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100000019

第19章

二释文中有二。长行偈颂。初中亦二。先众集。二显德。初中亦二。先集后结。初中十方即为十段。一一方皆有七。一器海名。二刹名十二佛国土等。此二是所依法相。但通别为异。三佛名。四菩萨。此二是能入智。但满分为异。五主伴俱来。明具德圆满。六兴供供佛顺益义。谓因顺果也。七依本方坐。明摄散归静。何故先辨东方。谓显开明之始故。顺彼方故。以西域方仪以东为上故。其堂殿皆面向东。如祇洹寺菩提寺皆面向东。如来说法亦多分面向东。故面门光出正即向东。问下文此华藏界无边。云何此中有东等耶。答以华藏界是边无边不二故名无边。如下说。无边边不二故名有边。如此说。是则不坏边而恒无边。不破无边而恒边若谓无边乖于边边乖无边。是情计所及法非正缘起也。以此边无边是一事故。双超情计也。其犹锦窠白线彻编而不杂紫窠。紫等亦尔。又白窠有紫由是绵故。若白中无紫紫线不至两编即绣非绵也。白窠无紫由是绵故。若白有紫现则坏文非绵也。是故由白有紫得成。白无紫无白亦尔。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思以准之。问若尔彼十方世界是华藏不。答是不。谓由即是故不是。不是亦尔。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华藏东等故即不即也。问此十世界外更有余界不。答无也。何以故。以华藏为主彼十为伴。此主及伴圆融普遍一切尘道重重如帝网故。余皆即此。如虚空故。又此中诸供并是法门。随相有十。一妙宝是可贵义。二须弥胜高义。云是润益义含两义。龂齶义。三日是除闇义。轮是具德义。四阁是重成义。如正智上起悲等。五华是净义。开敷义。六香云是戒等芬芳义。七座是摄益义。八盖是荫覆义。九幢是独出义。十树是建立义。余并准之。又约法亦有十例。一或以色法为云。如宝妙色云等。二以大声为云。如妙音及叹佛德等。此约事。三以无尽佛土为云。如十种不思议佛刹云等。此约依报。四以九世理性为云。如三世佛法身光明云等。此约体。五以佛八相等为云。如十种佛变化云等。此约用。六以无碍解脱法门为云。如十种解脱盖云等。此约不思议解脱也。七以佛所证境为云。如十种佛境界云等。此约果。八以一切菩萨行为云。如十种菩萨所行示现云等。此约因。九以一切众生欲乐为云。如十种一切众生乐不可尽示现云等。此约法器。十以现佛大愿为云。如十种一切诸佛所愿示现云此约赴机。此等一一皆以十门说者为显无尽故也。此上十义皆一一中有一切法。缘起无碍。是故或人或法或理或事或境或行或依或正或因或果。此中一一供具皆云满虚空者。明称本性空集而不杂如缘起性也。是故真理妙行可即事而成。云华宝等事可即理而为法。此约别教思之。第二结中。一结土。二主。三伴。四供。五座。第二现德用。次第座者缘起无碍集而不杂也。于中二。先明德体无碍。后念念下妙用胜益。前中通用中初句总有六重无碍。并倍倍多前。一身光无碍。二光人无碍。三人法无碍。四尘刹无碍。五依正无碍。六化用无碍。如一念中于一世界化一佛刹尘数众生。即此念中于一切世界亦如是化。一念既尔。余一切念悉皆然也。如一刹中现此尽念三世诸佛。余一切刹各别所现亦如是也。如一尘中有此一切现佛之刹。余一切尘各别亦尔。如一菩萨法门遍此一切现刹尘道。余一切菩萨法别遍亦尔。如一光出此一切遍尘菩萨。余一切光别出亦尔。如一毛孔放此一切出菩萨光。余一切毛别出亦尔。上来总辨一菩萨身中事。如一菩萨一切亦尔。如主伴亦然。是则重重无尽非心言能及。此是一乘法界法尔缘起实德非变化也。此等并是普贤位德。菩萨既尔。佛果德用非此能比。可准思通。二用益中三。初标所化众二以梦下明能化法。三于一念下辨化益。能化中十句。初九别辨。后一总结。九中一梦自在者即实即空故。一念现多法故。二净故化故。三教义故。四显胜神通令归依故。怖令入法故。动相归真故。五愿力摄生故。六深音性离故染音净用故。显净音普收故。七圆音普降故。如法界头口等。八体用惊机故。九建圆因故。三蒙益中有六故。释有四重。以文含多势故。一令离重苦。二堪成出世器。三令得二乘解脱果向十位。此大乘中二乘非愚法也。又小乘中五停心观前在邪定。依成实暖顶已上悉名正定。永不退故。依毗昙忍心已上方得不退。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定。故彼云正位正定者见道已上方是正位。言不定者此二中间名不定也。四入大乘三贤位。五证十地。六成佛果。此约同教。又初三同前。四入初教。五入终教。六入顿教。此约病尽处说三。又初人天。次二小乘。四是渐教。五顿。六圆。此约果显圆说四。又初人天。次三三乘。后二一乘。因果分二也。此上并是一念中益。余一切念准之。颂中十偈。初五总叹菩萨德。后五颂前法门。初中前三明自分德。一自利。二化他。三得法。后二胜进。一外益。二内圆。后五中。一现法。二动刹。三身严。四入劫。五说法。此等并是上毛孔中事。颂文巧略故也

第二光示法主分中二。初此界。后结通。前亦二。初示主是教义源故。二于彼下示法是教义相故。初中四。初明光意。言无边佛境者有三意。一令知所说法故。二即是普贤故。三显佛非不能说故。二显光名相中二。先明光相。眉间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无流证道白净法也。又白为众色本故。表此一乘为诸教源也。又毫者是长毛也。又是毫毛也。依观佛三昧海经云。太子时舒长五尺。树下长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放之长一丈五尺。圆卷如秋满月。分明皎净珂雪宝色光体也。灯明光用也。又理可贵故名宝色。智普照故名灯明。境智遍益故名云也。又如未尼同诸色故。二立光名为显因人故名菩萨也。三辨光胜用中。一事故遍故广故。二理故正故深故。三辨说因故由大愿力方有说也。四显法门故令众知法从普贤门中出故。上文既不云别照普贤。何故乃云显现示众者。以上所照即是普贤故。四摄用归本中。毫出足入者。表上法可以传下。传下不失本故还入也。眉间足下处别。何故言还者。显上下无二故。又毫光照普贤明果乘因。还从足下入者明因成果也。第二示法中二。初辨莲华是所诠义也。二显胜音是能诠教也。坐华者称义施教也。初中一句总。于彼者场地也。又是相轮也。莲华者开敷故。出三乘水故。不染故。微妙故。众圣蜂所采证故。二宝茎者可贵故。坚固故。三藏者含摄故。出生故。具德故。四叶者覆盖故。以广大甚深故遍法界也。五香须者氛氲眷属故。六阎浮檀金是宝中之上故。金是贵相显著故。台是高出故。七结也。此等并法门也。若约三乘托此事别表法。然彼事非即法。若此一乘即彼事是此法。仍有事显现也。二显能诠中二。初标体。二偈颂明说相。前中三。先举教从佛眉间出者表依证起说故。教从佛出故。如胜流法界。又论云从最清净法界所流法也。出菩萨者为被因人故。诸法是所诠。胜音是能诠。论云。契经以文义为体也。若依一乘看此菩萨即名见教体。人法无碍故显教圆。故具主伴也。顺理故敬绕也。二明称义故坐台须也。三由称义故。令教诚实故叹德也。德中四句。一下惬群机。二上顺佛境。三穷兹义海。四令归佛果。二说相中二。初胜音明教体殊胜。二炎光明教威胜用。初中三颂。一明一佛遍法界而在道树。二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三如一毛一切亦尔各具主伴。此三如是渐次增广也。又释。初一明舍那身满法界。后二明毛孔中现无量三世间重重无尽也。二教威中师子者有三种。一不畏义理深故光照也。二不畏不益故炎烧惑也。三不畏异学不降故奋迅也。同是教故亦名音也

颂中初明法轮义。后释文。前中转法轮义略作十门。一释名。二辩体。三种类。四转相。五分齐。六转处。七转时。八转人。九转机。十诸门

一释名者。法是轨持义通有四种。谓教理行果。轮是所成义。亦有四。一圆满义以离缺减故。二是具德义以毂辐辋等悉皆具故。三有用义谓摧辗惑障故。四转动义谓从此向彼即从佛至众生故。亦从彼向此即从众生至佛果故。法即是轮。持业释。又轮是喻。况如圣王轮宝即法之轮故。依主释

二体性者。通论教等四法为性。克性唯八正道为性。以戒为毂。谓正语正业正命。以慧为辐。谓正见正思惟。以定为辋。谓正定。余正念正精进为庄饰成轮。此约小乘。初教亦同。又唯以无分别智为法轮体。又唯真理为性。此约终教。或理智俱泯。教果亦亡。离言绝虑。为法轮体。此约顿教。或通摄无尽法界。谓人法教义等一切自在法门海并为法轮体。如帝网重重具足主伴等。此约圆教。亦即摄前诸位。此中皆具约同教也

三种类者有三。初小乘四谛之下各有四义。谓苦空无常无我此四苦谛。因集有缘此四集谛。灭止妙离此四灭谛。道如迹乘此四道谛。此上十六约所知谛。若约能知亦各有四。谓眼智明觉。眼谓总观苦等。智谓别观过去苦等。明谓别观未来苦等。觉谓别观现在苦等。是故四谛各四故成十六。新大毗婆娑论第七十九云。眼者谓法智忍。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类智忍。觉者谓诸类智。又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三转十六成四十八行法轮。此约小乘。如毗婆沙论具说。二明三乘中法轮。然有三义。一同小乘三转四谛通益三机。如密迹经辨。此则说四谛而具三乘。又三转即空常净。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此之谓也。此约初教。二唯说大乘亦通三根得大小果。如诸大乘经中所说。或分相开三。如转照持等三种法轮。或合为一。谓唯一实谛。上约终教。三离言法轮无转不转。非四三一。不可说故。此约顿教。三一乘法轮准下文有十谛差别。谓说诚谛等谛各十行。谓具足清净四无畏等。是故总有一百行法轮。准下文亦有十轮。谓过去愿力故等。即十转百行为千法轮。并寻下文应广具显。何以皆言十者。为显无尽故。此则无尽法界为大法轮海。常转无休息也

四转相者。小乘三转有二。一为自转。初转在见道名印相转。次转在修道名应作转。后转在无学道名已作转。二为他转。初名示相转。谓此是苦等令陈如等入于见道。次名劝知转。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令彼入修道。后名引证转。谓苦我已知乃至道我已修。令彼入无学道。若三乘法轮二。同前说。但义理差别。约菩萨人者。准大品等经既言鹿园转法轮时无量众生发菩提心等无量菩萨得初地等无量一生菩萨一时成佛。此亦应同彼三转。是通非别。不可别配。若依一乘转无尽称法界法轮。与所被机同一法界无二无别。法尔常恒无新辩益之谓也

五明法轮分齐者。若小乘中有一义。佛说四谛苦无常等语音入法轮摄。如问阿难天雨等如是世语皆非法轮。若三乘中佛一切语及身威仪皆入法轮。以无不益生故。维摩经云。诸佛威仪进止无非佛事。以此准之。若一乘中通三世间俱入法轮。一切众生语言音声亦入法轮。国土法轮如刹说等准之

六转处者。小乘唯一娑婆百亿鹿园等处。三乘或一百亿或千百亿或如恒沙为一佛化境。一乘遍通树形等界乃至华藏犹如帝网重重主伴。经云。此是卢舍那佛常转法轮处

七转时者。小乘三乘或二七日或三七日。复或六七日或七七日或八七日或五十七日或一年等。此并以是末教随机见闻异耳。亦无前后相摄等事。一乘本教要在初时第二七日。更无异说。仍摄前后各无量劫。念念无间。一一念中亦各摄彼前后际劫。亦如帝网重重无尽。九世十世之所转也

八转人者。先主后伴。小乘主谓释迦生身及化身佛。声闻弟子为伴三乘主即三身佛。声闻菩萨为伴。谓舍利弗等。一乘主谓卢舍那十身。普贤等菩萨为伴。亦如帝网重重现准之

九转机者。初唯为小机。次通被三机。后唯一普机准之

十诸门者。一教及念处等为法轮因。由此得圣道故。二福慧万行为法轮眷属。三真俗二谛为法轮境。四二障使习是法轮所断。五菩提涅槃法轮果。诸宗准之

释文者。颂中十偈分四。初三明佛法轮清净广大。于中初句标教主。次句明法轮清净。清净者灭惑染故现净理故教轮净故如梵轮也。下明法轮广大自有六门。初一句巧说广。二一句说人广。三二句说处广。于中国土海世界海双举者此二相成故也。四二句说因广。谓由大愿力说尽来际故。亦名说时广。五二句说机广。六二句言音广。二有二颂叹普贤能遍说法。一佛力加故令语业普遍。二身业称理亦遍雨法。三有三颂叹舍那佛说法。一语业。二意业出光也。三身业。四末后二颂叹三世佛亦同说法。一令见说法。二令闻说法。下结通有二义。一结上集众通十方界。二既在示法后结则知示法亦通十方。示法主分竟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凡界仙

    凡界仙

    仗剑携酒,醉枕美人膝扬歌纵云,凡界成真仙一个山村少年,为报血仇,走上修行路,一路上有歌有剑,看少年如何一步一步,逆凡成仙。
  • 始元奇谭

    始元奇谭

    谁言无情者无情,岂不知无情者往往情伤更深。当年的玲珑如此,现在的云梦白又是如此。为爱而疯,为爱而狂,为了爱,他可以入魔,为了爱,他可以放弃一切,可这样的爱值得嘛?谁又能真的弄清楚。天道无情,圣人不仁,杀母之仇,他又将如何面对,是噬血,成为预言中的毁灭者,还是跳脱一切爱恨,挥剑,除魔卫道。一念是佛,一念是魔,是道是佛,是魔是妖,云梦白是如何界定,又是谁在主沉浮!新书求呵护!求收藏!求推荐!
  • 强者传

    强者传

    强者?什么才是强者,关注此作品,容在下细细道来。
  • 我来自朝歌

    我来自朝歌

    那一年,苏妲己风华绝代,艳冠天下,魅惑众人心那一年,商纣王众叛亲离,火焚鹿台,莫言与天齐三千年一梦,一梦三千年梦了一场,醉了一场,大哭一场,大笑一场……我叫秦歌想不想听一听我三千年来的故事……
  • 一代天骄唐弦

    一代天骄唐弦

    唐弦本是废柴,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历经无数的传说之地,在传说之地一次意外,唐弦抱着敌人跳天涯同归于尽,但是大命不死,得到上古传说中的天机珠,天机珠唤醒了他的前世记忆,他的前世居然是李小龙.........!天机珠改变了他的一生,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 超神学院之大气使

    超神学院之大气使

    你们称呼我什么?神?恶魔?英雄还是怪物?都无所谓了。因为无论你是谁,在踏入地球的那一步,结局便已经注定了。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 葬神天宫

    葬神天宫

    末世,前路充满未知。唯有前进,才有生的希望。曙光何在?
  • tfboys之樱花爱恋

    tfboys之樱花爱恋

    TFboys,我的男神!那个笑着露出虎牙的小凯,那个眼中星星闪亮的二源,那个有着梨涡模样的千千,你们的个性独一无二,始终爱你们!十年之约,不离不弃!
  • 生化突围

    生化突围

    世界各地爆发X病毒,受感染者将成为僵尸,袭击人类。幸存的人类团结在一起奋斗求生,用真诚、智慧、勇敢在末世的黑暗中打开一扇重生之门。面对生存危机,人性的善与恶都面临巨大的考验。在危机时刻,需要一位强有力的核心领导!谁?能主导这场全人类的存亡之战?
  • 幸福上演,剧情微甜

    幸福上演,剧情微甜

    中考结束后,莫晴和林子浩因为家庭的原因分开,受不了相思之苦的莫晴在半年后毅然决然的回到林子浩所在的城市,但却丝毫没有得到暖意,满身疮痍而归。莫晴努力的考上了当时林子浩最想上的大学,却得到了他可能会出国的消息,兜兜转转之后,两人终于在C大的校园相遇,将会又什么样的幸福上演哪!(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