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300000005

第5章

此中发心有二问答。一问或有种性而发大心。或无种性亦发大心。既俱发心。云何应知。当得佛果。二种有异。答菩萨地说。若有六度种性相者。发心得佛。不尔不得。谓有施种性相者。性乐均布广大慧舍。无财惭耻。赞劝随喜。受寄无差。他债不抵。共财无负虽求财位。意乐广大。设得速厌。济拔怖畏。好说无罪。有戒种性相者。性成软品不善三业。不极暴恶。不损恼他。起恶速悔。多行爱受。应敬不慢。所作机捷。善顺他心。先言悦视。知恩质直。如理希求。喜修福业。见苦深愍。过于自身。小罪重怖。如法同事。非法不同。废已成人。爱德谦自。有忍种性相者。性被他害。无返报心。陈谢速受。不久坏怨。遭苦能忍。能印善说。有精进种性相者。性自翘勤。夙兴晚寤。所作勇决。方便究竟。善事坚固。于真理心不怯弱。于求胜果不自轻蔑。难业无畏。大事无倦。有静虑种性相者。性思法义。常乐寂静。爱慕出离。缠盖轻微。恶思不扰。见苦深愍。随力拔济。乐施利乐。记法无忘。有慧种性相者。成俱生慧。能入明处。性不顽钝昏昧愚痴。于放逸处。乃能思择。若先有此六度习相。发菩提心。当得佛果。无种性者。无是本习。虽复发心。当不得佛。二问若有种性先成。何故不速作佛。答由四因缘故。不得作佛。一不逢善友说菩提道。二虽遇为说倒执倒学。三虽无此倒。方便慢缓。懈怠懒堕。不勤精进。四虽勤精进。善根未熟。资粮未满。亦未长时修菩提分。无此便得。此初发心有五德相。一者最初发心所有正愿。普摄一切。其余正愿。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二者谓起愿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作能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是故发心决定希求为其行相。三者以大菩提有情为境。故有所缘。四者此初发心摄诸妙行。能违有情一切恶行。故与一切功德相应。五者此初正愿于诸世间出世间愿。最上第一。此初发心即名趣入无上菩提。在初劫内。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能为无上菩提根本。大悲等流故。分为一切学之所依止。从此已后。或有退屈。或无退屈。明退还修。有退不修。此初发心由四种缘。一见闻佛等有大神通力。二听闻宣说菩萨藏教。三见法将灭。念言法久住。能灭众苦。我应当发心。当作是利。四末劫末时见恶众生十烦恼多愚痴等之所恼乱。念言于此发二乘心。尚难可得。况大菩提。我当发心令他学我。复即四因。一具足种性。二善友摄受。三悲愍众生。四难行无怯。摄大乘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大菩提心以善根而为自体。名清净力。降伏所除障故。以善友为缘。名增上力。以不退屈为策发。名坚固力。虽遇恶友方便阻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法运运增长。如此胜进。齐是名为最初发意。从发意后新熏有漏闻思种子。辨所资长无漏种子。合二名为习所成种。于生死海。作出限量。不久定当速证彼岸。故所修行法名波罗蜜多。所遇善友有四种相应。当了知亲近受学。一聪明点慧不堕恶见。二不教放逸不授彼具。三不教恶行不授彼缘。四不劝舍先所修胜法令修劣者。乃至终不劝舍大乘令修二乘。与此相违。是恶友相。应当远离。广应分别发心住差别因缘功德多少等。皆广如华严经第五十七卷并善戒经第一菩萨地第一等释

解信行地。大文分三。初摄住处是十住位竟。次二住处是十行位。波罗蜜净住处是初六行。其欲住处是后四行。波罗蜜中初明布施是初五行。不住相想是初六行。欲住处是四行。欲得色身是第七行。欲言说身是第八行。欲智相身是第九行。欲福相法身是第十行。或分四

上来解摄住处竟。自下第二波罗蜜多净住处。文分为二。初标五义通解下住处。后方解施行或信行地大文分二

上来已解摄住处竟。自下方解余三住处。文分为二。初标五种通诸住处。后别解三住处。初文分三。一标五种随文与彼五义相应之处。即配解释。次列五名。后释其义。问何故上说摄住处中。不以此五各别配文也。答道理皆有。谓应生如是心依义。显示对治不失心故。我皆令入无余涅槃等。是说相。即此令入无余涅槃。是摄持。摄持心即欲愿。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安立第一义。若有我相人相众生寿者相。即不名菩萨为显现。是相应三昧及摄散心。但以前问有三。答文皆具三义。初且释配三答。不以五种配文。非前文中无此五义据增说故。如天亲解。初文答初问。施文答第二问。非无余义随增为答。亦不相违。又为影显中间之文。显具五义。影显前文。理亦具五。故略不说。依义对治即所断障住处。安立即所证理。初问欲愿即摄持。后二问相应三昧及摄散心。是显现。即所问行等。总为说相。三问但问能对治行。略无所对治障及所证理并总说相。影显问故。彰理难故。逐易问故。答皆具明。欲令解故。断修证三。皆具答故。对法等云。真如圣道。烦恼不生。今明因三亦当得彼故。随住应说。释义中解此经所明。诸住处内。此所对治为依义。依其所对治。方说能治行。能治行者即次愿等。故所治者。名为依义。其总所明住处之行。为所说相。所说相者即是欲愿等持摄散三种行也。每欲修行。初生欲愿。为能摄持。能摄持故。所摄持行等持摄散方得成满。住处之内。第一义谛为所安立。内证实际名非安立。今以言说。施设真如胜义谛理。故名安立。前所对治能对治法无分别定。名为显现。正是经中初欲愿心所显。宗趣无分别心。名为显现。摄伏散时亦是此摄。文中略故。准下定体。前说欲愿名能摄持。无分别心摄伏散时。是所摄持。此说等持摄散二位。名所显现。彰前欲愿。是能显现。前后名别。影显胜故。行彼行时。无分别定。名曰相应。所对治障相应之定。是修行者所相应定。亦是无分别智相应定。亦是真境相应之定。名为相应。五瑜伽中摄四或五。能修行者。名曰瑜只

解波罗蜜净住处经文

施行中分二。初解五义。以答三问。后何以故菩萨不住相下释此疑难。准天亲论。初明施行答第二问。不住相下答第三问。答第三问中复二。初正答问。何以故下方释此疑。彼随文相增明。以辨答。此随义具以明于答。亦不相违。各据一义。初解五义答三问中。据义具五。论自配文。答问分二。初三不住施答初问欲愿。后不住相答后两问。答初问中。义具四种。三不住者是依义。三行施者是说相。即此行施。是摄持即此不住。是安立。当审寻文。自应悟解。依义文可知。三不住皆依义。皆除住着执故

解说相中分三。初总配属说相经文。次解唯说施行所以。后彼诸波罗蜜下解不住施行差别。配说相者。三不住中。所行施者。皆所说相。发心已后应修诸行。故以施行为发心后所说之相

次解唯说施行所以中有二。初总标释。后别显释。谓即有难言。菩萨妙业经陈八万四千。何此中唯说布施。故此总标六波罗蜜。摄在一切檀那行自性故。此中文倒。应云一切檀那行自性摄六波罗蜜故。此经中唯说施度。一切已周。问此若尔者。乃至般若亦摄六度行。何以故。不但说一慧摄于一切。答施为修行之初。粗而易习。体又广而包总。故唯说此。亦显而包。总标经名。据胜慧而为目。答修行举初业而为名。然观文意。百千诸行唯说施者。以施摄于一切行也。前摄住处是十住位。此波罗蜜净住处等是十行位。说欢喜行等。各各次修一。略故唯说施。摄于六度。不说。施行摄一切行故。又菩萨行有四。一菩提分。二波罗蜜。三诸神通。四成就有情。今举初行。以明摄彼。亦不相违。下当配文别释有二。初标施有三。后随别释。此中三种。天亲论中各别解释。玄记之中亦会同异。应寻揽之。法施中有三。初标列。次显相。后结成

彼诸波罗蜜有二种果下解经文中三不住施。差别有三。初标列。次随释。后配经。随别释中。施得大福报。谓多财富增上果。戒得自身释梵等。生尊贵身异就果。忍行得大伴大眷属。精进得果不断。定得身不可坏并增上果。慧得根利。是等流果。多悦乐果有二。一无为离系果。二大众中得自在士用果。现在果有二。一得信。敬供养。是增上等流士用三果。昔施于他。今得他施。位等流果。二得现法涅槃。谓世间六行所得非择灭。似无为等现法涅槃。法谓道理。现世灭粗重。得非择灭理。是士用果故。前说言丈夫力得故。又现法涅槃有五。一现得五欲乐。余四引得色界四静虑现在前。与轻安俱除少粗重。亦名现法涅槃。俱名现在果。随其所应施等所得。配经三不住施中有三。施未来果为一。余五度未来果为一。现在果为一。然色等五尘与法尘别。遂离为二。信敬供养等。五尘摄故。五现涅槃。法尘摄故。解摄持中。经言应行布施者。即上来说三应行布施。解安立中。不住行施者。亦是上来三不住也。文分为二。初属经文。后释初第一义相。以不住故者。无住着是第一义故。如所有事第一义者。即三种施中不住是第一义。如所有事者。谓前说一于事施不住二无所住施三于六尘施不住。如此三种所有事中。皆不住施。名第一义。故论结云。所不住物等。是所有事等言。显示举初事。等取无所住于六尘施。合此三种。名所有事。于此三事等中不住。名第一义谛故

上来行施。解初四义。下解第五等持及摄散心。文易可知。相者境。想者心。天亲论云。施者受者物等。随应六度三事之相。取此三相。名为相想。即是想倒。谓有七倒。即常.乐.我.净想心。见倒。今明想倒。摄心见等。观三事空。起三轮净。故名不住。能断云。如不住相想。上来欲愿尚不住着。其等至等持摄。散亦尔。应如初不住施也。故有如言。或依真理。性无住着故。应施想如理不住。依天亲解。若降伏心而除障者。如所修行不住相想。障心自断。此随义具总答三问。天亲论主依初行者渐次而修。文相增明。别答三问。如上来说。天亲论中解三不住施。与此差别。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自身果报是此未来果报。恩者是此现在果。虽大体相似。然所望有别。义出百途。亦不相违也。依此义故。真谛经云。不着已类而行布施。不着所余。行于布施等。上解五义以答三问。解初五行竟后解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下释疑难

次明第六行。文分二。初征。后释。天亲论云。此中有疑。若离施等相想。云何能成就施福。谓有疑云。三事不空。施可有福。既空三事。施福应无。故此论云。或有菩萨。贪福德故。于此不堪。由贪福德。能行于施。闻此三事空。不能堪忍而行施等。故次征云。何以故。后释经文分三。论中分二。初释法。后解喻。不解法说。解喻中初因不住相施。如空遍满。相无相果皆得依故。住相施不然。不得无相。故非遍满。次因宽旷。无住相施。后得果时。形上下高。无漏之法过三界故。形横旷大。满十方故。住相施不然。后得果时。但在三界。非十方故。或含容故。名为宽旷。后因无尽。顺无相理。广运众生。无穷尽故。住相不然。不顺真理。非遍益故。经结说中。真谛无但应等文。与中天梵本同。余本皆有。此论牒经不解。故知亦无其结。无住相施。福德皆多。诸本同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清酒破长空

    清酒破长空

    战火烽烟最是英雄热血,如果有那么一个时代,智者愚者都登上了舞台,真相被掩盖,时光不重来。可无论功败垂成,清酒终破长空,安抚那些永远沉寂于历史长河中的灵魂。
  • 情迷美人鱼

    情迷美人鱼

    美人鱼,大家都憧憬过得美丽生物,半鱼半人,长发飘飘,身形姣好,美丽善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见了人鱼,你会做些什么呢?人鱼真的像童话里写的一样如此美好吗?当你有机会可以一睹人鱼的风采,并且有机会与人鱼近距离接触时,或许,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种感觉吧。
  • 暗示

    暗示

    《暗示》内容简介:打开生活,一把钥匙就够了;征服命运,拥有一件武器就够了——暗示的力量。石赟编著的《暗示》将告诉读者:最强的力量在内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你!而这种力量是每个人都可掌握的,人人都可获得幸福,成功离你只有1步!人人都可延长寿命,疾病其实离你很远!每个父母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孩子,这是教育的全部精髓!
  • 妖孽现世

    妖孽现世

    全家灭门的少年一步一步的走上他的复仇之路,神挡杀神,佛阻灭佛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美味新妻:老公宠上瘾

    美味新妻:老公宠上瘾

    相信一睡钟情吗?穆时光是不相信的,但自从睡了秦悠然后就不可自拔的恋上她的身子。为了能睡她一辈子撒娇耍贱卖萌无所不用其极。记者问,穆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穆时光毫不犹豫的说,“睡秦悠然一辈子。”记者问,秦影后你现在最想做什么?秦悠然漫不经心的说哦,“把穆时光睡了。”众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说的话都这么相似。众人欲哭无泪,措不及防被撒一身狗粮。
  • 那时花开:一起走过的路

    那时花开:一起走过的路

    初开的鲜花,绽放自己的美,她们的微笑,她们悲伤,她们愤怒,可彼此相信着彼此,即使悲伤,即使愤怒,朋友的微笑,言语都能让自己绽开最真挚的微笑,她们便是“懒散女王”杨沁语,“路痴精灵”慕琳,“勤奋大使”白涵萱,如果大家看腻了萌系的文章,哭累了虐心的文章,就可以点开这一篇文章。小洛一定可以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 网游之神秘之旅

    网游之神秘之旅

    他,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他,亦是《启灵》中的血色修罗。从头来过,带着无数的游戏资料。转职隐藏职业,捕获无上神宠。组建七人战队,交好各大NPC。他,带领着战队走向了世界联赛。他,更保卫着本国服务区的和平。这一趟奇妙而神秘的旅程,就此展开。
  • 五灵神珠

    五灵神珠

    五位神奇少年,五个神奇珠子,五把神器武器,一同维护世界和平
  • 终极护花高手

    终极护花高手

    大山深处的一个少年,被五个师父:智囊秦汉(智慧老人),铁拳唐万里(古武术),活阎王罗七针(医术),狼头雷军(格斗射击),千面狐狸江川(擅长御女术)因为老一辈的一个承诺被赶出大山,从此踏入斗争的漩涡,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他一边在百花丛中游走,一边风口浪尖搏击……蓦然回首,已傲然屹立在世间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