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用美人儿把他“请”回京城,好歹也算是仁至义尽,而六皇子生生惦记上美人的美貌,二话没说抢了过来,他也得老老实实的吃哑巴亏,还得哈巴狗一样在旁伺候着,眼睁睁的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美人在别的男人怀中妩媚,让别的男人快活,张庭之心里这个苦闷啊……
而六皇子问起美人儿的来历,他张庭之能说这是凉王赠给他的美人儿?能说凉王让他带上美人儿乖乖滚回京城?张庭之只好谎称美人儿乃京城一个小户人家之女,偶然得之,便带回府中做了个小妾……又怕公孙影怜名气太大,风声传到六皇子的耳朵里,张庭之又谎报了公孙影怜的名字,给改成了“孙影怜”。
原来,六皇子怀中的美人儿,口中的“怜儿”,和刚才面纱掉落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昔日红透凉州的第一名妓——公孙影怜……
昔日公孙影怜施毒计想要谋害花骨朵儿,毒计未遂,花骨朵儿被展卓俊救下,她也只好随张庭之一起回到京城。在凉州惹得风生水起、众生倾倒的第一名妓怎么会甘于在区区一个巡检府里寂寞,怎么会死心塌地跟着一个半老的老头子过活?
是美人有心,也是天公作美,居然让她公孙影怜勾搭上了在朝中如日中天的六皇子。处子之身便宜了张庭之,破了身公孙影怜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名伶,也不再是昔日凉州的那个非凉王梳弄不可的公孙影怜……六皇子点名要她,张庭之那老懦夫岂敢说一个不字?于是,公孙影怜从巡检使府一个籍籍无名的妾室变成了六皇子荣王的宠姬。
张庭之说她叫“孙影怜”,她就叫“孙影怜”也无妨,张庭之说她是京城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她也乐得摆脱名妓的头衔,以清白女儿家的身份来到荣王府。名妓再怎么艳名远播,在荣王府充其量不过是个宠姬,而清白人家的女儿,即便做不了正妃,封个侧妃总是有可能的……
公孙影怜在祝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宠爱,名分,地位……她要在荣王身上统统得到手!
本来,公孙影怜在荣王府的日子过得也算顺风顺水。和凉王碰都不碰她一下,甚至正眼都不瞧她一下不同,荣王对公孙影怜可谓是宠爱有加,不但派了五六个丫鬟专门伺候公孙影怜,赏赐给她最好的衣裳,最值钱的珠宝首饰,而且夜夜宠幸,为了她,不惜冷落王府其他的姬妾,甚至荣王的正妃、侧妃。
一切都在按照公孙影怜既定的计划进行,直到今日,直到她在对岸远远的望见了那个她以为自己已经忘记的身影……
芳心荡漾,方寸大乱,无论理智怎样告诉公孙影怜要克制,告诫她现在是荣王的女人,可是公孙影怜还是忍不住在六皇子说完那番话之后故意弄掉了面纱,让祝典看到自己的容颜……
祝典的反应可谓既在公孙影怜意料之外,又在公孙影怜意料之中,一如她一直以来都不停的在期待、失望,失望复又期待的循环之中不可自拔一样,对于祝典,公孙影怜永远抱有一种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执着,即使祝典给了她无数次的失望、伤害,甚至绝望,公孙影怜只要见到祝典,还是永远不能自已……
祝典并没有戳穿公孙影怜的身份,凭公孙影怜的直觉,祝典也不会戳穿她,公孙影怜之所以这样自信,不是因为在她看来,祝典是一个心肠仁慈的人,恰好相反,公孙影怜眼中的祝典,心狠手辣,说一不二,深不可测,让人捉摸不透,公孙影怜自己并不知道,或许这也正是祝典对于她来说有着致命吸引力的原因之一。让公孙影怜自信祝典不会戳穿她的,是因为她相信,祝典根本不屑于这样做……因为她在祝典的眼中,卑微如蝼蚁,寻常如流云,根本不值得祝典出手……
公孙影怜拼命想要改变她在祝典眼中的形象、心里的地位,可是,眼下的她,荣王怀里的她,所能做的只有一件,就是比祝典怀里的那个美人更加妩媚多姿,更加风情万种……如果说花骨朵儿的美貌她比之不过,公孙影怜无话可说,可是现在祝典怀里的那个女人,哼……那样的女人居然能够坐在祝典的怀中,那个她多少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位置……这个女人简直辱没了祝典……而坐在那个位置的女人,应该是她!
张庭之半天答不上话来,眼见就要下跪求饶,这时候却是公孙影怜的一句话为张庭之解了围。
“王爷忒也折煞奴家,凉州必定美人如云,艳色如织,奴家怎么比得过去……凉王爷不远千里回到京城,王爷你可不要让凉王爷听了笑话……”
好个以退为进,六皇子听了这话,耳根子都要酥了,也忘了旁边噤若寒蝉的张庭之。
“本王的好怜儿,妙怜儿,哪个女子能比得过你呀?你就是普天之下最美最妙的人儿!”
“多谢王爷赏识……”公孙影怜故意把骄傲的脸对着祝典,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你凉王看不上我公孙影怜,可有别的男人,一样是王爷的尊贵身份,把我搂在怀里,捧在手心,甜言蜜语,毫不掩饰的夸赞我的好。
公孙影怜的举动,不明真相的六皇子自然是看不出真意的,张庭之心知肚明却不敢吭声,而祝典则像完全没看到一样,眼下正把白玉酒杯放在怀中的美人朱唇旁边,饶有兴味的看着美人一点一点,一舌尖一舌尖的舔着杯中之酒。
祝典怀里的美人确是没有公孙影怜那般美艳不可方物,但是被祝典这一动作一挑逗,美人那迷离的眼神,潮红的脸颊,尤其是那一吐一收的舌头……看上去倒是比公孙影怜要妩媚三分,而陪客们、伺候的奴婢们,目光自然也尽被祝典和祝典怀中的美人所吸引……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