得我吗,我以承受不住了,呵,如果有来世,不,但愿不要有来世,再见……
  • 反穿越之诱宠冷妻

    反穿越之诱宠冷妻

    冰山美女和腹黑总裁的故事~[原谅本墨又改了改思路]法阵出错,让她有了三年现代生活。三年后,当她再次回去,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阴谋……
  • 美猴王之学艺归来记

    美猴王之学艺归来记

    美猴王学艺归来途中,上演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降妖除魔,克服磨难,造功德利益民间。
  • 最强武帝

    最强武帝

    冷雨自幼修蛮不被祖灵认可,十次被废修为,偶遇灵狐得神秘灵珠,破除诅咒,神魔双修。万千界面,强者如云,且看冷雨口吞太古神兽,枪破诸天大道。混沌三千界,谁与争锋!万界美女,尽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