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5500000012

第12章

第三地厌分中四静虑八禅章

世间道禅者。谓世间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如是静虑无色。由四种相应广分别。谓杂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净故。杂染者。谓四无记根。一爱二见三慢四无明。由此四惑染污其心。于诸染污静虑定门。令色无色界一切有覆无记烦恼随烦恼。生长不绝。所以者何。由有爱故。味上静虑杂染所染。贪味净定乐故。由有见故。见上静虑杂染所染。依止静虑。发起计度先际等见故。由有慢故。慢上静虑杂染所染。依证胜定。起高慢故。由无明故。疑上静虑杂染所染。求解脱者。由未通达真实道。于胜品所证。常生疑惑。为解脱也不解脱也。如是烦恼。恒染其心。令色无色大小二惑。相续流转。清白者。谓清净静虑无色。由性善故。说名清白。虽是世间。离缠垢故。亦名为净。建立者。有四种建立。谓支分建立等至建立品类建立名相建立。于诸静虑。具四建立。诸无色中。唯有三种除支分。支分建立者。谓初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第三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第四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问法有无量。何故唯立寻等为支。答对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性支故。由此三种支分满足不待余故。初静虑中。寻伺二种是对治支。能断欲界欲恚害等寻伺。喜乐二种是利益支。由寻伺支。治所治已。得离生喜乐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止自性支。依止定力寻等转故。第二静虑中内等净。是对治支。由此能治寻思故。喜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是对治支。由此三能对喜乐故。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第四静虑中舍清净念清净。是对治支。由此二能治乐故。不苦不乐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诸无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等至建立者。谓由此七种作意。证入初静虑。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作意。此广分别。如声闻地后瑜伽处。云何证入初静虑时。由七作意。谓由定地作意。见欲界中过患等故。了达粗相。初静虑中。此相无故。名为静相。是名了相作意。如是作意。为闻思之所间杂。从此已上。超越闻思。一向修相缘粗静相。以为境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数数思惟如所寻思粗静性相。是名胜解作意。由修习此故。最初断道。生彼俱行作意。名远离作意。由此能断上品烦恼故。及能远离彼品粗重故。此观行者。复欣乐上乐见上断功德已。少分。远离喜乐。为欲除去惛沉睡眠时。修习净妙作意以悦其心。是名摄乐作意。如是正修行者。方便善品。所资持故。令欲果系烦恼缠垢不复现行。因此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净相。是名观察作意。如是行者。数数观察进修对治。为令欲界一切烦恼。于暂时间得离系故。此对治道相应作意。是初静虑最后方便故。名方便究竟作意。从此无间证得根本。最初静虑俱时作意。是名方便究竟果作意。又由了相作意。发悕愿心。为正了知所应断所应得。为断故为得故。由胜解作意。为所求义。发正方便。由远离作意。舍上品惑。由摄乐作意。舍中品惑。由观察作意。安心于所证。远离增上慢。由方便究竟作意。舍下品惑。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领彼所修作意修果。如为证入初静虑定修七作意。如是乃至为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如应当知。又粗相者。谓于一切下地。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如是粗相。略有二种。一住于重苦不寂静故。二命行微少寿命短促故。静相者。谓于一切上地。从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与粗相相违故。品类建立者。于初静虑定。具三品熏修。谓软中上如初静虑。余静虑及无色三品熏习亦尔。由软中上品熏修初静虑故。于初静虑中。还生三异熟。如初静虑。于余静虑中。若熏修若生果。各三品亦尔。诸静虑中三品熏修生三果者。谓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如是等广说如前。于无色界中。无别处所故。不立生果差别所以者何。于无色界。无有安堵宫殿等处故。不建立生果差别。然由三品熏修无色定故。彼异熟生时。有高有下。有劣有胜。彼异熟生时。有高下者。由寿命等有差别故。有胜劣者。染污不染污。多分少分。有差别故。名相建立者。谓于四静虑中。三摩地差别无量名字。不可算数。不可思议。何以故。于初静虑所摄定中。诸佛世尊及得究竟大威德菩萨摩诃萨所入三摩地。彼三摩地。一切声闻及独觉等。尚不了其名。岂能知数。况复证入。如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三摩地。其数过百。如是于余大乘经中。说三摩地。其数无量。如于初静虑所摄定。于余静虑无色所摄定亦尔。如是所说。皆依静虑波罗蜜多。清净者。谓初静虑中边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边际定。是名清净。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别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处故。问所以不说出世定者。答由今举世间定证三地。同世间故。又问依璎珞经。初禅五支别立第六默然心为定体。何故不同。答杂集论等所明。是初教义。同彼小乘。因定本因定数出体。今璎珞经。同终教义。具足依数修明。据定位成处说故。两数不同。此数通三乘及小乘色天等。若为一乘教所目。即属于一乘。又外凡夫得定。我慢等所染。声闻定。我习法执等所染。初教出世心。烦恼等所染。终教三烦恼等习气所染顿教方便乘及究竟一乘。清净无染。应可准知。余义如别章。

三苦八苦章

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苦者苦受体。苦者外苦具坏者苦缘。坏苦者苦受体。行者无常迁变不住名行。亦是苦受缘。问无常行但是无常义。何得名苦。答无常有二义。一自体无常。二无常切己名苦。苦义虽同。望事粗细有别。亦可不别。何以故。以无常切己。附在观中。少触大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五盛阴苦有二义。一摄前七苦。总为五盛阴。二诸苦粗重名五盛阴。八苦约事不同。苦体不异三苦。其二苦教兴本。为初入法人。生厌离相。即苦类摄。未有道理。若入四谛。即苦谛摄。何以故。为圣教兴令得谛故。乃至苦圣谛义。亦准可知。所以知之。为大乘义含始终故。此苦在凡夫是苦类。在声闻入苦谛。若菩萨位。初教即空名苦圣谛。故维摩经云。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若约终教。苦即真如一切法亦如也故。若约一乘。前义为一乘所目。名为一乘。亦苦类等四义。入因陀罗微细等。成无尽故。余义如别章。

四无量章

四无量者。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无量缘三义。一众生缘。二法缘。三无缘。众生缘者。缘众生起慈故。法缘者。缘蕰等法起慈故。无缘者。缘法无我起慈故。喜舍亦然。此义在三乘小乘中即无但有众生缘。一乘义具足。何以故。缘生无尽故。若出体小乘等智性。初教用后得智为体。终教用如理如量智为体。何以故。无分别智。为菩萨体故。一乘义无尽故。所知无边故。曰无量。余义如别章。

六神通章

六神通者。一神足.二天眼.三天耳.四他心.五宿命.六漏尽。神足天眼天耳宿命。此四等智性。亦云生得。他心智通。用法智比智道智等智他心智为性。漏尽通。若漏尽人所得。用十智为性。若知他漏尽。六智为性。谓法智.比智.尽智.无生智.灭智.等智。无拥故曰通。宿命天眼。是明非示现。神足他心。是示现非明。漏尽通亦明亦示现。天耳通非明非示现。问何故地果中辨五通不明六通。答为禅定在世间成通。非无漏。若凡夫成五通。小乘圣人得六通。初教出体同声闻。仍[利-禾+垂]如实智。其体即空。终教即如。顿教亦同。如上来诸义。为一乘目。即是一乘。若据别教。即有十通。如离世间品说。余义如别章。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

三十二大人相者。一足下安平。二足下千辐轮。三佣足跟。四踝骨不现。五佣[跳-兆+專]肠如伊尼延鹿王。六阴藏如马王。七纤长指。八平立手摩膝。九臂肘佣圆。十手足网缦。十一手足柔软。十二两手两足两肩颈七处满。十三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十四依大论。菩萨身齐为中四边量等身佣直上身如师子。十五身金色。十六缺骨满。十七皮肤细软。十八尘垢不著。十九身毛上靡。二十一一毛右旋。二十一圆光一寻。二十二咽已上有十一相。一四十齿。二齿齐密。三齿白净。四广长舌。五次第得上味。六梵音声。七颊车方如师子。八目绀色。九眼上下瞬如牛王。十眉间白毫。十一肉髻。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是持戒得。何以故。若犯戒者。不得下贱人身。况大人相。又由别因。如瞿夷问经说。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一乘。但深浅异。凡夫有人。小乘无人。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无尽。具因陀罗及微细等。依别教。其相如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尘数等相。余义如别章。

八十种好章

八十随形好者。手足二十爪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跳-兆+專]两膝两[月*坒]两股臀皮藏相两圆两胁两腋两乳两肩两肘两腕腰背心脐咽腹。悉皆妙好。是名咽已下有六十种好。言[月*坒]股者。即外曰[月*坒]。内曰股。上下牙齿两断两唇两颊两鬓两眼两耳两眉鼻两孔额两角。是名咽已上有二十种好。一切众生。福德积聚等一毛相一切毛相。福德积聚等一随形好一切随形好。福德积聚增至百倍。乃至一相除。白毫肉髻余一切相增至千倍。乃得白毫相。即二十九相。名一切相。白毫相功德增至百千倍。乃至肉髻无见顶相白毫相功德增至亿百千倍。乃得如来法蠡音相。如来随意发声清净梵音。乃至十方无量世界种性地菩萨。成相好种子。解行地菩萨。修集方便。净心地菩萨证得。余地菩萨。渐胜清净。如来毕竟快净。无上人中不具。诸天分有。小乘实具。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无量。具因陀罗微细等故。余义如别章。

第五地中七净章

七净者。一戒净.二定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净。此五大小乘名同。后二名异小乘。后二者。一行净二行断净。以彼宗趣灭故。后说行断净。大乘名者。一名行断。二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净。以此宗依其行断起上胜求。所依位者。若约小乘。戒及定见道前。次三见道。次一修道。次一无学道。大乘三位论之。行断及行在修道。余悉同前。净者分胜离垢故名净。此义通三乘及小乘。若为一乘目。即属于一乘。一乘清净有十种。如离世间品说。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余义如别章。

十谛章

十谛者。是菩萨如实知是苦圣谛是苦集谛是苦灭谛。如实知是至灭苦道圣谛。是菩萨善知世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说成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善知令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是菩萨随众生意。令欢喜故。善知世谛。通达一切法一相故。善知第一义谛。觉法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谛。觉法差别故。善知差别谛。觉分别阴界入故。善知说成谛。觉身心苦恼故。善知事谛。觉诸道生相续故。善知生谛。毕竟灭一切热恼故。善知尽无生智谛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谛。正觉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知。问此之十谛通三乘不。答华严十谛。即是一乘璎珞十谛。即是三乘。何以故。为随教定故。余义如疏论广释。

第六地缘生章

缘生者。略说十门。所谓因缘有分次第故。一心所摄故。自业成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先后际故。三苦集故。因缘生故。因缘生灭缚故。随顺有尽观故。如是十番十二因缘。一乘义摄。璎珞十番因缘。三乘义摄。何以故。随教差别不同故。余义如疏论及别章释。

三空门章(亦名三三昧)

三空门者。一空二无相三无愿。据境为门。据能观智。即为三三昧。此义通三乘及小乘。若为一乘教所目。即入于一乘。余义如别章。

重空三昧章(附现)

重空三昧者。谓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以有漏空行。观无漏空行名为空空。以有漏无相行。观无漏无相行。名无相无相。以有漏无愿行。观无漏无愿行。名无愿无愿。此义属小乘。若为一乘目。即属于一乘。若为三乘目。即属于三乘。余如别章。

人法二空章

人法二空者。谓人空法空。人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法我执无所显真如名法空。人空通小乘。而未清净。至三乘方清净。法空在三乘。而未清净。至一乘究竟净。余义如别章。

第七地中四家义章

四家者。一般若家。二谛家。三舍烦恼家。四苦清净家。住处所摄。称之为家。家者家宅也。于七地中。成就长时道品。诸障清净。最后究竟有功用无相。复能当成无功用无相义。故名家也。此义在三乘。若为一乘目。即属于一乘。般若家者。实性般若也。谛家者。性实故名谛。舍烦恼家者。自性清净。无烦恼也。苦清净家者。苦性即空。是名苦清净。余义如别章。

同类推荐
  • 今世说

    今世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瘳忘编

    瘳忘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脉因证治

    脉因证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制周颠仙人传

    御制周颠仙人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绿珠传

    绿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医屠

    医屠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不怕麻烦!有人来寻事,我打得你让我修为暴涨!医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不怕死人。只要你还有一口气,我就能让你生龙活虎。如果这两者加起来,会发生什么?那就是!你爽不爽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打得爽了!
  • 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学

    本书从管理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交通运输学的经济学原理与管理方法.及运输方式与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的作用与重要性、现代运输系统的特性、运输需求分析、运输成本分析、运输服务的定价、运输业投资、运输规划与优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物流运输关系管理、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等。
  • 巾帼囧事

    巾帼囧事

    逗比小女穿越架空历史,被迫从军继续苦逼生涯,什么不走言情,改走武侠啦,作者你歪楼了,你是后妈吧!你再来点玄幻我可就离家出走了啊!
  • 盐铁论(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

    盐铁论(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

    本书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谋略、修身养性的智慧,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 重生之愿为君妇

    重生之愿为君妇

    上一世被狠心的姨娘、父亲连同庶姐害死,母亲早逝,整个家被姨娘左右,重生后,她步步为营,不再是那个优柔寡断有诸多顾忌的深闺小姐,看女主如何一步步夺回掌家之权,让仇人自食恶果,同时拒绝嫁给利用自己的沐子宸,重写自己的命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孽王妃:腹黑邪王独宠妃

    妖孽王妃:腹黑邪王独宠妃

    她是21世纪的冷血杀手,竟被她最要好的朋友陷害。当她醒来时,竟一朝穿越成了安家的废物六小姐。可又遇见了他。他那妖孽般的笑容里有着深奥的意义。
  • 穷之途

    穷之途

    他热血而凶狠,不满社会现状。因女友背叛而怒杀富二代第三者,从此逃亡踏上一条充满荆棘坎坷,情欲柔乡,腥风血雨,复仇欺强的不归路。他肩扛兄弟情义,怀抱美人凄凄,一只脚却早已陷入鬼门关里……
  • 超级造梦系统

    超级造梦系统

    屌丝王森偷看隔壁美女洗澡时撸多了……却意外得到一个“超级造梦系统”。这下,王森可乐坏了,立刻就用它造了个爽歪歪的春梦!故事从这里缓缓展开……
  • 真坏,那小子

    真坏,那小子

    李姗姗,22岁,有一天,莫名其妙的救了一个帅到不能再帅的人,因为他还丢了自己的工作,后来听朋友说他是黑帮首领,是个冷酷无情的超极大恶魔,机缘巧合之下成了他的秘书,在一次出差中二次被强吻,出差回来又被黑帮绑架。
  • 他来自仙侠世界

    他来自仙侠世界

    如果说杀人是为了装逼,那就让我装他个巅峰不败。来自仙侠世界的顶尖高手遭人暗算,灵魂降临地球,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低调”人生从这里开始,香艳自此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