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200000028

第28章

疏然此教海宏深等者。宏者所攝義廣也。深者所攝義幽也。

言包含無外者。總顯圓教所詮無障礙法界。體義之外。更無別法。當所依體事也。

言色空交暎者。約喻言也。色海空天也。約法言之。色事空理也。攝色歸空理法界也。當攝歸真實也。色空交暎事理無礙法界。當彰其無礙也。

言德用重重者。德相業用十種現門。當周遍含容也。

言語其橫收全收五教者。能收即是圓教。所收即五教義。舉教收義也。喻云必攝百川。舉川取水也。言五教者。一云同常。二云除能攝圓教加所攝人天教也。如何攝義。不攝於教。大門別故。前門藏教所攝。即攝其教門。此門義理分齊。乃攝其義。故前疏云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言乃至人天總無不包者。謂十地第二地中。經明十善。而有五種。一人天善。二聲聞善。三緣覺善。四菩薩善。五佛善。就人天善。復分三品。故彼疏(第六下半七十紙中)云。謂人善為下。欲天為中。色無色界為上。或由三時之心。(欲行〔止〕作行已三時俱重名之為上。隨一二輕為中。三時俱輕為下)或約境有勝劣。(如一不殺一畜尤重心處不獲已而殺心為三品之惡三種不殺即三品之善)或自作教他等。(自作但作為上唯自作為中唯教他為下)細論其義。多品不同。(將上四事交絡相望則成多品如約人境是一重更以重心則為二心復三時重即為三重更教人殺其四重餘別可思)問若准戒經。修二乘行。尚破禁戒。何況修於人天善耶。答雖一十善。所用功異。故下大鈔(十五上半十一紙中)引莊子第一逍遙篇云。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或而立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鑊吾反)落而無所容非不呺(虗憍反)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蒲包反)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其藥能令手不拘折故常漂絮於水中也)客聞之曰。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枝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蓬非直達者也此章言物各有宜苟得其宜安往而不逍遙哉)今借此言。一種十善猶不龜手之藥也。凡夫用之。兼濟無外。則裂地而封矣。釋曰。下同人天。終殊權小。海滴之喻。思云可悉。鈔雖有戒善等者。揀濫也。恐外疑云。此經既有人天戒善。應是小乘教也。故今奪云。是圓教戒善。乃至云以彼能事事無礙故。言其猶大海等者。此言乃略。應云其猶大海。一滴之水尚異江河。況於溝洫。以喻圓教戒善尚異終頓。況於小始也。若准天台。而有四句。謂漸漸非圓漸。圓圓非漸圓。謂漸家亦有圓漸。圓家亦有圓漸。漸家漸者。如江出岷山始於濫觴。漸家圓者。如大江千里。圓家漸者。如初入海。雖則漸深。一滴之水。已過大江。況濫觴耶。圓家圓者。如窮海涯底故。今云漸。是圓家漸尚過漸家之圓。況漸家之漸。例此可悉。溝洫二字。出於論語。包氏注云。方里為井。井間有溝。溝廣深四尺。十里為城。城間有洫。洫廣八尺。以不可將溝洫之水比大海之深廣。法合可知。

鈔先則總收者。圓教之中有前四教義也。故疏云。大海必攝百川。圓必攝四。後則總揀者。圓教之中。無前四教義也。故疏云。雖攝百川。同一鹹味。(如月發焰帶微塵而共紅似水澄清含輕雲而俱〔緣〕)故隨一滴。逈異百川。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

言如圓教中亦有小乘戒善等者。但有能同之義也。勿謂便有所同之義。是所揀故。

言水義同也者。釋伏難也。恐有疑云。海中但有俱德醎水唯是海水。何有百川水耶。答水義同也。此意云。海中但有能同百川之水。故云海有百川之水。勿謂便有所同之水。是所揀也。(故法)合難云。圓教中但有無礙法界。唯是圓義。何有前四教義耶。答義門同故。此意云。圓教之中。但有能同四教之義。故此云爾。

疏一乘有二等者。若就能同。即目此經。若約所同。乃通餘教。故賢首教義分齊云。次教攝乘者有二。先一乘隨教有五。一別教一乘。二同教一乘。三絕相一乘。如楞伽此頓教。四約佛性平等為一乘。此終教。五密意一乘。此約始教。二明三乘亦五。一小乘中三。謂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二始教中三。始終俱別。以有入寂故。三終教中三。終始俱同。並成佛故。四頓教中三。始終俱離。五同教中三。始終俱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證此可悉。

疏以別該同皆圓教攝者。始開則同別有異。終合則能同別故。問別教與圓教為同異耶。答有云。寬狹異故。別教狹而圓教寬也。圓教雙攝同別故。今詳不爾。表詮立名。約收建號。故名圓教。遮詮立名。約揀建號。故名別教。分相則同別乍異。相攝則能同亦別。故疏云。今顯別教一乘。略顯四門等故。鈔云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即事事無礙爾。猶彼江水入海亦醎。

鈔七十五法等者。問彼七十五法。當教談有。即互相礙。圓教談無。如何得為玄門體事耶。答就偏根所執即互相礙。圓教談無。不為體事。就佛本意。於無障礙法界之中。應彼偏根。派一分義。依之修行。證彼法門。其體非無。得為體事。故上疏云。千門潛詮與眾典為洪源。即圓教所詮無障礙法界之中。千門異義。暗流在眾經。依之修行。無不獲益。所益之法。還是圓教無障礙法界。如大海水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鑿者。無不得水。所得之水。皆是海水。言如性雙遣者。如是真如性即無性。或如即寂義。性即照義。

鈔他心等十智者。他法數世集苦滅盡無道也。

言七方便者。一五停心觀。散亂數息。多貪不淨。多瞋慈悲。多癡緣生。著我界分。則二別相念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三總相念觀。苦空無常無我。是資糧位。四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此是加行位。故成方便也。

言又此十對至以為十玄所依體事者。問十對皆以五教出體。頓教之體。唯是一理。如何得為玄門體事。答言總意別故。或相從說故。或疎作體事故。或與攝歸真實真空絕相。作所依故。

鈔不即斷空等者。不不即無物斷空但即成物真空故。言青黃不即真空等者。相有異真色不即空也。無性同真色即空也。言空即無色等者。以理奪事故色不即空。事能顯理故色即空也。言以真理非青黃故非色等者。不變異色故不即色。隨緣同色故即色也。言空是所依等者。體異用故不即色。體從用故即色也。

言第四泯絕無寄觀者。前三門正當事理無礙生滅門義。與真空絕相而為由漸。此觀正當真如門故。言不可言即色不即色等者。不可言貫下四度讀之。不可言即色者。(空若即色聖應同凡見妄色)不可言不即空者。(空若不即色應成斷滅空)拂前第二門也。不可言即空者。(色若即空凡應同聖見真空)不可言不即空者。(色若不即空凡夫見色應不成迷)拂前第一門也。一切皆不可者。拂結例一切法也。不可亦不可者。重拂前跡。此語亦不受者。重拂之語亦不受也。受者領納也。逈絕無寄者。照體獨立。

疏謂無分限之理等者。以不可分故。性無二故。若爾何故下鈔云。然以理融事令事如理。以事顯理令理如事。故云理非無分。謂理即事。事既有分。理亦有分。不爾真理不即事故。准此鈔說理有分限。何故今云理無分限。答彼約非一而一。此就非異而異。故不違。

鈔以非異故全同等者。問既云非異。云何說得理徧於事事遍於理耶。答此言非異。不約體一。但分量同。故無違理。又解由非異故。遍義得成。由非一故。理事得立。二義齊舉。理事互遍也。

疏故出現品云至所謂無性等者。斯乃圓宗祕鍵性海玄關。若未廓於通達。寔難臻於[壹-豆+(中-〡+(皿-ㄇ))]奧。欲彰邃旨。故引全文。貴令時根照然可解爾。故下疏云。此中之成為理為事。若是事成。何以釋云同一性故。若是理成。何以此云成正覺耶。入涅槃耶。此是華嚴大節圓宗之義。不對諸宗。難以取解。然諸眾生。若於人天位中觀之。具足人法二我。小乘唯是五蘊實法。大乘或說但心所現。或說幻有即空。人法俱遣。或說唯如來藏具恒沙性德故。眾生即在纏。法身眾生義一名異。猶據理說。更有說言。相本自盡。性本自現。不可說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此宗。舊來成竟。亦涅槃竟。非約同體此成即是彼成。若爾何以現有眾生非即佛耶。若就眾生位看者尚不見唯心即空。安見圓教中事。如迷東謂西正執西故。若諸情頓破。則法界圓理。無不己成。猶彼悟入西處全東。(鈔云以理融事故事如理而融通不可作理事別解)若爾諸佛何以更化眾生。不如是知。所以須化。如是化者。是究竟化。如是化者。無不化時。故下結云。大悲相續。救度眾生。隨門不同。種種有異。約成佛門一切成也。鈔釋云。即類結餘門雜有多。但略分四。一約性即一真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顯此二門不即不離。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約體門者。問體是佛不。答是不無礙。應成四句。一是佛以法性身。無所不至。故經云性空即是佛故。二佛絕能所覺為其性故。平等真法界。非佛非眾生故。三亦佛亦非佛。以法性身無自性故。四雙非性與無性。以泯絕故。經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世一切空。是則諸佛見。二就相門有二。一情。二非情。真心隨緣變能所故。然此二門。各分深淨。謂無明熏真如。成染緣起。真如熏無明。成淨緣起。染成萬類。淨至成佛。以修淨緣。斷彼染緣。方得成佛。依此二義。則生佛不同。於染緣中。復有因果。因有純雜。果有依正。若約純門。隨一菩薩。盡未來際。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約雜門。萬行齊修。盡未來際。若約因門。盡未來際。常是菩薩。若約果門。盡未來際。常是如來。經云。為眾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覺。若雙辨門。盡未來際。修因得果。若約雙非。盡未來際。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前二門。雙具悲智。雙融心境。第三性相交徹門。曲有四門。一以性隨相。同第二門。二會相歸性。同第一門。三雙存無礙。具上二門。依此則悲智雙運。性相齊融。寂照雙流。成不自在。四互奪雙亡。則性相俱絕。沒同果海。無成不成。第四以性融相門。相雖萬差。無不即性。性得無盡。全在相中。以性融相。相如於性。令上諸門皆無障礙。因果交徹。純雜相融。事事相參。重重無盡。今就性門。四句之內。是即佛門。不取餘三。就相門中。約有情門。是淨非染。是果非因。是一分義。非此所用。就交徹門。佛則性相雙融。生則會相歸性。今經正約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皆成。謂以佛之淨性。融生之染相。以佛之一性。融性之多相。令多染生隨一真性。皆如於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會萬類相。融為佛體。無不皆成。故肇公云。會萬法而成己者。其唯聖人乎。又云。是故聖人。空同其體。物無非我。以佛之性。融於物性。同佛皆成。以物之性。融佛之相。故令三業等於萬類。即今經意。而非餘門。故云隨門不同。今是成佛門也。頓教多同約性四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始教有二。幻有即空。同會相歸性。但唯心現。多同第二。小乘人天皆同相門。由此有云。無情無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說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佛眾生不成佛也。以成與不成情與無情無二性故。法界無恨故。佛體普周故。色空無二故。法無定性故。十身圓融故。緣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為因周遍故。遠離斷常故。萬法虗融故。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成佛。若許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便同邪見。餘義具如前後廣說。二釋中先總釋。同一無性故得現成。(謂既無二性。佛證一性。得成佛故。性隨一性。皆成佛矣)妄性本虗生無是佛。(生自有妄見生非佛佛了虗妄生為非佛)真性叵得。非今始成。故皆成也。(若有可得成佛證性叵得。佛非始成。佛非始成佛本是佛。佛之本佛。何異生佛。是故一成一切皆成。亦可說言。若一不成一切不成。同一性故。今是成門故。云一切皆不成也)問明要義。不可不知。幸希達士。善聖心焉。

疏一性無性即是佛性者。眾生等有。故名一性。緣相本空。復名無性。覺照靈知。又名佛性。如一水性一性也。無其波性無性也。即是濕性佛性也。

疏佛性名第一義空等者。謂本覺體無所勝過云第一。真智故緣云義。妄相本寂云空。而常照云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鈔一性得二修得者。如次本始二覺也。或正緣二因也。

言無相智無礙者。如次是本覺智淨相不思議業相也。

言今觀所引正證是豈如來藏義者。清涼意取能空真法。薦福意取所空妄法。故義別也。清涼之意。真如妙理離妄名空。具德不空一體莫殊也。

同类推荐
  • 瑜伽师地论略纂

    瑜伽师地论略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子须知

    人子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摩尼罗亶经

    佛说摩尼罗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胎产心法

    胎产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金裘

    千金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零碎时空

    零碎时空

    我想忆起前世今生,哪怕错失在时空的碎片中。我想遗忘那段往事,哪怕迷失在心灵的角落。
  • 易烊千玺我们的最后

    易烊千玺我们的最后

    时间慢慢的拉开了我们,你成为万人的瞩目,我也会成为你身后默默付出的一人,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你呢。
  • 穿越星际战悟空

    穿越星际战悟空

    变形人穿越到异世界为了生存,拥有了定海神针,甚至和孙悟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你想象不到的情节)
  • 转身放弃爱

    转身放弃爱

    懵懂的青春,残酷的现实!最后让她选择了嫁作他人妻!一个转身的距离让她失去了最爱的人!一个转身让她伤害了另一个人!她的感情何去何从!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高效做事低调做人

    高效做事低调做人

    本书总结了众多成功人士高效做事的方法和低调做人的智慧,并结合大量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为我们如何为人、怎样做事提供了借鉴。每个后面的“经验与反思”强化了所论述的内容,突出实用性,给读者以启迪和指导。
  • 何世华辰可寻君

    何世华辰可寻君

    我本无罪,怀璧其罪。几世几生,总让我遇见你。这是上天注定,还是阴谋使然。灵界看似仙华闭目,但哪里没有恩怨。被卷入不是我所想,挣扎沉浮,最后才发现,我本就是局中之人,奈何偏要与己相安?你从来不信命数,但是滚滚红尘,仙缘几许,再出现,你终认出了我。但那时我却认不出你。苍山陷没,层林浸染,乱了永世芳华。我为你抛了记忆,你为我守法身千百年,痴心一片。我为你舍命退幽冥强师,你为我散了千年修为,祭魂铺前世法缘。千年纠葛,就如我分不清梦里梦外一般,世间终究是再分不清你我。你护了我千年。那么,这一回且换我护你可好?
  • 都市之狂霸公主

    都市之狂霸公主

    一个嚣张跋扈的帝都女太子。一位跨越时空的机械美男仆。黑暗科技,突变异能,这是一场现代世界与未来科技的巅峰较量,更是一场狂霸女人与绅士男人的纯情决战!到底是他吃干抹净了她,还是她扑倒调教了他~~~~……唔……或者,还有他、他、他、他和他……
  •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他是狼王,是草原的主人,也是匈奴的君主。只为一个情,他以人入狼,生生世世守着寂寞。她是秭归的一方美玉,清逸脱俗,美名远扬,却因美名所累,一道圣旨,被迫入宫,无心在后宫争宠,宁愿买通画师掩盖自己的风华。意外相遇,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影子。他是她一生的梦,即使他会成为一片过往的云,她的心中也只有他。她是他生生世世的心,即使最后为了她会成为沧海的浪花,他也无悔。只为灯火阑珊处,她那回头的一眸,早已经刻入他的心海。
  • 龙图腾

    龙图腾

    《龙图腾》主要讲述了:宇宙邪恶之神蚩尤征长眠之后即将苏醒,人类面临空前浩劫。在龙族国的帮助下,盘古族的智者少典组成一支探险队,前去找寻传说中的神龙,并希望借此彻底打败蚩尤。探险队首先到达与蚩尤邪恶帝国相邻的古老森林,不料遭到埋伏在那里的蚩尤怪兽的追杀。几经周折之后,探险队穿越扼守夏尔第一时空与第二时空的时空之孔,来到盘古族祖先迁徙中留下来的族人建立的大禹国。大禹王告知少典,神龙隐匿在黄金大陆尽头,要想到达那里,必须首先经过敌对的共工族的势力范围。探险队借助盘古技法化装混入共工族押运罪犯的官船,并在桃源国小矮人的帮助下到达黄金大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