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沙門明昱通關
夫欲解釋名句文身所詮之義。必用六種離合方盡其旨。苟闕其一。義未盡焉。言法式者。文中各引一法以為格式。推而廣之。經律論藏備悉其猷矣。於中語勢閒有關隘。恐初學尚疑。因而解釋以通之。故云通關。
西方釋名有其六種。一依主。二持業。三有財。四相違。五帶數。六鄰近。以此六種有離合故。一一具二。若單一字名即非六釋。以不得成離合相故。
西方即西域。自五印土及餘諸國。皆以此法解釋文義。若名句中有能有所。即以能所彰明其義。名能所依彰。依主釋。若義體上能持業用。即名體持業用。持業釋。若於自義取佗為名。即名將佗顯己。有財釋。財者資生義。以佗資我故名有財。若義互違不相隨順。即名兩別兼舉。相違釋。若義挾帶數量多少。即名體挾數量。帶數釋。若於彼此義相鄰近。即名居近鄰強。鄰近釋。以此六種各有離合。故於六種一一具二。成離合相。若單一字一名即非六釋之式。以單一字不成離合相故。
初依主者。謂所依為主。如說眼識。識依眼起。即眼之識故名眼識。舉眼之主以表於識。亦名依士釋。比即分取佗名如名色識。如子取父名。名為依主。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劣故。言離合相者。離謂眼者是根。識者了別。合謂此二合名眼識。餘五離合。準此應知。
所依為主者。主是不動義。以顯能依客義。有動即有去來及有生滅。如說下舉例明依主的義。識依眼起者。眼根常住。識自起滅。識不自名。由眼得名。舉眼之主以表於識。名為眼識。故名依主。亦名依士者。即前眼識又名依士。前名依主。釋眼識名。此名依士。釋眼識義。識由眼得名。名為眼家識。故名依主。眼由識得名。名眼識。緣色故名依士。士即子義。根能發識。根得父名。識即為子。識能了別色。名眼識緣色。依士釋也。分取佗名者。識取眼名依主。眼取識名依士。皆名分取。如名色識者。依境名色。識喻上依。根名眼識。如子下喻依主,依士兩名。所依劣故者。謂識勝根劣。根得識義。故名眼識。能了別色。是謂能依識勝。所依根劣。言離合下。釋六種皆有離合。故云餘五離合準此應知。
言持業者。如說藏識。識者是體。藏是業用。用能顯體。體能持業。藏即識故。名為藏識。故名持業。亦名同依釋。藏取含藏用。識取了別用。此二同一所依。故云同依也。
藏識即第八識。有含藏用。名為藏識。識是體者。識能發業故藏。是業用者。業從識起。故因業顯體。由體持業。業即是體。名持業釋。亦名同依者。藏識二義。同一所依。藏是能藏。以含藏為用。識是見分。以了別為用。含藏,了別皆依識體。同自證分體。故名同依。
言有財者。謂從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覺者。即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此即分取佗名。二如俱舍。非對法藏。對法藏者是本論名。為依根本對法藏造。故此亦名為對法藏論。此全取佗名。亦名有財釋。
財者資益義。以佗資我。名為有財。佗是我所有。故云謂從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覺者。下舉例釋有財之名。覺字名佗。者字名自。自佗共名。名為分取。俱舍此云對法藏。依對法藏造論亦名對法藏論。此即全取佗名。亦名有財釋。
言相違者。如說眼及耳等各別所詮。皆自為主。不相隨順。故曰相違。為耳及眼二言。非前二釋。義通帶數,有財。
眼及耳等者。等於鼻、舌、身意。眼詮緣色。乃至意詮緣法。故云各別所詮。各為所依。發生各識。互不相借。故云皆自為主。既自為主。無隨順義。故曰相違。為耳下。簡此相違釋。不同餘釋有互通義。耳及眼者。南北藏皆錯為有及與。今從義改正。即前眼,耳二言。舉此二言為相違釋。不同前說依主,持業。通餘二釋。依主釋通帶數。有財,持業亦通帶數釋故。
言帶數者。以數顯義。通於三釋。如五蘊二諦等。五即是蘊。二即是諦。此用自為名即持業帶數。如眼等六識取自佗為名即依主帶數。如說五逆為五無閒。無閒是果。即因談果。此全取佗名即有財帶數。
謂於名句挾帶數量名為帶數。或唯用自。通持業。或唯用佗。通有財。或自佗兼。通依主。故云通餘三釋。五蘊二諦等者。等餘三身四智乃至九定十禪。皆名帶數。蘊有五數。五即是蘊。諦有二數。二即是諦。此皆用自為名。故各名為持業。於五於二名為帶數。又眼等六識皆以識為自。眼等為佗。自佗共名。名為依主。以有六種。復名帶數。又如有人呵罵造五逆罪者。名五無閒種。全取果名以表五逆。此唯用佗。名為有財。因果各有五種。復名帶數。
言鄰近者。從近為名。如四念住以慧為體。以慧近念名念住。既是鄰近。不同自為。名無持業義。通餘二釋。一依主鄰近。如有人近長安住。有人問言為何處住。答云長安住。此人非長安。以近長安。故云長安住。以分取佗名。復是依主鄰近。二有財鄰近。如問何處人。答云長安。以全取佗處以標人名。即是有財。以近長安。復名鄰近。
相鄰就近。藉彼為名。故名鄰近。四念住者。謂別想念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皆以決擇慧觀。而云念者。定由念起。慧因定生。念慧相鄰。故名念住。喻鄰近義。凡言鄰近必有自佗。故不同前用自為名。無持業釋。唯通依主,有財二釋。一依主下釋依主鄰近。言長安住者。長安為佗。住者為自。自佗共名故言分取。二有財下釋有財鄰近。言長安者唯用佗名。故云全取。
頌曰。
用自及用佗自佗用俱非通二通三種如是六種釋
總頌六離合釋名及義也。今復作頌解釋頌意。
持業唯用自有財唯用佗依主自佗用相違用俱非鄰近通二釋謂依主有財帶數加持業故名通三種如是六種釋願共一切知
寶永元甲申年八月吉日篠路宇右衛門盈貞