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3500000051

第51章

魔愁品第六十二(丹云同学品)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难见。无诸忆想分别毕竟离故。世尊。是众生闻是般若波罗蜜。能持读诵说正忆念。亲近如说行。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杂余心心数法者。不从小功德来。佛言。如是如是。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乃至不杂余心心数法者。不从小功德来。憍尸迦。于汝意云何。若阎浮提众生。成就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复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读诵亲近正忆念如说行。胜于阎浮提众生成就十善道乃至四无色定。百倍千倍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尔时有一比丘语释提桓因。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功德胜于仁者。释提桓因言。是善男子善女人一发心胜于我。何况闻是般若波罗蜜。书持读诵正忆念如说行。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非但胜我。亦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非但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亦胜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非但胜是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亦胜菩萨行五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者。非但胜菩萨行五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者。亦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者。是菩萨摩诃萨如说行般若波罗蜜。不断佛种常见诸佛。疾近道场菩萨如是行。为欲拔出众生沉没长流者。是菩萨如是学。为不学声闻辟支佛学。菩萨如是学。四天王天来至菩萨所如是言。善男子。当勤疾学坐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如过去诸佛所受四钵亦当应受。我当持来奉上菩萨。及诸余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乃至首陀会天。亦当供养十方诸佛亦常念是菩萨摩诃萨如说行是深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诸所有世间危难勤苦之事永无复有。一切世间有四百四病。是菩萨身中无是诸病。以行深般若波罗蜜故得是现世功德。尔时阿难作是念。释提桓因自以力说耶。以佛神力说乎。释提桓因知阿难意所念。语阿难言。我之所说皆佛威神。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释提桓因所说皆佛威神。阿难。是菩萨摩诃萨习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三千大千世界中诸恶魔皆生狐疑。今是菩萨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中道于实际作证。堕声闻辟支佛地。复次阿难。若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时。魔复大愁毒如箭入心。是时魔复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欲令菩萨心没恐怖懈怠。于萨婆若中乃至起一乱念。阿难白佛言。世尊。魔为都娆乱诸菩萨。有不娆乱者。佛告阿难。有娆者有不娆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何等菩萨为恶魔所娆。佛言。有菩萨摩诃萨。先世闻是深般若波罗蜜心不信解。如是菩萨魔得其便。复次阿难。菩萨闻说是深般若波罗蜜时意疑是般若波罗蜜为实有为实无。如是菩萨魔得其便。复次阿难。有菩萨远离善知识。为恶知识所摄故。不闻深般若波罗蜜。不闻故不知不见不问。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云何应修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恶魔得其便。复次阿难。若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受恶法。是菩萨为恶魔得便。魔作是念。是辈当有伴党当满我愿。是菩萨自堕二地。亦使他人堕于二地。复次阿难。若菩萨闻说深般若波罗蜜时。语他人言。是般若波罗蜜甚深我尚不能得底。汝复用闻用学是般若波罗蜜为。如是菩萨魔得其便。复次阿难。若菩萨轻余菩萨言。我行般若波罗蜜行远离空。汝无是功德。是时恶魔大欢喜踊跃。若有菩萨自恃名姓多人知识故轻余行善菩萨。是人无实阿惟越致行类相貌功德。无是功德故生诸烦恼。但着虚名故轻贱余人言。汝不在如我所得法中。尔时恶魔作是念。今我境界宫殿不空增益三恶道。恶魔助其威力令余人信受其语。信受其语故受行其经。如说修学。如说修学时。增益诸结使。是诸人心颠倒故身口意业所作皆受恶报。以是因缘增益三恶道。魔之眷属宫殿益多。阿难。魔见是利故大欢喜踊跃。阿难。若行菩萨道者。与求声闻道家共诤斗。魔作是念。是远离萨婆若。阿难。若菩萨菩萨共诤斗嗔恚骂詈。是时恶魔便大欢喜踊跃言。两离萨婆若远。复次阿难。若未受记菩萨向得记菩萨。生恶心诤斗骂詈。随起念多少劫若干劫数。若不舍一切种智。然后乃补尔所劫大庄严。阿难白佛言。世尊。是恶心乃经尔所劫数。于其中间宁得出除不。佛言阿难。我虽说求菩萨道及声闻人得出罪。阿难。若求菩萨道人。共诤斗嗔恚骂詈怀恨。不悔不舍者我不说有出。必当更尔所劫数。若不舍一切种智然后乃大庄严。阿难。若是菩萨斗诤嗔恚骂詈。便自改悔作是念我为大失。我当为一切众生下屈。今世后世皆使和解我当忍受一切众生履践。如桥梁如聋如哑。云何以恶语报人。我不应坏是甚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应当度是一切苦恼众生。云何当起嗔恚。阿难白佛言。世尊。菩萨菩萨共住云何。佛告阿难。菩萨菩萨共住。相视当如世尊。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是我真伴共乘一舡。彼学我学所谓檀那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若是菩萨杂行离萨婆若心。我不应如是学。若是菩萨不杂行不离萨婆若心。我亦应如是学。菩萨摩诃萨如是学者是为同学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学品第六十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等法。菩萨所应学。须菩提。内空是菩萨等法。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是菩萨等法。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空。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等法。住是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色尽故学。为学萨婆若。为色离故学为色灭故学。为学萨婆若。为色不生故学为学萨婆若。受想行识亦如是。修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尽离灭不生故学为学萨婆若。佛告须菩提。如须菩提所说。为色尽离灭不生故学为学萨婆若。受想行识乃至十八不共法尽离灭不生故学为学萨婆若。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如受想行识如。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佛如。是诸如尽灭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如为学萨婆若。是如不作证不灭不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如为学萨婆若。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为学六波罗蜜。为学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若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学萨婆若。须菩提。如是学为尽诸学边。如是学魔若魔天所不能坏。如是学直到阿惟越致地。如是学为学佛所行道。如是学为得拥护法。为学大慈大悲。为学净佛国土成就众生。须菩提。如是学为学三转十二行法轮故。如是学为学度众生。如是学为学不断佛种。如是学为学开甘露门。如是学为学欲示无为性。须菩提。下劣之人不能作是学。如是学者。为欲拔沉没生死众生。菩萨摩诃萨如是学。终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中。终不生边地。终不生旃陀罗家。终不聋盲喑哑拘癖诸根不缺眷属成就终不孤穷。菩萨如是学。终不杀生乃至终不邪见。如是学不作邪命活。不摄恶人及破戒者。如是学以方便力故不生长寿天。何等是方便力。如般若波罗蜜品中所说。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故。入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不随禅无量无色定生。须菩提。菩萨如是学一切法。中得清净。所谓净声闻辟支佛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一切法本性清净。云何言菩萨一切法中得清净。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一切诸法本性清净。若菩萨摩诃萨于是法中。心通达不没即是般若波罗蜜。如是诸法一切凡夫人不知不见。菩萨摩诃萨为是众生故。行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行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须菩提。菩萨如是学。于一切法中得智力无所畏。如是学为了知一切众生心所趣向。譬如大地少所处出金银珍宝。须菩提。众生亦如是。少所人能学般若波罗蜜。多堕声闻辟支佛地。须菩提。譬如少所人受行转轮圣王业。多受行小王业。如是须菩提。少所众生行般若波罗蜜求一切智。多行声闻辟支佛道。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少有如说行。多住声闻辟支佛地。多有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故少所人住阿惟越致地。须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在阿惟越致地。欲在阿惟越致数中。应当学是深般若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是般若波罗蜜时。不生悭贪心。不生破戒嗔恚懈怠散乱愚痴心。不生诸余过失心。不生取色相心取受想行识相心。不生取四念处相心。乃至不生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心。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是深般若波罗蜜无有法可得。以不可得故于诸法不生心取相。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深般若波罗蜜总摄诸波罗蜜。令诸波罗蜜增长。诸波罗蜜悉随从。何以故。须菩提。是深般若波罗蜜诸波罗蜜悉入中。须菩提。譬如我见中悉摄六十二见。如是须菩提。是深般若波罗蜜悉摄诸波罗蜜。须菩提。譬如人死命根灭故余根悉随灭。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诸波罗蜜悉随从。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令诸波罗蜜度彼岸。应学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是深般若波罗蜜者。出一切众生之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多不。须菩提言。一阎浮提中众生尚多。何况三千大千世界。佛告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一时皆得人身。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尽形寿。供养尔所佛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资生所须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故得福德多不。须菩提言。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如说行正忆念得福多。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有势力。能令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出一切众生之上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为无救护众生作救护。欲与无归依众生作归依。欲与无究竟道众生作究竟道。欲与盲者作目。欲得佛功德。欲作诸佛自在游戏。欲作诸佛师子吼。欲撞击佛钟鼓。欲吹佛贝。欲升佛高座说法。欲断一切众生疑。当学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学深般若波罗蜜。诸善功德无事不得。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宁复得声闻辟支佛功德不。佛言。声闻辟支佛功德皆能得。但不于中住以智观已。直过入菩萨位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近萨婆若。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为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作福田。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过诸声闻辟支佛福田之上。疾近萨婆若。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是名不舍不离般若波罗蜜常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不退转菩萨疾近萨婆若。远离声闻辟支佛。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若作是念是般若波罗蜜。我以是般若波罗蜜得一切种智。若如是念不名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若不作是念。是般若波罗蜜。是人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法。是人行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若菩萨作是念。无是般若波罗蜜。无人有是般若波罗蜜。无有行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如法性实际常住故。如是行。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净愿品第六十四(丹随喜品)

同类推荐
  • 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炼大丹要旨

    修炼大丹要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iwa's Revenge

    Maiwa's Reven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燕礼

    燕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战魔苍穹印

    战魔苍穹印

    暗黑的阴霾里,我蜷缩在卑微的角落,静静地注视着光阴流转,当命运的纽带相互连接,我会和你们相遇。新生的英雄握着破世之剑,踏在青铜的地面上,为命运而战。皎洁的身影对月吟唱,清澈的眸子拨开云雾。沉寂的古剑挣脱尘埃,持剑的人漫游四野。娇美的少女抚摸心中的古卷,迷古的哀叹穿越千年。缥缈的尘土随着娇艳的花儿舞动,灿烂的光彩曾经赐予他们生命。心中的梦想即是双锋所向,凛寒的峰刃是男儿的目光。
  • 主人,放开人家

    主人,放开人家

    “放开人家的耳朵啦!”被非礼了!“放开人家的尾巴啦!”又被非礼了!没想到,一睁开眼,就被一个帅哥抱回家,关键是帅哥老是非礼人家……
  • 秦末之召唤猛将

    秦末之召唤猛将

    吕布斗英布,你别告诉我这是真的。项羽算个鸟,看个随随便便召唤出薛仁贵+李存孝+李元霸的超级牛掰组合?虐你成渣!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主角穿越到秦朝末年,持有金手指,这敢不服?在这乱世,强者为王!
  • 林先生的爱情故事

    林先生的爱情故事

    痴等她七年,才得到一个爱她的机会!结婚一年,宠她爱她,却被戴绿帽,她还带着肚子里不知是谁的孩子离开!又四年,他要新娶美娇娘了,她又反复在他的世界里出现……他不想恨她,也不想爱她!而事实却是,他却根本做不到!看本来命运多舛的女主怎样扭转厄运、获得幸福人生!
  • 亡灵法师侠客行

    亡灵法师侠客行

    为了亡灵法师的未来一名修炼亡灵魔法的少年莫白,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从黑暗天幕下的亡灵沼泽到雄浑庄重的人类王国古老神秘的世界之树白雪皑皑的矮人国度浩瀚无边的无边大海远古巨龙的低吟咆哮还有那神圣教延的腐败无能莫白都一一看在眼中巫妖王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传说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 末日惊涛

    末日惊涛

    某一天天眼IE集团病毒泄露,导致全球都发生了异变,因为人死亡人数过多导致六界大乱,小鬼篡位,在这背后的背后隐藏着重重阴谋。龙啸天是否能拯救地球,解开个个谜团呢?在他的冒险旅途中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奇妙事情呢?一切的一切全部是未知的。--------------------------------------------------欢迎加入本书QQ群533165528
  • 倾国倾城倾情倾心

    倾国倾城倾情倾心

    那如月中谪仙的男子,就这样站着对她温柔一笑,她忽然觉得,所经历的一切痛苦与悲伤,只是为了遇见他。
  • 三个影子

    三个影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从生下来一直陪伴自己,直到死去。世界上有一个人没有影子。不幸的尤朵拉没有自己的影子,六岁那年她的影子突然消失了,于是她成了在普通人眼中的怪物,没有影子的怪物。尤朵拉每天躲在黑暗的屋子里不敢出门,她受不了别人见到她就躲闪的样子和指指点点的眼神。却期待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最终,他的父亲赫尔多伯爵认为她是不详的人,抛弃了她。尤朵拉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人类。直到十年之后的某一天。尤朵拉,可爱的,美好的赠礼的意思。
  •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

    在看不见爱情的地方,我们仍在努力,因为我们相信,注定在一起的人终会找到回家的路。
  • 夜火车

    夜火车

    《微阅读1+1工程:夜火车》作者常聪慧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